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熔预浸料用中温固化环氧树脂体系的制备 由于环氧树脂具有优异的工艺性、较好的耐热性以及良好的力学性能,一直是先进复合材料领域中重要的树脂基体1,2。环氧树脂预浸料是由环氧树脂、固化体系与增强纤维组成的复合体系,树脂体系呈未固化状态,是制备复合材料的中间基材,由其制备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比强度、比模量高以及性能的可设计和成形工艺多样性等特点,广泛用作结构材料、航空航天以及民用娱乐生活3,4。 热熔融浸渍法可以免去溶液浸渍法中溶剂带来的诸多不便,可以较为精确的控制树脂基体的含量,而且外观质量较好5,6。 中温固化体系具有成型温度低,成型周期短,对工装模具要求不严,制件内应力小,尺寸稳定性好,抗断裂韧性高等优点,可以显著降低能耗和制作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适于预浸料的树脂体系最好是液体双酚A型环氧树脂与固体双酚A型环氧树脂、酚醛环氧树脂并用7。制备复合材料时,树脂体系必须有合适的粘度,粘度要足够低,使基体能够充分浸润纤维,获得纤维和基体界面间较强的粘接性8,但由于树脂易渗入增强纤维内部,导致粘接性保持力不足,为了提高粘接性的保持力,就要提高树脂的粘度9 ,因此基体树脂的粘度应满足两者之间的平衡要求。 纤维与树脂之间的界面对于复合材料的整体性能有着很关键的影响,界面的结合强度与树脂对纤维的浸润性有关,在界面理论中无论是机械结合、静电结合还是化学键结合,都是只有当纤维和树脂浸润良好时才能运用。T700碳纤维直径大且表面较光滑,会使纤维与树脂之间的浸润性更好,从而界面上的极性基团能够被充分利用。本文在基础树脂体系中加入丙烯酰胺,开发了一种与T700炭纤维粘结性良好的中温固化树脂基体,可以在中温固化,复合材料的性能也有一定的提高。探讨了不同加入量丙烯酰胺对树脂体系凝胶,粘度,固化动力学以及由其制备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后对丙烯酰胺改善纤维与树脂粘结性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1实验部分1.1 原料 环氧树脂:YPE-100,环氧值0.3175,昆山裕博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E51:环氧值0.51,蓝星集团无锡树脂厂; F51:环氧值0.51,蓝星集团无锡树脂厂; 固化剂:双氰胺,德国BASF,深圳佳迪达化工有限公司; 促进剂为DCMU:昆山裕博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丙烯酰胺:分析纯,白色晶体,广东,汕头市西陇化工厂; 碳纤维(T700SC):日本Toray公司。试样制备1.2 1.2.1树脂体系的制备 表1为试验环氧树脂预浸料的配方组成。按配方称量E51,固化剂,促进剂,丙烯酰胺,然后放入搅拌机中混合,混合后倒入三辊研磨机中研磨30分钟,放料待用。 将称量好其它树脂组分放入约120烘箱中预热6-8小时,将预热好的树脂放入捏合机中捏合45分钟,并使温度降至7075,放料待用。 将捏合好的树脂放入混合釜中混合,抽真空,在树脂降至70时,放入研磨好的固化剂,促进剂树脂糊,打开高速轴,混合30分钟,放料。冷却至室温后冷冻保存。1.2.2单向复合材料的制备 用上述配方制备的树脂体系加热到95左右,在缠绕机上制备碳纤维单向预浸料。将制成的预浸料铺层到模具中按一定工艺制备成单向复合材料,切割成所需试样。1.3测试与表征 称取一定量树脂体系,将其置于合适的容器内,分别加热到不同温度(90、100、110、120、130),到温度后开始计时,不断搅拌直至树脂拉丝,记下各自所需的时间,即为树脂体系的凝胶时间; 用旋转粘度计(NDJ8S型,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分别测定90130之间树脂体系的粘度,每隔10取一点,然后绘制树脂体系的粘度温度曲线; 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仪(PYRIS-1,PerkinElmer公司)测定树脂固化放热特征;分别在测定了不加入丙烯酰胺(配方1)和加入丙烯酰胺5g(配方3) 在10/min升温速率下做了测试;对配方3的树脂体系在5/min、10/min、15/min的升温速率下做了测试; 用红外光谱分析仪(60-SSB型,Nicole公司),在烘箱中适当温度下熔融树脂,在KBr晶体上涂膜,自然干燥后制得NIR试样,进行测试; 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Instron-1121),按GB3356-82和GB3357-82进行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和层间剪切强度试验。2 结果与讨论2.1 凝胶时间曲线 图1是4种配方的凝胶时间-温度曲线。由图可以看出这四种配方在较低的温度(90100)时都有较长的凝胶时间,这说明这四种体系在室温时有一定的储存期。在100以下,体系的凝胶时间比较长,说明体系有较长潜伏期,有利于加工和储存。在温度高于100时,四种种配方体系的凝胶时间都迅速降低,并且从曲线的变化趋势来看,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凝胶时间的变化缓慢,可见在温度大于120时它们都可以迅速固化。2.2 粘度时间曲线 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工艺性能主要由树脂体系的粘温曲线决定,粘度低时树脂对温度和压力敏感,不易控制工艺,造成复合材料缺胶或分层等缺陷。粘度过高时,树脂不易浸透纤维束,粘结性变差。图2是四种配方体的粘度-温度的曲线。由图可以看到,加入丙烯酰胺体系粘度在110以下大幅降低,在110以后逐渐与基础配方一致,在制备复合材料时浸胶效果好,在固化过程中130时树脂仍然具有合适粘度,保证了树脂不易流出。但是随着丙烯酰胺加入量的增加,体系粘度降低。树脂体系在130以下粘度没出现开始增加现象。对复合材料制备的选择提供较宽的温度和时间范围,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及成形工艺适应性好的特点。2.3 DSC分析 从图3和表2中的DSC测试结果看,丙烯酰胺的加入使得体系的起始反应温度,峰顶温度均有所降低,固化反应曲线相似,固化反应热H变小,表明丙烯酰胺的加入对体系固化反应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对上面配方3的树脂体系在5/min、10/min、15/min的升温速率下做了测试,用来确定固化工艺,其测试结果如下图4所示 从DSC的测试结果表明不同的升温速率下,由不同的起始温度(Ti)、峰值温度(Tp)和终止温度(Tf),具体数值见下表。 由表3中数据做图外推得到0/min(等温固化)的起始温度(Ti)、峰值温度(Tp)和终止温度(Tf)(见下图4),从而确定固化工艺。 从图5的外推结果可以得到等温固化的起始温度为103、峰值温度为132,终止温度为228,确定固化工艺为以90/2h+130/2h进行固化,之后以150/1h进行后固化。2.4近红外分析 在双氰胺固化环氧树脂中,存在着以下的几种反应:主要环氧基团与伯胺的加成反应;其他还有仲胺催化环氧阴离子聚合的成醚反应;有羟基或环氧基同氰基的反应,生成亚胺键,通过重排得到酰胺键10。AggarwalS I11等人研究表明,固化反应主要是双氰胺上的活泼氢与环氧基的开环加成。图6a和图6b分别为配方1和配方3的近红外光谱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加入丙烯酰胺后伯胺的5044cm-1吸收峰强度明显高于基础配方伯胺的5044cm-1吸收峰强度。环氧基团的4536cm-1吸收峰和伯胺的5044cm-1吸收峰在固化后基本消失,说明在此体系中各基团的反应是比较完全的。大背户浩树等人2研究认为,丙烯酰胺相对于体系主反应有较缓的反应性,使得其在反应初期消耗速度小,反应后期成为主反应,结果在网络聚合物末端多存在酰胺结构。此结构为强永久偶极,由永久偶极产生诱导偶极,两者间存在电引力。偶极间电引力,对于表面官能团少的炭纤维而言,可以提高体系粘结性。2.5 单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微观结构 制备的四种树脂体系的单向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和弯曲强度、弯曲模量的测试数据见表4。 由表4可知,配方3(即加入丙烯酰胺5g)的试样的层间剪切强度,弯曲模量和弯曲强度相比其他配方有明显提高,由SEM图可以看到,基础体系制备的复合材料纤维和树脂结合效果较差,配方2制备的复合材料界面结合优于基础配方1,但是由于加入量较少,界面效果改善并不明显;而在图7c中纤维表面树脂较多,结合也比较紧密,树脂和纤维浸润良好,说明纤维和基体结合效果很好,这是由于丙烯酰胺与纤维间形成了偶极间电引力,提高了体系的性能4。但是随着丙烯酰胺的继续加入,复合材料性能开始下降,这是由于一方面,体系粘度过低,导致贫胶,这一点从图8d中可以明显看出,另外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过多丙烯酰胺的加入使粘结强度过强,容易导致脆性断裂。众多研究表明过强的改善界面粘结性对于提高体系界面结合强度是有利的,但是过强的粘结强度容易造成应力集中,对于复合材料尤其是碳纤维这种质脆而且对损伤非常敏感的材料的断裂韧性提高非常不利。3 结论 (1) 丙烯酰胺的加入对树脂体系的凝胶时间和粘度有显著影响,延长了树脂体系的凝胶时间,随着丙烯酰胺加入量增加,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海外研学住宿保障服务合同
- 2025汽车销售公司销售合同范例
- 2025年中级会计实务考试策略分析与试题答案
- 2025年多式联运信息平台功能优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报告
- 医保暂停服务协议书
- 劳动分包安全协议书
- 后道承包合同协议书
- 医院无法确诊协议书
- 2025年汽车与交通设备行业汽车制造企业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研究报告
- 合同利润分红协议书
- 2025年4月自考00242民法学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 2025年氢化丁晴橡胶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趋势分析
- 2024译林版七年级英语下册期中复习:Unit1-Unit4词组讲义
- 护士助教面试题及答案
- 《分布式存储技术》课件
- 第18课《井冈翠竹》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 【MOOC】《思想道德与法治》(东南大学)章节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MOOC】以案说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课件
- 上海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
- 五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3Done三维制作萝卜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