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1页
《文学翻译》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2页
《文学翻译》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3页
《文学翻译》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学翻译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 文学翻译是英语翻译专业的一门选修课。该课程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文学文体的特殊性,特别注意其与其它应用型文体的区别,具备各种文学体裁笔头翻译的基本能力,并对文学翻译艺术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并分别介绍散文、小说、诗歌、戏剧等语体及英译所应注意的问题和措施;帮助学生培养翻译目的意识。从第五学期至第八学期,学生可根据具体情况在其中任一学期选修该课程。建议学生在学习完翻译基础课后学习该课程。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该课程是一门要求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通过与其它应用型文体的对比,展现汉语与英语各主要文学体裁的基本特点,并提出英汉互译的策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文学作品名家名译的英汉对比分析以及同一作品的几种译文的对比分析,运用有关翻译理论进行探讨,从宏观和微观的层次上引导学生分析文学作品翻译的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对各种文学体裁的翻译能力和提高学生对各种文学作品翻译的鉴赏能力,从而加深对翻译理论的理解,更好地运用各种翻译理论与技巧指导文学翻译实践。 作业要求:习题也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学生通过一定量的习题巩固和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同时使得学生将所学理论运用于实践,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翻译能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该课程的教学重点是汉语与英语各主要文学体裁的基本特点比较及翻译策略。该课程的教学难点是了解各主要文学体裁的特点及翻译实践中所应采取的具体策略。四、与其它课程的关系:该课程是翻译基础课的有机补充和深化,与翻译专业其它有关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密切相关。五、学时与学分: 学时:18学时。学分:1学分。六、教学内容:第一章 文学翻译理论概述本章主要教学内容:简要介绍文学翻译领域的研究成果,梳理一些最主要、最有影响的文学翻译理论和原则。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最主要、最有影响的文学翻译理论和原则。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使用一些具体鲜明的翻译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学说和学派的研究成果。第二章 文学语言的特点与文学翻译的策略本章主要教学内容:1. 文学语言的特点(与非文学语言对比)2. 文学翻译的策略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文学语言的特点及文学翻译的要求和具体的策略。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文学翻译的特殊性及英汉互译所应注意的问题和措施;帮助学生培养翻译目的意识。第三章 文学翻译的文化因素本章主要教学内容:文化与语言的关系,英汉互译实践中文化因素的介入。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认识到英汉互译实践中文化因素介入的意义;了解基本的翻译策略。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汉译英过程中异化与归化的关系问题。第四章 作品风格与译者风格本章主要教学内容:1. 什么是风格2. 风格是可译的3. 作者风格与译者风格的关系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对文学作品风格的翻译和再现引起注意,并了解作品风格和译者风格之间的辩证关系。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风格为什么是可译的;不同文学体裁,不同作家风格,不同时代风格的翻译和再现。 第五章 散文英汉互译本章主要教学内容:汉语与英语散文的基本特点比较及互译策略。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散文的特点及英汉互译实践中所应采取的具体策略。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散文的特殊性及英译所应注意的问题和措施。 第六章 小说英汉互译本章主要教学内容:汉语与英语小说的基本特点比较及互译策略。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小说的特点及英汉互译实践中所应采取的具体策略。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小说的特殊性及英译所应注意的问题和措施;叙事语言,描写语言和对话艺术的翻译策略及文化因素的碰撞和转换。 第七章 诗歌英汉互译本章主要教学内容:汉语与英语诗歌的基本特点比较及互译策略。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诗歌的特点及英汉互译实践中所应采取的具体策略。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诗歌的特殊性及英汉互译所应注意的问题和措施;音美、意美、形美标准。 第八章 戏剧英汉互译本章主要教学内容:汉语与英语戏剧的基本特点比较及互译策略。本章教学目的及要求:了解戏剧的特点及英汉互译实践中所应采取的具体策略。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戏剧的特殊性及英译所应注意的问题和措施;戏剧语言千人千面的特点及翻译策略。 七、 教材及参考书:教材:自编讲义参考书:崔永禄,文学翻译佳作对比赏析,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冯庆华,文体翻译论,上海外语教养出版社,2002。辜正坤,中西诗鉴赏与翻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李亚丹,英译汉名篇赏析,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刘重德编,文学翻译十讲,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马红军,翻译批评散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毛荣贵,翻译美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申丹,文学文体学与小说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汪榕培,比较与翻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许均,文学翻译批评研究,译林出版社,1992。许渊冲,文学与翻译,北京大校出版社,2003。许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