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都金沙遗址体验性旅游产品项目开发的创新思考旅游管理与教育2009级:魏洪彬指导教师:周格粉摘要: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体验经济时代,开发体验式旅游产品,成为大势所趋,历史文化遗址旅游产品开发亦不例外。文章通过实地勘察法,文献研究法对成都金沙遗址的资源分析,发现其旅游开发出现的问题,并通过金沙遗址旅游满意度的问卷调查为金沙旅游在哪些环节可以进行体验性设计、哪些载体可以增加体验因素、体验性设计的价值确认等方面提供可操作性建议。通过系统的研究分析,本文构建了“六位一体”的产品开发模式以及“由内及外”的资源保护模式。关键词:体验旅游/成都金沙遗址/产品项目创新Tourism Management (2009):Wei hong binInstructor: Zhou ge fen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experiential tourism products become the trend of the times with the human society entered the era of experience economy, sites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tourism product development is no exception. Through field survey method, literature analysis, Chengdu Jin sha Ruins resources found problems in its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tourist satisfaction survey by the Jin sha Ruins Sands tourism in the areas which can Experiential Design, which carriers can operability proposals to increase the experience factor, the value of the experience design confirmation. Through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system, build a Six in One product development model as well as resources from within and outside the protected mode.Keywords: experience/Chengdu jin sha ruins tourism /product innovation project前言 早在1970年,美国学者菲利普科特勒就提出,教育和旅游的“体验性”将逐渐凸现,并且成为一种经济特征。此后美国学者阿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提出:“服务经济的下一步是走向体验经济,商家将依靠提供这种体验服务取胜。”美国的哈佛商业评论提出:“继产品和服务经济之后,体验经济时代已经来临。”20世纪90年代末,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吉尔摩在合作出版的体验经济一书中,正式提出了“体验经济”的概念,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体验经济”引起了消费者需求和商业理念的巨大变化,并使旅游消费者需求的结构、内容、形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因此也引起了以提供旅游活动中旅游者所需商品和服务为主的旅游业的极大关注。许多学者提出旅游的本质就是“体验”。因此,有的学者提出“体验旅游”,是继观光旅游、体闲旅游之后旅游发展的高级阶段.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体验经济时代,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游客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人们的情感需求比重加强,为了吸引游客,占领市场,旅游业界掀起了一股体验性旅游的热潮。成都金沙遗址作为遗址旅游同时也作为向世人展示古蜀文化的重要一站,一直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考古,艺术价值,科学研究价值以及大量的金器、铜器、玉器、石器等珍贵文物及大量象牙、野猪獠牙、鹿角等被人们所熟知,体验性旅游发展空间大,文章通过对成都金沙遗址的资源分析,为金沙旅游在体验经济时代哪些环节可以进行体验性设计、哪些载体可以增加体验因素、体验性设计的价值确认等方面提供可操作性建议。体验性旅游项目开发的创新可以帮助其巩固其旅游市场,增加盈利,并且让人们对金沙遗址有全新的定位和更深入的理解认识。1. 文献综述1.1相关概念界定1.1.1体验旅游 体验旅游是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是旅游活动的一种高级形式,是继观光旅游,休闲旅游之后旅游发展的高级阶段,代表着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高的旅游形态,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旅游消费的必然需求。同时“体验旅游”的概念还可以从旅游供给者和旅游者两个角度来理解。 从旅游供给者的角度而言,体验旅游是以旅游服务为舞台,以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和旅游商品为道具,以旅游者为中心,为旅游者创造一系列难忘经历的活动。 从旅游者的角度而言,体验旅游是旅游者在旅游供给者营造的环境和氛围中,获取一系列舒畅和愉悦的新鲜感受,并在内心深处留下深深“烙印”的经历。这个经历可以为旅游者的生命注入新活力,为其生活添加新色彩,为其观察开辟新角度,为其认知增加新内容。1.1.2体验旅游产品 体验旅游产品是以具有体验特性的景观为基础,以游客的独特体验为目标,运用体验化的手段设计策划出的产品。它的核心:独特体验,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完整的耐人寻味的经历和感受过程;外部的景观世界,包括自然、人文和社会资源都服务于体验,成为体验的基础和对象;各种有形设施和无形服务既是游客体验的对象,也是向游客提供体验的媒介。1.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在国外最早提及体验旅游概念的是体验经济学家约瑟夫.派恩与詹姆斯.吉尔摩,他们认为,所谓体验就是指人们用一种从本质上说以个人化的方式来度过一段时间,并从获得过程中呈现出的一系列可回忆的事件。派恩又在其名著体验经济中又进一步解释道:体验是使每个人以个性化的方式参与其中的事件。情感营销的作者斯克特.罗比内特对体验的解释更倾向于行为学理论,“体验是企业和顾客交流感官刺激,信息和情感的要点的集合”。关于旅游体验的内涵,学术界有多种界定。Boor s tin 把它理解为一种时尚消费行为,一种人为的、预先构想的大众旅游体验。MacCanne11则把旅游体验看成是对现代生活所遭遇的困难的积极响应,他认为旅游者是在寻求“真实”的体验以战胜困难。而Cohen将旅游体验定义为个体与多种“中心”之间的关联.综合众多学者的观点,Ryan将旅游体验概括为:“针对个体的,涉及娱乐或学习的多功能休闲活动。” “体验经济”的倡导者,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根据消费者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以及消费者是融入情境还是吸收信息两个角度进行划分,把体验分为4种类型娱乐(Entertainment)、教育(Education)、逃避(Escape)、审美(Estheticism)。简称4E,这种划分影响最为深远。 国外对体验型旅游产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节事类体验型旅游产品的具体运作管理上,大多属于实务类,其主要依据是项目管理理论。在这一领域有所研究的包括戈德布拉特、Johnny Allen,Colin Michael Hall和Shone等人。戈德布拉特著有国际性大型活动管理;悉尼理工大学的Johnny Allen著有Festival and special Event Management和Regional Event Management Handbook;Colin Michael Hall著有Hallmark Tourism Events一Impacts,Management and planning;Shone著有Successful Event Management:a practical Handbook。这几本著作都着重探讨了体验活动的整体运作,内容涵盖了计划、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赞助、控制等多方面、全方位的管理方法,操作性极强。 在国内,较早对旅游体验做出定义的是谢彦君,他在1999年出版的基础旅游学一书中指出,“旅游体验是旅游个体通过与外部世界取得联系从而改变其心理水平并调整其心理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旅游者心理与旅游对象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旅游者以追求旅游愉悦为目标的综合性体验”从内容上,把旅游体验分为旅游审美愉悦体验和旅游世俗愉悦体验。邹统钎在2004年出版的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一书中指出,“旅游体验是: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事物或事件的直接观察或参与过程以及形成的感受”。因此,旅游体验分两部分:旅游过程以及对这个过程的感受。”魏小安在4E的基础上将“逃避体验”换成了“刺激性体验”;邹统钎在4E的基础上,增加了“移情(empathy)”,即娱乐(Entertainment)、教育(Education)、逃避(Escape)、审美(Estheticism)和移情(Empathy),简称“5E”。本文采用邹统钎教授的划分方法。 在国内传统意义上的四大类旅游产品的发展态势呈现各种不同的特点。观光类产品仍然占据了大半壁江山。相比之下,从国内目前的经济水平和旅游开发实力来看,特种、度假和专项类旅游产品还不能占据主流地位。总体而言, 我国各个景区在旅游产品开发模式上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转变, 纷纷在“体验”上做文章, 更加注重游客的参与性, 但整体上仍存在很大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挂体验牌走传统路、产品主题模糊, 体验内容雷同、参与性差, 缺乏更新换代。 国内对体验型旅游产品的研究重点多在体验经济、体验营销和旅游运作等方面,对体验型旅游产品设计的探讨大多只是在研究旅游产品设计时作为一个很小的组成部分一笔带过。 综合起来,国外对体验型旅游产品具体设计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见,主要以旅游管理为主。而在国内,尽管许多研究者己经对产品设计进行了初步思考,但并未从理论到实践做出系统完整的探讨,因此给本文的写作留有较大发挥的空间。2. 研究内容与方法2.1成都金沙遗址简介。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位于成都市西郊青羊区金沙遗址路,金沙遗址博物馆位于成都平原的东南边缘地带,东距成都市中心约5公里,现已探明的遗址面积约5平方公里,遗址范围地势平坦,起伏较小,遗址内及周围河流较多。是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是成都市文化局所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金沙遗址是周边同时期商、周遗址中心遗址,有祭祀场所、大型建筑、一般居址、墓地等,它是一处建立在金沙遗址原址之上的专题性博物馆,占地面积456亩,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金沙遗址博物馆于2007年4月16日正式对外开放。 位于成都市西郊苏坡乡金沙村的金沙遗址,是民工在开挖蜀风花园大街工地时首先发现的。遗址所清理出的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包括:金器:30余件,有金面具、金带、圆形金饰、蛙形金饰、喇叭形金饰等。玉器:400余件,有玉琮、玉壁、玉璋、玉戈、玉矛、玉斧、玉凿、玉斤、玉镯、玉环、玉牌形饰、玉挂饰、玉珠及玉料等。铜器:400余件,基本上为小型铜器,主要有铜立人像、铜瑗、铜戈、戚形方孔铜壁、铜铃、铜挂饰、铜牌饰及铜礼器残片等。石器 :170多件,有石壁、石璋、石矛、石斧、石跪坐人像、石虎、石龟、 石蛇等。象牙器:40余件,仅有柱状形器一类,柱状形器的一端正中有一圆点,周围有六个圆点,出土的象牙不计其数,总重量近一吨,在祭祀场所里,这些象牙是古蜀人奉献给天地神灵的重要祭品。陶器:有陶尖底盏、尖底杯、高柄豆、圈足罐等。 从文物时代看,绝大部分约为商代(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晚期和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早期,少部分为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而且,随着发掘的进展,不排除还有重大发现的可能。在出土的金器中,其中金面具与广汉三星堆的青铜面具在造型风格上基本一致,其他各类金饰则为金沙特有。玉器种类繁多,且十分精美,其中最大的一件是高约22厘米的玉琮,颜色为翡翠绿,雕工极其精细,表面有细若发丝的微刻花纹和一人形图案,堪称国宝,其造型风格与良渚文化的完全一致。出土的青铜器主要以小型器物为主,其中铜立人像与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立人像相差无几。石器有170件,包括石人、石虎、石蛇、石龟等,是四川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最精美的石器。其中的跪坐人像造型栩栩如生,专家认为,极可能是当时贵族的奴隶或战俘,这表明当时的蜀国已比较强大。石器中的石虎造型古朴生动。金沙村遗址的发现,引起各界关注。专家们一致认为,金沙遗址是四川省继广汉三星堆之后最为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金沙遗址的发掘,对研究古蜀历史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成都有文字可考的建城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张仪筑成都城的战国晚期。金沙遗址所提示的是以往文献中完全没有的珍贵材料,将改写成都历史和四川古代史。2.2研究内容 通过对以往研究成果的资料搜集和分析总结,对体验性旅游及产品进行理论综述;通过对金沙遗址的旅游资源及开发状况进行实地勘察及资料查询整理,对旅游者就金沙遗址旅游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交流,分析其主要问题并思考其对策,并对金沙遗址体验型旅游项目提出创新性开发设计。2.3研究方法2.3.1实地调查法 对论文实证研究的选取地区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区域概况、资源分布,环境、旅游区格局,开发状况进行实地调查,搜集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勘察、访谈、查阅等方法了解调查对象的相关信息,加以分析来开展研究。2.3.2文献研究法 大量搜集国内外有关旅游体验、旅游产品体验性设计的相关资料和研究成果,了解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已有金沙遗址旅游开发现状相关信息提出金沙遗址体验性旅游项目开发的创新思考。2.3.3问卷调查法 通过以往研究成果结合对成都金沙遗址自身情况分析,本问卷采取封闭式问卷调查法进行问卷调查,通过信息搜集,问卷设计,问卷发放以及回收等步骤完成数据资料的收集。本问卷调查的目的是研究游客对金沙旅游的满意度。本论文参考以往的研究成果从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进行金沙遗址体验型旅游产品开发的创新思考,问卷设计结合本文创新要素一共设计36个问项的量表,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金沙遗址旅游影响因素评价,总体满意度评价和游客基本信息,其中旅游影响因素评价又分为三部分:干涉因素,游览过程因素 和景区服务管理因素,每个量表都采用李克特5分制作为评分方法。总体满意度评价又从总体感受和期望值方面进行,总体感受从“非常不满意到“非常满意”,期望值从“相当失望”到“大大超出期望”依次评价,最后是游客基本信息:性别、年龄、职业、学历、籍贯、喜欢的类有类型等。2.4研究思路。成都金沙遗址体验性旅游项目开发的创新思考理论资料搜集金沙遗址现场勘察、资料搜集 地理环境 体验 景区简介 旅游体验 体验旅游 资源概况旅游开发现状体验旅游产品 问卷调查分析成都金沙遗址体验旅游项目开发创新研究体验旅游项目开发总体设计体验旅游项目开发总体思路购宿行游娱食要素分析开发原则旅游资源、产品保护对策 成都金沙遗址体验旅游项目创新开发总体思路图技术路线,或研究思路3.金沙遗址博物馆旅游开发的现状和主要问题。3.1金沙遗址博物馆旅游开发的现状开发现状 现状要注意与金沙遗址的介绍,这两个地方要很好的规避重复的地方金沙遗址博物馆是在金沙遗址原址建设的专题性博物馆,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由遗迹馆、陈列馆、文物保护中心、园林区和游客接待中心五部分组成。建筑总面积37895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28000多平方米,地下约9000平方米。绿化面积138000多平方米,绿地率达70%,栽种有银杏、水杉、桢楠等古老树种。金沙遗址博物馆总投资3.89亿元。 遗迹馆:位于摸底河南的祭祀区,呈半圆形,建筑面积7588平方米。主体结构采用大跨度钢结构,遗迹馆内为无柱大空间,为保护、发掘、展示提供灵活的空间。遗迹馆展现的祭祀场所,游客可以近距离实地观看考古发掘的过程,感受古蜀国祭祀活动的频繁和宏大气派。 陈列馆:位于摸底河北,呈方形,建筑面积约16200平方米,其中展陈面积约6000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三层,集中展现了金沙时期古蜀先民的生活、生产及其美轮美奂、造型奇绝、工艺精湛的器物,还有古蜀文明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知识的系统介绍。 文物保护中心:位于博物馆的西北角,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是对金沙遗址出土文物进行保护和研究的区域。内有乌木林和玉石之路等文化景观,在博物馆主道路西侧,是“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的纪念雕塑太阳神鸟广场。2006年8月16日,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饰图案被公布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2006年12月18日,在此设立永久性纪念雕塑。园区内还配备有功能齐全的各种服务设施,有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和休息场所等,建筑总面积约7000平方米。 由于金沙遗址内涵丰富,分布范围比较广泛,科学家对金沙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并没有真正的结束,目前金沙遗址博物馆主要以遗址馆展示、陈列馆展示、室外景观三大部分向世人展示它的神奇。遗址馆主要以发掘现场原生态保护展示为主,让观众对金沙遗址和考古发掘本身产生真实的现场体验;陈列馆将以古蜀文化的发展脉络为纲,时间跨度是从公元前2800年左右至公元前316年;室外景观展示将通过相关雕塑、复原等景观雕塑,从时空上延伸博物馆陈列展示内容。博物馆还大量使用现代化技术,通过场景复原,营造出现场体验感,同时文保中心的附近还建有金沙小剧场,常年举办与金沙文化相关的文化演出活动,4D电影也让游客身临其境的了解金沙文化,更进一步的了解古蜀文化。3.2存在的主要问题3.2.1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 成熟的旅游产品是由开发建设成熟的旅游景区、配套完善的基础服务设施以及在旅游市场中运行相对固定的旅游线路共同构成的。成都金沙遗址在博物馆的开发建设上已达到较高水平,但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景区内部的基础设施虽然有一定的基础,也能满足一般大众的需求,但欠缺个性化,使得一部分旅游者只能观其外表而不能知其内涵,完善优越的基础设施有利于金沙遗址博物馆成熟的运行。3.2.2目前景区旅游缺少体验性的和引爆性的项目,吸引力还不够。 成都金沙遗址作为向世人展示古蜀文化的重要舞台,一直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科学研究,艺术价值吸引观众,但传统的走走停停看看的游览观光旅游产品渐渐趋于老化,缺少体验性和引爆性的旅游项目。进入体验经济时代的游客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人们的情感需求比重加强。3.2.3旅游资源保护力度较小。 资源保护力度不够,机制不够健全,职能划分不明确。资源是景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合理的利用和有效的保护各种资源才能实现景区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资源的保护是景区发展建设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不可忽视。4.对策分析(这里你要结合金沙遗产来写,不能泛泛而谈)4.1体验性旅游产品项目创新对策分析4.1.1体验旅游产品开发原则。 从体验旅游产品的内涵和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 要满足体验经济时代不同于传统旅游的旅游体验需求, 各类旅游景区必须加强体验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 为此, 在开发设计体验旅游产品时应遵循如下几条基本原则。 参与性原则。参与性是加深游客体验的重要途径和措施, 旅游的经历就是旅游者参与旅游活动的结果, 参与程度与体验效果直接相关, 参与程度越高, 体验效果越好, 反之则越差。许多旅游项目, 如跑马、垂钓、登山、划船、漂流、自炊、狩猎、采摘、农家乐等等, 都是全身心的参与体验某种特殊生活, 身临其境, 从而获得一种参与感上的满足与享受。 个性化原则。个性化是体验旅游产品占领市场的重要手段, 旅游产品的生命力也与个性化的程度有密切关系。体验旅游产品在开发过程中, 从产品设计、资源整合到包装等都要体现这一原则, 使其有独特形象, 也是打造体验旅游产品品牌的重要依据。 差异性原则。差异性要求旅游体验内容、方式力求独特,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时刻保持体验物与众不同的个性, 不断为游客带来新鲜的旅游感受, 满足其个性化和参与性的需求。差异性要求景区的环境、项目、活动与游客自己的生活环境有较大差异, 要与竞争对手存在质的差异。1955年迪斯尼乐园在洛杉矶创立时, 凭借米老鼠和唐老鸭在儿童心目中的牢固地位, 向儿童展示生活的真、善、美, 让他们得到快乐和兴趣, 在赢得孩子心的同时, 也获得了家长的认可。 挑战性原则。不断增加的工作压力、不断缩小的生活空间、不断增多的刺激、不断变快的生活节奏使现代人的原有感觉渐趋麻木, 他们需要更加强烈的刺激来激发休眠的感觉细胞, 因此适度的挑战性活动才能使旅游者真正忘却自我, 以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 追求超越心理障碍时的成就感和舒畅感, 以至充分体味到一种克服种种困难后体验征服的愉悦。 商业和文化相结合的原则。文化是旅游产品设计开发的生命力, 没有文化底蕴, 会使旅游缺少内涵和生命。因此, 在开发旅游产品时我们要把商业与文化相结合, 不能脱离商业只谈文化, 要定位好文化格调, 规划好文化发展方向, 协调好各种文化形态, 形成以商业文化为基础, 以公益文化和演出文化为格调, 以娱乐文化和民俗文化为特点的现代文化生态系统, 通过多元文化吸引国内外游客。4.1.2体验旅游产品开发要素分析。第一,确定独特鲜明的体验主题。 确定独特鲜明的体验主题是开展旅游体验活动的第一步,主题的确定应植根于本地的地理位置,资源情况,历史及文化。根据主导客源市场的需求,凸显个性、特色与新奇,避免与周边旅游目的地的雷同。 体验主题可归结为三类:一是自然类体验主题。即把大自然和其中的各种自然物作为旅游体验的指向。二是社会类体验主题。即指把社会作为体验对象,包括风土人情、文化、艺术等的了解,对政治、经济现象的观察等,主要满足游客对异文化的认知和感受别样生活的需要。三是精神类体验主题。是把满足精神需要的某种特殊旅游方式作为体验对象。虽然也是选择某些具体或抽象的事物作为体验对象,但旅游者体验的核心区不在于这些事物或者过程本身,而是他们所反映出的境界,所折射出的精神。第二,设计丰富的体验情节。 体验旅游产品的情节设计,必须围绕加深游客体验、提高游客的体验价值这个核心来进行。为了加深游客的体验,提升旅游者的消费效果,在情节的设计上,体验旅游产品开发中选择或设置旅游项目时,要强调项目自身的特色、参与性,选取那些最能体现旅游目的地特色或是绝无仅有的旅游活动,那些最能代表旅游目的地特点的生活方式或生活习俗,最能反映旅游目的地文化积淀的旅游资源。同时还要考虑适度的深度、挑战性与类型的多样性等,以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这样才能给旅游者留下深刻印象,让旅游者流连忘返。第三,融入深厚的地方文化。 近年来,旅游者对体验文化旅游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渴望了解异地文化,并从中获取知识,逐渐成为人们旅游的主要动机之一,体验文化旅游产品迎合了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同时体验文化旅游产品,既注重文化的展示性,又注重文化的参与性,旅游地可以在游客参与文化体验的过程中,对其加以保护文化的教育,达到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因此,在旅游体验过程中,主题的确定应根植于本地的地脉、史脉与文脉,情景氛围、事件和活动的设计也要融入相关的文化内涵。通过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内涵,并将其融入到体验旅游产品中,让人们能充分理解其中所涉及的文化涵义,以满足人们的高层次需求为目的的旅游体验。第四,营造互动的情景体验氛围。 在确定体验主题和情节之后,关键就在于营造互动的情景体验氛围,也就是利用现有的体验资源搭建体验的场景和舞台,让游客参与其中。这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点:一是通过正面线索塑造印象,为游客创造独特的体验;二是减除那些削弱、违反、转移主题的负面线索,创造愉悦的体验;三是深入开发极具地方特色、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的旅游纪念品,为游客提供完整的旅游体验;四是整合多种感官刺激,提供参与性强、兴奋感强的活动与项目,增加游客的体验深度。第五,提供一流的体验式服务 (1).培育优秀的员工。如果旅游区是体验的剧场的话,旅游区的工作人员就是剧场的演员,工作人员的表现将给游客直接的体验,所以必须使景区的员工融入景区的氛围,形成与游客互动的演职人员。不仅能增加“剧场”的真实性,同样也能有效地使游客融入其中,仿佛“置身戏中”,尽情享受独特的体验,共同创造令游客难忘的深刻体验。这就要求服务人员要有良好的仪表仪容、态度、行为和能力,并且能增强这些要素对旅游者的积极影响。 (2).提供个性化服务。体验经济是个性化经济,每个人的旅游都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因此,在体验经济时代,对旅游企业来说,为旅游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是最重要的。在个性化服务中,要依据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知识层次的游客需求特点,要注意游客的期望、行为和态度,进行有针对性的体验式场景设计,为游客提供高质量而又个性化的服务。 (3).建立互动体验。体验的前提是参与,如果没有参与,仅仅是走马观花似的旁观,而不亲自参与其中,并在参与中思索与体会,仍得不到真正的体验。而且体验所涉及的感官越多,就愈容易成功、越令人难忘。因此,旅游服务供给者应该设计和提供尽可能参与性强、兴奋感强的活动与项目;另一方面,要提倡深度的体验旅游,旅游者既要身游又要心游,游前要了解旅游地的历史与环境,游中要善于交流,游后要“反刍”和“复习”,要动腿走、动嘴问、动脑想、动手记,把观察上升为心得,从经历中提炼体验,不断提高旅游素质。值得注意的是,体验服务中服务的提供者不仅仅是专职的服务员,还有大量的旅游目的地居民参与其中。游客对体验服务的感受,并不仅仅来源于产品本身,而且还与旅游者自身对旅游目的地及体验旅游产品的价值认识有密切的关系。第六,注重资源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建设是旅游发展的基础,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会造成游客的增加,如果不加以引导,势必造成环境的破坏。在满足经济、社会和审美需要的同时,旅游开发必须保证文化统一、基本的生态进程、生物多样性和生命支持系统,切实保护旅游地的生态和人文环境。对当地的民俗风情、古镇等生活文化资源的开发中,要避免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的“仆从化”趋势;对文物保护坚持“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指导方针,因地制宜,采用分区、容量控制、轮休等方法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利用,防止“吃祖宗饭、造子孙孽”的恶性开发。4.1.3体验旅游产品创新项目:食、游、购、娱。 食:体验环节饮食这一块可以采用由表及里的方式,首先,要让客人一进入到提供饮食的地方就可以感受到这里的大不同,这方面就得从建筑风格,设施设备,内部装饰等来体现出来;其次,通过餐具,菜、宴主题名称,工作人员角色,服装,服务用语等让客人接触和感受金沙文化;第三,在游客用餐的过程中还可以提供助兴节目,比如现场菜品制作,吟诗作对,有奖猜谜等。 游:游主要在景区内的解说系统作创新思考,解说系统分真人导游和电子导游两部分来做创新改变。首先是真人导游,在导游人员身上做些改变可以使得游客耳目一新,比如导游人员的服装,角色等。其次是电子导游,电子导游系统在景区内已有提供,但是不够完善和个人化,现在的电子解说系统适合团体旅游和懂得智能系统操作的人员使用,但对于个别个体旅游者景区应该提供个性化的电子解说系统,比如掌上型导游器(手机、自助导游器)。 购:景区的购物区应该单独隔离一个空间,这样不仅方便游客,提升景区的整体景观,也有利于景区的管理。目前景区的旅游纪念品缺乏地方、文化特色。可以修建一些独具特色的商铺,比如布庄、米店、小吃铺、首饰店等;纪念品可以设计一些画册、CD、画卷、组合模型、瓷器等。 娱:娱乐这一块是重中之重,因为这一环节是游客亲身体验,参与度最强的一个环节,从游客的角度出发,娱乐环节可以从静和动两个方面来设计,首先“静”,通过评书、金沙剧、相声等方式让游客静静的聆听和学习金沙古蜀先民的文化、生活;其次是“动”,“动”可以设置工作坊来集中表现,在工作坊游客可以亲自参与酿酒,制作糕点、金银首饰品、艺术品等;还可以通过设计“博物馆奇妙夜”的活动让游客在感受金沙文化,古蜀文化的同时可以结识各地的朋友。可谓动静皆宜。4.2资源保护对策分析4.2.1成都金沙遗址历史文化资源保护。 成都金沙遗址历史文化深厚、历史文化遗存及遗迹十分丰富,有大量的金器、玉器、石器、铜器、象牙器、陶器等。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应该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和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文化价值内涵,使得旅游与文化相互促进。因此,在以历史遗迹为载体的文化旅游不断发展的同时,历史文化遗迹遗存保护势在必行。4.2.1.1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对策的地方就写对策,不要把问题放在这里,而且写体验性旅游产品开发这里又在写资源保护问题好像有点牵强,可以将这块内容放在体验开发的原则里面较为合适) 金沙遗址是周边同时期商、周遗址中心遗址,有祭祀场所、大型建筑、一般居址、墓地等,它是一处建立在金沙遗址原址之上的专题性博物馆,遗址所清理出的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包括:金器30余件,玉器400余件,铜器400余件,石器 170多件,象牙器40余件,陶器:有陶尖底盏、尖底杯、高柄豆、圈足罐等。随着旅游的不断发展,在许多旅游活动项目实施过程中以及投入使用后,都会对这些历史遗迹、遗存和文物保护等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因此要有效维护和克服和消除不利因素,推动旅游的长期发展。 目前,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力度不够。尽管政府出台了相应的保护法规,制定了具体的实施办法,但遗迹的保护仍有许多工作没有落道实处。因此,文物保护和管理的相关部门对遗迹遗存保护的规划、管理和监督力度还有待加强。 公众保护意识较为淡薄。公众自觉保护遗迹的意识对于历史遗迹、遗存的保护也是不可或缺的。公众对遗迹的保护意识淡薄,没有自觉按照文物保护和景区的有关规定对遗址进行保护,随意挤占遗迹用地,攀爬触摸甚至毁坏历史遗存。4.2.1.2保护措施。 对需保护的历史建筑采用修缮、维修改善的方式,要做到“修旧如旧”,尽量做到“修旧如初”。对历史遗迹风貌无冲突的一般建构筑物采用保留的方式;对与历史风貌有冲突的建筑物采取整修、改造的方式。加强对资源保护意识,自觉遵守景区游览规定的宣传力度以及加强资源保护管理和监督力度。4.2.2生态环境保护4.2.2.1水体环境保护措施。 旅游区内接待设施产生的污水纳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各种污水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方可排入河中,最好是实现零排放。 规范游客的旅游行为,采取措施(如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对乱丢垃圾者进行罚款等)提倡文明旅游、卫生旅游,以保持水体及旅游区整体环境的清洁面貌。 旅游区内的公共厕所应该设于人流集中处,污水不得直接排入河中。4.2.2.2固体污染物的处理。 根据需要设立垃圾箱,垃圾箱要美观新奇大方,最好与金沙遗址内的文化主题相协调,其色彩、体量、外观应尽量做到景观化;在旅游区内,设置垃圾收集转运站,以利于垃圾的集中处理;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居民和游客尽量不要乱扔垃圾; 每天定时清理垃圾,并将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加强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回收利用;严禁向河床内倾倒各种垃圾,力求保持河床自然原貌。 结论 旅游的本质是为了追求经历和体验。旅游体验是旅游产品的核心,旅游体验的目的是获得愉悦。体验旅游产品是一种高级参与式旅游产品,是目前最适合于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因此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必须从根本上为游客塑造独特旅游体验。在体验经济时代下,面对新型旅游消费,开发体验式旅游产品,以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成为大势所趋,历史文化遗址旅游产品开发亦不例外。一直以来历史文化遗址遗迹都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考古,艺术,科学研究等被人们所熟知,体验性旅游发展空间大,文章正是基于旅游体验的时代视角,分析了成都金沙遗址旅游的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成都金沙遗址体验旅游项目的创新思考。主要研究结论和观点如下:(1)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体验经济时代,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游客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人们的情感需求比重加强,为了吸引游客,占领市场,旅游业界掀起了一股体验性旅游的热潮。(2)目前成都金沙遗址旅游开发不完整,体验旅游发展空间大。(3)构建了体验旅游产品“六位一体”的开发模式,即由“主题、情节、文化、氛围、服务、保护”等六大要素构成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动态开发系统。(4)成都金沙遗址旅游产品单一,旅游体验产品、设施不足,未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但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丰富而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为体验旅游产品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5)成都金沙遗址体验旅游产品创新开发应该坚持参与性原则、个性化原则、差异性原则、挑战性原则以及商业和文化相结合的原则。(6) 依据“六位一体”的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管理心理学研究领域试题及答案
- 管理者决策中的心理因素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的成功方程式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自考行政管理核心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工程经济技术手段试题及答案
- 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关系试题及答案
- 学前教育机构师资队伍师资培训政策与法规研究报告
- 2025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四川卷)参考答案
- 聚焦2025年行政管理公文写作试题及答案的关键
- 2025年市政工程备考重点与试题及答案
- 第四课:印巴战争
- 电气设备-开篇绪论汇编
- 武汉绿地中心项目技术管理策划书(48页)
- 婚无远虑必有财忧法商思维营销之婚姻篇74张幻灯片
- 红外图像处理技术课件
- 小学一年级人民币学具图片最新整理直接打印
- 投掷:原地投掷垒球
- 港口码头常用安全警示标志
- 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技术PPT课件
- 电梯快车调试方法
- 主要材料损耗率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