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繁星 2教案 沪教版.doc_第1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繁星 2教案 沪教版.doc_第2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繁星 2教案 沪教版.doc_第3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繁星 2教案 沪教版.doc_第4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繁星 2教案 沪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繁星 2教案 沪教版课题繁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自主阅读课文,欣赏课文描写繁星的精彩语言。2能根据作者的写作顺序了解其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理解其看繁星的感受。3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4学习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写景状物,抒发情感;学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欣赏描写繁星的精彩语言,体会作者看繁星的感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大自然,培养其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和难点能根据作者的写作顺序了解其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理解其看繁星的感受。教学媒体课前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收集作者资料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吧:一个夏日的夜晚,仰望满天繁星,双手托着腮,凝神静思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时我们会想什么呢?(学生回忆)是的,这时我们的思绪是自由的,我们可以想心事,可以发感慨,也可以去想象那些未知的世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巴金先生,对着繁星,他想了些什么?二、介绍作者1学生介绍他所知道的巴金。2教师作适当补充。巴金,1904年11月25日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浙江嘉兴。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巴金” 是他的主要笔名。建国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收获主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中篇小说憩园寒夜,散文集随想录等。三、检查预习给划线字注音:半明半昧( ) 眨眼( ) 模糊( )纳凉( ) 摇摇欲坠( ) 静寂( )四、整体感知课文。1初读课文, 找出作者三次看繁星的时间、地点。时间:“从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地点:“家乡”“南京”“海上”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作的?(时间)2找出抒写作者三次看星的情况和感受的语句 。学生讨论后明确:“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使我觉得光明无处不在”“好像他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他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他们在小声说话”3再读课文,研究比较三次看星的情况和感受相同的是什么?有什么不同,并讨论一下, (1)相同:在作者眼中,夜空的星星始终是那样的多。(密密麻麻、星群密布、无数)(2)不同:随着我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我的感受不同。分别用一两个词来概括一下这种感受。(依恋之情、伙伴之情、知心之情)想想看,这三次所表达的感情分别像是和什么人的感情。这里,作者把星星、星空写得仿佛有生命似的,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句子,请你把它找出来。再想想为什么在作者心目中星星、星空会变得像有生命似的。感受:出示:忘记了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依恋) 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 (伙伴) 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知心)4补充介绍写作背景这篇文章选自巴金的海行杂记。1923年,19岁的巴金和三哥毅然冲破家庭的樊笼到了上海、南京学习。在此期间,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民主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1927年去法国“向西方找真理”,进一步研究欧洲的无政府主义的理论,考察欧洲的社会运动。在邮船航行期间,巴金撰写了海行杂记38则,繁星是其中的一篇游记。板书设计繁 星巴 金从前 家乡 密密麻麻的繁星 回到母亲怀里三年前 南京 星群密布的蓝天 朋友和我谈天 对繁星的热爱如今 海上 无数半明半昧的星 睡在母亲怀里 对光明的追求 教学效果的反馈 随着年龄的增加,阅历的增张,作者对繁星的了解是不一样的。而这一切暗含在文中,对于小学阶段而言,绝大多数的孩子不可能理解,所以,让学生找找句子,引读提示比较,讨论再来归纳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补充巴金写作前后背景,就更能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的不同时期的不同感受。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红树林2教案 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启发学生发挥想象,体会红树林的美丽景象。读出自己的感受。2培养学生浏览课文和精读课文的能力。3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梳理文章内容,进而形成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4通过学习,体会出红树林具有的精神,从而歌颂身边具有这种精神的劳动者。教学重点1启发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部分和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进行精读,体会红树林的美丽景象,读出自己的感受。2通过学习,体会出红树林具有的精神,从而歌颂身边具有这种精神的劳动者。教学难点抓住文章的重点部分和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进行精读,读出自己的感受。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一、主题入手,引入课文我们学习第二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奇观)我们一起领略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与壮丽,也观赏了浙江潮的雄伟与壮观。今天我们就一起到我国南疆边陲的海南岛琼山去看一看。那里有一片海底森林红树林。(学生介绍了解到的红树林方面的知识并出示相关的图片,把大家带进那片神奇的世界里。)让我们打开想象的大门,在作者的带领下走进这片神奇的领地红树林。二、整体感知,进行自学1出示自学提示:浏览课文,想一想:(1)作者从哪几方面来介绍红树林?(2)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出红树林是一种奇观?(3)读出自己的感受。2同桌交流:要求:一人说一人听,有新的感受了,可以补充说一说,读一读。三、汇报学习,共同感悟1汇报第2自然段后指导读,读出红树林美丽迷人的景象:那是涨潮的时候生接读。多像那“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少女;一会儿退潮了,生接读。红树林如同含羞姗姗的少女露出海面。好一幅“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画面!刹那间生接读。令人心旷神怡!一起读出心中的喜悦。板书:绚丽多姿(远观)2汇报第3自然段后问:你想像中的世外桃源是什么样的?见过这样的景象吗?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那种感觉是豁然开朗,前所未有的欣喜。快往周围看一看,你看到了什么?体会出了什么?(共同理解感受深的词语和句子。通过朗读加深理解。)板书:世外桃源(近赏)(1)体会红树林有特别发达的根部:树与树盘根错节,绕来缠去,形成一座座立体栅栏,牢牢的抓住海底的泥滩,那造型是什么样的,你能想像出来吗?读出自己的体会!(2)体会绿色之网:一颗树能成网吗?两棵?三棵?四棵?那怎样才能是一张海上的绿色之网呢?就像书中所说的:“一株株”此时我们就坐着小船,穿行在这张绿色之网中,你惊喜地看到了这样的奇观,会怎样表达呢?谁能通过读书来展现?(3)谈其它体会:我们满眼是蓝色的海水和硕大的树冠,那一朵朵小花不时的逸出淡淡的幽香,抬头可见海鸟在林间飞翔,低头便见鱼虾、螃蟹在穿行。见到这样奇异的景观你最想说什么呢?3汇报第4自然段:板书:胎生繁殖(1)体会奇观:在大海里,在涨潮与落潮之中,在潮水的涌动中,红树靠这种方式来繁殖,而且这种繁殖方式是植物界中独一无二的!谁能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吗?(2)体会顽强:就是因为他们有顽强的生命力,才有了眼前的海上奇观!我们一起通过读来赞颂他们那顽强的生命力吧!(3)红树林为了适应环境,它们进行胎生繁殖,一颗繁殖成多棵,多颗繁殖成若干棵,来抵御狂风恶浪。我们亲眼看一看这令人叹为观止的繁殖过程吧!(看录像)相信最伟大的思想家,在它们面前也得俯首沉思!再来读出顽强的精神。4汇报第5自然段:就让我们怀着这种情感,一起来赞美红树林!你们读的这样用情,能告诉大家你读懂了什么?可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谈。板书:奉献精神正是由于他们默默奉献、对大自然毫无索求,数百年来,它给海南人民带来了幸福和安宁。人民视它们为“保护神”、“风水树”、“生命之树”。红树林是海上奇观,是绿色长城,是地球的“绿肺”呀。让我们怀着赞美的情怀来歌颂红树林吧!四、总结学习,结尾升华如果说不看看雅鲁藏布大峡谷,就不能说看过人世间最壮丽的山河;如果说不看看钱塘江大潮,就不能说看过人世间最壮美雄奇的景象;那么,我们可以说:不看看红树林,就没有真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