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八 差动放大电路.doc_第1页
实验八 差动放大电路.doc_第2页
实验八 差动放大电路.doc_第3页
实验八 差动放大电路.doc_第4页
实验八 差动放大电路.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八 差动放大电路实 验 目 的1、加深对差动放大电路工作原理及特点的理解,了解零点漂移产生的原因与抑制零漂的方式。2、学习差动放大电路的测试方法。实 验 原 理 简 述差动放大电路在直流放大中零点漂移很小,它常用作多级直流放大电路的前置级,用以放大微弱的直流信号或交流信号。1、电路特点:图9-1差动放大电路图9-1为典型的差动放大电路。放大电路两边对称,两晶体管型号、特性一致,各对应电阻阻值相同,RE为公共的发射极电阻,Rp为调零电位器,因电路两边实际组成时不可能完全对称,因此静态时可能两端直流电压不为零,调RE可使放大电路在输入为零时输出电压也为零。2、电压放大倍数:对于差动放大电路来说,两个输入端输入极性相反、幅值相同的输入信号为差模信号,也就是要放大的有用的信号,同时输入一对同极性、同幅值的输入信号为共模信号,如零点漂移、工频电源干扰就是这种信号。1)对于差模信号,图9-1的单管交流电路及其等效电路如图9-2所示。ui经分压形成幅度相同(),而极性相反的两组电压输入到差动放大管两侧,令每侧的放大倍数为A1,则:, (认为电路完全对称R2R1)即:这种两管差动式放大电路和基本单管电路的放大倍数相同。对于单端输出的放大倍数(Ad1)将是单管交流放大电路的一半。 a 单管交流电路 b 单管等效电路图9-2差模输入时差动放大电路工作状态2)对于共模信号,图9-1的单管交流电路及其等效电路,如图9-3图9-3,一般且, ,同样可得,则可见差动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与对应的单管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相同,共模反馈电路RE仅对共模信号起负反馈作用(RE与AC成反比),对差模信号不产生影响(Ad与RE无关)。实 验 器 材1、双路可调直流稳压电源 (0-30V) 一台2、函数信号发生器 一台3、交流毫伏表 一台4、万用表 一只5、直流信号源装置 一个6、实验板 一块 实 验 内 容本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9-4所示:图9-41、对照实验电路原理图,待检查实验板无误后接上电源,调稳压电源使UCC 12V,UEE= -9V。2、测量静态工作点:将输入端短路并接地,调节Rp使Uo0V,分别测两管对地电位记录于表9-1中。表 91对地电位UC1UC2UE1UBE1UE2UBE2UB1 (计算) UB2(计算)备注测量值UB=UE +UBE3、测量差模电路电压放大倍数(做法要求见实验数据表格)。1)在输入端分别加入直流差模信号Uid0.2V(由直流低电压与电位器组成直流小信号电源),测量单端电压Uod1、Uod2 及双端输出电压Uod 。计算其电压放大倍数Ad1、Ad2及Ad。2)输入低频小信号电压(正弦交流)Ui0.3V,f100Hz,分别测量单端及双端输出电压。4、测量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将输入端短接为一端,与地之间加入+0.1V直流为共模信号Uic,测量单端输出电压Uoc1、Uoc2,及双端共模电压Uoc。5、定性了解温度变化引起的零漂现象:首先调零,接线及方法同测量静态工作点时调零相同,然后手持已加热的电烙铁置于两管等距的空间同时加热(时间不宜太长)观察单端及双端输出电压变化情况。实验数据表格思 考 题1、在调节电路平衡过程中,若把P点向T2侧滑动时,两管集电极电位如何变化?2、图9-1中RE的提高受什么限制?如何解决?画出相应的电路图。3、Ad1与A1有什么区别? 作 业1、整理实验数据并填入表格,计算有关量。2、由电路估算静态工作点及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并与实测值相比较。3、总结差动放大电路的特点。注:Ad为双端输出电压放大倍数;Ad1 、Ad2 为单端输出电压放大倍数。1测量静态工作点。(1)调零将输入端短路并接地,接通直流电源,调节电位器Rp1使双端输出电压uo=0。(2)测量静态工作点 测量2V1、2V2、2V3各级对地电压填入5.1中表5.1对地电压VC1VC2VC3VB1VB2VB3VE1VE2VE3测量(V)2测量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在输入端加入直流电压信号Vid=0.1V按表5.2要求测量并记录,由测量数据算出单端和双端输出的电压放大倍数。注意先调好DC信号的OUT1和OUT2,使其分别为+0.1V和-0.1V再接入Vi1和Vi2。表5.2 测量及 计算值输入信号差模输入测量值计算值VC1(V)VC2(V)VO (V)Ad1Ad2AdVi1=+0.1VVi2=-0.1V3测量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将输入端b1、b2短接,接到信号源的输入端,信号源另一端接地。DC信号分先后接OUT1和OUT2,分别测量并填入表5.3。由测量数据算出单端和双端输出的电压放大倍数。进一步算出共模抑制比CMRR=Ad/Ac。表5.3 测量及 计算值输入信号共模输入共模抑制比测量值计算值计算值VC1(V)VC2(V)VO(V)AC1AC2AC CMRRVi1=+0.1VVi2=-0.1V4在实验板上组成单端输入的差放电路进行下列实验。(1)在图1中将b2接地,组成单端输入差劲放大器,从b1端分别输入直流信号Vi=0.1V,测量单端及双端输出,填表5.4记录电压值。计算单端输入时的单端及双端输出的电压放大倍数。并与双端输入时单端及双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进行比较。表5.4 测量计算值输入信号电压值放大倍数c1Vc2VoAv直流+0.1V直流-0.1V*(2)从b1端加入正弦交流信号Vi=0.05V, f=1000Hz分别测量、记录单端及双端输出电压,自拟表格填写并计算单端及双端的差模放大倍数。(注意:输入交流信号时,用示波器监视uc1、uc2波形,若有失真现象时,可减小输入电压值,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