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常用康复器具的使用及护理ppt课件.ppt_第1页
骨科常用康复器具的使用及护理ppt课件.ppt_第2页
骨科常用康复器具的使用及护理ppt课件.ppt_第3页
骨科常用康复器具的使用及护理ppt课件.ppt_第4页
骨科常用康复器具的使用及护理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骨一科护理查房 骨科常用支具的应用 一 助行器的使用 目的使用助行器的目的 在于避免患肢的不当承重 以增加患者自我照顾及活动的能力 使下肢无力行走的患者利用助行器 以手臂力量部分或完全支撑身体重量 从而可以站立或行走 适应症下肢无力或不能承力 步态不稳的患者 康复训练 助行器的使用方法 方法 三步走法步骤 助行器患肢健肢要点 1 患者抬头挺胸 双手同时将助行器举起 并向前移动一步 约25 30cm 2 患肢抬高后迈出半步 约处于助行器横向的中线偏后方3 患者双手臂伸直支撑身体 迈出健肢并与患肢平行重复上述步骤前进 方法 四步走法步骤 助行器 患肢 助行器 健肢要点 1 双首同时将助行器举起 并向前移动1步 约25 30cm 2 患肢抬高后迈出 约落在助行器横向的中线偏后方 3 患者再次向前移动助行器1步 4 双手臂伸直支撑身体 并迈出健肢 健肢位置应在患肢位置的前方 落在助行器与患肢之间 5 重复上述步骤前进 使用助行器的注意事项 每次使用助行器前 应检查助行器是否稳定 橡皮垫 螺丝有无损坏或松动 以及其安全性 预防患者跌倒 保持地面干燥 走路通畅 以免患者滑倒或跌倒 患者应穿着长度适宜的裤子以及防滑的鞋子 不宜穿拖鞋 患者下床前应双腿下垂 在床边端坐15 30min 可根据患者情况适当延长时间 后方可下床走 以免发生直立性低血压导致跌倒 行走时眼睛应平视前方 注意抬头挺胸收腹 步伐不宜太大 步伐以达到助行器的一半为宜 太过向前容易重心不稳而跌倒 应循环渐进地增加行走的活动量 助行器不适合上下楼梯时使用 二 拐杖的使用方法 目的使用拐杖的目的是减轻患者下肢的负重 或辅助各种原因引起的下肢不能负重行走的患者站立或步行 适应症任何需要辅助力量才能站立或行走的患者 高度的调节患者直立 拐杖置于双侧腋窝下 双手握住扶手时 以拐顶距离腋下三横指 双肘自然屈曲15 30 角 双膝微屈为宜 使用拐杖的注意事项 使用拐杖时是以手臂力量支撑患者身体的重量 因此应注意评估患者臂力 以防患者跌倒 患者行走和站立时 拐杖头端应保持在身体的前端上方10 15cm左右 应注意保持身体平衡 避免患者向前或向后跌倒 患者的着力点应在双手而不是腋窝 应避免拐杖顶端压迫患者腋窝造成下臂丛神经压损伤 每次使用前 都应检查拐杖是否稳定 橡皮垫 螺丝有无损坏或松动 以确保患者的安全性 预防患者跌倒 初次下床的患者 医护人员一定要守护在旁 给予指导和保护 保持地面干燥 走道通畅 患者不宜穿拖鞋 以免跌倒 正确指导患者使用拐杖的方法 避免使用不当造成的不良事件 三 颈部支具的使用 目的颈部支具可以限制颈部活动 减轻颈椎间孔的压力 有效缓解神经压迫症状和颈部肌肉的疼痛 并可增加颈部的支撑作用 防止颈髓损伤 适应症颈椎病减压治疗者 颈椎术后颈部需要保护者 需颈部制动患者 颈部支具的分类及选择 分类 按材质软性颈托 半硬性颈托 硬性颈托按功能可调式颈托 不可调颈托选择 1 根据治疗目的正确选用支具类型 2 正确评估患者情况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宜的型号 3 材质应透气 柔软 轻便 具有韧性 4 选择易于清洁 安全可靠 佩戴舒适 患者易于操作的支具 颈托的使用方法 卧位1 双手托住枕部并轻轻抬起枕部 2 将后垫通过近侧颈部向对侧插入或从枕部向下插入 使用垫下缘至颈肩部 上缘应低于两侧耳廓 注意暴露患者耳廓皮肤 以防发生压疮 3 将前托两侧稍微外展 从胸骨柄处将前托向上推移 直到下颌部完全放入前托的下颌窝内为止 4 从后面向前拉紧双侧粘胶带 并调节至适宜松紧度 粘好粘扣 坐位先妥善放置好前托位置 一手托住并固定下颌 另一只将后垫置于枕颈部中央位置 从后面完全将前托包裹 向前拉紧双侧粘扣 注意松紧度的调节 并粘好粘扣 使用颈托的注意事项 颈托的松紧要适宜 佩戴后患者应无气紧 头晕等不适 已能放入1根手指为宜 使用颈托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颈部皮肤状况 防止颈部及耳廓 下颌部皮肤破损 应定时清洁颈托和局部皮肤 颈托作为术后的辅助支撑 一定要先佩戴好以后 患者再坐起或下床 直到卧床后方可去掉颈托 长期应用颈托可能会引起患者颈背部肌肉萎缩 关节僵硬 所以颈托佩戴时间不是越久越好 应遵医嘱进行 四 腰部支具的使用 目的腰部支具作为外力支撑 能限制腰椎的屈曲活动 能减轻腰椎间隙的压力以及对神经根的压迫与刺激 可减少腰部肌肉的劳损 缓解肌肉痉挛 从而达到保护患者腰部 缓解局部疼痛的目的 适应症急慢性腰部疼痛 急性腰部扭伤 腰椎骨折脱位 腰椎间盘突出 根性坐骨神经痛以及各类腰部手术后需要腰部制动的患者 使用方法 卧位1 正确定位 腰围得上缘应齐肋弓下缘 下缘应至臀裂处 2 侧卧 应将腰围平整塞入腰背部 翻向另一侧 将腰围拉至腹部并固定 3 佩戴腰围后应采取用侧身起床法 以减轻腰椎的压力 立位1 展开腰围 检查腰围正反方向及上下位置 2 患者应抬头挺胸收腹 手持腰围两端由后向前将胶带拉紧固定 3 双手同时将侧托带向外侧拉紧 并固定于腹部 注意事项 佩戴腰围应松紧适宜 固定 舒适要兼顾 术后患者佩戴腰围时 一定要先佩戴好腰围后患者再坐起或下床 直到患者卧床后才应去掉腰围 注意观察患者受压皮肤有无压红 疼痛以及肢体肿胀 麻木等症状 患者佩戴腰围后不宜在短期内进食大量食物 否则容易导致胃部不适 甚至出现恶心 呕吐 去掉腰围后 要加强患者腰背肌的锻炼 尽快地恢复肌肉的力量 增强腰部的稳定性 佩戴支具期间 应加强各关节肢体的功能训练 避免肢体失用综合征的发生 佩戴腰围的时间要适宜 长时间佩戴腰围可能会导致患者腰背肌肉萎缩 五 膝关节支具的使用 可调式膝关节支具 膝关节支具的应用范围是 1 膝部术后康复 2 内外侧韧带及前后十字韧带伤后或术后恢复使用 3 半月板损伤术后的固定或活动限制 4 膝关节松脱 关节炎术后或骨折术后 5 膝关节及其软组织损伤的保守治疗 挛缩的预防 6 早期拆除石膏后固定使用 7 侧副韧带损伤的功能性保守治疗 8 稳定性骨折 9 严重或复杂的韧带松弛固定 膝关节支具的重要性 对于膝关节术后康复的患者 康复期是非常重要的 1 韧带手术后需要时间恢复 而术后的6至12周是处于最虚弱的环节 2 功能性护具在身体和心理上告诉病人他们已经完成手术 但需要过渡时间 恢复到正常的身体状态 而且这还是一个对关节功能恢复极好的物理疗法 3 护具还能从心理上进一步使他们确信在离开医院后他们仍旧会得到很好的保护 六 下肢静脉泵的使用 定义下肢静脉泵是一种模仿足底静脉丛的生理性血泵功能而制成的骨科临床辅助治疗仪器 它利用腿套中的空腔 定向顺序地加压间歇性充气 使静脉回流速度加快 防止静脉瓣和静脉窦的血流瘀滞 从而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目的1 改善患者的下肢循环 快速消除患者下肢肿胀 2 改善因外周动脉供血不足所导致的间歇性跛足 静脉曲张 下肢肿胀及疼痛等症状 3 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适应症1 骨科多发性创伤 特别是盆腔 髋部或下肢骨折 脊髓损伤常伴截瘫 偏瘫患者 2 卧床或制动时间 72h者 3 年龄 60岁的患者 4 骨科大中型手术术后患者 5 静脉血管损伤 如静脉曲张 静脉炎患者 6 血液粘稠度增高者 如严重感染 脱水患者 7 血液高凝状态者 8 既往有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病史者 9 合并有心力衰竭 呼吸衰竭 脑卒中等高危因素的患者 禁忌症 严重感染 败血症 气性坏疽 下肢恶性肿瘤 血友病患者 局部有严重创伤者 如皮肤撕脱 未经处理的骨折或血管损伤的患者 严重的动脉硬化或缺血萎缩性血管疾病患者 因回心血量增加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患者 怀疑有深静脉血栓的患者 操作步骤 准备工作携用物至病房 查对医嘱 向患者讲解操作的目的 取得患者的合作 操作流程选择型号适宜的腿套并妥善固定于足底 连接电源 进行仪器自检 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