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填空题.doc_第1页
药剂学填空题.doc_第2页
药剂学填空题.doc_第3页
药剂学填空题.doc_第4页
药剂学填空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随着药剂学的内容的发展,已形成工业药剂学、物理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生物药剂学及临床药剂学、医学情报等分支学科。2、 中国药典2005年版的一部收载的为中药材和中成药,二部为化学药品、抗生素及其制剂,三部为生物制品。3、 药物制剂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代:普通制剂、缓释制剂、控释制剂和体内反馈信息给药系统。4、 GMP是药品生产和管理的基本原则,其检查对象是人、生产环境和制剂生产的全过程。5、 医生处方具有法律、技术和经济的意义。6、 与固体制剂相比,液体制剂中的药物是以微粒或分子分散在介质中,故给药后吸收快。7、 液体制剂常用的半极性溶剂主要有乙醇、乙二醇和聚乙二醇。8、 液体制剂常用附加剂主要有增溶剂、助溶剂、潜溶剂、防腐剂、矫味剂和着色剂等。9、 酊剂的制备方法有溶解法、浸渍法和渗漉法。10、 制备高分子溶液要经过的2个过程是有限溶胀和无限溶胀。11、 乳剂是由油相、水相和乳化剂三者组成。12、 常用的湿热灭菌方法有热压蒸汽灭菌法、流通蒸汽灭菌法和低温间歇灭菌法。13、 影响湿热灭菌法的因素有微生物的种类、微生物的数量、蒸汽性质、药品性质及灭菌时间。14、 洁净度级别有100级、10000级、100000级和300000级。15、 洁净室要求温度为1826,相对湿度为4565%。16、 无菌检查方法有直接接种、波膜过滤法。热原的检查方法有家兔实验法、鲎试剂法。17、 热原的基本性质有耐热性、过滤性、水溶性、不挥发性等。18、 出去热源的方法有高温法、酸碱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等。19、 注射剂的附加剂主要有增溶剂、抗氧剂、pH调节剂、抑菌剂等。20、 制造安贞的玻璃主要有中性玻璃、含钴玻璃和含钡玻璃,其中含钴玻璃具有更高的化学稳定性,耐酸耐碱性能好。21、 注射液的配制方法有浓配法和稀配法,注射液灌装后封口的方法有拉封和顶封两种。22、 常用的助滤剂有硅藻土、活性炭、滑石粉、纸浆等。23、 常用的过滤器具有垂熔玻璃滤器、砂滤棒、板框式压滤机、微孔滤膜过滤器等。24、 空气净化过滤装置有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能除菌的过滤器有0.22m规格的微孔膜滤器和G6型号垂榕玻璃滤器。25、 安贞灌封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剂量不准、封口不严、焦头、大头等。26、 输液的类型主要有电解质输液、胶体输液、营养输液、含药输液等。27、 注射剂中等渗调节剂常用氯化钠、葡萄糖,等渗调节剂的计算方法有冰点降低法和氯化钠等渗当量法。28、 冻干粉末的制备工艺可以分为预冻、减压、升压、干燥等过程。29、 无菌分装工艺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装量差异、澄明度问题、无菌问题、吸潮问题等。30、 冻干粉末含水量偏高的原因主要有装入容器的药液过厚,升华干燥过程中供热不足、冷凝器温度偏高或真空度不够等。31、 滴眼剂的质量要求有pH值、渗透压、无菌、可见异物、黏度等。32、 凡是供洗眼、滴眼用以治疗或诊断眼部疾病的液体制剂,称为眼用制剂。33、 冷冻干燥中存在的问题有含水量偏高、喷瓶、产品外形不饱满或萎缩。34、 输液剂的生产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澄明度、染菌和热原问题。35、输液染菌后出现云雾状、混浊、产气等现象,染菌的原因主要有生产过程污染严重、灭菌不彻底、瓶塞松动等。36、微孔滤膜主要用于注射剂的精滤和除菌过滤,还可用于无菌检查,灵敏度高,效果可靠。37、影响过滤速度的因素有过滤压力差、过滤阻力、过滤面积、药液粘度等。38、注射液灌装后封口的方法有拉封和顶封两种,目前多采用拉封。39、无菌分装药物的晶态、粒度、吸潮以及含水量偏高等均会影响其流动性,从而影响装置。40、安贞一般是先用去离子水罐瓶蒸煮热处理,再进行洗涤,洗涤方法有喷淋式、气-水喷射式、超声波洗涤法。41、安贞的质量要求应无色透明、有优良的耐热性、熔点低、有足够的物理强度、高度的化学稳定性等。42、热原的主要污染途径有注射用水,原辅料、容器具、制备过程与生产环境、输液器具等。43、热原是微生物的一种内毒素,是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的复合物。44、蒸馏法是制备注射,用水最常用的方法有塔式和多效蒸馏水器应用最为广泛。45、离子交换法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可除去大部分阴阳离子,对热原、细菌也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一般可采用阳树脂床、阴树脂床、混合树脂床的组合形式。46、碘价、酸价、皂化价是评价注射用油质量的重要指标,碘价是反映油脂中不饱和键的多寡。47、注射剂按药物的分散方式可分为溶液型、混悬型、乳剂型以及无菌注射粉末等类型。48、影响空气过滤的主要因素有粒径、过滤风速、过滤介质,附尘等。49、空气过滤的方式为表面过滤和深层过滤,空气过滤的机制分为拦截作用和吸附作用。50、紫外线杀菌能力最强的波长是254nm,该方法属于表面灭菌方法,适用于照射物的表面灭菌、无菌室空气灭菌。51、F和F0是验证灭菌可靠性的参数,F常用于干热灭菌,F0目前仅限于热压灭菌,以分钟为单位。52、一般散剂中药物,除宁有规定外均应粉碎后通过6号筛,儿科或外科用散剂应通过7号筛,眼用散应全部通过9号筛。53、分散片的主要特点有崩解快、药物分散均匀及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泡腾片的崩解机制是遇水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片剂迅速崩解。54、片剂制备方法有湿法制粒压片、干法制粒压片、粉末直接压片。55、片剂的4种基本辅料是稀释剂、黏合剂、崩解剂、润滑剂。56、片剂包衣方法有滚转包衣法、流化床包衣法、压制包衣法。57、湿法制粒压片法的工艺流程为混合、制软材、制湿颗粒、干燥、整粒、压片。58、粉末直接压片法的优点有工序少、适用于湿热不稳定的药物及省时节能和工艺简便。59、全粉末压片时解决粉末流动性差的措施有用优良的材料、用高效旋转压片机等。60、压片过程的三要素为流动性、压缩成形性、润滑性。61、可用于粉末直接压的优良辅料有微晶纤维素、喷干乳糖、可压性淀粉及磷酸氢钙二水合物等。61、淀粉可做片剂的稀释剂、崩解剂、黏合剂。62、不用检查崩解时限的片剂有舌下片、口含片、咀嚼片、缓控释片等。63、片剂的松片主要通过增加压力、增加黏合剂用量或浓度予以解决。64、片剂的薄膜衣可分为胃溶性、肠溶性、水不溶性。65、凡规定检查溶出度、释放度的片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的检查。66、在片剂的质量评价中,规定片剂每片标示量小于10毫克者,应检查含量均匀度;对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片剂,可不进行片重差异的检查。67、微晶纤维在直接压片中,可作为黏合剂、崩解剂、稀释剂。1. 微粉硅胶常作为粉末直接压片的助流剂。2. 丙烯酸树脂号是胃溶型薄膜衣材料。3. 小剂量片剂必须测定含量均匀度,难溶性药物必须测定溶出度。4. 淀粉浆的制备方法有冲浆法和煮浆法。5. 胶囊剂中充填药物一般不能是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状态的药物。6. 常采用滴制法和压制法制备软胶囊。7. 制备肠溶胶囊剂有二种方法,一种是明胶与甲醛作用生成甲醛明胶,另一种方法是在明胶壳表面包被肠溶衣料。8. 软胶囊囊才主要由明胶、增塑剂、水三者组成。9. 滴丸剂常用基质分为水溶性基质和脂溶性基质。10. 制备滴丸剂常用冷却液有液状石蜡、植物油、二甲硅油和水等。11. 膜剂主要供口服、口含、舌下、眼结膜囊和阴道给药;外用可做皮肤和黏膜创伤、烧伤或炎症表面的覆盖。12. 膜剂结构有单层膜、多层膜和夹心膜之分。13. 膜剂常用的成膜材料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醇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14. 膜剂一般由主药、成膜材料、增塑剂、表面活性剂、填充剂及着色剂等组成。15. 膜剂制备可采用匀浆制膜法、热塑制膜法和复合制膜法。16. 软膏剂按分散系统可分为溶液型、混悬型和乳剂型三类。17. 油脂性基质中烃类基质以凡士林为最常用,类脂中羊毛脂可增加其他基质吸水性和稳定性。18. 乳剂型软膏基质由固体油相、乳化剂、水相三部分组成。19. O/W型基质中含有大量水分,在贮存过程中容易霉变,故常需加入防腐剂;同时水分也易整发失散,故需加入保湿剂。20. 软膏剂药物释放度与吸收的测定方法中,体外实验法包括体外皮肤法、凝胶扩散法、半透膜扩散法、微生物法。21. 一价皂乳化剂通常为一价金属离子有机碱与脂肪酸作用生成的新生皂,用于制备O/W型的乳剂型基质,但是生成的基质不够稳定,在油相较多的时候容易发生转相。22. 脂肪酸山梨坦与聚三梨酯类均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前者为W/O型乳化剂,后者则用于制备O/W型的乳剂型基质。23. 眼膏剂常用基质组成为黄凡士林8份,液状石蜡、凡士林各一份混合而成。24. 全身作用的栓剂要求迅速释药,所以应选择油脂性类基质,而且为避免肝首过效应,栓剂在应用时以塞入距肛门处药2为宜。25. 气雾剂的组成包括药物与附加剂、抛射剂、耐压容器和阀门系统。26. 制备混悬型气雾剂时常需加入湿润剂、助悬剂、分散剂等作为稳定剂。27. 在气雾剂中抛射剂有喷射药物的动力、药物的溶剂或分散剂的作用。28. 常用的抛射剂有氟氯烷烃、低级烷烃、惰性气体。29. 气雾剂喷射的物粒大小取决于抛射剂的蒸汽压、抛射剂的用量、药物的黏度等因素。30. 抛射剂的装填方法有压灌法和冷灌法两种。31. 气雾剂的制备过程主要包括容器阀门系统的处理、药物的配置与分类、充填抛射剂三个阶段。32. 乳剂型气雾剂的处方主要包括有药物、溶剂、乳化剂、抛射剂等构成。33. 气雾剂按相分类为两相气雾剂和三相气雾剂。34. 常用的抛射剂氟利昂今后将逐步被淘汰,是因为对大气臭氧层有破坏作用。35. 制备浸出制剂时,提取药材中成分常用的基本方法有煎煮法、浸渍法和渗漉法。36. 一般酊剂每100ml相当于20g原材料,流浸膏每1ml相当于1g原材料,浸膏剂每一克相当于25克原材料。37. 除特殊规定外,毒剧药酊剂每100ml相当于10g药物。38. 一般药材中有效成分浸出过程有浸润和渗透过程、解吸与溶解过程、扩散过程、置换过程等阶段。39. 为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应用合适的浸提方法及辅助手段将药材中有效成分最大限度的浸出,同时将无效成分尽量出去。40. 在中药新制剂研究中,剂量的确定最终要以临床试验确定的剂量为准。41. 煎煮法浸出药材以乙醇为浸出溶剂时,应采用回流法提取以免乙醇损失,同时也有利于安全生产。42. 中药浸膏常用的干燥方法有冷冻干燥法、常压干燥法、减压干燥法和喷雾干燥法。43. 酊剂是将药物浸出或溶解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可用稀释法、浸渍法、溶解法和渗漉法等方法制备。44. 按干燥程度的不同浸膏剂可分为稠浸膏和干浸膏两种。45. 在中药制剂制备过程中,应根据药材有效成分的性质,选择适宜的溶剂和方法进行浸提。最常用的提取溶剂为水和不同浓度的乙醇。46. 浸渍法适合于黏性药材、无组织结构的药材和新鲜及易膨胀药材成分的浸提。47. 药物分子间的作用力大于药物分子与溶剂分子间作用力时药物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小,反之,则大。48. 助溶剂与难溶性药物主要形成水溶性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几种方式而助溶。49. 溶出的漏槽条件是指CsC。50. 表面活性剂在药剂中的应用有增容、乳化、润湿、去污等。51.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征是同时具有极性的亲水基和非极性的亲油基,因此表面活性剂分子是一种既亲水又亲油的分子,具有两亲性。52. 表面活性剂根据其溶解性可分为水溶性表面活性剂和油溶性表面活性剂,根据其来源分为天然和合成表面活性剂。53. 表面活性剂在表层聚集的现象称为正吸附,其改变了溶液表面的性质,表现出较低的表面张力,从而产生较好的润湿性、乳化性、起泡性等。54. 影响增容作用的因素有增溶剂的性质、增容质的性质、温度、pH值等。55. 亲水性表面活性剂有较高的HLB值,亲油性表面活性剂有较低的HLB值。56. 大多数阳离子型和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都可以用作消毒剂。57. CMC表示临界胶束浓度,MAC表示最大增容量。一般而言,CMC越小,缔合数越大,MAC就越高。58. 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主要有天然的卵磷脂,合成的有氨基酸型和甜菜碱型。卵磷脂对油脂的乳化作用很强,可用作静脉注射用乳剂的乳化剂。59. 表面活性剂CMC的大小除与结构 有关外,还受温度、溶液的pH值、电解质等因素的影响。60. 微粒分散系布朗运动的本质是液体分子热运动撞击微粒的结果。61. 威力扩散的微观基础是布朗运动。62. 微利分散系产生达尔文现象的本质是微粒引起的光散射。63. 混悬剂中微粒粒径大多在0.510m之间。64. 微粒的吸附层与相邻的扩散层共同构成微粒的双电层结构。65. 微粒的物理稳定性表现包括微粒的絮凝、聚结、沉降、乳析分层等。66. 微利分散体系的性质包括热力学性质、动力学性质、光学性质、电学性质等。67. 外加电解质主要是通过粒子交换、压缩或吸附作用方式来影响胶粒表面双电层的结构,从而影响溶胶的稳定性。68. 微粒分散体系的动力学稳定性主要表现在分子热运动产生的布朗运动和重力产生的沉降。69. 溶胶聚沉时的外观标志有颜色的改变、产生混浊和静置后出现沉淀。70. 稳定性试验包括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71. 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试验包括高温试验、高湿度试验和强光照射试验;本实验也适用于原料药的稳定性考察。72. pH值调节要同时考虑稳定性、溶解度和机体的耐受性三个方面。73. 根据Van”t Hoff规则,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度约增加24倍。74. 有些药物分子受辐射作用使分子活化而产生分解,此种反应称为光化降解,这种易被光降解的物质称为光敏感物质。75. 物料之所以有轻质和重质之分,主要是因为堆密度差异。76. 测定粒径的方法很多,其中以沉降法测得的是有效劲,以电感应法测得的是等体积相当径。77. 休止角是测量粉体堆成的椎体的自由斜面与平面的夹角,计算公式为tan=高度/半径。78. 单位重量粉粒所具有的表面积称为比表面积。休止角是表示粉粒流动性的常用方法之一,粉粒的总空隙是指粉粒中粒子间的空隙和粒子本身孔隙所占的总容积与粉粒总容积的比值。79. 药剂学中常用休止角和流出速度来表示分体流动性。80. 粉体流动性的好坏通常以休止角、流出速度和压缩度来表示。81. CRH值是指临界相对湿度,CRH值越大,越不易吸湿。CRH值的大小与混合物中各组分的量无关。82. A粉末的CRH为45%,B粉末的CRH为89%,A与B以1:3混合后,在相对湿度为40%的环境下不吸湿。83. 最松堆密度与最密密度相差越大,粉体的充填性越不好。84. 固体的湿润性可用接触角衡量,大于90则不被润湿,改善其亲水性常加入适量的亲水性表面活性剂。85. 将球体规则排列时配位数最大可达12个,空隙率最大可达48%。86. 粒子群的粒度分布可用简单的表格、绘图和函数表示。87. 流变学是研究物质的流动和变形的一门科学。88. 根据流动和变形形式不同,将流体分类为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89. 纯液体和多数低分子溶液在层流条件下的剪刀应力与剪切速度成正比。90. 根据流体的流动曲线的类型把非牛顿流动分为塑性流动、假塑性流动和胀性流动3种。91. 胀性流动曲线经过原点,且随着剪切应力的增大其黏性也随之增大。92. 影响固体制剂中药物吸收的主要因素有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物的不同固体剂型、制剂的处方组成等。93. 研究多晶型药物最广泛使用的方法有差示扫描量热法、差示热分析法、热台显微镜法、溶出速度法、X射线衍射法、红外分析法。94. 制剂设计前对新药的理化性质研究,主要包括pKa与溶解度,熔点和多晶型、油/水分配系数、粉体学性质与吸湿性等。95. 固体分散体的主要类型有简单低共熔混合物、固体溶液和共沉淀物。96. 固体分散体常用的载体材料主要有水溶性载体材料、难溶性载体材料和肠溶性载体材料三类。97. 固体分散体常用制备方法有熔融法、溶剂法、溶剂-熔融法、研磨法及溶剂-喷雾干燥法和双螺旋挤压法。98. 与明胶作复合囊才通过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囊才有阿拉伯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等带负电荷聚合物。99. 液中干燥法制备微囊包括2个基本过程是溶剂萃取过程和溶剂蒸发过程。100. 液态药物或剂量小于50的固体药物,制备固体分散体宜采用溶剂-熔融法。101. 脂质体的膜材主要由磷脂和胆固醇组成。102. 常用的脂质体制备方法有注入法、薄膜分散法、逆向蒸发法和冷冻干燥法。103. 脂质体的质量评价包括有形态、粒径及其分布、包封率、渗漏率和磷脂的氧化程度。104. 利用溶出原理可以通过减小药物的溶解度、增大药物的粒径或降低药物的溶出速度等方法使药物缓慢释放达到长效的目的。105. 将醇类药物酯化后,其水溶性减小,可利用制成溶解度小的盐或酯原理制成缓释制剂。106. 药物的释放以扩散为主的结构有水不溶性包衣膜、含水性孔道包衣膜、骨架型的药物扩散型的形式。107. 控释小丸或膜控型片剂的包衣中加入聚乙二醇的目的是调节释药速率。108. 贮库型换控释制剂中的药物是被包裹在高分子聚合物膜内。109. 渗透泵制剂能以零级速率释放药物,且释药速率与pH值无关,在胃肠道中是要速度相等。110. 用延缓药物释放的方法来增加药物作用时间制备口服长效制剂的主要方法有制成溶解度小的盐或酯、与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盐、控制粒子大小。111. OCDDS是口服结肠定位释药系统的简称,可分为时空型、pH值敏感型以及生物降解型OCDDS三类。112. 物理化学靶向制剂有磁性靶向制剂、栓塞靶向制剂和热敏靶向制剂三类。113. 脂质体是将药物包封于脂质形成的薄膜中间所制成的超微型球状载体制剂,一般由磷脂和胆固醇组成,因为脂质体主要由网状内皮系统的内吞作用而赋予靶向性,所以属于被动靶向制剂。114. 药物的靶向分为3级,第1级是指到达特定的把组织和靶器官,第二级是指到达特定的细胞,第三级是指到达细胞内的特定部位。115. 被动靶向的微粒静脉注射后,粒径在2.510m时,大部分聚集于巨噬细胞。小于7m时被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