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夏》.docx_第1页
第17课《夏》.docx_第2页
第17课《夏》.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第17课一、【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2、体会作者对夏天的热爱和对劳动者的赞美。3、体会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感受语言的魅力。二、【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对夏天的热爱和对劳动者的赞美。2、体会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感受语言的魅力。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导入语 一年四季,日月轮回,风光流转。春的妩媚,夏的热烈,秋的丰腴,冬的冰洁,韵味各异,美不胜收。可是遗憾的是,在文人墨客的笔下见得多的是对春花秋月的礼赞,而对夏更多的则是埋怨、斥责。那么在当代作家梁衡先生的笔下,夏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好,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梁衡先生的散文夏,去感受一下作家笔下夏天独有的魅力吧。 整体把握1.理清文章段落大意。第一段:概述夏季总体特点。第二段:写夏季的自然景象。第三段:写夏天的色彩。第四段:写夏天紧张的旋律。第五段:表达作者对夏天的热爱和赞美。2作者在文中描绘了哪些画面? 麦浪翻滚的画面 热风浮动的画面 农民劳动的画面合作探究 1 文章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概括夏天热烈、紧张、急促的特点,总领下文,奠定全文的抒情基调。2.文章第二段抓住哪些典型景物来写大地的夏景?重点描绘了什么?表现了夏的什么特点? 太阳烘烤、麦浪翻滚、热风浮动;重点描绘的是:成熟的麦子;表现夏天的热烈。 3.在作者的眼里,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你是如何理解的? 把夏天的色彩与春天的色彩作比较,并且以绘画的色调来比喻夏的特点。将抽象的、难以解说的事物以形象的、易于理解的事物来比较,使读者容易理解接受。 4.第四段紧扣夏的什么特点?从几方面进行写的?紧张、急促。一方面,从白天到黑夜,人们的神经都不能松弛;二是在整个夏天里,人们不但忙夏收,还忙着管理秋收的农作物。5.作者为什么不歌颂春花秋月而要赞美这充满紧张、急促的旋律的夏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用了对比手法。历代文人的写春秋,而极少写夏天,其原因是春秋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引发人的文思,而夏天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在作者看来夏天人们的劳动过程更为重要,更是人间最美的风景线。表达了对夏天的喜爱之情,深情赞美了辛勤劳作的农民。五、【效果检测】六、【课堂小结】 本文抓住夏天的热烈、紧张、急促,收获已有而希望未尽的特点,描绘了夏天金黄色的大地上暑气蒸腾、麦浪翻滚、万物蓬勃生长的景象,表达了对夏天的喜爱之情,深情赞美了辛勤劳作的农民。文章善于抓住特征写景,善于运用比较、对比的方法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文章的语言描写生动,描摹准确,表现力很强,有些句子富有深刻的含义。七、【布置作业】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