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斗液压挖掘机的回转机构.doc_第1页
单斗液压挖掘机的回转机构.doc_第2页
单斗液压挖掘机的回转机构.doc_第3页
单斗液压挖掘机的回转机构.doc_第4页
单斗液压挖掘机的回转机构.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I 摘要摘要 单斗液压挖掘机的回转机构是用来使挖掘机的回转平台回转 在单斗液压挖掘机中 回转运动的时间占工作循环时间的 65 75 因此 回转机构对于单斗液压挖掘机的生 产率有很大影响 所以合理的选择回转机构的角速度 使回转时间达到最小 是单斗液 压挖掘机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所以合理地确定回转机构的液压油路和机构方案 正 确地选择回转机构各个参数 对提高生产率和功能利用率 改善司机的劳动条件 减少 工作装置的冲击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这次设计的单斗液压挖掘机的回转部设计采 用的是低转速大扭矩轴向柱塞液压马达直接带动回转小齿轮促使转台回转的方案 制动 方式才用机械制动 挖掘机能够实现全回转 该方案具有零件少 传动简单 起动360 和制动性能好 对油的污染敏感性小 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关键词 回转 角速度 机械制动 回转支撑 有配套图纸 请咨询有配套图纸 请咨询 QQ 1716150662 温馨提醒 本文为论文的部分内容 温馨提醒 本文为论文的部分内容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II Abstract Single bucket excavator hydraulic rotary excavator is used to turn the rotating platform Hydraulic excavator in a single bucket the rotary movement of the time cycle time work accounted for 65 75 Therefore the rotary body for a single bucket of hydraulic excavator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productivity Therefore a reasonable choice of the angular velocity of rotating bodies so that the time slewing Reached a minimum a single hydraulic excavator bucket design an important topic Therefore to determine a reasonable hydraulic rotary bodies and institutions circuit program the right to choose the various parameters of rotating bodies to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and functional efficiency improve driver working conditions reduce the impact of such devices is very important I have designed a single bucket of the rotary hydraulic excavator design used a low speed high torque hydraulic axial piston motor pinion rotary direct drive rotary table to the program Only by mechanical means brake brake excavators can achieve full 360 degree rotation The program has fewer parts transmission is simple starting and braking performance and sensitivity to oil pollution in the small the advantages of long life Key words rotation Angular velocity Mechanical brake revolving support 目录目录 摘要摘要 I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III ABSTRACT II 前前 言言 1 绪论绪论 2 0 1 挖掘机的发展概况 2 0 2 单斗液压挖掘机介绍 3 0 2 1 单斗液压挖掘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3 0 2 2 单斗液压挖掘机的基本类型 3 0 2 3 单斗液压挖掘机的特点 4 1 回转支撑的构造和特点回转支撑的构造和特点 6 1 1 转柱式回转支撑的构造和特点 6 1 2 滚动轴承式回转制成的结构和特点 7 1 2 1 单排滚球式 7 1 2 2 双排滚球式 7 1 2 3 交叉滚柱式 8 1 2 4 组合滚子式 8 1 3 滚动轴承式回转支承的系列标准及其具体选型 9 2 2 单排四点接触球式回转支撑的受力分析单排四点接触球式回转支撑的受力分析 11 2 1 G P计算 11 2 2 maxM P计算 11 4 4 回转机构传动方式及其选择回转机构传动方式及其选择 25 4 1 半回转的回转机构 25 4 2 全回转的回转机构 25 5 5 回转阻力矩的分析和计算方法回转阻力矩的分析和计算方法 31 5 1 回转惯性阻力矩计算 31 5 2 回转摩擦阻力矩计算 32 5 3 回转风阻力矩计算 32 5 4 回转坡度阻力矩计算 33 六六 转台运动分析和最佳转速的计算转台运动分析和最佳转速的计算 34 6 1 转台运动分析 34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IV 6 1 1 起动加速过程 35 6 1 2 制动减速过程 37 6 1 3 匀速过程 41 6 1 4 空斗时转台返回过程 41 6 2 转台最佳速度的分析计算 42 6 2 1 具有匀速运动阶段的梯形速度图的转台计算分析 42 6 2 2 具有无匀速运动阶段三角形速度图的转台最佳速度计算分析 44 6 3 具体参数的计算 45 6 3 1 回转机构的参数选择 47 6 3 2 转角的选取 48 6 4 回转速度和时间的计算 48 结束语结束语 52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53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1 前前 言言 单斗液压挖掘机是一种采用液压传动并且以一个铲斗进行挖掘作业的机械 它是在 机械传动单斗挖掘机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是目前挖掘机械中的重要品种 它的作 业过程是以铲斗的切削刃 通常装有斗齿 切削突然并将土壤装入铲斗内 铲斗装满后 提升 回转至卸土位置进行卸土 卸空后铲斗再转回并下降到挖掘面进行下一次挖掘 当挖掘机挖完一段土后 机械移位 以便继续工作 因此 是一种周期作业的自行土方 机械 单斗液压挖掘机与机械传动单斗挖掘机一样 当然 由于我的知识水平有限 在设计中存在这样或那样不足之处 对单斗液压挖 掘机回转部的研究也不够深入 设计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 还望各位老师不惜指导 我 将非常感激 绪论绪论 0 1 挖掘机的发展概况 挖掘机械的最早雏形 远在十六世纪于意大利威尼斯用于运河的疏浚工作 模拟人 的掘土工作 以蒸汽机的 动力铲 诞生于十九世纪 1836 年 发展至今已有 150 年 的历史 0 2 单斗液压挖掘机介绍 0 2 30 2 3 单斗液压挖掘机的特点单斗液压挖掘机的特点 液压挖掘由于采用了液压传动装置而使其在机构 技术性能和使用效果等方面与机 械传动的单斗挖掘机相比具有很多的特点 其优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性能提高 工作装置品种扩大 单斗液压挖掘机与同级别机械挖掘机相比挖掘力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2 提高约 30 如斗容量的液压挖掘机斗齿挖掘力为吨 而同级别机械挖掘 3 1m12 15 机只有 10 吨 因此在整机参数不变下 可适当加大铲斗斗容量 提高生产率 抓斗可以 强制切土和闭斗 使切削力和闭斗力都提高 6 易于实现三化 提高质量 液压元件易于实现标准化 系列化 通用化 便于组织专 业化生产 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 7 易于实现自动化 便于与电 气动联合组成自动控制和遥控系统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3 1 回转支撑的构造和特点回转支撑的构造和特点 1 1 转柱式回转支撑的构造和特点 转柱式回转支承常用于悬挂式液压挖掘机上 回转部分的转角一般等于或小于 180 其构造如图 1 1 所示 它由焊接在回转体 1 上 下支承轴 4 和 6 及上 下轴承座 3 和 7 组成 轴承座用螺栓固定在机架 5 上 通过插座在支承轴 6 上的液压马达 2 使回转体 1 转动 图 1 1 转柱式回转支承 作用在轴承座上的载荷有垂直力 V 和水平力 H 或 H 因此常成对地采用单列圆锥 12 滚子轴承 也有采用球轴承的 较少采用滑动轴承 回转体常制成半封闭的矩形以避免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4 与回转机构相碰撞 液压缸驱动的回转机构 机构形式略有差异 1 2 滚动轴承式回转制成的结构和特点 1 3 滚动轴承式回转支承的系列标准及其具体选型 接触角 0 40dmm kNC a 2160 0 45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5 2 2 单排四点接触球式回转支撑的受力分析单排四点接触球式回转支撑的受力分析 研究滚动轴承式回转支撑的受力状态在于求出滚动体所受的最大作用力 以便验算 滚动体与滚道的接触强度 回转支承的座圈是一个以滚动体为支点的多支点弹性体 承 受着轴向载荷 倾覆力矩和径向载荷 设内座圈与转台固定 外座圈与底架 p GM p H 固定 力的传递路线是转台经内座圈 滚动体 外座圈到底架如图所示 内力分布2 1 与内外座圈的刚度 滚动体和滚道 1 内外座圈为绝对刚体 受力后变形只发生在滚动体与滚道接触处 加工精度有 关 为简化计算 假定 2 滚动体与滚道接触良好 无加工误差 无轴向间隙和径向间隙 内力计算有变形叠加法和载荷叠加法 后者仅适于作用力和变形是线性关系的情况 考虑到载荷叠加法比较简单 计算结果能满足要求 因此仍采用载荷叠加法计算内力 即上述三种载荷在滚动体上引起的正压力分别计算后再叠加 由于本次设计中所采用的单排球回转支承是四点球式的 所以以下受力分析仅就单 排球式回转支承作以下简单分析和计算 2 1计算 G P 在作用下 根据上述假定每一个滚动体对滚道的正压力为 p G G P 1 sin P G G P Z 式中 滚动体总数Z 滚动体与滚道的接触角 即滚道上力的作用线与垂直于回转支承轴线的平 1 面之间的夹角 2 2计算 maxM P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6 在倾覆力矩 M 作用下 按照上述假定滚动体与滚道之间的弹性接触与横坐标 X 成比例 令受载最大的滚动体其变形量为 则有 max max cos 为简化计算 暂时忽略接触角的影响 按照弹性接触理论 正压力与变形的 1 M P 关系为 1 5 M Pk 1 5 maxmaxM Pk 式中 k 比例常数 与滚动体和滚道的几何尺寸 材料和接触情况有关 于是 1 5 max cos MM PP 由于滚动体数量很懂 可以认为其变形时连续的 根据力矩平衡条件 max 01 4 37 sin M M P ZD 2 3计算 maxH P 由于间隙的存在 使受载滚动体的数目减少 因此上式中的系数应酌情增加 即 max 10 15 2 5 sin PP M PGH ZD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7 3 3 四点接触球式回转支承的校核计算四点接触球式回转支承的校核计算 3 1 当量负荷的计算 d C 已知四点接触球式的当量负荷公式 0 5 2 5 dPP M CGHKN D 式中 滚道中心直径 m 0 D 作用在回转支撑上的总轴向力 P G KN 作用在回转支撑上的总倾覆力矩 MKNm 在力矩 M 作用平面内的总径向力 P H KNm 对于单斗液压挖掘机 作用在回转支承上的外负荷 和应挖掘工况算出 P GM P H 根据不同的挖掘工况算出若干组值 选择其中最大者作为 d C 计算量负荷 当然 由于工作装置的不同又可分为多种计算方法 由于本次设计中所 采用的工作装置为反铲装置 所以为了简化设计过程 仅就此种工作装置的计算过程作 详细分析 其它的情况则不予介绍 工作装置所处的位置对于的计算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 d C 只需计以下三各位置即可 一 斗杆垂直于地面 斗齿尖离地面以下 H 深处 用铲斗液压缸挖掘 使切向斗齿 垂直与地面 如图 3 1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8 图 3 1 斗杆垂直于地面时反铲回转支撑当量负荷的计算位置 由于本次设计的只是单斗液压挖掘机回转部分的设计 所以对挖掘机其它部件的重 量及其重心距回转中心线的距离只能参照已有厂商生产的类似单斗液压挖掘机近似选取 下表各个部件的重量和其重心距离回转中心线的距离 即力臂 1 1 5 2311 5 P HkW KNKN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9 图 3 2 最大挖掘深度 H 处时反铲回转支撑当量负荷的计算位置 三 在停机面上最大挖掘半径处用铲斗液压挖掘 图 3 3 5 1 72 86 60 0 1 i i i MkWrW rG rGrG r KNm 5 1260 1 cossin Pi i GkWWGGG KN 12 sincos P Hk WWKN 式中 法向挖掘阻力与水平线所成夹角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10 图 3 3 在停机面上最大挖掘半径处反铲回转支撑当量负荷的计算位置 3 2 负荷能力 C的计算 a0 3 3 连接螺栓计算 一 连接螺栓最大工作载荷计算 g P 44 41 27110 295 4 24 0 824 p g G M PKN nDn 式中 意义同前面一样 1 11Z P G 螺栓分布直径 m 一般取 D 等于内圈螺栓分布圆直径D 圈螺栓的数目n 在上式中 当轴向力指向支撑面取负号 当轴向力使回转支撑离开支撑面时 P G P G 取正号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11 二 连接螺栓预紧力 P 计算 y 为了提高连接螺栓的疲劳强度 防止座圈和支撑面之间出现间隙 通常都有相当大 的预紧力 其大小按下式计算 1 2 4 1 0 25 6 yyg PkPxKN 式中 工作载荷分配系数 对于不用弹簧垫的高强度螺栓常取 x 0 25x 结合面紧密性安全系数 一般取 y k21 5 2 0 y k 当 时2 y k 0 25x 1 5 yg pP 螺栓上的预紧应力 MPa 1 10 y y P F 式中 F 螺纹根部的断面积 cm 2 螺栓的预紧力通常是 为螺栓的屈服极限 MPa 0 5 0 7 ys s 当按算出的值超过时 应增加螺栓直径或改变材质 1 10 y y P F y 0 7 s 为确保螺栓具有必要的预紧力 在拧紧螺纹和螺母断面涂油的情况下 测力 扳手的预紧扭矩为 N m 0 290 yy MPd 式中 螺栓名义直径 mm d 当预紧力时0 6 ys N m 35 0 07 10 ys Md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12 三 螺栓最大计算载荷计算 j P KN jyg PPx P 当时 KN 1 5 yg PP 1 75 jg PP 四 螺栓的强度计算 3 4 回转小齿轮参数的确定 三 大 小齿轮传动参数计算 我准备采用渐开线等变位齿轮传动 又称高度变位齿轮传动 由于所以 12 0 xx 即其啮合角等于分度圆压力角 中心距等于标准中心距 节 0 0aa yy 圆与分度圆重合 齿顶高不需要降低 对于等变位齿轮传动 为有利于强度的提高 小 齿轮应该采用正变位 大齿轮采用负变位 使大 小齿轮的强度趋于接近 从而使齿轮 的承载能力提高 因此选取 12 0 35 0 35xx 已知 1212 18 72 10 20 0 35 0 35 ZZmxx 表 3 4 渐开线变位齿轮传动参数计算表 项目名称符号计算公式小齿轮大齿轮 变位系数x 1 0 35x 2 0 35x 节圆直径 d 1 2 ii ddz m i 1 180d 2 720d 啮合角 20 1 20 2 20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13 齿顶高 a h aiai hhx m 1 13 5 a h 2 6 5 a h 齿根高 f h fiai hhcx m 1 9 f h 2 16 f h 齿顶圆直 径 a d2 aiiai ddh 1 207 a d 2 707 a d 齿根圆直 径 f d2 fiifi ddh 1 162 f d 2 752 f d 中心距a 12 2add 450a 中心距变 动系数 y0y 4 4 回转机构传动方式及其选择回转机构传动方式及其选择 单斗液压挖掘机对回转机构的计算要求是 1 在角加速度和回转力矩不超过允许值的前提下 应尽可能缩短回转时间 在回转部分 惯性已知的情况下 角加速度的大小受最大回转力矩的限制 该力矩不应超过行走部分 与地面的附着力矩 2 回转时工作装置的动载系数不应超过允许值 非全回转的挖掘机回转时 工作装置不 应碰撞定位器 3 回转能量损失最小 4 1 半回转的回转机构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14 叶片液压马达驱动的回转机构 结构简单 转角大 转矩稳定 空间尺寸小 但马 达加工精度要去较高 工作效率底 4 2 全回转的回转机构 全回转的回转机构 按液动机的结构类型可以分为 高速方案 和 低速方案 两 类 由高速液压马达经齿轮减速箱带动回转小齿轮绕回转支承上的固定齿圈滚动 促使 转台回转的成为高速方案 斜轴式高速液压马达驱动的回转机构较为常用 其传动方式 可以是采用两级正齿轮传动 也可以采用一级正传动和一级行星齿轮传动 还可以是两 级行星齿轮传动 另外 传动方式 1 图 4 1 定量泵 1 向高压管路 2 共油 当压力过高时可由安全阀 3 溢流 操纵换向阀 4 高压油经管路 2 进入回转马达 5 马达出口的低压油经管路和换向 阀流回油箱 马达从而转动起来 回转方向由换向阀控制 当操纵杆向前时 即图 4 1 中的换向阀锌往上移 转台向右转 当操纵杆向后时 即图中换向阀芯往下移 转台向 左移 当操纵杆处于中位时 即图中位置 发达进 出口油路被切断 在转台上不惯性 力矩作用下立即制动 过载阀起制动作用 惯性能为液压油所吸收 如果超过过载阀 6 的压力 部分油经过载阀 6 流回油箱 马达继续回转 直到低于过载阀的压力 马达才 停止转动 过载阀起缓冲保护作用 而马达吸腔由于压力较小 低压油经单向阀 7 及时 进行补油 以防止吸空 损坏马达 由此可见 纯液压制动的制动力矩 取决于过载阀 的调定压力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15 图 4 1 回转机构的液压系统传动方式简图 传动方式 2 与 1 不同在于增设了一个附加机械制动器 因此转台的制动是通过液 压制动和机械制动的共同作用来实现的 为了取得良好的制动效果 可以再加一个节流 阀 传动方式 3 如图 4 2 所示 换向阀处于中间位置时 马达的进 出口油路互相接 通 在转台上部转动惯量作用下 马达可自由回转而不产生液压 制动力矩 转台的制动仅仅靠机械制动器来实现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16 图 4 2 回转机构的液压系统传动方式简图 传动方式 4 9 由于采用了变量泵驱动 其启动特性与定量泵驱动时不一样 但制 动特性与定量泵驱动时的相应方式类似 由于本次设计中所采用的为定量泵 因此 这 些传动方式这里就不再进行介绍了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17 5 5 回转阻力矩的分析和计算方法回转阻力矩的分析和计算方法 单斗液压挖掘机回转时回转机构的回转阻力矩按下式计算 swfwsi MMMMM N m 式中 M 回转摩擦阻力矩 N m f M 回转风阻力矩 N m w M 由于停机面倾斜所引起的回转坡度阻力矩 N m s M 回转启动时的回转惯性阻力矩 N m i 挖掘机的工作时转台的回转角度一般在范围内 启动和制动决定了回转90 120 过程的时间消耗和动力消耗 因此惯性阻力矩是回转过程的主要阻力矩 而其它则为次 要阻力矩 5 1 回转惯性阻力矩计算 N m 2 i Qr Mj g 式中 回转角加速度 rad s 0 105 n tt 其中 为挖掘机回转速度 转 分 为挖掘机回转角速度 rad s 为回转时间 一 般取秒 2 5 铲斗内所盛物料的重量 重力加速度 可近似取 2 sm 物料重心到回转中心的距离 转台上各个部件和工作装置对回转中心轴的转动惯量 i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18 5 2 回转摩擦阻力矩计算 N m 0 2 fdGMH D MNN 式中 当量摩擦系数 d 表 5 1 当量摩擦系数 工况滚动式轴承交叉滚柱式轴承 正常周期0 0080 01 回转启动时0 0120 015 回转支撑的滚道中心直径 m 0 D 由于外载荷 G和 M 的作用 在滚动体上产生的法向压力绝对值的总和 N GM N P 由于外载荷 H的作用 在滚动体上产生的法向压力绝对值的总和 N H N P 当 0 262时 对交叉滚柱式轴承 P G M e 0 D 或 0 3时 对四点接触球式轴承 P G M e 0 D N 1414 GMP NG 5 3 回转风阻力矩计算 5 4 回转坡度阻力矩计算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19 六六 转台运动分析和最佳转速的计算转台运动分析和最佳转速的计算 单斗液压挖掘机当转角较大时 转台的回转过程可由加速 匀速和减速三部分组成 在回转过程中的转角 角速度 角加速度 启动力矩和制动力矩 液压功率与时间的关 系如图 6 1 所示 对于定量泵而言 图 6 1 单斗液压挖掘机转台运动特性 下面进一步研究上述参数在回转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6 1 转台运动分析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20 6 1 16 1 1 起动加速过程起动加速过程 如图 6 2 所示为定量泵驱动时转台起动扭矩变化的实测情况 图中表示由于 D M 阀的动态特性所引起的作用在转台上的瞬时力矩 表示最大起动力矩 表示作 S M S M k 用在转台上的平均起动力矩 表示液压泵压力从灵到最大值的升压时间 一般在 0 1 0 t 秒以内 K 是与静摩擦和动摩擦有关的系数 其值 0 85 0 92 图 6 2 定量泵驱动时转台启动力矩变化实测情况 图 6 3 定量泵驱动时角速度与时间关系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21 图 6 4 定量泵驱动时转角与时间关系 6 1 26 1 2 制动减速过程制动减速过程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22 图 6 5 液压制动时转台制动力矩变化实测情况 图 6 6 制动时角速度与时间关系 根据式 6 9 和图 6 7 的坐标系建立转角对制动时间 t的微分方程 B B BZ BB tt J kM dt d 其通解 Ctt J kM BZ B B 2 2 当时 解得0 B t 0 B 2 2 B Z M k Ct J 故特解 22 22 BB BZBZ M kM k ttt JJ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23 图 6 7 制动时转角与时间关系 当时 BZ tt ZB 即 rad 6 13 2 2 B ZZ M k t J rad 6 14 2 2 Q B J M k rad 6 15 2 2 Q S J M kC 6 1 36 1 3 匀速过程匀速过程 当转台转角较大时才会出现匀速过程 还有一种区分方法就是 用梯形速度图计算 最佳转速时采会有匀速过程 三角形速度图则不具有匀速过程 注意 可设转台单向回 转时的转角为 匀速阶段的转角为 匀速回转时间为 则 y y t 6 16 2 11 2 Q yQZ S J MkCk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24 6 17 2 11 2 Q SY y QQ J MkCk t 6 1 46 1 4 空斗时转台返回过程空斗时转台返回过程 QJM 型液压马达与各种油泵 阀及液压组件组成液压传动装置 由于 它在设计上采取了一定措施 故可适应各种机器工况 该型马达具有重量轻 体积 小 调速范围大 可有级变量 工作可靠 寿命长等优点 目前已应用于矿山工程 起重运输 冶金 船舶 机床 塑料加工 地质探勘等领域 主要装置在履带行走 轨道轮子驱动 各种回转机构 勘探钻孔 绞车提升 皮带运输传动 物料搅拌 路面切割 船舶推进 塑料注射等部位 6 3 16 3 1 回转机构的参数选择回转机构的参数选择 在设计中 计算转台最佳转速时需要预先确定转台的转动惯量 起动力矩和制动力矩 转角范围 这些参数的正确选择 对回转机构的运动特性是由决定性意义的 一 转动惯量的计算 对于采用反铲工作装置时 可以根据经验公式 满斗回转时 5 3 128JG 空斗回转时 5 3 0 72JG 由设计任务书我们知道 代入上式可得 10Gt 满斗回转时 N m s59412 3J 2 空斗回转时 N m s 0 33419 4J 2 所以 式中 G 单斗液压挖掘机的整机重量 t 78 1 0 J J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25 二 回转所需起动力矩和制动力矩估算 6 3 26 3 2 转角的选取转角的选取 从转台最佳转速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知道 当参数 M J C k 确定后 转台最佳转 S 速取决于转角 转角大则转速高 转角小则转速低 因此 对转角的合理选择应该重视 一般情况下 中小型液压挖掘机转角范围在之间 标准转角选择在之75 135 90 120 间比较适当 结合本设计实际情况 这里选取 即 105 1 832 180 rad 105 6 4 回转速度和时间的计算 这里同样有两种计算方法 我将分别对其进行计算 并对比起结果 一 按三角速度图计算 1 液压马达所需功率 0 28098 541 0 90 1 108 32 96 10001000 0 85 sQ M K NKW 式中 Nm 28098 541 s M 0 90K 85 0 0 2 转台最佳转速 0 0 max 3 0 1000 3 121 1 1 1 N nn J C 3 1000 70 5 120 0 85 3 121 1 32751 01 1 1 78 1 1 6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26 11 39 min r 式中 105 N m s59412 3J 2 1 6C 由此得 sradn 192 1 30 maxmax 3 回转机构速比 max 40 3 512 11 39 n i n 由此得 M 26109 4 Nm07 4250495 0 95 0 512 3 13410 S M Q 2 s 则 MNm Nm B M 5 40458384 1 29233 C S 2 s 6 40014 Z M 2 s 所以 马达选取是合理的 4 校核最佳转速 3 0 0 0 max 1 1 1000 121 3 C J N n 3 1000 32 96 105 0 85 3 121 1 33419 4 1 11 6 11 809 minr 式中 0 90k 与前计算的最佳转速基本相等 固选取合理 5 满斗单向最大速度 srad Q 926 0 78 1 236 1 max 6 回转循环时间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论文 27 0max0max QQ QZQZ SSSS JJ JJ Ttttt M KM KCM KM KC 6 40 0max 1 1 1 S J s CM k 133419 4 1 236 1 1 781 1 628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