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烟台市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修订版)一、总则(一)编制目的规范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增强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预防和处置能力,迅速、有效地控制危险化学品事故,最大限度地降低和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保护环境。(二)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烟台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规定。(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烟台市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活动过程中发生的级及以上事故,或虽属级但社会影响重大的生产安全事故。(四)危险目标的确定我市危险化学品主要包括:光气、氯、溴、氨、乙炔、原油、汽油、酒精、甲醛、氰化钠、氰化钾、氰化金盐、氰化银盐、苯胺、农药、苯、甲苯、二甲苯、丙烯、保险粉、硫酸、氢氟酸、环氧氯丙烷、其他工业气体等。在这些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运输(装卸)、使用及废弃处置过程中,如果安全管理不到位极易发生泄漏、中毒、灼伤及火灾爆炸等事故。根据国内外及我省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的危害程度,确定光气、氯、溴、氨、氰化物、保险粉、硫酸、成品油等为主要危险物质,这些危险物质分布的企业确定为应急救援主要目标(详见附件1)。(五)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应急救援工作的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公共危害。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开展全市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救援工作。3条块结合,属地为主。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实行地方人民政府行政负责人责任制,相关部门、单位依法履行各自职责,专家提供技术服务与支持。4. 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尊重科学,充分发挥专家作用,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装备、设施和手段。依法规范和不断完善应急救援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5. 预防为主,平战结合。坚持事故灾难应急救援与平时预防相结合。 按照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的原则,重点做好常态下的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风险评估、物资和经费储备、队伍建设、预案演习及事故灾难的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二、应急组织及职责 (一)应急领导机构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市政府成立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分管副秘书长、市安监局局长任副组长,市委宣传部、监察局、公安局、经济和信息化委、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管局、质监局、环保局、交通运输局、海洋与渔业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气象局、总工会、民政局、财政局、商务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城管局、海事局、港航局、人防办、供电公司及烟台警备区、武警烟台支队、烟台预备役师、山东省危险化学品鲁东应急救援中心、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技术支持中心等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2.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职责(1)市委宣传部:根据指挥部统一要求,组织市直主流新闻媒体搞好宣传报道,把握报道口径,确保正确导向;协同有关部门做好信息发布和市外媒体记者接待、服务、协调工作。(2)市安监局(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负责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的日常监督工作;负责全市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管理及修订工作;监督检查各部门、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各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做好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评审、发布、备案及演练工作;指导各级各企业开展隐患排查,加强监测预警工作;组织全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承接危险化学品事故报告;通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协调各成员单位的应急救援工作;负责建立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专家组,组织专家开展应急救援咨询服务工作;受市政府委托组织事故调查处理工作。(3)市公安局:治安支队:负责制定人员疏散和事故现场警戒预案;协助当地政府组织事故可能危及区域内的人员撤离,对人员撤离区域进行治安管理,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消防分局:负责制定危险化学品泄漏和火灾、爆炸等事故扑救预案;负责危险化学品泄漏和火灾、爆炸等事故扑救工作;负责事故现场的洗消工作;负责事故现场涉险或伤亡人员的搜救工作;负责掌握辖区处置各类灾害所需特种车辆的数量和所在位置以及负责调集全市消防部队车辆、器材和物资;负责各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检查、指导山东省危险化学品鲁东应急救援中心、烟台万华集团、烟台港集团、烟台巨力异氰酸酯有限公司、莱州东方港储有限公司等各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及其他危险化学品企业义务消防队伍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备足应急救援器材,搞好应急救援演练。交警支队:负责制定交通管制预案;负责事故现场区域周边道路交通管制,保障救援道路畅通。(4)市卫生局:负责制定受伤人员治疗与救护预案;指导定点医院储备相应的医疗救护器材和药品;培训相应医护人员,负责事故现场医务人员、医疗器械、急救药品的调配;组织现场医疗救护及伤员转移,确定受伤人员专业治疗与救护定点医院;负责统计上报伤亡人员及治疗进展情况;负责事故现场的有关卫生防疫工作。(5)市环保局:负责制定环境污染监测和危害控制应急预案;及时分析测定事故现场及周围环境危害的成分和程度,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对可能存在较长时间环境影响的区域发出警告,提出控制措施并跟踪进行监测;事故得到控制后,指导消除对环境可能产生污染的现场遗留危险物质;负责调查处理危险化学品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负责落实消除环境污染所需的各种物资、器材等。(6)市交通运输局:负责制定应急救援运输预案;负责组织运输车辆,运送人员和救援物资;根据指挥部指令,负责制定运输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7)市质监局:负责制定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提出事故现场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特种设备的处置方案。(8)市气象局:负责制定应急气象服务预案;负责为事故现场提供风速、风向、温度、气压、湿度、雨量等气象资料。(9)烟台海事局:负责海上交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修订及管理,并组织演练,公安、环保、卫生、港航、救助、打捞、海洋与渔业等部门以及有关港航企业等密切配合。(10)市民政局:负责做事故伤亡人员及家属有关善后工作;协助事发地政府做好转移、疏散人员的安置和生活保障工作。(11)市商务局:根据指挥部指令,负责做好应急救援急需日用物资的组织调用工作。(12)人防办:负责规划、指定应急避难场所,协助做好人员疏散安置工作。(13)事故发生地政府(管委):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好危险化学品事故预防工作,防范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本应急救援预案,结合自身的实际,制定本地区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进行应急救援演练;定期组织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以及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开展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知识、技能的培训和演练;负责组织做好辖区内事故上报工作;负责动员、组织辖区内各种应急救援力量积极做好事故救援、人员疏散及善后处理等工作,最大限度降低事故损失及影响;协助做好有关事故调查处理工作。(13)山东省危险化学品鲁东应急救援中心:根据指挥部或公安消防部门的要求协助对危险化学品泄漏和火灾、爆炸事故进行扑救;定期对有关企业开展安全检查、应急救援培训、指导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等相关技术服务工作。(14)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技术支持中心:从技术方面配合、支持公安消防部队处置危险化学品事故;为全市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应急救援工作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专项检查和专业培训;为危险化学品事故中毒、受伤人员的救治提供专业技术咨询服务。(15)其他相关成员单位:依据各自职责和指挥部的要求担负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二)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常设机构及职责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安监局(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由市安监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联络协调和承办领导小组交办的有关事项及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修改和演练等日常工作。三、日常预测、预警(一)信息监测与报告1.各县(市、区)安监部门负责组织各企业开展隐患排查,收集本行政区域内或可能对本行政区域造成重大影响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信息,并及时报告上级安监部门和当地人民政府;市安监局统一负责全市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信息的接收工作,并负责向领导小组报告并通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职责要求加强对事故信息监测、报告工作,建立危险化学品事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体系。2.安监部门应掌握辖区内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布等基本状况,建立本行政区域内危险化学品基本情况和重大危险源数据库,监督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认真填报烟台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申报系统。领导小组其他各成员单位要建立常规数据检测、风险分析等制度,及时分析重点监控信息并通报其他成员单位。(二)预警1各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收集到的本行政区域内或可能对本行政区域造成重大影响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预测信息进行风险分析,根据预警级别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上级安监部门和相关部门报告。2接警部门按照权限进行处警,适时发布预警信息。信息的发布、调整和解除,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通信、信息网络或其他方式进行。(三)预测预警支持系统预警服务系统依托已建立的市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与应急救援指挥平台、各县(市、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与应急救援指挥平台,短信预警发送平台,确保信息通讯畅通,信息共享,传递及反馈高效、快捷。(四)预警级别及发布 1预警级别根据危险化学品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性、紧急程度和影响范围,依据本预案规定的事故分级,烟台市危险化学品事故预警级别分为四级:特别严重(级)、严重(级)、较重(级)和一般(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2预警发布和解除 (1)蓝色和黄色预警: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发布和解除。(2)橙色预警: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预警建议,报应急领导小组,经领导小组组长批准后,由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和解除。(3)红色预警: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应急领导小组,由应急领导小组统一发布和解除。四、事故应急处置(一)接警与报警1事故报告(1)事故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情况紧急时,可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安监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2)企业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在1小时内报告当地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3)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在事发2小时内,对口向上级报告,并通知宣传、公安、消防、卫生、环保、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气象、工会和监察部门;紧急情况下可越级上报。(4)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5)事故报告的主要内容: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采取的措施等。(6)应急救援报警电话: 1、市安监局:6789559,67897902、市公安局:6197123(白天),6297110(晚上), 110,1192.分级响应(1)级事故应急响应,由各县(市、区)级人民政府为主处理。(2)级及以上事故应急响应:事发地政府先期进行处置,并报告市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安监局);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领导小组,并根据事故实际情况,建议是否启动本预案;确需启动本预案的,经领导小组批准后,立即组织成立现场指挥部,由现场指挥部组织实施本预案。(3)扩大应急:当事态难以控制或有扩大、发展趋势,救援力量不足或者事态严重时,指挥部应及时向省级应急救援机构提出增援请求。(二)先期处置1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首先组织职工开展自救、互救,在迅速报告事发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同时,通知就近的专业队伍赶赴现场开展应急救援。2事发地政府要迅速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启动相应预案,制定事故应急救援方案并组织实施。3事发地救援力量不足或者事态严重时,应向上级应急救援组织提出增援请求。(三)应急响应与实施1基本应急根据事故实际情况,确需启动本预案的,经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批准后,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安监局)立即通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赶赴现场,成立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组织实施本预案。(1)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主要职责指挥、协调事发地政府、各有关部门、应急救援队伍实施应急救援,调配应急救援物资。维护事发地稳定。划定事故现场的警戒范围,确定救援功能区位置,实施必要的交通管制及其它强制性措施;做好群众稳定工作,防止引发群体性事件。迅速控制事故危害源,并对危险化学品造成的危害进行检验、监测,确定危险化学品性质及危害程度;组织营救受伤、被困人员,转移、撤离、疏散可能受到事故危害的人员和重要财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降低财产损失;及时向市政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汇报现场人员伤亡、损失及事故和抢险救援工作进展情况; 负责向公众、新闻媒体发布有关信息;宣布应急救援结束。(2) 指挥部八个专业工作组及其主要职责指挥部下设八个专业工作组,其主要职责是:综合工作组。由市安监局牵头,成员由市委宣传部分管负责人以及事发地政府分管副市长组成,主要负责调度有关情况,为指挥部制定救援实施方案提供基础信息及相关资料,综合协调以下各组的工作,承办指挥部交办的事宜和对外信息发布工作。警戒保卫组,由市公安局牵头,武警支队参与,当地公安部门为主,负责事故现场交通管制和维持现场治安秩序;协助当地政府(管委)组织事故可能危及区域内的人员撤离,对人员撤离区域进行治安管理。抢险救灾组,由市公安消防分局牵头,当地公安消防大队为主,负责组织全市公安消防部队及山东省危险化学品鲁东应急救援中心和其他企业专职消防队先期到达事故现场,制定先期救援处置方案并组织实施,并可根据救援实际情况,报请指挥部批准调动和指挥各种救援力量。技术保障组,由市安监局牵头,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公安消防支队、交通运输局、卫生局、环保局、质监局、气象局、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技术支持中心、市化工专家组及事故单位的专业技术为成员。主要负责组织专家对应急救援及现场处置进行专业技术指导;分析事故信息和灾害情况;做好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咨询服务;提出救援的技术措施,为救援指挥部决策提出科学的意见和建议;提出控制和防止事故扩大的措施;组织快速监测检验队伍,测定事故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害区域及危害程度,对事故造成的环境危害进行监测并提出处置意见;提供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信息;提供与应急救援有关的气象保障服务。医疗救护组,由市卫生局牵头,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和市红十字会协助,烟台市职业病防治院、市属各医院及当地医院为成员。负责组织专家及医疗队伍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护,并做好相关防疫工作。后勤保障组,由事故发生地政府(管委)牵头,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公安、交通、建设、城管、民政、财政、商务、人防、电力、电信、联通、移动公司及事故单位等部门(单位)为成员。主要负责抢救物资及装备的供应、道路修护、组织运送撤离人员,设置临时避难场所,做好电力供应、生活安置等后勤保障工作。善后工作组,由事故发生地政府(管委)牵头,市总工会、民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信访局、有关保险机构协助,负责伤亡人员及家属的安抚、理赔等善后处理和社会稳定工作。事故调查组,由安监、公安、环保、监察、工会等部门组成,负责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及有关事故责任。2.救援开展指挥部制定救援实施方案,下达救援指令,根据需要和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及时修订救援方案。各专业组、各有关成员单位、公安消防部队、各专业救援技术支持队伍、有关专家根据救援实施方案,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开展救援工作。(1)建立警戒区。由警戒保卫组会同环境监测组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侦察检测,为事故处置划定警戒范围,根据气象状况合理设置指挥、救援、医疗救护、后勤保障、临时避难等专项区域,由警戒保卫组建立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公安、交通管理等部门要开通应急特别通道,确保应急救援队伍和物资尽快到达事故现场。(2)紧急疏散。根据事故的危害程度,由警戒保卫组会同当地政府(管委)及时组织疏散、撤离可能受到事故波及的人员,根据技术保障组的意见,指定临时避难场所或指导周边群众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自身防护,迅速撤离出危险区域或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同时做好自救与互救工作。(3)抢救人员。由抢险救灾组组织人员抢救事故现场人员脱离事故现场,由医疗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护。(4)危险控制与消除。由抢险救灾组会同技术保障组与事故单位一起,根据事故具体情况,制定处置方案,对险情进行控制与消除,防止引发次生、衍生灾害。(5)现场洗消。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空气等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发生的危害,环保、卫生、消防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迅速采取洗消措施,防止继续对人体危害和环境污染。(6)危害监测与处置。环境监测组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对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的环境危害进行监测并提出处置意见。(7)情况报告。各救援小组应及时向指挥部报告各自应急救援进展情况,救援工作结束由指挥部作出撤离现场,结束救援工作的决定。3.事故分析、检测与后果评估(1)成立由危险化学品、环境保护、气象等专家组成的事故现场检测、鉴定与评估小组,综合检测、分析和评估事故发展趋势,预测事故后果。(2)环境监测机构负责对排水、河流、海洋、水源、空气、土壤等样品实行就地分析处理,及时检测毒物的种类和浓度,并计算扩散范围等应急救援所需的各种数据,以确定污染区域范围,并对事故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提出防止污染的措施。气象部门协助提供相应的气象信息。(3)信息发布综合工作组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的信息综合工作,根据事件类型和影响程度,按照程序搞好事故信息发布。信息发布要及时、准确、客观、全面。4.应急救援结束在事故险情得以控制,次生、衍生事故隐患已被消除,伤亡人员得到有效救治,对事故造成的环境危害进行监测、处置,并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后,由指挥部报市政府同意后,宣布解除应急状态,并向有关新闻单位发布信息,宣布应急救援结束,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五、后期处置(一)善后处置1善后处置工作由事发地人民政府(管委)负责,救援工作临时征用的房屋、运输工具、通信设备等物资,应当及时返还,造成损坏或无法返还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补偿或做出其他处理。2相关部门和事故发生单位要妥善处理事故伤亡人员及其家属的安置、救济、补偿和保险理赔。3参加救援的部门、单位应认真核对参加应急救援的人数,清点救援装备、器材,核算救援发生的费用,整理保存救援记录、图纸等资料,各自写出救援报告,上报指挥部。4做好污染物的收集、清理与处理等工作。5尽快恢复正常秩序,消除事故后果和影响,安抚受灾和受影响人员,确保社会稳定。(二)社会救助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后,事发地县级人民政府以及民政等部门负责搞好对困难家庭的救助,搞好社会各界提供的救援物资及资金的接收、分配和使用等。(三)保险理赔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后,保险机构要及时开展应急救援人员和受灾人员保险理赔工作。保险监管机构要督促有关承保单位快速勘察并及时理赔。(四)总结与评估指挥部综合工作组负责收集、整理应急救援工作的记录、方案、文件等资料,对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决策、指挥和后勤保障等全过程进行评估,分析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并将总结评估报告报市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并抄送当地人民政府。(五)事故调查按照事故调查的权限组成或配合上级事故调查组,对事故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等进行调查,调查组应向同级人民政府提交书面调查报告。 六、保障措施(一)通信与信息保障1.各成员单位要加强值班电话管理,实行24小时值守制度,随时接收、处理事故应急救援信息。2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利用有线、无线集群通讯设备和互联网等手段,切实保障本单位有关人员的通讯畅通。(二)应急救援队伍保障以公安消防部队为事故应急救援骨干力量,山东省危险化学品鲁东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烟台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技术支持中心、其他各专业技术支持队伍以及各企业应急救援队伍作为事故应急救援辅助力量。市消防支队负责应急救援特勤队伍的建设,山东省危险化学品鲁东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应建立健全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企业应当依法组建和完善应急救援队伍。没有条件组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企业,要建立兼职救援队伍或指定专门的应急救援人员。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与区域性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中心签订应急救援协议。(三)应急救援装备及物资保障1救援装备保障市消防支队、山东省危险化学品鲁东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专业技术救援队伍和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必须按标准配齐应急救援装备和防护装备。市消防支队负责落实事故扑救所需的各种特种车辆、工具、器材和物资。2物资保障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山东省危险化学品鲁东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各专业技术救援队伍、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应按照职责分工,配备足够的应急救援物资、救援器材并保持完好。3应急救援资金保障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做好必要的应急救援资金储备,应急救援资金首先由事故责任单位承担,事故责任单位暂时无力承担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协调解决。4医疗卫生保障市卫生局及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建医疗卫生应急救护队伍,发生事故时应及时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治、疾病预防和控制等工作。5交通运输保障公安、交通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制定本系统的运输保障预案,在开展应急救援时开通应急特别通道,确保救援队伍尽快赶赴事故现场,实施救援。6治安保障公安部门按照规定,参与事故处置和治安维护工作。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要物资的安全保护,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7技术支持与保障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应充分利用行业管理优势,充分发挥行业专家的作用,并协同各成员单位和有关单位的技术专家对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持与保障。七、宣传、培训和演习(一)宣传各级政府、指挥部各成员单位、相关部门和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要加强应急救援工作的宣传、教育力度,广泛宣传事故应急预案、应急救援常识,增强应急救援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应急救援意识,提高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的能力。(二)培训指挥部各相关成员单位,公安消防部队、山东省危险化学品鲁东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烟台市危险化学品事故技术支持中心等各专业技术支持队伍、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等应急救援队伍的负责人和应急救援人员应按照有关规定参加岗前和常规性技能培训和战备训练,确保救援队伍的战斗力。(三)演习1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山东省危险化学品鲁东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危险化学品模拟事故应急救援演练。2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特点,按照国家规定定期组织本单位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习。3演习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总结评估,评价演练效果,评审应急预案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并把演练评审报告上报主管部门和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四)奖惩 1对在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中做出重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单位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2对未按照预案要求履行职责,造成重大损失的,按照有关规定和干部管理权限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八、附则(一)预案管理 1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各成员单位和相关部门要根据本预案和职责分工,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2本预案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所涉及的机构和职能发生重大改变,或在执行中发现不足,由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组织成员单位修订。3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定期组织对本预案进行评审、修订,并报市政府备案。4各成员单位根据本预案制定各自的子预案,并报市安监局(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备案。(二)预案解释部门本预案由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负责解释。(三)预案实施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施行。九、 附件附件1:事故分级附件2:我市主要危险化学品品种及分布情况附件3: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方案要点附件4:应急救援中的安全防护要求及注意事项附件5:烟台市危险化学品基本情况及各类事故处置措施参考 附件6:应急救援指挥部主要成员单位联系表 附件7:应急救援相关单位联系表附件8:市直重点危险化学品企业联系表附件1:危险化学品事故分级根据事故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危险化学品事故划分为四级:级(特别重大)、级(重大)、级(较大)和级(一般)。1级(特别重大)(1)造成或可能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的事故。(2)造成100人以上急性工业中毒、重伤的事故。(3)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或特别重大社会影响等事故。2级(重大)(1)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的事故。(2)造成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的事故。(3)造成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级(较大)(1)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的事故。(2)造成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的事故。(3)造成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级(一般)(1)造成3人以下死亡的事故。(2)造成10人以下重伤的事故。(3)造成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附件2:我市主要危险化学品品种及分布情况1、光气、苯胺等。主要企业: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巨力异氰酸酯有限公司等。2、氯、溴。主要企业:烟台万华氯碱有限责任公司、烟台恒邦化工有限公司、烟台诚源化工有限公司等生产企业,以及氯化石蜡、三氯化铁、高溴阻燃剂等氯(溴)化物生产、造纸、城市供水等使用单位。3、氨。主要企业:烟台巨力化肥有限公司、烟台金海化工有限公司、山东瀚海化工肥料有限责任公司等生产企业,及莱阳龙大集团、烟台水产供销有限公司、烟台华科食品有限公司等众多液氨使用单位。4、氰化钠、氰化钾、三氧化二砷(砒霜)等剧毒化学品。主要企业:招远市金昌化工有限公司、烟台招金励福贵金属有限公司、蓬莱蓬港金业有限公司、海阳市远望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国大黄金股份有限公司等剧毒化学品生产企业,以及蓬莱黄金集团、山东黄金集团、招金集团等剧毒化学品使用单位。5、保险粉。主要企业:烟台金河保险粉厂有限公司、烟台金海化工有限公司等。6、苯、酒精、溶剂油、烧碱、环氧氯丙烷等。主要企业:烟台万发化工有限公司、山东振龙生物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龙口港、莱州港、蓬莱栾家口港、烟台华融化工有限公司、烟台市福山区鑫峰化工有限公司、烟台市福山区正源化工有限公司、莱州市宏伟化工有限公司等。7、硫酸、氢氟酸。主要企业:烟台鹏晖铜业有限公司、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国大黄金股份有限公司、招远市招金贵和科技有限公司、莱州市金兴化工有限公司、烟台中瑞化工有限公司、栖霞市金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等。8、原油、成品油。主要企业:中石化、中石油、中航油烟台有限公司、烟台市供销石油公司、烟台市渤海石油有限公司、烟台港、龙口港、莱州港、蓬莱栾家口港及其它成品油储存、经营单位。9、工业气体。主要企业:龙口华东气体有限公司、龙口市龙翔气体有限公司、烟台乙炔气厂、烟台明炬气体有限公司、蓬莱市天阳化工有限公司、蓬莱市环成乙炔化工有限公司、莱阳合利气体有限公司、烟台市昆仑气体有限公司等。10、运输过程中发生的各类危险化学品事故。主要涉及各危险化学品运输通行路段,及海上危险化学品运输各通行水域。主要企业:烟台交运集团四达快递公司、烟台成大货物运输有限公司、烟台鼎信石油液化气运输有限公司、烟台长胜公路运输有限公司、烟台金鲁货物运输公司、烟台万华集团华悦汽车运输公司、招远市物资运输有限公司、莱州市泰源危险品运输有限公司、龙口市第一汽车运输有限公司、蓬莱汽车运输有限公司等危险货物运输企业以及外地企业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附件3: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方案要点一、火灾事故应急救援方案要点(1)确定火灾发生位置;(2)确定引起火灾的物质类别(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物品、自燃物品等);(3)所需的火灾应急救援处置技术和专家;(4)明确火灾发生区域的周围环境;(5)明确周围区域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6)确定火灾扑救的基本方法;(7) 确定火灾可能导致的后果(含火灾与爆炸伴随发生的可能性);(8) 确定火灾可能导致的后果对周围区域可能影响的规模和程度;(9)火灾可能导致后果的主要控制措施(控制火灾蔓延、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10)可能需要调动的应急救援力量(消防部队、山东省危险化学品鲁东应急救援中心、烟台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技术支持中心、企业救援队伍、防化部队等)。二、爆炸事故处置方案要点(1)确定爆炸地点;(2)确定爆炸类型(物理爆炸、化学爆炸);(3)确定引起爆炸的物质类别(气体、液体、固体);(4)所需的爆炸应急救援处置技术和专家;(5)明确爆炸地点的周围环境;(6)明确周围区域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7)确定爆炸可能导致的后果(如火灾、二次爆炸等);(8)确定爆炸可能导致后果的主要控制措施(再次爆炸控制手段、工程抢险、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9)可能需要调动的应急救援力量(消防部队、山东省危险化学品鲁东应急救援中心、烟台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技术支持中心、企业救援队伍、防化部队等)。三、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泄漏事故处置方案要点(1)确定泄漏源的位置;(2)确定泄漏的化学品种类(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3)所需的泄漏应急救援处置技术和专家;(4)确定泄漏源的周围环境(环境功能区、人口密度等);(5)确定是否已有泄漏物质进入大气、附近水源、下水道等场所;(6)明确周围区域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7)确定泄漏时间或预计持续时间;(8)实际或估算的泄漏量;(9)气象信息;(10)泄漏扩散趋势预测;(11)明确泄漏可能导致的后果(泄漏是否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中毒等后果);(12)明确泄漏危及周围环境的可能性;(13)确定泄漏可能导致后果的主要控制措施(堵漏、工程抢险、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14)可能需要调动的应急救援力量(消防部队、山东省危险化学品鲁东应急救援中心、烟台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技术支持中心、企业救援队伍、防化部队等)。附件4:应急救援中的安全防护要求及注意事项一、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根据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的特点及应急救援人员的职责分工,携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切实保证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1)应急救援指挥人员、医务人员和其他不进入污染区域的应急人员一般配备过滤式防毒面罩、防护服、防毒手套、防毒靴等。(2)工程抢险、消防及其他进入污染区域的应急人员应配备密闭型防毒面具、防酸碱型防护服和空气呼吸器等。(3)救援结束后,做好可能接触到毒性物品的现场人员、设备、设施和场所等的洗消工作。二、群众的安全防护(1)根据不同危险化学品特性特点,组织和指导群众就地取材,采用简易有效的自我防护措施。(2)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疏散程序。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区域时,要本着以尽快脱离危险区域为原则,向侧上风向(避免横穿危险区域)快速转移至安全区域,并尽快除去污染衣物,防止继发性伤害。在组织紧急疏散过程中,要时刻注意风向变化,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改变撤离方向,确保群众安全。(3)确定应急避难场所,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实施医疗救治、疾病预防和控制。三、应急救援注意事项(1)救援人员进入事故区域应2至3人为一组,随时保持通讯联系,同时做好自身防护,避免发生伤亡。(2)事故抢险应尽可能与事故单位协同作战,与公安、消防、医疗急救等专业队伍协调行动,易燃易爆场所的救援所用工具要具备防爆功能。(3)现场医疗急救按照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先复苏后固定、先止血后包扎、先救治后搬运的原则,对伤员实行一人一卡,避免危重伤员的多次转院;妥善处理好伤员的污染衣物,防止继发性损害。附件5:烟台市危险化学品基本情况及各类事故处置措施参考一、全市危险化学品基本情况:烟台市危险化学品涉及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使用、废弃处理等多个环节,涉及到的危险化学品有8大类,近3000多个品种。按照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86)涉及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八大类。截止到2010年3月底,全市共有各类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3855家,其中生产企业188户,储存、经营单位2717户(其中,油库26家),运输企业53户(运输危险化学品车辆843辆),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单位897户(其中,液氨使用单位689家)。188户生产企业中有氰化物生产企业4家(分布在招远、蓬莱、海阳)、液氯生产企业2家(分布在芝罘区、牟平区)、液氨生产企业3家(分布在莱阳、栖霞、海阳)、光气生产企业2家(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烟台巨力异氰酸酯有限公司)、保险粉生产企业2家(烟台金河保险粉厂、烟台金海化工有限公司)、油漆生产企业20余家,其他数量较多的有硫酸、化学试剂、溴素、工业气体等生产企业。这些企业生产、经营、储存、运输或使用的光气、氯气、氰化物、液化石油汽、天然气、油漆、苯、甲苯、二硫化碳、硫酸、二氧化硫和液氨等剧毒化学品或危险性特别大的化学品,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如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光气系统,在正常生产状态下,生产系统中有光气(折纯量)约11吨。烟台万华氯碱有限责任公司也是我市一个特别重大危险源,每年生产液氯10万多吨,厂内液氯设计储量达230多吨。在北马路、地方港、幸福等市区人口稠密区内还有中水烟台海洋渔业公司水产品加工厂、烟台海发食品有限公司、烟台华科食品有限公司、烟台裕源食品有限公司等6、7家大的水产食品加工厂,它们日常储存的液氨量都在10几吨以上,最大的近40吨,一旦发生液氨泄漏后果不堪设想。另外,烟台港危险化学品储存区、中石化烟台分公司成品油库区及北岛、龙口港、蓬莱栾家口港、莱州港等大的成品油及液体化工品储存区,这些区域危化品储罐密集、储量大,若发生重大事故,后果严重。二、事故类别及基本处置措施:危险化学品事故主要有泄漏、火灾(爆炸)两大类。其中火灾又分为固体火灾、液体火灾和气体火灾。主要原因又分为人为操作失误和设备缺陷。针对事故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处置措施。其中主要措施包括:灭火、点火、隔绝、堵漏、拦截、稀释、中和、覆盖、泄压、转移、收集等。以下为危险化学品事故基本处置措施:1、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及处置措施 。(1)进入泄漏现场进行处理时,应注意安全防护,进入现场救援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如果泄漏物是易燃易爆的,事故中心区应严禁火种、切断电源、禁止车辆进入、立即在边界设置警戒线。根据事故情况和事故发展,确定事故波及区人员的撤离。如果泄漏物的有毒的,应使用专用防护服、隔绝式空气面具。为了在现场上能正确使用和适应,平时应进行严格的适应性训练。立即在事故中心区边界设置警戒线。根据事故情况和事故发展,确定事故波及区人员的撤离。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水炮掩护。(2)泄漏源控制:关闭阀门、停止作业或改变工艺流程、物料走副线、局部停车、打循环、减负荷运行等。堵漏。采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堵住泄漏处。(3)泄漏物处理:围堤堵截,筑堤堵截泄漏液体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贮罐区发生液体泄漏时,要及时关闭雨水阀,防止物料沿明沟外流。稀释与覆盖:向有害物蒸气云喷射雾状水,加速气体向高空扩散。对于可燃物,也可以在现场施放大量水蒸气或氮气,破坏燃烧条件。对于液体泄漏,为降低物料向大气中的蒸发速度,可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品覆盖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层,抑制其蒸发。收容(集):对于大型泄漏,可选择用隔膜泵将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内或槽车内;当泄漏量小时,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废弃:将收集的泄漏物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用消防水冲洗剩下的少量物料,冲洗水排入污水系统处理。2、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及处置措施:概括讲就是先控制,后灭火。针对危险化学品火灾的火势发展蔓延快和燃烧面积大的特点,积极采取统一指挥、以快制快;堵截火势、防止蔓延;重点突破、排除险情;分割包围、速战速决的灭火战术。扑救人员应占领上风或侧风阵地。进行火情侦察、火灾扑救、火场疏散人员应有针对性地采取自我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面具,穿戴专用防护服等。应迅速查明燃烧范围、燃烧物品及其周围物品的品名和主要危险特性、火势蔓延的主要途径,燃烧的危险化学品及燃烧产物是否有毒。正确选择最适和的灭火剂和灭火方法。火势较大时,应先堵截火势蔓延,控制燃烧范围,然后逐步扑灭火势。对有可能发生爆炸、爆裂、喷溅等特别危险需紧急撤退的情况,应按照统一的撤退信号和撤退方法及时撤退。(撤退信号应格外醒目,能使现场所有人员都看到或听到,并应经常演练)。火灾扑灭后,仍然要派人监护现场,消灭余火。起火单位应当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协助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和上级安全管理部门调查火灾原因,核定火灾损失,查明火灾责任,未经公安消防部门和上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同意,不得擅自清理火灾现场。3、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火灾事故及处置措施:扑救气体火灾切忌盲目灭火,即使在扑救周围火势以及冷却过程中不小心把泄漏处的火焰扑灭了,在没有采取堵漏措施的情况下,也必须立即用长点火棒将火点燃,使其恢复稳定燃烧。否则,大量可燃气体泄漏出来与空气混合,遇着火源就会发生爆炸,后果将不堪设想。首先应扑灭外围被火源引燃的可燃物火势,切断火势蔓延途径,控制燃烧范围,并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因人员。如果火势中有压力容器或有受到火焰辐射热威胁的压力容器,能疏散的应尽量在水枪的掩护下疏散到安全地带,不能疏散的应部署足够的水枪进行冷却保护。为防止容器爆裂伤人,进行冷却的人员应尽量采用低姿射水或利用现场坚实的掩蔽体防护。对卧式贮罐,冷却人员应选择贮罐四侧角作为射水阵地。如果是输气管道泄漏着火,应首先设法找到气源阀门。阀门完好时,只要关闭气体阀门,火势就会自动熄灭。贮罐或管道泄漏关阀无效时,应根据火势大小判断气体压力和泄漏口的大小及其形状,准备好相应的堵漏材料(如软木塞、橡皮塞、气囊塞、粘合剂、弯管工具等)。堵漏工作准备就绪后,即可用水扑救火势,也可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但仍需用水冷却烧烫的罐或管壁。火扑灭后,应立即用堵漏材料堵漏,同时用雾状水稀释和驱散泄漏出来的气体。一般情况下完成了堵漏也就完成了灭火工作,但有时一次堵漏不一定能成功,如果一次堵漏失败,再次堵漏需一定时间,应立即用长点火棒将泄漏处点燃,使其恢复稳定燃烧,以防止较长时间泄漏出来的大量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后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从而存在发生爆炸的危险,并准备再次灭火堵漏。如果确认泄漏口很大,根本无法堵漏,只需冷却着火容器及其周围容器和可燃物品,控制着火范围,一直到燃气燃尽,火势自动熄灭. 现场指挥应密切注意各种危险征兆,遇有火势熄灭后较长时间未能恢复稳定燃烧或受热辐射的容器安全阀火焰变亮耀眼、尖叫、晃动等爆裂征兆时,指挥员必须适时做出准确判断,及时下达撤退命令。现场人员看到或听到事先规定的撤退信号后,应迅速撤退至安全地带。气体贮罐或管道阀门处泄漏着火时,在特殊情况下,只要判断阀门还有效,也可违反常规,先扑灭火势,再关闭阀门。一旦发现关闭已无效,一时又无法堵漏时,应迅即点燃,恢复稳定燃烧。4、易燃液体火灾事故及处置措施:易燃液体通常也是贮存在容器内或用管道输送的。与气体不同的是,液体容器有的密闭,有的敞开,一般都是常压,只有反应锅(炉、釜)及输送管道内的液体压力较高。液体不管是否着火,如果发生泄漏或溢出,都将顺着地面流淌或水面漂散,而且,易燃液体还有比重和水溶性等涉及能否用水和普通泡沫扑救的问题以及危险性很大的沸溢和喷溅问题。首先应切断火势蔓延的途径,冷却和疏散受火势威胁的密闭容器和可燃物,控制燃烧范围,并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如有液体流淌时,应筑堤(或用围油栏)拦截漂散流淌的易燃液体或挖沟导流。及时了解和掌握着火液体的品名、比重、水溶性以及有无毒害、腐蚀、沸溢、喷溅等危险性,以便采取相应的灭火和防护措施。对较大的贮罐或流淌火灾,应准确判断着火面积。大面积(50)液体火灾则必须根据其相对密度(比重)、水溶性和燃烧面积大小,选择正确的灭火剂扑救。比水轻又不溶于水的液体(如汽油、苯等),用直流水、雾状水灭火往往无效。可用普通蛋白泡沫或轻水泡沫扑灭。用干粉扑救时灭火效果要视燃烧面积大小和燃烧条件而定,最好用水冷却罐壁。比水重又不溶于水的液体(如二硫化碳)起火时可用水扑救,水能覆盖在液面上灭火。用泡沫也有效。用干粉扑救,灭火效果要视燃烧面积大小和燃烧条件而定。最好用水冷却罐壁,降低燃烧强度。具有水溶性的液体(如醇类、酮类等),虽然从理论上讲能用水稀释扑救,但用此法要使液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