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昆工化工原理作业(下册)第八章 气体吸收 习题气液相平衡8-1在盛水的鼓泡吸收器中通入纯CO2气,经长期接触后测得水中CO2的平衡溶解度为2.85710-2mol/L溶液。鼓泡器中的总压为101.3kPa,水温30,溶液的密度m=996kg/m3。求亨利系数,并将此实验值与文献值E=188.5MPa作比较。【答案: E=188.1Mpa;偏差0.21%】解:查得30时水的饱和蒸汽压 长期通入后, 对于稀溶液: ; 所以: 对文献值相对误差: 习题8-1 附图 8-2惰性气与CO2的混合气中含CO230% (体积百分数),在1MPa(表压)下用水吸收。设吸收塔底水中溶解的CO2达到饱和,此吸收液在膨胀槽中减压至20kPa(表压),放出大部分CO2,然后再在解吸塔中吹气解吸。设全部操作范围内水与CO2的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操作温度为25。求1kg水在膨胀槽中最多能放出多少kgCO2气。【答案:G=3.110-3kgCO2/kgH2O】 解:查得25时系统的设当地大气压为0.1013MPa,则 则对稀溶液,其比质量分数 习题8-2附图故则 8-4气液逆流接触的吸收塔,在总压为101.3kPa下用水吸收Cl2气,进入塔底的气体混合物中含氯1%(体积),塔底出口的水中含氯浓度为x=0.810-5(摩尔分率)。试求两种不同温度下塔底的吸收推动力,分别以(xe-x)及(y-ye)表示。(1)塔底温度为20。 (2)塔底温度为4 0【答案:(xe-x)=1.0910-5;(y-ye)=5.7610-3 ;(xe-x)=4.710-6 ;(y-ye)=3.6810-3】解:(1)查得t=20时,系统的 液相推动力:;气相推动力:(2) 查得t=40时,系统的 液相推动力;气相推动力8-5某逆流吸收塔塔底排出液中含溶质x=210-4(摩尔分率), 进口气体中含溶质2.5%(体积),操作压强为101kPa。气液平衡关系为y=50x。现将操作压强由101kPa增至202kPa,问塔底推动力(y-ye)及(xe-x)各增加至原有的多少倍。【答案:(y-ye)2/(y-ye)1=1.33 ; (xe-x)2/(xe-x)1=2.67】解: 又 扩散与相际传质速率8-6柏油马路上积水2mm,水温20。水面上方有一层0.2mm厚的静止空气层,水通过此气层扩散进入大气。大气中的水汽分压为1.33kPa。问多少时间后路面上的积水可被吹干。【答案:=0.58hr】解:查得20时;饱和蒸汽压,则; 对恒定的静止空气层厚度有 得8-8某填料塔用水吸收混合气中的丙酮蒸汽。混合气流量为16kmol/(hm2), 操作压强101.3kPa。已知容积传质分系数kya=64.6kmol/(hm3),kLa=16.6kmol/h.m3.(kmol/m3),相平衡关系为pA=4.62CA。式中气相分压pA的单位是kPa,平衡溶解度单位是(kmol/m3)。求(1)容积总传质系数及传质单元高度HOG。 (2)液相阻力占总传质阻力的百分数。【答案: Kya=54.9kmol/m3h ; HOG=0.291m ;液相阻力分率15.1%】解:(1)由亨利定律 得: 故故: (2) 液相阻力总阻力的百分数为: 吸收过程数学描述8-13下图为两种双塔吸收流程,试在yx图上定性画出每种吸收流程中A、B两塔的操作线和平衡线,并标出两塔对应的进、出口浓度。习题8-13 附图解:对于流程(a)和流程(b),均有 (a) (b)两塔的液体量相等8-14较浓的溶液进入图示解吸塔塔顶,塔底吹气解吸,塔中部某处抽出一半液体,另一半液体由塔底排出,试在yx图上画出平衡线与操作线,并标出各股流体的浓度坐标。 解:对于该流程,有 习题8-14附图 吸收过程的设计型计算8-15.流率0.4 kmol/(sm2)的空气混合气中含氨2%(体积),拟用逆流吸收以回收其中95%的氨。塔顶淋入浓度为0.0004(mol分率)的稀氨水溶液,设计采用的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1.5倍,操作范围内物系服从亨利定律,y=1.2x所用填料的总传质系数Kya=0.052kmol/(sm3)。试求:(1)液体在塔底的浓度x1。(2)全塔的平均推动力ym。(3)所需塔高。 【答案:x1=0.0113;ym=2.3510-3 ;H=2.18m】解:(1) 根据物料衡算得(2) (3) 8-16. 用纯溶剂对低浓度混合气作逆流吸收以回收其中的可溶组分,物系的相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吸收剂用量是最小用量的1.3倍,试求下列两种情况下所需的塔高,已知传质单元高度HOG=0.8m。(1)回收率=90%。(2)回收率=99%。(3)两种情况下的吸收剂用量有何差别? 【答案:(1)H=4.61m;(2)H=11.3m ;(3)】解:(1) 所以(2)时 (3)比较(1),(2)可知,当回收率提高时,吸收剂用量为原来的由 可知,吸收剂用量与回收率成正比。8-19【第三版】某填料吸收塔用过热水蒸汽吹出洗油中的苯,入塔液体中苯的摩尔分率为0.05,要求解吸率97%,该物系相平衡关系为y=2.8x,采用的过热蒸汽用量为最小气体用量的1.3倍,该填料的传质单元高度HOG=0.3m,试求该塔的填料层高度。 【答案:H=2.35m】 解:变量如图所示。 根据物料衡算得吸收过程的操作型计算8-20【第二版8-19】某吸收塔用2525mm的瓷环作填料,充填高度5m,塔径1m,用清水逆流吸收每小时2250m3的混合气。混合气中含有丙酮5%(体积),塔顶逸出废气含丙酮降为0.26%(体积),塔底液体中每kg水带有60g丙酮。操作在101.3kPa、25下进行,物系的平衡关系为y=2x。试求 (1)该塔的传质单元高度HOG及容积传质系数Kya;(2)每小时回收的丙酮量。 【答案:(1)HOG=0.695m;Kya=168.6kmol/m3h;(2)w=4.36kmol/h】 解:(1) 由物料衡算得 故 由得(2)8-21【第二版8-20】某填料吸收塔高2.7m,在常压下用清水逆流吸收混合气中的氨。混合气入 塔的摩尔流率为0.03 kmol/m2.s。清水的喷淋密度0.018 kmol/(m2.s)。进口气体中含氨2%(体积),已知气相总传质系数Kya=0.1 kmol/(m2.s),操作条件下亨利系数为60kPa。 试求排出气体中氨的浓度。 【答案:y2=0.002】解: 即操作线与平衡线平行,此时 故 所以 得8-*22【第二版8-21】某填料吸收塔用含溶质x2=0.0002的溶剂逆流吸收混合气中的可溶组分,采用液气比是3,气体入口浓度y1=0.01回收率可达=0.90。今因解吸不良使吸收剂入口浓度x2升至0.00035,试求:(1) 可溶组分的回收率下降至多少?(2) 液相出塔浓度升高至多少?已知物系的平衡关系为y=2x。【答案:=0.87;x1=0.00325】解:(1) 当上升时,由于H不变,不变,所以=H/也不变,即解得 (2)由物料衡算得第八章 气体吸收 思考题8-1. 吸收的目的和基本依据是什么? 吸收的主要操作费用花费在哪?答:吸收的目的是分离气体混合物。基本依据是气体混合物中各组份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操作费用主要花费在溶剂再生,溶剂损失。8-2. 选择吸收溶剂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什么是溶剂的选择性?答:溶解度大,选择性高,再生方便,蒸汽压低损失小。溶剂对溶质溶解度大,对其他组份溶解度小。8-3. E, m, H 三者各自与温度、总压有何关系?答:m=E/P=HCM/P,m、E、H均随温度上升而增大,E、H基本上与总压无关,m反比于总压。8-6. 漂流因子有什么含义? 等分子反向扩散时有无漂流因子? 为什么?答:P/PBm 表示了主体流动对传质的贡献。无漂流因子。因为没有主体流动。8-9.传质理论中,有效膜理论与表面更新理论有何主要区别?答:表面更新理论考虑到微元传质的非定态性,从kD推进到k D0.5。8-10. 传质过程中,什么时侯气相阻力控制? 什么时侯液相阻力控制?答:mkykx时,液相阻力控制。8-22. 化学吸收与物理吸收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化学吸收有何特点?答:溶质是否与液相组分发生化学反应。 高的选择性,较高的吸收速率,降低平衡浓度ye。第九章 液体精馏 习题相平衡9-2.乙苯、苯乙烯混合物是理想物系,纯组分的蒸汽压为:乙苯 苯乙烯 式中P0的单位是kPa,t为。试求:(1)塔顶总压为8kPa时,组成为0.595(乙苯的摩尔分率)的蒸汽的温度。(2)与上述汽相成平衡的液相组成。【答案:t=65.35 ; xA=0.512】 解:(1) 设温度为65.33由得由得则 假设基本正确,所以t=65.33。(2)9-3乙苯、苯乙烯精馏塔中部某一块塔板上总压为13.6kPa,液体组成为0.144(乙苯的摩尔分率)试求:(1)板上液体的温度; (2)与此液体成平衡的汽相组成。 【答案:t=81.36 ; yA=0.187】已知丁烷(A)和戊烷(B)的混合物是理想物系,40下纯组分的饱和蒸汽压为:PA0=373.3kPa;PB0=117.1kPa。解(1)设液体温度为81.36。由得由得则 原假设正确,所以板上液体的温度为t=81.36。(2)9-5某二元混合液100kmol,其中含易挥发组分0.40。在总压101.3kPa下作简单精馏。最终所得的液相产物中,易挥发物为0.30(均为摩尔分率)。试求:(1)所得汽相产物的数量和平均组成;(2)如改为平衡蒸馏,所得汽相产物的数量和组成。已知物系的相对挥发度为=3.0。【答案:(1) =31.3kmol; =0.619(2) =38.0kmol;y=0.563】解:(1) 解得:则 (2) 由物料衡算 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及操作线方程9-6某混合液含易挥发组分0.24,在泡点状态下连续送入精馏塔。塔顶馏出液组成为0.95,釜液组成为0.03(均为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试求:(1)塔顶产品的采出率D/F;(2)采用回流比R=2时,精馏段的液汽比L/V及提馏段的汽液比;(3)采用R=4时,求L/V及。设混合物在塔内满足恒摩尔流条件。【答案:(1)D/F=0.228;(2)L/V=0.667; =0.470 (3)L/V=0.8 ; =1.68】解:(1)由物料衡算解得:D/F=0.228(2) 因为,所以 (3) 9-7苯、甲苯混合液中含苯30%(摩尔%),预热至40以10kmol/h的流量连续加入一精馏塔。塔的操作压强为101.3kPa。塔顶馏出液中含苯95%,残液含苯3%,回流比R=3。试求塔釜的蒸发量是多少?【答案:=14.32kmol/h】解:查苯-甲苯相平衡,得时,;由,查得则由物料衡算 解得:D=2.93则9-*8某混合物含易挥发组分0.10(摩尔分率,下同),以饱和蒸汽状态连续加入精馏塔的塔釜。加料量为10kmol/h,塔顶产品组成为0.90,塔釜排出的残液组成为0.05。试求: (1)塔顶全凝器的蒸汽冷凝量;(2)回流比R及塔内的液气比L/V。【答案:(1)V=10kmol/h ; (2)R=16; L/V=0.941】 解:(1)由物料衡算解得:D=0.588;(2),习题 9-8 附图 9-*10某塔顶蒸汽在冷凝器中作部分冷凝,所得的汽、液两相互成平衡。汽相作产品,液相作回流,参见附图。设该系统符合恒摩尔流的假定,试推导此时的精馏段操作线方程。如该塔的塔顶采用的是全凝器,馏出液组成xD与上述采用冷凝器时的汽相产品组成相同,试比较采用分凝器与全凝器两种情况下的操作线方程。【答案:略】解:由精馏段一截面与塔顶(包括分凝器在内)作物料衡算,得若回流比为R,则当采用全凝器时,精馏段操作线为可知当选用的回流比一致,且时两种情况的操作线完全一致,在图上重合,分凝器相当于一块理论板。 习题 9-10 附图 精馏设计型计算 9-12欲设计一连续精馏塔用以分离含苯与甲苯各50%的料液,要求馏出液中含苯96%,残液中含苯不高于5%(以上均为mol%)。泡点进料,选用的回流比是最小回流比的1.2倍,物系的相对挥发度为2.5。试用逐板计算法求取所需的理论板数及加料板位置。【答案:NT=16 ; 加料板为第8块】解:由得则;解得故精馏段操作线方程提馏段操作线方程由q=1,得,则由全塔物料衡算由物料衡算 解得:W/F=0.505;D/F=0.495则:;平衡方程即;自塔顶往下计算;依次反复计算,可得由上述计算可知,第16块理论板,所以,全塔需理论板为16块(包括釜)。以上计算,从第8块板开始,有,所以自第9块板起,操作线方程使用提馏段的,加料板为第8块理论板。9-13设计一连续精馏塔,在常压下分离甲醇水溶液15kmol/h。原料含甲醇35%,塔顶产品含甲醇95%,釜液含甲醇4%(均为mol%)。设计选用回流比为1.5,泡点加料。间接蒸汽加热。用作图法求所需的理论板数、塔釜蒸发量及甲醇回收率。设没有热损失,物系满足恒摩尔流假定。【答案:(1) =12.8kmol/h ; =92.5%; (2)NT=7】解:(1) 由,得塔釜蒸发量(2)按教材附录的平衡数据作出甲醇-水溶液的平衡曲线。经馏段操作线截距;作图可得块(包括釜),加料板位置为第5块理论版。 9-*14上题改用直接饱和蒸汽加热,保持上述xD、xw、R不变,求理论板数、蒸汽消耗量、甲醇的回收率。【答案:(1)S=11.5kmol/h ; =83.2%; (2)NT=7】解:(1)因为、不变。所以即解得;回收率(2)改用直接蒸汽加热后精馏段操作线方程没变,提馏段由,得显然时,;作图可得块(包括釜),加料板位置为第5块理论版。 9-16含易挥发组分42%(摩尔%)的双组分混合液在泡点状态下连续加入精馏塔塔顶,釜液组成保持2%。物系的相对挥发度为2.5,塔顶不回流。试求:(1)欲得塔顶产物的组成为60%时所需的理论板数;(2)在设计条件下若板数不限,塔顶产物可能达到的最高浓度xDmax。【答案:NT=8; xDmax=0.644】解:(1)该塔为一无回流回收塔,其操作线即为体馏段操作线因为所以由全塔物料横算,所以,,逐板计算,依次反复计算,可得NT12345678y0.60.5350.4480.3460.2450.1580.0930.048x0.3750.3150.2450.1750.1150.070.0390.02所以块(包括釜)。(2)在设计条件下,若板数不限则时,塔顶产物可达,9-19. 当采用理论板概念计算计算低含量气体吸收过程时,若物系相平衡服从y=mx,则所需理论板数 试推导证明上式。 【答案:xD=0.889; xW=0.194】习题9-19附图解:如附图(a)所示的吸收过程,由式(8-84)可得按照理论板的概念,如附图(b)所示,。附图(c)中画出了操作线与平衡线,以及梯级三角形。与为相似三角形。线AB比线BC等于L/G,即操作线的斜率;线CD比线BC等于m,即平衡线的斜率。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就是线AB与线CD之比,即L/(mG)=A.所以或整理得即对照式(1)和式(2)可得得证操作型计算9-20一精馏塔有五块理论板(包括塔釜),含苯50%(mol%)的苯甲苯混合液预热至泡点,连续加入塔的第三块板上。采用回流比R=3,塔顶产品的采出率D/F=0.44。物系的相对挥发度=2.47。求操作可得的塔顶、塔底产品组成xD、xw。(提示:可设xw=0.194作为试差初值)解:;先设,则精馏段操作线方程;提馏段操作线方程因,故,所以相平衡方程;自塔顶逐板计算;由计算结果可知,与原设相符,故有;9-*21将上题(9-20)的加料口向上移动一块板,即第二块板上加料,求操作可得的xD、xw,并与上题结果作比较。(提示:可设xw=0.207作试差初值)。【答案:xD=0.00869; xW=3.2710-4】解:先设,则;精馏段操作线方程提馏段操作线方程相平衡方程;逐板计算(计算时由起,用提馏段操作线方程)NT12345y0.8730.770.6930.5650.3x0.7360.5750.4780.3450.206由计算得,与原设相符,故有;比较上题可知,当加料板位置偏离最佳加料位置时,将使塔顶、塔底产品纯度都下降。9-*22某精馏塔共有3块理论板,原料中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为0.002,预热至饱和蒸汽连续送入精馏塔的塔釜。操作时的回流比为R=4.0, 物系的平衡关系为y=6.4x。求塔顶、塔底产物中的易挥发组分含量。【答案:xW=0.0935; EmV=66.4%】解:;,塔釜进料,所以,则;(1);又由该塔仅有精馏段,其操作方程;时,则;即(2);将式(2)代人式(1)可解得,。第九章 液体精馏 思考题9-1. 蒸馏的目的是什么? 蒸馏操作的基本依据是什么?答:分离液体混合物。 液体中各组分挥发度的不同。9-3. 双组份汽液两相平衡共存时自由度为多少?答:自由度为F=2(P一定,tx或y;t一定,Px或y);P一定后,F=1。9-4. 何谓泡点、露点? 对于一定的组成和压力, 两者大小关系如何?答:泡点指液相混合物加热至出现第一个汽泡时的温度。露点指气相混合物冷却至出现第一个液滴时的温度。对于一定的组成和压力,露点大于或等于泡点。9-8. 为什么=1 时不能用普通精馏的方法分离混合物?答:因为此时y=x,没有实现相对分离。9-9. 平衡蒸馏与简单蒸馏有何不同?答:平衡蒸馏是连续操作且一级平衡;简单蒸馏是间歇操作且瞬时一级平衡。9-10. 为什么说回流液的逐板下降和蒸汽逐板上升是实现精馏的必要条件?答:唯其如此,才能实现汽液两相充分接触、传质,实现高纯度分离,否则,仅为一级平衡。9-11. 什么是理论板? 默弗里板效率有什么含义?答:离开该板的汽液两相达到相平衡的理想化塔板。经过一块塔板之后的实际增浓与理想增浓之比。9-13. q值的含义是什么? 根据q的取值范围, 有哪几种加料热状态?答:一摩尔加料加热至饱和汽体所需热量与摩尔汽化潜热之比。它表明加料热状态。五种:过热蒸汽,饱和蒸汽,汽液混和物,饱和液体,冷液。9-14. 建立操作线的依据是什么? 操作线为直线的条件是什么?答:塔段物料衡算。 液汽比为常数(恒摩尔流)。9-15. 用芬斯克方程所求出的N是什么条件下的理论板数?答:全回流条件下,塔顶塔低浓度达到要求时的最少理论板数。9-16. 何谓最小回流比? 挟点恒浓区的特征是什么?答:达到指定分离要求所需理论板数为无穷多时的回流比,是设计型计算特有的问题。气液两相浓度在恒浓区几乎不变。9-17. 最适宜回流比的选取须考虑哪些因素?答:设备费、操作费之和最小。9-19. 何谓灵敏板?答:塔板温度对外界干扰反映最灵敏的塔板。9-20. 间歇精馏与连续精馏相比有何特点? 适用于什么场合?答:操作灵活。 适用于小批量物料分离。9-21. 恒沸精馏与萃取精馏的主要异同点是什么?答:相同点:都加入第三组份改变相对挥发度;区别:前者生成新的最低恒沸物,加入组分塔从塔顶出;后者不形成新恒沸物,加入组分从塔底出。操作方式前者可间隙,较方便。前者消耗热量在汽化潜热,后者在显热,消耗热量较少。第十章 气液传质设备 习题板式塔10-1某筛板塔在常压下以苯甲苯为试验物系,在全回流下操作以测定板效率。今测得由第九、第十两块板(自上向下数)下降的液相组成分别为0.652与0.489(均为苯的摩尔分率)。试求第十块板的默弗里湿板效率。【答案:EmV=0.758】解: ; 全回流下,表观操作线方程,故有 苯-甲苯系统的,则 10-3一板式吸收塔用NaOH水溶液吸收氯气。氯气的浓度为2%(mol),要求出塔浓度低于0.002%。各块塔板的默弗里板效率均为50%,不计液沫夹带,求此塔应有多少块实际板。 NaOH溶液与氯气发生不可逆化学反应,可设相平衡常数m=0。【答案:N实=10】解:由得; 每板; N块板逐板推得;则填料塔10-5某填料精馏塔用以分离氯仿-1,1-二氯乙烷,在全回流下测得回流液组成xD = 8.0510-3,残液组成xW=8.6510-4(均为1,1-二氯乙烷的摩尔分率)。该塔的填充高度8m,物系的相对挥发度为=1.10,问该种填料的理论板当量高度(HETP)是多少?【答案:HETP=0.356m】解:由芬斯克方程得(包括塔釜)不包括塔釜 所以理论当量高度第十章 气液传质设备 思考题10-4. 板式塔内有哪些主要的非理想流动?答:液沫夹带、气泡夹带、气体的不均匀流动、液体的不均匀流动。10-5. 夹带液泛与溢流液泛有何区别?答:是由过量液沫夹带引起还是由溢流管降液困难造成的。10-6. 板式塔的不正常操作现象有哪几种?答:夹带液泛、溢流液泛、漏液。10-7. 为什么有时实际塔板的默弗里板效率会大于1?答:因为实际塔板上液体并不是完全混和(返混)的,而理论板以板上液体完全混和(返混)为假定。10-9. 为什么既使塔内各板效率相等, 全塔效率在数值上也不等于板效率?答:因两者定义基准不同。10-10. 筛板塔负荷性能图受哪几个条件约束? 何谓操作弹性?答:过量液沫夹带;漏液;溢流液泛;液量下限(how6mm); 液量上限(HT Af /Lmax 35 s )。上、下操作极限的气体流量之比。10-11. 评价塔板优劣的标准有哪些?答:通过能力;板效率;板压降;操作弹性;结构简单成本低。10-14. 何谓载点、泛点?答:填料塔内随着气速逐渐由小到大,气液两相流动的交互影响开始变得比较显著时的操作状态为载点;气速进一步增大至出现压降陡增的转折点即为泛点。10-15. 何谓等板高度HETP?答:分离效果相当于一块理论板的填料层高度。10-16. 填料塔、板式塔各适用于什么场合?答:填料塔操作范围小,宜处理不易聚合的清洁物料,不易中间换热,处理量较小,造价便宜,较宜处理易起泡、腐蚀性、热敏性物料,能适应真空操作。板式塔适合于要求操作范围大,易聚合或含固体悬浮物,处理量较大,设计要求比较准确的场合。第十一章 液液萃取 习 题单级萃取11-1现有含15%(质量)醋酸的水溶液30kg,用60kg纯乙醚在25下作单级萃取,试求: (1)萃取相、萃余相的量及组成;(2)平衡两相中醋酸的分配系数,溶剂的选择性系数。物系的平衡数据如下表:在25下,水(B)醋酸(A)乙醚()系统的平衡数据如下表(均以质量表示)水层乙醚层水醋酸乙醚水醋酸乙醚93.388.084.078.272.165.055.705.18.813.818.423.127.96.76.97.28.09.511.916.42.33.65.07.210.415.123.603.87.312.518.123.628.797.792.687.780.371.561.347.7【答案:(1)E=64.1kg;R=25.9kg;x=0.06;y=0.046 (2)kA=0.767;=14.6】解:(1)由得图中M点,用用内插法过M点作一条平衡联结线,得平衡时R、E相,由图中读得各组组成,且量得,则;根据杠杆定律;(2)从图中读得, 习题11-1附图11-2图示为溶质(A),稀释剂(B)、溶剂(S)的液液相平衡关系,今有组成为xf的混合液100kg,用80kg纯溶剂作单级萃取,试求:(1)萃取相、萃余相的量及组成;(2)完全脱除溶剂之后的萃取液E、萃余液R的量及组成。【答案:(1)E=92.2kg;R=87.8kg;yA=0.13; xA=0.15 (2)E=21.31kg;R=78.69kg;yA=0.77;xA=0.16】 习题11-2附图解:(1)由量得,则,得M点用内插法过M点作一条平衡联结线,得平衡时R、E相,从附图中读得,;(2)从附图中读得,列物料横算式即解得;多级萃取11-4丙酮(A)、氯仿(B)混合液在25下用纯水作两级错流萃取,原料液中含丙酮40%(质量),每级溶剂比均为1:1。物系的相平衡关系如图所示,试作图以求取最终萃余相中的丙酮的浓度。【答案:xA2=0.22】解:作该系统相图连,取点使,用内插法过点作一条平衡联结线,得、;连,取点使,用内插法过点作一条平衡联结线,得、;读萃余相 习题11-4附图11-5含醋酸0.20(质量分数,下同)的水溶液100kg,用纯乙醚为溶剂作多级逆流萃取,采用溶剂比S/F为1,以使最终萃余相中含醋酸不高于0.02。操作在25下进行,物系的平衡方程参见习题3。试求:最终萃取相的量及组成、最终萃余相的量及组成。【答案:E1=125kg;RN=75kg;yA1=0.148;yS1=0.763;yB1=0.089;xSN=0.0672;xBN=0.913】解:由相平衡得 由物料衡算式:整理并试差得:;第十一章 液液萃取 思考题11-1. 萃取的目的是什么? 原理是什么? 答:分离液液混合物。 各组分溶解度的不同。11-2. 溶剂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答:与物料中的组份不完全互溶,对组份具有选择性的溶解度。11-3. 萃取过程与吸收过程的主要差别有哪些? 答:萃取中稀释剂B组分往往部分互溶,平衡线为曲线,使过程变得复杂;萃取,较小,使不易分相,设备变得复杂。11-4. 什么情况下选择萃取分离而不选择精馏分离? 答:出现共沸,或1.06;低浓度;热敏性物料。11-5. 什么是临界混溶点? 是否在溶解度曲线的最高点?答:相平衡的两相无限趋近变成一相时的组成所对应的点。 不一定是。11-6. 分配系数等于 1 能否进行萃取分离操作? 萃取液、萃余液各指什么?答:能。 萃取相、萃余相各自脱溶后为萃取液、萃余液。11-7. 何谓选择性系数? =1 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什么? 答:=(yA/yB)/(xA/xB)。=1不可用萃取方法分离。=为B、S完全不互溶物系。11-9. 多级逆流萃取中(S/F)min如何确定?答:通过计算可以确定,当达到指定浓度所需理论级为无穷多时,相应的S/F为(S/F)min。11-10. 液液传质设备的主要技术性能有哪些? 它们与设备尺寸有何关系?答:两相极限通过能力;传质系数Kya或HETP。 前者决定了设备的直径D,后者决定了塔高。11-11. 什么是萃取塔设备的特性速度、临界滞液率、液泛、两相极限速度?答:。 两相速度达到极大时,部分分散相液滴被连续相带走,而使分散相流量减少的状况称为液泛。此时的分散相滞液率为临界滞液率,两相的空塔速度为两相极限速度。 第十四章 固体干燥 习题湿空气的性质14-1.将干球温度27、露点为22的空气加热至80,试求加热前后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答案:=74.2%; =5.6% 】解:查得水的饱和蒸气压:22时为2.668kPa,27时为3.6kPa,80时为47.38kPa 变化14-3总压为100kPa的湿空气,试用焓湿度图填充下表。干球温度湿球温度湿 度kg水/kg干空气相对湿度%热焓kJ/kg干空气水汽分压kPa露点8040602940430.024120503.0解: 干球温度湿球温度湿 度kg水/kg干空气相对湿度%热焓kJ/kg干空气水汽分压kPa露点80400.031911.01654.832.560350.026201254.12940280.02043953.22557330.024211203.72850300.019625983.023 间歇干燥过程计算14-6已知在常压下、25下水份在氧化锌与空气之间的平衡关系为: 相对湿度=100% 时,平衡含水量X* =0.02kg水/kg干料 相对湿度=40% 时,平衡含水量X* =0.007kg水/kg干料现氧化锌的含水量为0.25kg水/kg干料,令其在25、=40%的空气接触。试问物料的自由含水量、结合水及非结合水的含量各为多少?【答案:自由含水量=0.243kg水/kg干料 结合水量=0.02kg水/kg干料 非结合水量=0.23kg水/kg干料】解:自由含水量=0.243kg水/kg干料 结合水量=0.02kg水/kg干料 非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校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协议
- 企业运营成本控制方案库
- 艺术流派及发展历程概述:美术课堂教学设计
- 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转换规则:六年级英语语法课教案
- 小猪学样550字(11篇)
- 纪念塔课件教学
- 银滩之旅250字(12篇)
- 关于七夕节的英语作文11篇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统计类试卷:统计学在美学中的
- 2025年商务英语(BEC)中级考试真题模拟卷:模拟实战演练
- 2025年足球裁判三级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秋期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小学语文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 2025年特种设备检验检测项目合作计划书
- 安全生产投入费用明细
- 2025年司机三力考试题库及答案
- 铁路动态设计管理办法
- 奔驰GL350GL450GL550中文版说明书
- 智能微电网应用技术课件
- 泌尿外科围手术期护理
- 光谷华科附小数学试卷
- 大学班助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