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六十九(上):现代文题型之作用题讲.ppt_第1页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六十九(上):现代文题型之作用题讲.ppt_第2页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六十九(上):现代文题型之作用题讲.ppt_第3页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六十九(上):现代文题型之作用题讲.ppt_第4页
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六十九(上):现代文题型之作用题讲.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专题辅导 专题六十九 现代文题型讲稿 一 第六模块 现代文阅读 我们知道 文学作品中常用的表达技巧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这五个方面也往往是作用题命题的设题点所在 1 表达方式 记叙 说明 议论 抒情 描写 描写手法 动作 心理 肖像 语言 正面 侧面 白描 工笔等 叙议结合 白描细描 叙述人称的变换和选择 叙事顺序的安排 倒叙插叙手法的运用和作用 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2 表现手法 想象 联想 类比 悬念 象征 渲染 烘托 对比 衬托 先抑后扬 托物言志 点面结合 动静结合 3 材料安排 主次 详略 繁简 材料是否典型 生动 真实 新颖 以小见大 选用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小事来表现主题 4 行文结构 承上启下 起承转合 铺垫 照应 衔接 5 修辞手法 比喻 排比 反问 拟人 夸张 反复 设问 设题角度 1 在表达方式方面设题 2 从选材组材方面设题 3 从表现手法方面设题 4 从结构安排方面设题 5 在语言运用方面设题 综观近几年高考卷出现的题型 大致可以归为三类 1 理解作者在文中的重要语句所要表达的含义 即写什么 2 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及其效果 作用 作用题的命题表达方式一般为 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或好处 效果 3 审美鉴赏性试题 即在选定的评论角度对作品作出评论 提出看法 提问方式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或好处 效果 提问变式 1 为什么这样写 2 为什么要写这一内容 3 删去这一部分可以吗 第二类题型 作用题 的解题思路 如2007年全国高考卷I就连续出了两道这样的题 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第16题 文章第五段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分 2007年高考语文全国卷I第17题 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 戈壁石 这对表现文章主旨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解题思路 1 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 2 明确段落的作用 明确答题的方向 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入手 答题格式 结构 包括表现手法 内容 表现什么内容 抒发什么感情 文章结构 一 首段的作用文章的开头 不论具体的写法有何不同 但作用往往是或点题 或交代下文要写的内容 引出所写的对象 总领全文 或设置悬念 为下文做铺垫 或渲染氛围 奠定全文感情基调等 练习 壶口的黄河 补充 1 如果首段连续发问 那么 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 引起读者思考 的作用 如 峭壁上的树 的首段 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 你才无可奈何的跳下悬崖 是为了避免那场被俘的耻辱 于弹尽粮绝之后你才义无返顾的投落这峭壁 2 如果开篇即连续感叹 那么 首段还兼有强烈的抒情作用 如 野菊花 的首段 野菊花 漫山遍野的野菊花 它不仅总括全文 开篇点题 而且表达了作者的惊喜之情和对野菊花的赞美之情 例 05广东卷 壶口的黄河 第1题 二 末段的作用一般是或照应题目 开头 或拓宽内容 或总结全文 或点明主旨 或深化主题 或兼而有之 练习 06湖北高考 从阿尔卑斯山归来 乡村的瓦 三 中间段的作用过渡 承上启下 衬托 扩展思路 丰富内涵 具体展示 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 例 报秋 练习 1 2003年全国卷的选文 乡土情结 第31 答案 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 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内涵 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 历史 和空间的阻隔 地理 而褪色 既照应了前文 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 2 壮美的印江 解题思路 1 确认人称的运用或变化 2 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 明确答题的方向 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 第二人称兼有拟人的意味 因此能使语言生动 也便于直抒胸臆 或直接对话 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 灵活自由 3 结合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例 青菜 第5题练习 长城 人称变化 一般也应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去分析 1 内容上应从句子表现的句意和与主题的关系上分析考虑 2 结构上 1 文首 开篇点题 渲染气氛 记叙文 小说 埋下伏笔 记叙文 小说 设置悬念 小说 为下文作辅垫 总领下文 2 文中 承上启下 引起下文 总结上文 3 文末 点明中心 记叙文 小说 深化主题 记叙文 小说 照应开头 议论文 记叙文 小说 委婉含蓄 意在言外 发人深省 暗示主题 强化作者感情 词句作用 例1 文赤壁 例2 2004年浙江卷第20题 简析篇末 就会跪下来 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及其表达上的作用 20 简析篇末 就会跪下来 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及其表达上的作用 共6分 答 含义 表明对大自然的敬意 祈盼人与自然能和谐相处 表达对现实的忧虑 渴盼恢复大自然的原貌 表达作用 使文章在表达上显得委婉含蓄 发人深思 有戛然而止 意在言外的余味 暗示主题 强化了作者的感情 2 引用诗文格言 一般具有论证观点 阐明事理的作用 主要会从文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比喻 拟人 夸张 排比 反复等 创造出什么样的意境 表达效果如何等方面设计问点 如2004年全国卷III第19题 就考了比喻手法所具有的作用和好处再如2005年湖北卷第20题就考了拟人的作用和好处 修辞的作用一般答案包括两个要点 1 它本身的作用 2 结合句子语境 修辞作用 考查文章表达技巧 表现手法类题目的答题程序一般是 判定使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表现手法 指出该表达技巧 表现手法的作用 结合文本具体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即表达效果 如 总想为你唱支歌 2007年高考全国卷 现代文阅读材料 文后有这样的题目 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道题是考查表现手法的 解答该题 第一步 要指出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 拟人 第二步 要回答比喻 拟人的作用 使所描写的对象生动形象 具体可感 第三步 结合文本分析 得出结论 这样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胡杨林死而不屈的精神 四 修辞手法思路 1 它本身的作用 2 结合句子语境分析 1 比喻 生动形象具体 通俗易懂答题格式 生动形象具体地写出了 对象 特性 比喻 如果是以题目作喻体 那么 这种比喻的作用可能有 一 呼应题目 二 揭示喻体的象征意义 三 表达作者与之相关的感情 2 排比 有气势 加强语气 一气呵成等 同时还便于语义的层层递进或语境的步步扩大 答题格式 强调了 对象 特性 固定作用3 设问 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用在标题上 能吸引读者 启发读者思考 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 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 除引起思考外 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答题格式 引起读者对 对象 特性的注意和思考4 反问 强调 加强语气等 5 拟人 表达亲切 有情趣 6 夸张 烘托气氛 增强联想 给人启示 增强表达效果 7 对偶 整齐 有节奏感 8 借代 能起到突出形象 使之具体 生动的效果 9 对比 强调了 突出了 10 反复 强调了 内容 感情 加强语气练习 04年江苏卷选文 草堂 诗魂 第20题第 2 小题 结合全文 简要分析这种写法 对比 的好处 例 1998年第29题 在戈壁上赶路 还能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 一片片疤痕累累 粗壮结实的胡杨林 因缺水而死亡了 仿佛是一个刚刚经历了恶战的古战场 死亡的胡杨林挺立着身子不肯倒下 一条条高高举起的瘟曲干枯的胳膊直指蓝天 密密麻麻的胳膊汇成了一片呐喊的海洋 为活着的伙伴和为死去的自己 荒漠戈壁上随处可见被榨干了最后一滴水的枯枝败草的尸体 唯有枯死的胡杨林的方阵总使我热泪盈眶 在戈壁大漠中赶路 满目皆是巨大的悲壮 走一趟大西北 人会坚强几分 走一趟大西北 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 文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 表现手法 比喻 拟人 对比 好处 形象生动 能够突出表现胡杨林的顽强意志 杭州还有树 我总觉得杭州的汽车不是从马路上开来的 是从树丛里驰出的 汽车也不是开进城市 而是驰入林子 舒展的梧桐在空中搭成密密的树廊 成片的桂子把人们带进植物的天堂 真觉得杭州的天空都让树住了 杭州市区有无数的古树名木 苍劲挺拔 风华依旧 面对这些300岁 500岁 1000岁的前辈 不能不心生感佩 问 杭州的天空都让树住了 这句话好在哪里 答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杭州树多 生活环境优美 拟人 勾勒环境 提供背景 或营造某种气氛 而景物更重要的作用是以景衬人 它又可细分为两类 1 正衬 即以景物之优美衬托人物心灵之美好 或以景物之凄凉衬托人物命运之悲惨 2 反衬 即用景物之美好或气氛之欢快来反衬人物悲惨的命运或人物凄凉的境遇 值得关注的是 有些景物往往具有两面性 写景的作用 主要考材料和中心的关系 主次详略是否得当 材料是否典型 真实 新颖 有力等 1 插入史实或某一事件的作用 插入史实 反思历史 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 具有例证的作用 插入某一事件 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 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内容上具有深化或启迪作用 一般表示对生命 生活或事业的积极而深入的思考 选材角度 例 2004年天津卷选文 春从心出 第20题其结构上的作用无疑是 起过渡作用 并 引发议论以深化作者的思考 其内容上的作用则是 启示人们要热爱生命 感悟生活 诗意地看待生活 2 引用古典诗文或格言的作用 具有论证观点 阐明事理的作用 有丰富文章的内涵 增加文采等方面的作用 3 以某一物象作标题的作用 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串起主人翁的一生 象征某种哲理 表现某种情思 例如在 向日葵 一文中 以 向日葵 为题目 不外乎串起作者不同的人生阶段和人生感悟 同时借向日葵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 例 易水之滨 高渐离击筑 悲凉的旋律中 荆轲告别燕太子丹 踏上刺秦的不归路 他身后的芦花 一定在萧萧寒风中轻飏 乌江之畔 四面楚歌 西楚霸王柔肠寸断 在 虞兮虞兮奈若何 的哀叹声中 虞姬挥动长剑 裙袂飘飘 作最后的生命之舞 在她倒下的地方 白雾茫茫 一片缟素 那是一岸的芦花在为这悲怆的诀别飘雪飞霜 汨罗江边 披发行吟的屈原 掩涕叹息 仰天长问 侫臣专权 楚王昏庸 居庙堂 不能为民解难 谪乡野 不能为楚君分忧 生命的大寂寞郁结于心 奔突于胸 使诗人纵身大江 荡起的涟漪是芦苇悲鸣的泪滴 在湿湿的夜色中流淌 青青的苇叶包裹起后人的崇敬和思念 投入历史的长河 成为端午节最深沉的纪念 选自张弛 心中的芦苇 芦花 在该段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分条作答 答案为 1 是串连事件的线索 2 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3 芦花见证 记录 蕴涵着历史的痛苦和沧桑 4 表达了同情或崇敬的感情 八 写作上由实而虚的作用从人们熟悉的实体写到蕴含哲理的象征体 符合认识的一般规律 便于读者的理解逐步深入 答题时要结合具体语境 把 实体 和 象征体 变换成具体的写作对象例 2001年 江西 山西 天津 试卷第24题 作者笔下的门 有的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 有的则赋予象征意义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可分别换成 实在的门 和 具有象征意义的门 答案便呼之欲出 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门 是读者最熟悉的 赋予象征意义的门 蕴含深刻的哲理 从最熟悉的讲起 便于读者理解和认识深化 九 表达方式类解题思路 1 确认指定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 2 明确五种表达方式 记叙 议论 说明 描写 抒情 中具体分类及作用 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向 3 确认所指定语段运用何种表达方式 结合文章具体分析肖像描写 以形传神动作描写 表现人物性格特点语言描写 言为心声 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内心世界景物描写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 寄托感情白描 简笔勾勒 简洁准确传神工笔细描 精雕细刻 纤毫毕见 具体生动细节描写 准确传神鲜明 插叙 丰富内容 深化主题 曲折有致倒叙 设置悬念 吸引兴趣 波澜起伏叙后议论 画龙点睛 点明题旨比喻 类比 论证 生动形象 通俗易懂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 淋漓尽致间接抒情 寓情于景 叙事含蓄 设题角度 1 考叙述人称的选择 如2005年湖北卷第20题 2006年辽宁卷第20题都考察了使用第二人称的好处 第一人称 能给人亲切 真实的感受 便于直抒胸臆 缺点是容易受到时空的局限 非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事情就无法写进去 第二人称 第二人称一般都兼有拟人的意味 因此能使语言生动 而在表情达意方面 运用第二人称往往便于直抒胸臆 或直接对话 便于交流感情 给人以亲切感 便于抒情 但有环境限制 有明确的倾诉对象 第三人称 它的优点在于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 便于客观描述 但缺少真切感 2 考叙述顺序的安排 倒序插序手法的运用及作用 1 顺叙 能按某一顺序 时间或空间 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 倒叙 造成悬念 引人入胜 3 插叙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 补充说明 使情节更加完整 结构更加严密 3 考描写的特点 白描 细节描写 景物描写的作用 如2006年湖北卷第16题考了细节描写的作用和好处 2006年安徽卷第17题考了景物描写的作用和好处 白描手法 能使文章语言朴实 格调清新 平中见奇 含义深邃 真实感人 细节描写 的作用在于具有真实性 能够具体生动地反映事物的特征和增强艺术感染力 景物往往构成环境或背景 所以写景的基本作用就是勾勒环境 提供背景 或营造某种气氛 而景物更重要的作用是以景衬人 它又可细分为两类 1 正衬 即以景物之优美衬托人物心灵之美好 或以景物之凄凉衬托人物命运之悲惨 2 反衬 即用景物之美好或气氛之欢快来反衬人物悲惨的命运或人物凄凉的境遇 常用手法 想象 联想 类比 象征 渲染烘托 悬念 对比 衬托 夸张 讽刺 伏笔 用典 欲扬先抑 借景抒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