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特岗预测试题.doc_第1页
2011特岗预测试题.doc_第2页
2011特岗预测试题.doc_第3页
2011特岗预测试题.doc_第4页
2011特岗预测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单选:1. 1806年出版的 标志着教育学已经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教育学 D.新教育大纲2有效地进行教学必需遵循的基本要求是( )A教学目的 B教学计划 C教学原则 D教学大纲3. 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秒钟。A. 12 B. 2040 C. 6070 D. 70804. 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 )了。A. 大 B. 多 C. 小 D. 增加5我国首次把美育列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 )A1911年 B1912年 C1957年 D1958年11. 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 )A. 社会自我 B. 心理自我 C. 生理自我 D. 精神自我6.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提出假设,然后验证假设并做出结论的教学策略是( )A. 合作学习 B. 发现教学 C. 情境教学 D. 指导教学7. 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 )A. 词汇学习 B. 符号学习 C. 概念学习 D. 命题学习8. 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常用于( )A. 发现学习 B. 接受学习 C. 个别化教学 D. 掌握学习9下列哪一项属于元认知的实例?(c )A. 学生在考试之后能准确地预测自己的分数B. 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C. 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D. 利用复述策略记忆10普及教育始于( )A原始社会性 B奴隶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11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教育学 B教育经济学 C心理学 D学校管理学12划分课的类型的依据是( )A课的任务 B课的内容 C课的方法 D课的活动形式13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是( )A教学 B团队工作 C课外活动 D班主任工作14教学内容具体体现在下列哪个选项中( )A教学计划 B教科书C教学大纲 D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1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是下列哪个社会教育的特点。( )A原始 B古代 C资本主义 D社会主义16. 主张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 )。A. 赫尔巴特 B. 杜威C. 凯洛夫 D. 夸美纽斯17. 教学过程的结构指的是教学进程的( )。A. 基本部分 B. 基本内容C. 基本途径 D. 基本阶段18. 奥苏贝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原因的理论是( )。A. 痕迹衰退说 B. 干扰说C. 同化说 D. 动机说20. 学习者对某种信号刺激做出一般性和弥散性的反应是指( )。A. 信号学习 B. 刺激-反应学习C. 连锁学习 D. 辨别学习二、填空题1最早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上的教育专著是教育家赫尔巴特撰写的普通心理学2历史上曾出现过两种相互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即启发式和注入式3德育一般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 )和道德教育四个基本方面。三、判断1学和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和教师两大系统。()2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教育力量中起核心作用。( )3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4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它对其他环节具有支配和决定作用。()5教学是以传授知识和掌握知识为中心,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6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视作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7安排课表应遵循整体性、稳定性和迁移性三大原则。( )8目标管理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9循序渐进原则就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去进行。( )10网络教育是指在网络上构建“网络学校”。( )11德育过程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是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2德育必须从提高道德认识开始。()13智力影响学习的发生,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和质量。()四、简答:在学习时间管理中怎样高效利用最佳时间首先,要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安排学习活动。其次,要根据一周内学习效率的变化安排学习活动。再次,要根据一天内学习学习效率的变化来安排学习活动。此外,要根据自己的工作曲线安排学习活动。五、论述1.试论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第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品德迅速发展,处于伦理形成时期。伦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道德关系的概括,伦理道德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中学阶段是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形成.并以此指导行动的时期。中学生逐渐掌握伦理道德,并服从它,表现为独立.自觉地依据道德信念、价值标准等去行动,使学生的道德行为更有原则性、自觉性。(2)自我意识增强。在品德发展的过程中,中学生更加关注自我道德修养,并努力加以提高。中学生对自我道德修养的反省性和监控性有明显的提高,这为产生自觉的道德行为提供了有效的前提。(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由于不断地实践、练习,加之较为稳定的道德信念的指导,中学生逐渐形成了与道德伦理相一致的、较为定型的道德行为习惯。(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中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三者相互协调,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动态结构,使他们不仅按照自己的道德准则去行动,而且也逐渐成为稳定的个性心理结构的一部分。第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从总体上看,初中即少年期的品德虽然具有伦理道德的特性,但仍旧不成熟、不稳定,具有动荡性,表现在道德观念的原则性、概括性不断增强,但还带有一定程度的具体经验特点。(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高中阶段或青年初期的品德发展进入了以自律为主要形式、应用道德信念来调节道德行为的成熟时期。2.试论述知识学习的作用(1)宝贵知识经验,有助于学生的成长,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2)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促进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心智技能作为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活动方式,其掌握是以知识的学习为前提的。从大量研究也表明,知识掌握水平越高,越有助于技能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3)知识学习是创造性学习的必要前提。创造态度和创造能力是个体创造性的两个主要标志,通过知识学习,个体体验着前人的创造成果,这对于创造态度的获得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缺乏知识的头脑是不可能有创造性的,创造性不会从无知无识的头脑中产生。3.试论述青年初期的心理特点青年初期指14、15岁至于17、18岁时期,相当于高中时期。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他们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占主要地位的情感是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如道德、理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他们不仅能比较客观地看待自我,而且能明确地表现自我,敏感地防卫自我,并珍重自我,形成了理智的自我意识。然而,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仍面临着分裂的危机,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他们对未来充满理想,敢说敢干,意志的坚强性与行动的自觉性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有时也会出现与生活相脱节的幻想。4. 为什么说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1)德育过程的长期性是由人类认识规律决定的。构成思想品德的因素比较复杂,知、情、意、行各因素本身和各因素之间要通过不断斗争,才能得到发展和统一。(2)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时期,可塑性比较强,思想不成熟,其发展也具有双向性,某一阶段出现某些倒退是正常的,这使得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持续的过程。(3)德育过程中,学生除了接受学校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正规教育影响外,还受到来自社会的、家庭的多种影响,这些影响中难免会有负向的,因而一个人思想品德提高过程中出现反复是正常的。(4)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中斗争的复杂性,也使得对学生社会主义品德的培养是长期的、反复的过程。(5)据此规律,教育者必须树立“抓反复,反复抓”的德育思想。5.试简述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之间的关系(1)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正确的教育方针政策应反映客观的教育规律,但它不等于教育规律。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民族的教育方针政策是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之一。(2)教育学不等于教育实践经验。教育规律是对教育实践经验的升华和概括。教育实践经验是处于感性认识阶段的东西,它也可以作为教育学或教育科学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我们要善于把教育实践经验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6. 简述观察法的主要优点和不足:优点: 能收集到被观察者客观、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不足: (1)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2)观察结果难于重复。 (3)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7. 当代儿童发展观的基本内容。(1)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2)儿童的发展蕴含于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3)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案例1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分析 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案例2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请问小方和小明的回答如何你更欣赏哪种回答 为什么 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分析 小方回答砖头的用途都是沿着用作建筑材料这一方向发散出来的,几乎没有变通性.而小明的回答不仅想到了砖头可作建筑材料,还可作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这样的发散思维变通性就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案例3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 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分析 这种做法违背记忆规律,也是行之无效的.学生识记的效果和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有关,在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同时,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进一步学习制造一些心理障碍.案例4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分析 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案例5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目的是什么 符合什么规律分析 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 (1)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知觉. (2)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红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容易区别形近字.案例6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时,其试卷为什么不单纯用选择和判断题,而常常求助于填空,问答题分析 选择和判断主要通过再认解答;填空,问答主要通过重现来解答.由于再认和重现的水平不同,人的再认记忆优于重现记忆,而且能再认的不一定重现.因此仅靠判断,选择难以说明记忆已达到牢固保持的程度,往往借助于问答,填空等题型.案例7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怎样评价学生的优、良、中、差呢?为此,我制订了这样的标准:一是在大纲规定的基础科60分以上,并能发现自己的特长且有所发展的,视为及格;二是基础科及格或良好,特长科明显超过同年级学生的,视为良好;三是基础科良好,特长科大大超过同年级学生或有所发明创造的,视为优秀;四是仅基础科及格或仅特长科有所发展的,均视为不及格;五是仅基础科良好,或特长科单方独进的,视为畸形发展,作降格评价。这一评价标准的实施,使绝大部分差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找到了自己成才的优势与途径,也使文化课考试分数好的学生不再自我感觉良好,从而找到了良性互补、和谐发展的新路子。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