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击安全教育ppt课件.ppt_第1页
防雷击安全教育ppt课件.ppt_第2页
防雷击安全教育ppt课件.ppt_第3页
防雷击安全教育ppt课件.ppt_第4页
防雷击安全教育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防雷击安全教育 2 雷击身亡在普通人的概念里好你是很远的事件 但是近期全国各频频发生的雷击事件 为我们敲醒了警钟 加之现在已经进入了雷雨季节 大家更应该注意雷电对我们的伤害 3 什么是雷电 雷电是因强对流气候而形成的雷雨云层间和云层与大地间强烈瞬间放电现象 当雷电发生时 产生强大的雷击电流 炽热的高温 猛烈的冲击波 瞬变的电磁场和强烈的电磁辐射等综合物理效应 是一种严重的气象自然灾害 4 雷电的分类 从防灾的角度考虑 雷电的破坏可分为1 直接雷击2 感应雷击3 球形雷击4 雷电冲击电压侵入 线状闪电 带状闪电 球状闪电 联珠状闪 5 雷电灾害据统计 全球平均每年因雷电灾害造成的直接损失超过10亿美元 死亡人数在3千人以上 这个数据的统计还不包括我国 我国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约有3000人至4000人 财产损失在50亿到100亿元人民币 深圳市位于我国的东南沿海 丘陵山地多 是雷电高发区 每年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据气象减灾部门统计 今年以来深圳市已经接到各种雷电灾情报告21起 从120急救中心统计的数据看 5月份以来120已经接到53宗雷电击伤求助 其中死亡4人 6 雷电袭击人体的形式从雷电流进入人体的路径区分 主要有直击雷击 接触雷击 旁侧闪络和跨步电压四种 雷电袭击人体部位不同 窜入人体的电流强度不同 受害程度也就不同 1 直接雷击 雷闪直接击中受害者 2 接触雷击 雷击某一物体 然后人体某部分接触到被雷击的物体 3 旁侧闪络 雷击受害人附近的物体 该物体向它附近的人闪击放电 4 跨步电压 雷电流流入大地时 人体前后两脚产生的电位差 7 雷电人身安全防护雷电天气时不应在下列地方停留 1 小型无保护的建筑物 车库或车棚 2 非金属顶或敞开式的各种车辆及船舶 3 山顶 山脊或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顶部 4 开旷的田野 各种停车场 运动场 5 游泳池 湖泊 海滨或孤立的树下 6 铁栅栏 金属晒衣绳 架空线 铁路轨道附近 7 雷击时 如果作业人员孤立地处于雷区并感到头发竖起时应立即蹲下 向前弯曲 双手抱膝 8 雷击时 应寻找有防雷保护的建筑物及构筑物 大型金属框架的建筑物及构筑物 有金属顶的各种车辆及有金属壳体的船舶等地方掩蔽 9 雷雨天气确需停止时 尽量使用遥控装置操作 8 野外作业时的防护1 雷电发生时 留在室内 并好门窗 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 2 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 音响等电器 不宜使用水龙头 3 切勿接触天线 水管 铁丝网 金属门窗 建筑物外墙 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4 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提电话 5 切勿站立于山顶 楼顶上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 6 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7 在旷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 应远离树木和桅杆 9 8 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 不宜把锄头 铁锹 羽毛球拍 高尔夫球等扛在肩上 9 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 在户外空旷处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 岗亭等 10 不宜在大树下躲避雷雨 如万不得已 则须与树干保持3米距离 下蹲并双腿靠拢 11 如果在雷电交加时 头 颈 手处有蚂蚁爬走感 头发竖起 说明将发生雷击 应赶紧趴在地上 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 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 项链等 12 如果在户外遭遇雷雨 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 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 并将双脚合拢坐在上面 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面上 因为水能导电 10 13 在户外躲避雷雨时 应注意不要用手撑地 同时双手抱膝 胸口紧贴膝盖 尽量低下头 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 14 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 说明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 此时应停止行走 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 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 雨衣等 15 在雷雨天气中 不宜在旷野中打伞 或高举羽毛球拍 高尔夫球棍 锄头等 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 雷暴天气进行高尔夫球 足球等运动是非常危险的 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 不宜在河边洗衣服 钓鱼 游泳 玩耍 16 在雷雨天气中 不宜开摩托 快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 因为身体的跨步越大 电压就越大 也越 11 容易伤人 17 如果在户外看到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