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第i卷(共80分)一、补写下列诗文名句(6分)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但我不能放歌,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徐志摩再别康桥)3.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戴望舒雨巷)4又前而为歌曰:“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5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6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二、课内文言知识检测(30分)(一)解释下列加点词。(每小题0.5分,共18分)1越国以鄙远: 2.师必退: 3吾其还也: 4.秦王购之金千斤: 5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6.群臣怪之: 7使使以闻大王: 8.图穷而匕首见: 9卒惶急无以击轲: 10.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11.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12.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13.范增数目项王: 14.道芷阳间行: 15.吾得兄事之: 16.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17.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18.今者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19.朝济而夕设版焉: 20.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21.又欲肆其西封: 22.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23.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2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25.荆轲取图奉之,发图: 26.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27.素善留侯张良: 28.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29.荆轲顾笑武阳: 30.再拜献大王足下:31.沛公居山东时: 32.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33.因人之力而敝之: 3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35.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36.旦日飨士卒:(二)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每小题0.5分,共6分)1.是寡人之过也: 2.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3.晋军函陵: 4.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5.吾属今为之虏矣: 6.以其无礼于晋:7.大王来何操: 8.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9.欲呼张良与俱去: 10.燕国见陵之耻除矣:1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12.沛公安在: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分)1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常以身翼弊沛公 b.吾得兄事之c.沛公军霸上 d.夜缒而出2下列加点词的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 )籍吏民,封府库 项伯杀人,臣活之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太子迟之 箕踞以骂曰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皆白衣冠以送之a. / b./c. / d./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今日往而不反者 b秦王还柱而走 c.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4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邻之厚,君之薄也a. 夫晋,何厌之有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c.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 d.举所佩玉玦示之者三5下列加点的词,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6下列各句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秦王必说见臣。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朝济而夕设版焉。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张良出,要项伯。失其所与,不知。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a. b. c. d.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春申君者,楚人也,名歇,姓黄氏。游学博闻,事楚顷襄王。顷襄王以歇为辩,使于秦。秦昭王使白起攻韩魏,败之于华阳,禽魏将芒卯,韩魏服而事秦。秦昭王方令白起与韩魏共伐楚,未行,而楚使黄歇适至于秦,闻秦之计。当是之时,秦已前使白起攻楚,取巫黔中之郡,拔鄢郢,东至竟陵,楚顷襄王东徙治于陈县。黄歇见楚怀王之为秦所诱而入朝,遂见欺,留死于秦。顷襄王,其子也,秦轻之,恐壹举兵而灭楚。歇乃上书说秦昭王。昭王曰:“善。”于是乃止白起而谢韩、魏。发使赂楚,约为与国。黄歇受约归楚,楚使歇与太子完入质于秦,秦留之数年。楚顷襄王病,太子不得归。而楚太子与秦相应侯善,于是黄歇乃说应侯曰:“相国诚善楚太子乎?”应侯曰:“然。”歇曰:“今楚王恐不起疾,秦不如归其太子。太子得立,其事秦必重而德相国无穷,是亲与国而得储万乘也。若不归,则咸阳一布衣耳;楚更立太子,必不事秦。夫失与国而绝万乘之和,非计也。愿相国孰虑之。”应侯以闻秦王。秦王曰:“令楚太子之傅先往问楚王之疾,返而后图之。”黄歇为楚太子计曰:“秦之留太子也,欲以求利也。今太子力未有能以利秦也,歇忧之甚。而阳文君子二人在中,王若卒大命,太子不在,阳文君子必立为后,太子不得奉宗庙矣。不如亡秦,与使者俱出;臣请止,以死当之。”楚太子因变衣服为楚使者御以出关,而黄歇守舍,常为谢病。度太子已远,秦不能追。歇乃自言秦昭王曰:“楚太子已归,出远矣。歇当死,愿赐死。”昭王大怒,欲听其自杀也。应侯曰:“歇为人臣,出身以徇其主,太子立,必用歇,故不如无罪而归之,以亲楚。”秦因遣黄歇。歇至楚三月,楚顷襄王卒,太子完立,是为考烈王。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十二县。后十五岁,黄歇言之楚王曰:“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因并献淮北十二县,请封于江东。考烈王许之。春申君因城故吴墟,以自为都邑。春申君既相楚,是时齐有孟尝君,赵有平原君,魏有信陵君,方争下士,招致宾客,以相倾夺,辅国持权。 (史记春申君列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发使赂楚,约为与国 与:结交b今太子力未能有以利秦也 利:使得到好处c应侯以闻秦王 闻:知道d度太子已远,秦不能追 度:估计2古人云:“春申君以智能安楚。”以下全部表面其“以智能安楚”的一项是( )(3分)今楚王恐不起疾,秦不如归其太子 令楚太子之傅先往问楚王之疾,返而后图之 楚太子已归,出远矣。歇当死,愿赐死 故不如无罪而归之,以亲楚 楚使歇与太子完入质于秦 太子得立,其事秦必重而德相国无穷,是亲与国而得储万乘也 a b c d3下列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3分)a太子完奉楚王命令与黄歇到秦国做人质,在秦国停留了好几年,当楚顷襄王病重之时,却无法回国。b黄歇对当时秦楚两国的局势观察得非常透彻,他游说秦国相国应侯,在应侯的帮助下,黄歇里应外合,与太子完一起返回楚国。c黄歇返回楚国后,被任命为楚国相国,封为春申君,后来春申君就在吴国故都修建城池,把它作为自己的都邑。d战国时期“四大公子”分别为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及春申君,他们都礼贤下士,招徕宾客,互相争夺贤士,辅助君王掌握国政。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1)楚使歇与太子完入质于秦。(2分) (2)若不归,则咸阳一布衣耳;楚更立太子,必不事秦。(4分)_ 四、文学名著阅读(10分)1.下列各项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他们开始捶门,又叫三少爷,也没有用。觉慧在里面大声说:我不开。我屋里没有鬼! 他索性走到床前,躺下去,用手蒙住耳朵,不去听外面的叫声。”高老太爷病重,陈姨太等人请巫师到家里捉鬼。先是在高老太爷病房里捉鬼,第二天晚上去每个房间捉鬼。只有觉慧不让巫师进房间捉鬼。(家)b.美丽而富有反抗意识的琴在听到表哥觉新告诉她的“外专”已经决定明年秋季招收女生的消息后,欣喜万分。回到家中,她就与母亲商量报考外专的事情,母亲怕惹闲话,但琴以易卜生剧本娜拉来说服母亲,虽然母亲不是很赞同,但还是同意了。(家)c.黎明周报刊载新文化运动消息,介绍新思想,批判旧思想。觉慧热心地参加了周报的工作,经常在周报上发表文章。他对这种新的生活方式的兴趣愈来愈浓,跟他的家庭离得愈来愈远,即便是与觉民,也有了距离。(家)d.“一些哭声,一些话,一些眼泪,就把这个可爱的年轻的生命埋葬了。我恨不能把你从棺材里拉出来,让你睁开眼睛看个明白:你是怎样给人杀死的!”梅去世后,觉新受到极大的刺激,以致无法料理梅的后事。在向灵柩告别时,他爱恨交织,悲哀地说了上面这番话。 (家)e.“一张少女的面庞又在他的眼前现出来。这张美丽的脸上总是带着那样的表情:顺受的,毫不抱怨,毫不诉苦的。他看见了另一张少女的面庞。这也是一张美丽的面庞。可是她的表情就不同了:反抗的、热烈的、而且是刚毅的、对一切都不能忍受似的。” 这里,觉慧看见的前一张脸是鸣凤的脸,另一张是琴的脸。(家)2.简答题。(5分)阅读下面家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接生婆抱着新生的婴儿在门缝里传出话来:“恭喜大少爷,是一位公子。”她说完就转身走开了。觉新还听到她一面拍着婴儿,一面自言自语:“可惜生下来就没有娘了。”选段中的“娘”是谁?请简述她“没有了”的情节。五、文化经典阅读(10分)1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5分)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2.7)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2.8)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4.18)(1)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2)以上文段中,孔子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谈孝的?他认为“孝”的核心精神是什么?(3分)注几:轻微、婉转; 劳:忧愁、烦劳。 2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5分)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1.3)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2.13)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4.22)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4.24) (1)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2)以上选段中,孔子认为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的原因是什么?关于言与行,他提出了怎样的主张?(3分) 六、语言文字运用(9分)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1)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o( )锋利的,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2)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di( )血呢?(3)这是杨树浦福林路东洋纱厂的工房。长方形的,红砖墙严密地封锁着的工房区域,像一条水门汀的lng( )堂马路划成狭长的两块。(4)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铸成信史照尘hun( )。2用下面十个字,编成一副对联。(2分)瑞 里 九 风 千 雪 绿 春 飘 州3.下面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请对出它的下联。(3分)上联:读书须眼界开阔下联: 第ii卷(共70分)七、写作(70分)请以别了_ 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立意自定;记叙文;不少于800字。南安一中20132014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语文科参考答案(二)1.判断句 2.被动句 3.省略句:军函陵 4.状语后置 5.被动句 6.状语后置 7.宾语前置 8.判断句 9.省略句:与俱去 10.被动句 11.定语后置 12.宾语前置(三)1c(c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其他3项都是名词活用作状语)2b(活用依次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使动/意动/名词活用作状语) 3c(a.“反”通“返”, b.“还”通“环”,d.“蚤”通“早”)4b(例句与b中的“之”均为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助词,用以取消句子独立性;a是宾语前置的标志;c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的”;d代词,他)5d(a.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很,非常;b.古义:儿女亲家;今义: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c.古义:那个人;今义:男人的配偶)6a(“说”通“悦”,“倍”通“背”,“卒”通“猝”,“要”通“邀”,“知”通“智”, “反”通“返”)参考译文春申君是楚国人,名叫歇,姓黄。曾周游各地从师学习,知识渊博,奉事楚顷襄王。顷襄王认为黄歇有口才,让他出使秦国。当时秦昭王派白起进攻韩、魏两国联军,在华阳战败了他们,捕获了魏国将领芒卯,韩、魏两国向秦国臣服并侍奉秦国。秦昭王已命令白起同韩国、魏国一起进攻楚国,但还没出发,这时楚王恰巧派黄歇来到秦国,听到了秦国的这个计划。在这个时候,秦国已经占领了楚国大片领土,因为在这以前秦王曾派白起攻打楚国,夺取了巫郡、黔中郡,攻占了鄢城郢都,向东直打到竟陵,楚顷襄王只好把都城向东迁到陈县。黄歇见到楚怀王被秦国引诱去那里访问,结果上当受骗,扣留并死在秦国。顷襄王是楚怀王的儿子,秦国根本不把他看在眼里,恐怕一旦发兵就会灭掉楚国。黄歇就上书劝说秦王。昭王读了春申君的上书后说:“真好。”于是阻止了白起出征并辞谢了韩、魏两国。同时派使臣给楚国送去了厚礼,秦楚盟约结为友好国家。黄歇接受了盟约返回楚国,楚王派黄歇与太子完到秦国作人质,秦国把他们扣留了几年之久。后来楚顷襄王病了,太子却不能回去。但太子与秦国相国应侯私人关系很好,于是黄歇就劝说应侯道:相国真是与楚太子交好吗?应侯说:是啊。黄歇说:如今楚王恐怕一病不起了,秦国不如让太子回去。如果太子能立为王,他侍奉秦国一定很尽心而感激相国的恩德将永不竭尽,这不仅是亲善友好国家的表示而且为将来保留了一个万乘大国的盟友。如果不让他回去,那他充其量是个咸阳城里的百姓罢了;楚国将改立太子,肯定不会侍奉秦国。那样就会失去友好国家的信任又断绝了一个万乘大国的盟友,这不是上策。希望相国仔细考虑这件事。应侯把黄歇说的意思报告给秦王。秦王说:让楚国太子的师傅先回去探问一下楚王的病情,回来后再作计议。黄歇替楚国太子谋划说:秦国扣留太子的目的,是要借此索取好处。现在太子没有能够使秦国得到好处的力量,我忧虑得很。而阳文君的两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