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doc_第3页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课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学生对于这种文学文本类小说的阅读还是比较有兴趣的,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关注的是故事的结局,但是对具体的情节特别是精彩片段阅读就不是很细致,而对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对于小说情节的催化作用却关注较少;对小说背后隐藏的社会问题文化等却不作任何思考。二、教材分析智取生辰纲出自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是我国古代的白话小说,虽是白话,但是还是有一定的文言色彩,因此学习本文首先就一定要弄明白这些半白半文的词语的含义;其二,本文篇幅较长,学生对于情节的把握不是很容易;其三,单元导语中对于本单元小说的学习提到:“要通过人物的言行,结合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把握人物的个性特点”。结合学情和教材特制定本课学习的4个目标。其中教学重难点确定为:1理清课文思路并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本文的故事情节。2围绕“智”分析本文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特点及环境描写的作用三、课型分析本文为文学文本类阅读,主要是找准切入点,进行文本-文化探究试教学。但由于本文只是整部小说中节选的又不是完整的一回,如果从文化探究层面来看,仅仅靠本部分节选内容进行就不是那么容易,因此,关于文化探究这一内容,需要学生在阅读完杨志相关内容甚至是读完整部小说后才可以开展。鉴于此,设计文化探究这一环节就留在课后进行。四、教学目标:1积累重点字词,能够根据课下注释理解“趱行”、“干系”、“端的”、“却理会”等半白半文或方言词语的意思。2理清课文思路并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本文的故事情节。3围绕“智”分析本文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特点及环境描写的作用4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性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积累重点字词,能够根据课下注释理解“趱行”、“干系”、“端的”、“却理会”等半文半或方言词语的意思。2理清课文思路并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本文的故事情节。一、导入二、检查预习1字音(ppt检测)2词语(ppt检测)3文学常识:作者及作品(ppt填空检测)4快答: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小说中的人物有哪些?他们在争抢什么?最终结果如何? 5连句:利用上个问题的答案,让学生根据课文利用这些词语概括主要内容。(快答和连句环节设计意图:用以检测学生的基本阅读情况,并为下面的复述做好关键词的准备)三、整体感知(设计意图:通过对故事情节进行梳理和强化复述,让学生加深对本文的整体感知,为下课时解决重难点做好充分准备)1复述故事情节2梳理故事情节3再复述故事情节4明确两条线索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围绕“智”分析本文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特点及环境描写的作用2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性一、导入(设计意图:引用俗语,回归题目,引出本节课的切入点:“智”)常言道:“智不智看三国,勇不勇看水浒。”意思是说:三国多智士,梁山多勇夫。那么,水浒英雄是不是都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呢?二、情节现智(设计意图:以智为点,情节为线,重点分析故事情节中的精彩片段)1吴用等人最终成功劫取生辰纲,是如何体现“智”的?买酒-喝酒-付钱-偷酒-喝酒-再偷酒-(下药)精心筹划 巧妙配合2杨志最终失陷生辰纲,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更改行辰-变换路径-提醒军汉-阻止歇息-盘查枣商-阻止买酒-半瓢酒消顾虑小心谨慎 煞费苦心三、环境显智(设计意图:以智为点,环境为背景,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两支队伍六月初四在黄泥冈相遇是否偶然? 众军汉黄泥冈歇息六月初四天气酷热 天热担重产生矛盾(1)智选时间(天时):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只是酷热难行。”“正是六月初四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众军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在短短几行文字中便出现两次热,天气的特征已得到极其鲜明的表现,所以军汉们一见到迎面的土冈子,便都去松树下睡倒了。(2)智用地利:晁盖等人选择了山冈和树林作为劫取生辰纲的最佳地点,自然有其中原因。黄泥冈可以作为掩护,松林既可引诱急欲避暑歇息的杨志一行人进入,又可模糊敌人的视线,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切情况。这两智充分说明晃盖等人做到了知已知彼,且深入调查研究了杨志一行人的行进时间速度和路线。他们断定在近正午时分,杨志一行人将抵达黄泥冈,而且军汉们急于歇息。晁盖等人为杨志一行已画好了他们情愿也好不情愿也罢都将进入的埋伏圈。(3)智用矛盾:同样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晁盖等人发现了杨志一行人内部的矛盾并且利用了这一矛盾。矛盾使内部分裂,给了晁盖等人可乘之机。总结归纳环境描写的作用:渲染酷热的气氛;烘托人物烦躁不安的心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四、人物比智(设计意图:以智为点,人物为主体,分析人物形象特点并通过比较理解写作手法的作用以及从中表现出的作者情感倾向性)1总结吴用等人形象特点: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团结战斗。2杨志并非无智,那么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1)不懂得处理好内部关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2)聪明反被聪明误杨志:精明、谨慎、多智、急功近利、自私。以智比智,正面衬托,更显吴用等人智上智。五把握情感倾向性(设计意图:以智为点,通过故事标题的不同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性)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也被翻译为多种语言,其中德国在翻译这回时,翻译的标题为强盗设置的圈套,吴用等人设下圈套,最终劫取了朝廷的东西,按律讲是打家劫舍,犯的可是严重的抢劫罪,可作者为什么选用了具有褒义色彩的“智取”呢?六拓展延伸(设计意图:通过对杨志人生变化经历的了解,由文本的阅读,深入到社会文化的探究)请阅读水浒传第12、13、16、17、58回有关杨志的内容,概括杨志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