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文言文通假字汇总.doc_第1页
新课标文言文通假字汇总.doc_第2页
新课标文言文通假字汇总.doc_第3页
新课标文言文通假字汇总.doc_第4页
新课标文言文通假字汇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汇总七年级(上册)1、项为之强“强”(jing)通“僵”童趣2、不亦说乎“说”(yu)通“悦”论语十则3、诲女知之乎“女”(r)同“汝”论语十则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zh)通“智”论语十则5、路转溪头忽见“见”(xin)通“现”西江月6、一切乌有“乌”(w)同“无”山市7、裁如星点“裁”(ci)同“才”山市8、尊君在不“不”(fu)通“否”陈太丘与友期七年级(下册)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bn)通“攀”伤仲永10、贤于材人远矣“材”(ci)通“才”伤仲永11、对镜帖花环“帖”(ti)通“贴”木兰诗1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y)通“耶”孙权劝学13、孰为汝多知乎“知”(zh)通“智”两小儿辩日14、满坐寂然“坐”(zu)通“座”口技15、止有剩骨“止”(zh)通“只”狼 八年级(上册)16、便要还家“要”(yo)通“邀”桃花源记17、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yu)同“又”核舟记18、诎右臂支船“诎”(q)通“屈”核舟记19、虞山王毅书远甫刻“甫”(f)通“父”核舟记20、左手倚一衡木“衡”(hng)同“横”核舟记2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jin)通“拣”核舟记22、选贤与能“与”(j)通“举”大道之行也23、矜、寡、孤、独“矜”(gung)通“鳏”大道之行也24、荡胸生曾云“曾”(cng)通“层”望岳25、略无阙处“阙”(qu)通“缺”三峡八年级(下册)26、蝉则千转不穷“转”(zhun)通“啭”与朱元思书27、窥谷忘反“反”(fn)通“返”与朱元思书2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s)通“饲”马说29、才美不外见“见”(xin)通“现”马说30、食之不能尽其材“材”(ci)通“才”马说31、其真无马邪“邪”(y)通“耶”马说32、四支僵劲不能动“支”(zh)通“肢”送东阳马生序33、同舍生皆被绮绣“被”(p)通“披”送东阳马生序34、百废具兴“具”(j)通“俱”岳阳楼记35、属予作文以记之“属”(zh)通“嘱”岳阳楼记36、玉盘珍羞直万钱“羞”(xi)同“馐”行路难37、玉盘珍羞直万钱“直”(zh)同“值”行路难九年级(上册)38、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適”(zh)通“谪”陈涉世家39、为天下唱“唱”(chng)通“倡”陈涉世家40、固以怪之矣“以”(y)通“已”陈涉世家41、将军身被坚执锐“被”(p)通“披”陈涉世家42、故不错意也“错”(cu)通“措”唐睢不辱使命43、仓鹰击于地上“仓”(chng)通“苍”唐睢不辱使命44、欲信大义于天下“信”(xn)通“伸”隆中对45、自董卓已来“已”(y)通“以”隆中对46、是以先帝简拔以“简”(jin)通“拣”出师表47、必能裨补阙漏“阙”(qe)通“缺”出师表九年级(下册)48、公输盘不说“说”(yu)通“悦”公输49、子墨子九距之“距”(j)通“拒”公输50、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圉”(y)通“御”公输51、公输盘诎“诎”(q)通“屈”公输52、亲戚畔之“畔”(pn)通“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53、曾益其所不能“曾”(cng)通“增”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4、困于心,衡于虑“衡”(hng)通“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5、入则无法家拂士“拂”(b)通“弼”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6、故患有所不辟也“辟”(b)通“避”鱼我所欲也5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bin)通“辨”鱼我所欲也58、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得”(d)通“德”鱼我所欲也59、乡为身死而不受“乡”(xing)通“向”鱼我所欲也60、小惠未徧“徧”(bin)通“遍”曹刿论战61、始一反焉“反”(fn)通“返”愚公移山62、汝之不惠“惠”(hu)通“慧”愚公移山63、河曲智叟亡以应“亡”(w)通“无”愚公移山64、一厝朔东“厝”(cu)通“措”愚公移山初中古今异义汇总七年级上唯危楼一座 危 古义 高 今义 危险; 必将有盗 盗 古义 盗贼 今义 强盗与友期行 期 古义 约定 今义 日期; 居十日 居 古义 经过 今义 居住 相委而去 委 古义 舍弃 今义 委托; 去后乃至 去 古义 离开 今义 到往死者十九 十九 古义 十分之九 今义 数词; 与儿女讲 儿女 古义 子侄辈 今义 儿和女儿与儿女讲论文义:文义 古义 诗文 今义 文章的意思 七年级下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古义为“文采和道理” 今义“文科和理科”。稍稍宾客其父:古义为“渐渐” ; 今义“稍微”。泯然众人矣:古义为“常人”; 今义“多数人”。王子曰:古义为“王安石自称” 今义为“国王的长子”从先人还家:古义“死去的父亲”; 今义“古人”不闻机杼声 古义:听到 今义:用鼻子闻 旦辞爷娘去 古义:离开 今义:从一地到另一地八年级上例字例句古义今义出处穷欲穷其林走到尽头贫穷桃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属于桃鲜美芳草鲜美鲜艳美丽(味道)新鲜美味桃才才通人仅才桃交通阡陌交通交错相通邮电、运输事业的总称桃外人悉如外人桃源以外的世人指没有亲友关系的人桃并并怡然自乐都并且桃妻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儿女男子的配偶桃绝境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走投无路的地方桃无论无论魏晋更不用说不管桃不足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必要,不值得(数量等)不够桃去停数日,辞去离开往桃扶便扶向路沿着用手支持使人、物或自己不倒桃馨惟吾德馨品德高尚香气陋白丁往来无白丁平民,文中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今无此词陋因罔不因势象形顺着因为核比其两膝相比者靠近比较核属神情与苏黄不属相似属于核曾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竟然曾经核归女有归女子出嫁回来大乱盗窃乱贼而不作造反混乱大走老翁逾墙走逃跑行走石二二男新战死两个数词,二石新二男新战死刚刚与“旧”相反石裙出入无完裙泛指衣服裙子石请请从吏夜归请允许我请(对方)石自自非亭午夜分如果自己三或或王命急宣如有或者三虽虽乘奔御风即使虽然三虽虽席地不容闲也即使虽然观良良多趣味的确、实在好三三猿鸣三声泪沾裳几(不是确数)三(确数)三三烽火连三月几(不是确数)三(确数)春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但是记但但使愿无违只是但是归闲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指不汲汲于名利而有闲情逸致的人没有事情要做的人记既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以后既然观望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农历十五日看观仅仅如银线几乎仅仅观拿余拿一小船撑用手握住或抓取湖单车单车欲问边一辆车自行车的俗称使长河长河落日圆黄河泛指河流使无时拄杖无时夜叩门没有一定的时间今多与“无刻”连用,表时间游八年级下与朱元思书许:古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一百许里; 今常用义为应允,或者,可能。 戾:至,到达,鸢飞戾天者; 今表罪过,乖张。 经纶:筹画,治理,经纶世务者; 今指政治规律,如“满腹经纶”。五柳先生传 造:往、到,造饮辄尽;今常用于“创造”“制造”等义。 赞:传记结尾处评论性文字。今常用于“赞美”、“夸赞”等义。 送东阳马生序走:跑,录毕,走送了;今表行走。 汤:热水,媵人持汤沃灌;今表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假: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今表虚伪的,不真实的。 趋:奔,快走,尝趋白里外从乡之迭达;表趋向,执经叩问。 小石潭记小生:古义青年,后生,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今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去:离开,乃记之而去(于是记下这番景致便离开了。);今常用义为“往”。 岳阳楼记 微:没有,微斯人;今义细小。 气象:景象,气象万千;今指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满井游记 披风:古为偏正短语,“在风中开散”的意思,柔梢披风;今作为名词,一种披在肩上的没有袖子的外衣。 九年级上陈涉世家1.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古义:到处 今义: 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发生)2.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古义:聚会商议 今义:指管理财务的人员3. 今亡亦死 古义:逃亡;今义:死 ; 4. 会天大雨 古义:适逢 今义:会面5. 比至陈 古义:等到;今义:比较 6. 将军身被坚执锐 古义:亲身,亲自 今义:身体唐雎不辱使命1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2.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古义:德行高尚的人 今义:常指年岁高的人,长辈3. 非若是也 古义:这样,如此。 今义:常用作判断词4. 岂直五百里哉 古义:只,仅仅。 今义:不弯曲5. 长跪而谢之 古义:道歉。 今义:感谢,凋落6. 休祲降于天古 古义:吉祥 今义:常用作休息7. 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古义:交换 今义:容易,简单8. 徒以有先生 古义:只 今义:徒弟隆中对1. 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古义:到达 今义:关联词,表示另提一件事2. 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古义:失败 今义:凶狠而放肆3.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古义:从此 今义:连词,表承接关系4. 将军宜枉驾顾之 古义:拜访 今义:照顾5. 凡三往 古义:总共 今义:平凡6. 孤不度德量力 古义:自称 今义:孤单7. 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古义:因此 今义:使用8.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古义:把 今义:许可.词五首1. 可怜白发生 古义:可惜,值得惋惜 今义:值得怜悯出师表1.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古义:用来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2.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古义:的原因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3.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古义:的原因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4. 诚宜开张圣听 古义:扩大 今义:商店等开始营业5.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痛心和遗憾 今义:深切地憎恨6. 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7. 臣不胜受恩感激 古义:感动激奋 今义:因对方的好意、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8.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 古义:时 今义:指四季中的秋季9. 引喻失义 古义:适宜,恰当 今义:正义,意义10. 陟罚臧否 古义:恶,坏,批评 今义:表示否定11. 猥自枉屈 古义:辱,有降低身份之意 今义:卑鄙下流12. 庶竭驽钝 古义:希望,期望 今义:众多13. 晓畅军事 古义:精通,熟练 今义:通顺14.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古义:偏袒和私心 今义:照顾私情15.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古义:平民 今义:用布做的衣服16. 先帝知臣谨慎 古义:严谨而慎重 今义:小心慎重17.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18.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古义:任务 今义:效果19. 不效则治臣之罪 古义:实现 今义:效果九年级下公输 1. 吾知所以距子矣 古义:用什么(方法)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2.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古义:虽是这样 今义: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孟子两章1.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古义:护城河 今义:水塘2.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古义:放弃 今义: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办3.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古义:限制 今义:指在一定疆界内的地方4. 舜发于畎亩之中 古义:起,指被任用 今义:分发5.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古义:被举用,被选拔 今义:往上托,往上伸6. 管夷吾举于士 古义:狱官 今义:士兵7.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古义:征验 今义:走远路8. 一豆羹 古义: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用的器皿。 今义:豆子曹刿论战1.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古义:参与 今义:中间,空间或时间2.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今义:粗俗3.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古义:独自专有 今义:指专心,专一4. 忠之所属 古义:尽力做好本分的事 今义:忠诚5. 小大之狱 古义:诉讼案件、罪案 今义:监禁罪犯的地方6. 虽不能察,必以情 古义:实情 今义:感情7.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古义:两次,第二次 今义:又一次8. 可以一战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表许可或可能9.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今义:为正义事业献身或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邹忌讽齐王纳谏1. 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义:规劝 今义:讽刺 2. 窥镜 古义:照,看 今义:偷看 3. 明日,徐公来 古义:第二天 今义:明天 4. 今齐地方千里 古义:地土方圆 今义:地点 5. 能面刺寡人之过 古义:批评 今义:用尖的物体进入或穿过 6. 谤讥于市朝 古义:指责议论 今义:诽谤嘲讽 7. 臣之妻私臣 古义:偏爱 今义:自私 8.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古义:没有一个 今义:不,不要9.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古义:国君身边的近臣 今义:表范围,大约愚公移山1.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 古义:方圆 今义:四方形2.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古义:用来加强语气 今义:指中间隔两代的亲属关系或用作姓氏3. 何苦而不平 古义:何愁,哪怕 今义:用反问语气表示不值得4.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古义:苦于 今义:处罚诗经两首1. 道阻且右 古义:弯曲 今义:指方位,与“左”相对文言文中表示时间的词间:一会儿。“立有间”(扁鹊见蔡桓公) 晓:清晨。“晓驾炭车碾冰辙”(卖炭翁)顷之:过一会儿。“顷之,客请与予对局”(弈喻) 久之:很久。“久之,目似瞑”(狼)旦:早晨。“旦辞爷娘去”(木兰诗) 暮:傍晚。“暮投石壕村”(石壕吏)寻:不久。“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 顷刻:一会儿。“顷刻两毙”(狼)未几:没多久。“未几,夫鼾声起”(口技) 旋:立刻,马上。“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活板)瞬息:一眨眼。“瞬息可就”(活板) 俄而:一会儿。“俄而百千人大呼”(口技)少顷:一会儿。“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口技) 夜阑:夜深。“夜阑卧听风吹雨”(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既而:不久。“既而儿醒”(口技) 是时:这个时候。“当是时”(口技)即:立刻。“即书诗四句”(伤仲永) 立:立刻。“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日:天天。“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 已而:不久。“已而夕阳在山”(醉翁亭记)曩:从前。“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旦旦:天天。“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事哉”(捕蛇者说)旦日:第二天。“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素:一向,平素。“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尔来:从那时以来。“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 既:已经。“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秋:时候。“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朔:夏历每月初一。“每月朔望,官员入文庙。”孟母三迁望:农历小月十五,大月十六。“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观潮)古汉语中表示年龄的词 1.襁褓:婴儿的被子,也指背负婴儿的布带和布兜,后用以表示一个人的婴儿时期。王充论衡初禀:“昌在襁褓之中。”(昌,指周文王姬昌。)2.弱息:弱,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释之为“年少”;息,释之为“子女”。触龙说赵太后中也说:“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孝。”“年少”的“子女”,犹言“小儿”“小女”。聊斋志异婴宁:“弱息反存,亦为庶产。”3.总角:古代未成年人把头发扎成髻,文人墨客借以代指人处幼年。诗经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4.垂髫:小孩子头发扎起来,下垂着,后成为“幼年”的代称。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5.幼学:表示10岁。礼记曲礼上孙颖达疏注:“今云十年(10岁)曰幼学。”6.束发:古代男孩15岁开始束发为髻,借指男孩15岁。大戴礼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六艺焉。”7.志学:表示男孩年满15岁。如孙过庭书谱:“余志学之年,留心翰墨”8.及笄:指女子15岁。笄,古代盘头发或别住帽子所用的簪子。及笄,女子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即成年。玄曰:“笄女之礼犹冠男也。”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而笄。”9.待字:指女子成年(满15岁)待嫁。因古代女子成年许嫁才命字。礼记曲礼上:“女子许嫁,笄而字。”10.中丁:表示青年。(中:16岁;丁:17岁)白居易东南行:“大道全生棘,中丁尽投殳。”11.冠、弱冠、弱岁:男子20岁行冠礼,所以这三个词都指男子20岁。韩愈送杨少君序:“初冠学于乡。”;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崔垂林传:“弱岁,名升于甲乙。”12.而立:指30岁。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学,三十而立。”13.不惑:指40岁。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陶潜饮酒:“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捂成。”14.知天命:指50岁。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韩军洒向学生都是爱:“我已届知天命之年了,在教学和科研岗位上拼搏的时间已经不多了。”15.耳顺:指60岁。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白居易序洛诗序:“今寿过耳顺,幸无病苦。”16.花甲:亦指60岁。古代以干支纪年,六十年一个花甲子。常言“年逾花甲”。17.古稀:指70岁。古人由于生活水平不高、医疗不发达,寿命一般不长,活到70岁的很少,所以杜甫曲江诗云:“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18.从心:亦指70岁。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太平广记辛夤逊:“年逾从心,犹多著述。”19.耄mo 耋di:指八九十岁。如“耄耋老人”。20.期颐:指百岁。如礼记曲礼上:“百岁曰期颐。”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对客观事物表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