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一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 授课提示 对应学生用书第267页 2010年高考语文 考试大纲 对本考点的要求是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e 鉴赏评价 对本考点可作如下方面的理解 1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就是把握文学作品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涵 艺术形象不仅指人物形象 还包括诗歌中的意象 鉴赏这些艺术形象的内涵 就是要分析 判断它们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社会意义 2 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 主要是把握其运用语言的艺术 领会其语言的优美 生动 传神 精练 隽永以及语言风格特点 3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就是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这些表达技巧在作品中起了什么作用 表达了什么内容 达到了什么效果等 高考考查有时是综合要求 即将形象 语言 表达技巧 思想内容等结合起来考查 有时是单项提问 仅就一方面提出问题并要求简要分析 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 其命题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1 取材于唐宋诗词的较多 元曲次之 此前的古诗 此后的明清以至近代诗词 也有录用 随着自主命题省市的增多 选材范围在进一步扩大 早已从名家的作品逐渐转移到关注程度不高的普通人物的作品 湖南甚至把 红楼梦 中的诗也选来做赏析题 可谓灵活多样了 2 这些诗 词 曲的题材涉及田园 山水 咏怀 送别 羁旅行役 边塞 风物 咏史 设喻等多个侧面 3 普遍选用抒情的作品 篇幅一般不长 所选古体诗篇幅大约也只与律诗的字数相当 4 文字浅近而不艰深 即使是咏史诗也避开了用典较多或较冷僻的作品 5 主观题型是命题的主流 2008 2009年北京卷 采用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方式 题量1 3题 主观题又从简答题发展到简析题 甚至出现了简述题 6 考试命题选点十分灵活 如考查表达技巧 既有语言技巧 炼字 比喻 对比 夸张 拟人 对偶 顶真 回环 描写技巧 细节 白描等 又有构思技巧 动静结合 托物言志 情景交融 对比衬托等 形象的赏析 既要分析概括形象特征 又要分析形象塑造的意义等 根据以上对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的分析 结合2010年 考试大纲 的要求 特对2011年高考在本考点的命题趋势作如下几点展望 1 2011年高考命题仍以主观试题的形式为主 且更加开放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近几年来 古诗的鉴赏已达5 9分 有个别试卷高达11分 如2008 2009年海南 宁夏卷 大多以主观简答题的形式来命题 2 估计仍会重视唐代的绝句或律诗 也可能选择一首唐宋名家的词加以赏析 课本和读本上的诗词曲 宋代有名的短诗也要关注一下 古诗鉴赏不讲全诗的宏观测试 而注重以点带面 3 诗歌鉴赏包括理解诗句大意 表达的观点 态度 主张 抒发的情感等方面的思想内容 诗歌中的形象 主要是托物言志的咏物诗 的分析 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等的艺术特色 课文中学过的典故的分析 4 命题者往往会借助古人的评点展开赏析 往年的北京卷 上海卷 全国卷都采用了这种方式 可见 借助前人评点赏析作品 容易命题 也师出有名 5 文字一般在百字以内 尽管高考卷上未说明字数 但从留的空行看 答案不会太复杂 授课提示 对应学生用书第268页 一 鉴赏诗歌的形象与小说 戏剧一样 诗歌也能塑造形象 不同的是诗歌中的形象既可以是人物形象 又可以是诗歌中所描绘的景或物 也可以称之为物象 后者相对更多些 一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 一类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 如李白的 梦游天姥吟留别 中的形象 就是主人公自己 这类诗歌往往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另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这类诗歌往往是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如柳宗元的 江雪 诗中的渔翁就是一个孤傲清高者的形象 作者刻画渔翁的形象 又是折射自己 渔翁即作者 作者即渔翁 两种形象具有统一性的一面 阅读下面这首诗 完成问题 高冠谷口招郑鄂岑参谷口来相访 空斋不见君 涧花然 暮雨 潭树暖春云 门径稀人迹 檐峰下鹿群 衣裳与枕席 山霭碧氛氲 注 然 通 燃 结合诗中意象 说说郑鄂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答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鉴赏 诗人来谷口招邀朋友却不见人影 也就是说郑鄂这个人物并没有正面出场 因此作者也就不是正面描摹 对郑鄂的形象展示主要是通过对他所隐居的环境的描摹而烘托出来的 因此 分析这个人物形象就要从景物描写入手 谷口山花欲燃 高树接天 人迹罕至 鹿群常来 何其幽静 隐居在此处的人也一定是一位高雅而又恬淡闲适的隐者了 而将 衣裳与枕席 喻为 山霭碧氛氲 就更显现出郑鄂的高雅闲适 答题时 既要有对环境场景的分析 又要有对人物形象特征的概括或定位 答案 从 谷口 涧花 暮雨 潭树 春云 檐峰 鹿群 山霭 等意象 步骤一 可以看出郑鄂居住地虽然偏僻幽深 却环境优美 高雅 温馨而富有生机 又从人迹稀少和雾气氤氲中可看出郑鄂是隐居山中 过着恬淡闲适生活的隐者 二 诗歌中的景物形象景物形象指写景诗或杂诗中的一般景物 抒情诗往往借助客观事物来表达感情 这种承载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也是景物形象 诗中的景物主要有季节 时令 地域等景物描写 农事 战争 狩猎 离别等场面描写 以及色彩描写等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完成后面的问题 题李世南画扇 蔡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 秋风瑟瑟细吹林 逢人抱瓮知村近 隔坞闻钟觉寺深 注 李世南 北宋著名画家 擅画山水 蔡肇 1119 字天启 丹阳 今属江苏 人 曾任吏部员外郎 中书舍人等职 瓮 这里指水瓮 坞 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 这里指山坞 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 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 答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形象的能力 本题有两问 回答第一问时应结合诗句内容进行描述 而不能只是简单地把景物罗列出来 回答第二问应在第一问景物描述的基础上 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眼 如 潺潺 瑟瑟 平 细 等细细地品味并概括景物特点 答案 画面大概 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 树林里树叶飘落 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 或在溪边 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 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 安详的气氛 三 诗歌中的事物形象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 在形象描写中将事物人格化 从全诗看 即把诗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地表达出来 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 如咏物诗中常见的松 梅 竹等 高考中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是针对某些事物形象的象征意义来设题 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 来探求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 进而分析并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 阅读下面的诗歌 然后回答问题 木芙蓉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 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 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范成大辛苦孤花破小寒 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 留连得 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 青女 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这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答 解析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 解答本题应注意分析物象与人物之间的内在精神意趣的联系 扣住形象蕴涵的情感与象征的身份作答 吕诗中写木芙蓉经霜历雨 但开落任东风 毫不在意 逍遥自适 是豪迈大度的士大夫的象征 范诗中的木芙蓉 辛苦 心酸 面对霜雪 但未作 愁 怨 之色 仍乐观处世 象征孤独但乐观的人之形象 答案 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 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 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 心酸 处境凄凉 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做愁苦 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 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二 鉴赏诗歌的语言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对诗歌进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 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 更具抒情性 含蓄性 精练性 跳跃性 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包括 1 分析诗歌语言的形象性 情感性 含蓄性 精确性 揭示语言所表达的具体意义 即从情感 意境上品味语言 挖掘词语的深层含义 2 分析诗歌运用的修辞格及其作用 3 分析诗歌语言的主体风格及其艺术魅力 感受其明快 朦胧 沉郁 飘逸 雄奇等艺术特征 一 赏析炼字型古人作诗讲究炼字 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所深藏的情思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品味 要放在句中 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 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 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 李弥逊 1085 1153 字似之 吴县 今属江苏省苏州市 人 历任中书舍人 户部侍郎等职 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 张罗地 指门可罗雀 十分冷落的地方 请对首句中的 网 字进行赏析 答 解析 本题从炼字角度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 鉴赏时 我们要揣摩诗意 把握特殊语境 从遣词 造句 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 推敲 由表面深入本质 多层面理解诗歌内容 在理解的基础上分析炼字的妙处 答案 网 字既是比喻又有想象 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 再由丝网及暮春 想到要把春天网住 即留住春天 这个想象 比喻非常生动 新奇 二 赏析语言特色型不同诗人的作品 或者同一诗人不同的诗歌 往往呈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 鉴赏语言特色 也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 色彩 境界 情味等方面的赏析 要记忆一些常用术语 如沉郁顿挫 绮丽典雅 清新质朴 简洁明快 雄奇奔放 悲慨沉郁等 以便表述恰当 答题规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宋人王灼 碧鸡漫志 评王观词是 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 这首词 新丽 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作简要分析 答 解析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 解答本题应注意 新丽 是 新颖明丽 的意思 要紧扣诗句分析表现手法在本诗的运用 在解题时注意先指出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然后结合诗句分析其作用 答案 修辞巧妙 用语绮丽 如 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送春归 和春住 想象别致 意蕴生动 如 眉眼盈盈处 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方和春住 新颖明丽 的语言特色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浙东山水的美好 抒发出作者送别的情意 三 赏析 诗眼 型古诗非常讲究构思 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 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 表现出全诗的思想 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 考查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分析诗眼就是抓住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词进行品味 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 传达诗人情感上所起的作用 阅读下面一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 折柳 二字是全诗的关键 诗中 折柳 的寓意是什么 你是否同意 关键 之说 为什么 答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眼的赏析 诗眼就是一首诗最为关键的词语 而一个词的关键性主要体现在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 这首诗的第一 二句写的是眼前景 第三 四句写的是故园情 而连接这两者的正是这 折柳 二字 它自然就成了全诗的关键 它唤起了诗人一连串具体的回忆 激荡起了诗人蕴藏在心底的思乡之情 因此 从全诗的结构来看 折柳 二字是全诗的关键 答案 折柳 这首曲子寓有情别怀远之意 而本诗的主旨正是抒写了思乡之情 这种思乡之情是由听到 折柳 曲的笛声引起的 可见 折柳 是全诗的关键 也是全诗的诗眼 三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 是个广义综合概念 它是指使诗歌形象更鲜明 语言更凝练 意境更含蓄蕴藉 诗歌的表现力更强的所有方法 表达技巧 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 一是抒情手法 二是描写手法 三是表现手法 四是修辞手法 一 诗歌的抒情手法常见的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 是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 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如苏轼 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作者感情如江河直下 直抒对亡妻的怀念之情 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寓情于景和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是作者通过对某种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的抒情方式 如孟浩然 岁暮归南山 中 永怀愁不寐 松月夜窗虚 作者落第的失意 多病的苦痛 年华的流逝 种种哀情都借迷蒙空寂之景表达出来 含蓄委婉 余味无穷 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 象征 就是作者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来抒发感情 表达志向和意愿的一种抒情方式 陆游 卜算子咏 梅 以梅自喻 借梅花的悲惨遭遇 喻指作者报国无门 屡受排挤与打击的不平心境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 借对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 如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写景中包含着作者对春雨的 喜爱 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按要求答题 绝句漫兴九首 其三 杜甫熟知茅斋绝低小 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 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 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 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 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答 解析 本题以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第二年的诗歌为背景材料 体现出一种暂得安居的悠闲之乐 主要考查对古典诗词表达技巧的鉴赏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 解答本题应注意知人论世 杜甫是大家熟知的诗人 诗后的注释尤其重要 让我们了解杜甫此时诗歌的主旋律 从而帮助我们尽快读懂诗歌的主题 表现作者暂得安居时的一种淡淡的喜悦 然后 结合题干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如抒情方式 虚实结合 点面结合 烘托衬托 正面侧面 细节描写等 最后 抓住主要几点 高度概括或者分点列举 一定要注意切中题干 少说废话 要点全面 保证得分点 抓住关键词 如借景抒情 细节描写等 答案 这首诗景中含情 诗人从燕子落笔 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 点污琴书 打着人 等活动 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 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 以及对诗人的亲昵 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给人自然 亲切之感 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 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生动描写 借燕子引出禽鸟好像也知道欺负人的感慨 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 言之成理即可 二 诗歌的描写手法鉴赏古代诗歌的描写手法 主要是鉴赏侧面描写中的渲染 烘托 动静结合 虚实相生 白描等 1 渲染就是对环境 景物进行多方面的描绘形容 以突出形象 增强艺术效果 2 烘托就是 烘云托月 借描绘别的事物以突出主要对象 烘托又叫衬托 分正衬和反衬两种 3 动静结合主要有以静写动 以动写静 以动衬静等手法 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 4 虚实 所谓实 就是正面写 直接写 写眼前所见所闻 所谓虚 就是侧面写 间接写 写想象中的 写所感 虚实相生 相辅相成 就能避免写法上的刻板平直 更能准确传情达意 5 在文学创作上 白描 作为一种表现方法 是指用最简洁的笔墨 不加烘托和细致的修饰 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阅读下面这首词 然后回答问题 醉落魄 咏鹰 清 陈维崧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 秋空一碧无今古 醉袒貂裘 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 老来猛气还轩举 人间多少闲狐兔 月黑沙黄 此际偏思汝 注 堵 座 削碎中原路 形容鹰掠地飞过 轩举 意气飞扬 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 请作简要分析 答 解析 词的标题为 咏鹰 上片没有正面描写鹰搏击苍穹 猛扑狐兔的娴熟本领 而是从 寒山 中原路 秋空 等写起 这些场所都是鹰的活动之地 出没之处 易于激发读者对鹰的矫健雄姿的联想 对鹰起到了衬托作用 答案 主要运用衬托 答 烘托 也算对 的手法 借用壁立的寒山 空旷的大地 澄碧的秋空等场景 来衬托鹰的形象 三 诗歌的表现手法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主要鉴赏诗歌中的用典 抑扬 象征 托物言志等表达技巧 1 用典 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 使用典故 古诗很讲究用典 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 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 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 可达到言简意丰 耐人寻味的效果 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 抑扬 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 只突出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 以达到抑此扬彼的目的 抑扬按形式可分欲扬先抑 欲抑先扬两种 3 象征 文学创作的一种表现手法 借助某一具体形象 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 思想或感情 其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 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 它比一般比喻所概括的内容更为深广 有的作品的艺术形象甚至全用象征手法表现出来 4 托物言志 诗人借自然界中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 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 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完成后面的题目 小斋即事刘一止 怜琴为弦直 爱棋因局 方 未用较得失 那能记宫商 我老世愈疏 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 不系有兴亡 注 刘一止 宋徽宗宣和三年 1121 进士 曾任监察御史等职 有记载说他曾因 忤秦桧 而被罢官 局 指棋盘 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 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答 解析 通过题干可看出 本诗是一首感物抒怀诗 作者写 琴 棋 二物 托物言志 借琴的 直 棋局的 方 来表现自己的 直 方 之志 抒发对个人遭遇的感慨 对世事讥讽的情怀 答案 作者写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 他以琴棋二物的 品 来写自己的 志 直 正直 方 有棱角 正因为自己方直之品不变 结果到头来 世愈疏 万事妨 只落得小斋独处 无关乎国家的兴亡了 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 寄寓了作者对世事讥讽的情怀 四 诗歌的修辞手法古代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 比拟 夸张 借代 设问 对比 比兴等 如李煜 虞美人 最后两句写道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里先用设问 后用比喻 两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 形象地写出作者绵长久远的愁思 分析修辞手法 就是分析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1 比喻 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 暗喻 借喻 可使事物更加生动具体形象 如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 望洞庭 诗歌巧妙地以 螺 作比 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作银盘里的青螺 色调淡雅 山水浑然一体 2 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全体 用具体代抽象 用特征代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 含蓄 如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 如梦令 诗中用 绿 和 红 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 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3 夸张 我国古典诗歌中夸张手法的运用较为普遍 如陆游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诗中的 三万里 五千仞 上摩天 泪尽 都是夸张 正是这些夸张描写 把诗人对祖国的热爱 对苟且偷安 不去收复失地的求和派的愤懑 以及对遭受苦难的遗民的深切同情 表现得淋漓尽致 孟浩然的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气蒸 波撼 都是夸张的写法 突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 4 拟人 把物人格化 可以使描绘生动形象 表意更加丰富 如林逋 山园小梅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断魂 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 先偷眼 极写白鹤爱梅之甚 它还未来得及飞下 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 合断魂 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 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5 对比 运用对比 可以把不同的人物 不同的生活现象 不同的思想感情 区别得更加鲜明 使美者更美 丑者更丑 如梅尧臣 陶者 陶尽门前土 屋上无片瓦 寸指不沾泥 鳞鳞居大厦 全诗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 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 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6 比兴 从古典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出 比兴能用具体的常见的事物表现那些不很常见的事物 从而使读者易于理解 能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 使其形象鲜明 还能避免叙事或说理的直白 使之委婉含蓄 如李白 哭晁卿衡 日本晁卿辞帝都 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 白云愁色满苍梧 诗中三 四句运用比兴手法 前句暗指晁衡遇难 明月象征晁衡高洁的品德 后句寄兴深微 连天宇也好似愁容满面 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无限怀念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 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 一水 亦作 二水 总为浮云能蔽日 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 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解析 本题以李白的诗歌 登金陵凤凰台 为背景材料 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要求考生读懂诗歌大意 并且很好地掌握和正确使用文学鉴赏的专业术语 结合作者经历及诗歌内容 可以推知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浮云 比喻那些蒙蔽君王的奸邪小人 他们使自己不得见长安 自然不会为统治者所重用 答案 比喻 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 忧奸邪为非作歹 忧贤者 包括自己 不得任用 忧国忧君忧民 1 2009年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诗 按要求作答 严郑公 宅同咏竹 唐 杜甫绿竹半含箨 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 晚 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 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 会见拂云长 注 严郑公 即严武 受封郑国公 箨 tu 笋壳 帙 包书的布套 1 本诗前三联描写了竹子怎样的形象 答 2 请赏析 色侵书帙晚 一句 答 解析 1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 前三联 都是描写竹子的形象的 首联写嫩绿的新竹有一半还包着笋壳 新长出的竹梢才高出墙头 表现嫩竹新出之态 颔联写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 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 当竹影移过 酒樽也顿时变得清凉 表现了竹影给人的阴凉之感 颈联写新雨过后 竹子更加美丽洁净 微风吹来 可以闻到淡淡的清香 表现了竹子的香味 2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色侵书帙晚 一句是描写竹影的 句中 侵 与 晚 最具特色 侵 写出竹影随光线移动逐渐扩大之态 晚 也是侧重于光线之暗 是竹影使人产生的错觉 答案 1 形象 嫩竹新出 竹影阴凉 雨洗竹净 风送竹香 2 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 使人感到光线暗了下来 侵 字写出了竹影移动扩大的渐进过程 晚 字则写出了竹阴给人带来的时间错觉 2 2009年山东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回答后面的问题 寄远杜牧南陵水面漫悠悠 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 谁家红袖凭江楼 首句中 悠悠 在诗中有何作用 答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解答该题 首先要把握诗歌的主旨 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理解了主旨 悠悠 的作用就很清楚了 一写水面辽阔 二寓相思之深 答案 一方面描绘水流的悠长和江面的空寂 另一方面以景写情 烘托出客子思归的孤寂之情 3 2009年辽宁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完成诗后面的题目 晚泊岳阳欧阳修卧闻岳阳城里钟 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 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 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阕声长听不尽 轻舟短楫去如飞 诗中有三处写到 月 请就此作简要赏析 答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 考生很容易找出诗中写 月 的三处 难点在于分析每处所写景物的作用 在分析写景作用时 考生不能单纯地看写 月 的三处 而应联系上下诗句的内容 从整体出发 进行赏析 答案 第三句写明月 来 悬空江 表现作者人在旅途 只有明月为伴的孤独 第五句用拟人手法呈现出深夜 月弄清辉 的清幽画面 也为下句渔人归家作引 第六句写月光引领渔人伴着歌声匆匆归家 带出作者一丝思乡之情 4 2009年福建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 回答问题 江行 宋 严羽暝色蒹葭外 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 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 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几宿 厌听棹歌 声 注 棹歌 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请从 景 与 情 的角度 赏析本诗的颔联 答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题干中已经提示从 景 与 情 的角度赏析 答题时需要分析诗中的 景 重点是分析诗歌中诗人所用的意象 是什么 蕴涵的 情 是什么 景 与 情 的关系是什么等问题 解决了这些问题答案就容易得出了 答案 该诗颔联妙在融情于景 诗中描写了雪 残 雁 断 月 新 潮 生 的凄迷景致 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 思乡之感 一 古代诗歌的规范答题技巧 一 答题的要求1 符合题目的要求解答古代诗歌鉴赏题 一定要符合题目的要求 就上面 过香积寺 一诗的鉴赏 有一考生这样作答 我认为 咽 和 冷 用拟人化的手法 生动地描写出了泉水从石头上流过的声音 给人一种清幽恬静的感觉 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路过香积寺所领悟到的这般自然美景的喜悦心情 解题的要求是 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 诗眼 分别是哪一个字 为什么 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但是 此答案只分析了 咽 将 冷 置于不顾 又没有结合全诗的意境分析其妙处 这一解答就不符合题目的要求 2 符合诗歌鉴赏的要求诗歌鉴赏虽然说是开放型试题 但也要求符合诗歌鉴赏的要求 请看下面的答案 答案一 分别是 危 和 青 字 古木无人径 深山何处钟 说明了香积寺的偏僻 无人知 快没人继承这所寺庙 突出了 危 字 而 薄暮空潭曲 安禅制毒龙 体现了 青 字 在此环境下 来制 毒龙 突出了 青 字 此答案与文本不符 诗眼错 分析错 无意境 答案二 分别是 咽 和 冷 作者经过香积寺写了所看到的一派景象 尤其突出第三联中的描写景物的凄惨 阴凉 从中写出了当时一种对世俗欲念的不满情绪 突出世态炎凉 冷漠与无情 分析欠准确 意境不准确 答案三 分别是 咽 和 冷 本诗写出了诗人经过香积寺的所见 所闻 所感 泉声咽危石 一个 咽 字 突出了香积寺的静 泉声动听 日色冷青松 冷 字用得精妙 显得青松苍劲 挺拔 从而更突出寺的冷峻 无意境 分析欠准确 答案四 第三联上下两句的诗眼分别是 咽 和 冷 作为山水田园诗派 其特点是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而本诗则向世人描绘了一幅幽静恬然过香积寺的游景 全诗突出一个 静 字 而 咽 冷 将泉声 月色动静结合 同时照应前后联 诗歌鉴赏 应结合原诗的语言 不能架空分析 此答案没有结合原诗语言进行具体分析 答案五 分别是 咽 和 冷 作者借景抒情 通过 咽 和 冷 字 深深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悲凉心境 作者厌恶世俗的繁杂 渴望一种清净 安宁的生活 没有诗眼的分析 只有分析的结果 没有分析的过程 二 答题的格式1 先观点后理由式解题时先表明观点 再陈述理由 请看高考浙江卷中的诗歌鉴赏题及其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 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 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 长亭更短亭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 有人认为是 游子思归乡 有人认为是 思妇盼归人 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 你的看法如何 请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 游子思归乡 一 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 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 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 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 归乡无期 更添愁苦 2 思妇盼归人 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 五 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 见鸟归而怀念游子 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 感叹相逢无期 3 二者兼有 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 传达了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的情思 2 先分后总式答题时 先分说后总说 例如 上面已读到的 过香积寺 有一考生这样作答 诗眼分别是 咽 和 冷 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 发出低吟 仿佛呜咽之声 照在青松上的日色 由于山林的幽暗 似乎显得阴冷 咽 和 冷 二字绘声绘色 结合诗句 具体分析两字的妙处 先分说 精炼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结合全诗的意境分析其妙处 再总说 3 先总后分式答题时 先总说后分说 请看高考福建卷中的诗歌鉴赏题及其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 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 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 情 字 而无处不含 情 请从三 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 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参考答案 凉 凉 字既写天凉 又写心境的孤寂 先总说 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 过渡巧妙 秋清 凉床 月影和梧桐 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 后分说 4 分点作答式答题时 分成几点 列出答案 请看高考天津卷中的诗歌鉴赏题及其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听蜀僧濬弹琴李白蜀僧抱绿绮 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 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 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 秋云暗几重 注 绿绮 古代名琴 流水 借用 高山流水 典故 霜钟 山海经 中山经 载 丰山有九钟 霜降而鸣 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 不觉碧山暮 秋云暗几重 的理解 参考答案 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 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 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 看似寻常最奇崛 成如容易却艰辛 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 寻常 的细节 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此题选择的是比较常见的一首七言绝句 张籍的 秋思 并且举出了王安石的评价 也算是一种提示 本题共两问 设问指向明确 第一问 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 寻常 的细节 有些考生可能对 细节 有点陌生 实际上就是指后两句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所体现出的思想活动和行动表现中的 行动 又开封 析 至少应该解释一下含义 第二问 表达了他们什么样的情感 问得平常朴实 考生容易回答出来 作者开封 显然是查看这封因时间 匆匆 托行人捎转的书信中是否有遗漏的内容 以便再补写上 千言万语 唯恐漏掉了一句 从而显示出了作者对这封 意万重 的 家书 的重视 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深切的思念之情 参考答案 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 寻常的 细节 家书将要发出时 又觉得有话要说 故 开封 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 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深切思念 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教师用书独具 三 答题的角度1 题目开口面小 按规定的角度切入请看下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 折柳 二字是全诗的关键 诗中 折柳 的寓意是什么 你是否同意 关键 之说 为什么 此题的开口面很小 只要从 折柳 切入作答即可 请看所给的参考答案 折柳 这首曲子寓惜别怀远之意 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 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 折柳 曲的笛声引起的 可见 折柳 是全诗的关键 2 题目开口面大 可自选角度切入请看下题 阅读下文 试从一个角度切入 对这首词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 虞美人 听雨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解答此题 不要面面俱到 围绕一点写即可 例如从内容 形象 线索 语言风格等等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物业经营管理承包合同书
- 2025标准二手房买卖合同封面模板(含房屋维修责任界定)
- 2025年茶山茶叶品牌授权承包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炊事员健康管理与聘用合同
- 2025版社区蔬菜配送与团购服务合同
- 2025版餐具品牌授权与区域代理合同
- 2025年全新第九章进出口合同商订及环保责任履行协议
- 2025版通信工程技术咨询合同范本
- 2025年教育咨询服务销售担保服务协议
- 2025年极地科研设施半包装修合同范本
- 学校十五五规划(同名11527)
- 高中心理健康测试题及答案大全
- 小学二年级上册《健康成长》全册教学设计
- 蓝色简约风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展示模板
- 土建安全员c类考试试题及答案
- T/SHPTA 031-2022电缆和光缆用复合防护尼龙12护套料
- 高中生国防教育
- 汕头侨乡文化课件下载
- 体育公园大众冰雪运动项目配置指南 DB23T 3943-2025
- 值长面试题及答案
- DB32T 4772-2024自然资源基础调查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