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 第1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复习方案课件 岳麓版.ppt_第1页
高考历史 第1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复习方案课件 岳麓版.ppt_第2页
高考历史 第1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复习方案课件 岳麓版.ppt_第3页
高考历史 第1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复习方案课件 岳麓版.ppt_第4页
高考历史 第1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复习方案课件 岳麓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和西方的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 考点考向 第一单元 考点考向 1 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需按时期突出侧重点掌握 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重点是掌握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进而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可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视为整个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序幕 2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通过皇帝制度 郡县制等内容 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明确秦朝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最终确立时期 第一单元 复习策略 3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下两对基本矛盾的斗争历程去掌握其演变历程 进而明确两对矛盾的演进趋势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 其斗争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地方割据势力不断削弱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其斗争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 相权不断削弱 最后丞相制度被废除 4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关键是通过明朝内阁 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 理解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影响到清朝乃至整个中国近代的历史发展趋势 第一单元 复习策略 2 对西方政治制度掌握注意以下三点 1 形成一个观点 古希腊的民主制 古罗马的法律制度 给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政治实践经验 但也有其不足 都具有阶级和时代局限性 是一定历史条件和具体国情下的产物 2 理清两条线索 一是古希腊的政治体制演变 二是罗马法的制定与演变 3 抓住三个重点 一是希腊城邦制度 二是雅典的民主制 三是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第一单元 复习策略 1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根据所处的历史阶段 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两种主要的政治制度 一是中国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 这一时期正值中国处在奴隶制社会时期 政治制度主要是分封制与宗法制 二是中央集权制度 它是中国封建社会中贯穿始终的一种政治制度 第1讲可用1课时复习 第2讲可用2课时复习 2 辉煌属于希腊 宏伟归于罗马 民主与法治分别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政治制度的显著标志 从希腊罗马历史的角度来看 希腊民主政治机构在古典世界相对完善 成为现代西方民主制度的源头 而在罗马政治制度中 罗马法则独树一帜 构成了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第3讲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和古罗马的法律可用2课时复习 第一单元 使用建议 第一单元 使用建议 第1讲夏 商 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第1讲 考点梳理 考点1夏商两代的社会制度 2070 1600 公共权力 王位世袭制 成汤 外服 内服 考点2西周的政治制度 第1讲 考点梳理 1046 周王室 同姓亲族 功臣 姻亲 先代贵族 鲁 齐 燕 镇守疆土 随从作战 第1讲 考点梳理 分封制 贵族 嫡长子继承制 大宗 小宗 大宗 第1讲 考点梳理 第1讲 考点梳理 考点3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分封制 宗法制 宗法制 商鞅 221 嬴政 第1讲 考点梳理 家天下 监察百官 第1讲 考点梳理 探究点一分封制与宗法制的联系 1 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 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 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相辅相成 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 它维系了分封制 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它们体现了西周政治制度等级森严 政治与血缘结合的鲜明特点 第1讲 要点探究 第1讲 要点探究 第1讲 要点探究 a 解析 西周的分封制 诸侯在自己的封地里有设置官员 征收赋税等权利 卿大夫只对诸侯负责 点评 在宗法制下 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周天子是天下的君主 是所有姬族的大宗 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 在封国内 诸侯对卿大夫而言是大宗 而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 在卿大夫的封地内 对于士而言 卿大夫又成为士的大宗 第1讲 要点探究 第1讲 要点探究 b 解析 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两者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 互为表里 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 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表现是分封制 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推行和稳定实施 探究点二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 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3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政治结构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为政治制度的核心 与分封制相结合 维系着严格的等级制度 4 有专制色彩 但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第1讲 要点探究 第1讲 要点探究 例2天干地支简称 干支 取义于树木的干和枝 是商代的一种主要的纪日方法 商代君主多以天干为名 如太甲 盘庚等 这反映出商代 a 天干地支知识已经在群众中普及b 王权的自我神化c 董仲舒 君权神授 观念的影响d 经济繁荣 文化发达 b 解析 干是树木的干 代表王权 干又与天相联系 体现了王权的神化 点评 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 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第1讲 要点探究 d 解析 中国古代早期是指以夏商西周等朝代为代表的奴隶制时期 中央集权制是秦朝建立的 不属于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答案 b 第1讲 要点探究 第1讲 要点探究 探究点三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 1 建立的前提 秦王嬴政发动战争 灭掉六国 结束诸侯割据的局面 建立了统一的封建王朝 2 确立的标志 秦始皇统一后 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建立了完备的中央和地方行政体制 这套金字塔般统治机构的建立 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3 突出特征 皇权至高无上 主要表现在皇位世袭和皇帝总揽国家的政治 经济 司法和军事等一切大权 中央和地方的官员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 4 潜藏的矛盾 一是地主阶级内部矛盾 存在着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 一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例 下面漫画作品能够显示的关于秦朝历史信息不准确的是 a 实现了国家统一b 确立了君主专制体制c 实行分封制d 建立了三公九卿体制 第1讲 要点探究 c 解析 漫画反映出秦朝实现统一之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c项不符合史实 也不是漫画所反映的内容 点评 解答漫画类试题时 一定要注意从漫画中寻找有效信息 本题中的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是题眼 由此可知应是秦朝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 秦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其主要内容是皇帝制 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第1讲 要点探究 第1讲 要点探究 c 解析 题目给了三句话 最后得出 秦制之得亦明矣 这里的秦制指的是秦朝的郡县制 郡县制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 因此选c a b都是材料中的一部分 不够全面 材料无法体现郡县取代分封的历史必然 重在秦制中央集权之得 因此排除d 第1讲 要点探究 b 解析 从 始皇帝 可知新制度为中央集权制度 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皇权至高无上 a项反映的是分封制 c项是皇权至高无上的表现 d项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第1讲 要点探究 探究点四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比较 第1讲 要点探究 例 2010 盐城模拟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 中国古代史 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 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 政治 的理解正确的是 a 都是地方制度 加强了中央集权b 前者是贵族政治 后者是官僚政治c 都以血缘为纽带 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 都顺应了历史潮流 维护了封建统治 第1讲 要点探究 b 解析 材料前半句中的 封建 指的是封邦建国 即分封制度 后半句指的是秦始皇实行郡县制度 郡县制建立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点评 历史概念是历史学科中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答本题时 要结合分封制和郡县制 理解 贵族政治 和 官僚政治 的含义 第1讲 要点探究 d 解析 郡县制下 郡县的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 不得世袭 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第1讲 要点探究 第1讲 要点探究 c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 一些诸侯国已陆续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 秦统一六国后 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 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对上承受中央命令 对下督责所属各县 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 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 郡守和县令 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秦朝通过郡县制 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据此 说法正确 第1讲 要点探究 第1讲 备用习题 1 春秋 公羊传 中主张 立子以贵不以长 立嫡以长不以贤 王国维在 殷周制度论 主张 任天者定 任人者争 定之于天 争乃不生 两者共同论述的制度是 a 王位世袭制b 分封制c 宗法制d 礼乐制度 解析 c 立子以贵不以长 立嫡以长不以贤 即为嫡长子继承制 任天者定 任人者争 定之于天 争乃不生 意为天定则无异议 人定则有争议 只有长幼嫡庶为天注定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 2 江苏沛县是汉高祖刘邦的故乡 2009年5月18日 世界刘氏宗亲会馆在沛县落成 大批海内外刘姓子弟前来寻根问祖 联谊交流 这一事件与下列思想观念具有一致性的是 a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孔子 b 同姓则同德 同德则同一心 同心则同志 左丘明 c 富贵不归故乡 如衣绣夜行 项羽 d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杜甫 第1讲 备用习题 解析 ba项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选自孔子 论语 大意是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 b项 选自左丘明 国语 大意是姓相同德行就相同 德行相同心就相同 心相同志向就相同 异姓可通婚 同姓不可通婚 反映了家庭婚姻方面的内容 强调宗亲观念与同姓不婚的关系 c项 项羽说富贵后不回故乡 正如穿着锦绣衣服在夜里行走 谁会知道你成功了呢 反映了他志得意满 意欲回乡炫耀的迫切心情 说明他战略上的短视和他 小富即安 的弱点 d项 反映了杜甫思念故乡 亲人的情感 第1讲 备用习题 3 司马迁在 史记 中记载 始皇帝幸梁山宫 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 弗善也 中人或告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