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生命科学专业知识讲座讲稿.doc_第1页
小学科学-生命科学专业知识讲座讲稿.doc_第2页
小学科学-生命科学专业知识讲座讲稿.doc_第3页
小学科学-生命科学专业知识讲座讲稿.doc_第4页
小学科学-生命科学专业知识讲座讲稿.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科学-生命科学专业知识讲座讲稿主讲人:赵 鹏课程标准整体要求:三、生命世界科学课程要让学生接触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去田野树林、山川湖泊,看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引人入胜。他们会发现每一片树叶都不同,每一朵花儿都绚丽,从而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意趣。生命世界的内容标准的确定是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去认识不同种类、不同环境中的生物,进而对多种多样的生物有比较全面的认识。生命的共同特征这部分内容是为了整合学生对生命零散的认识。生命与环境健康生活部分的具体内容则十分强调联系和应用。生命世界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不应拘泥于生物学上的专有名词和概念,要让学生深入探究生物生命活动中一些有意义的问题,有助于他们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一)生命世界内容标准框图(略) (二)生命世界的具体内容标准1.多样的生物(1)多样的生物之一:常见的植物 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1.1 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 并能对常见植物进行简单分类。 在校园内为树木挂标牌。 认识当地典型的植物,说出它们的一些典型 特征(包括形状、颜色、气味等)。 在校园和社区中观察常见的树木。1.2 了解当地的植物资源,能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调查当地主要的经济作物、观赏植物、珍稀植物。 调查当地近年来新出现的食用植物品种1.3 了解更多的植物种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参观植物园,观看图片、多媒体资料。 在教室里布置生物角。进行插花评比。1.4 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习惯。(2)多样的生物之二:常见的动物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2.1 知道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能用不同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参观动物园,观看各种媒体资料,利用动物图片进行分类。2.2 归纳某一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2.3 认识常见动物的几种类型,如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2.4 了解更多的动物种类,感受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 举办动物种类图片展,观看多媒体资料。 2.5 认识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2.6 了解保护动物特别是保护濒危动物的重要性。讨论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开展保护动物的宣传活动。(3)多样的生物之三:常见的其他生物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3.1 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做验证细菌存在的实验。 尝试做酸奶、泡菜。 3.2 知道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调查生活中的真菌特别是食用菌种类。3.3 了解病毒也是生物中的一类。 搜集资料并讨论人类的哪些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2.生命的共同特征(1)生命的共同特征之一:动植物的一生 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1.1 通过栽培植物的过程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 交流栽培植物和饲养小动物的经验和体会,展示观察记录。1.2 经历饲养小动物的过程,描述动物生长的大致过程。 通过观察图片资料来认识动物的一生。 1.3 了解不同生物的生命过程是不一样的,感受不同生物生命过程的复杂多样。 查阅多种生物生命周期的资料。 自制展示典型生物生命过程的标本。(2)生命的共同特征之二:生物的繁殖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 2.1 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广泛查找各种生物不同生殖方式的资料来验证生物具有繁殖的特性。2.2 列举常见的几类动物的不同生殖方式。 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料来学习这部分内容。2.3 关注与生物繁殖有关的生物技术问题。 收集有关人工授粉、杂交水稻、无籽西瓜、克隆等资料。讨论克隆技术对人类的影响,充分表达各自的观点。 (3)生命的共同特征之三: 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3.1能指认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种器官的作用。 观察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 3.2 探究根、茎的作用。 3.3观察哺乳动物实物或标本,或观看多媒体软件,指认一些主要器官。 3.4 知道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观察各种动植物细胞图谱。 (4)生命的共同特征之四:生物的基本需求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4.1 认识到生物维持生命都要从外界吸收水分和营养。 做根毛吸收水分、茎运输水分的实验。4.2设计实验研究水、阳光、空气、温度、肥料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4.3知道不同的动物吃不同的食物,动物要维持生命就要消耗这些食物作为能量。 进行一些探究活动,研究具体动物的食性。讨论动物和人从食物中获取的能量用于干什么 44 了解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和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 讨论绿色植物在地球上存在的意义。 (5)生命的共同特征之五:遗传现象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5.1 知道生物的很多特性是遗传的。5.2 了解遗传和变异也是生物的特性之一。举例说明一些生物的遗传现象。3.生物与环境(1)生物与环境之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1.1 观察植物的外形,并将观察结果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建立联系。 1.2 能仔细观察动物的外形,同时能将观察结果和它的习性联系起来。 尝试画出所观察动物的显著外形特征。通过观察动物的形态,猜测它的生活习性。1.3 列举同类生物在形态方面适应环境的具体事例。 1.4 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如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 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1.5 列举一些动物适应环境的事实,如冬眠、保护色、拟态等。 做蚯蚓找栖息环境的实验。 1.6 知道环境对生物生长、生活习性等多方面有影响。 搜集这方面的具体事例,例如鱼的洄游、鸟类的迁徙等。调查植物、动物是如何过冬的,从具体事实中认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7 懂得食物链的含义。 用生态瓶实验探究如何维持一个小的生态系统内的平衡。1.8 能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影响其他生物 的生存。 能以一种动物为观察对象,探究它是如何寻找合适的栖息地的。讨论人类保护自 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讨论人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持可持续发展。 (2)生物与环境之二:进化现象 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2.1 能解释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含义。 阅读介绍达尔文的书籍,讨论达尔文的科学精神对自己的影响。2.2 能以某类生物为例,阐释生物进化的过程。 2.3 关注一些和进化有关的有趣问题。 通过多种途径获取资料,探讨生命起源、恐龙灭绝、鸟类起源、人类进化等有关 进化的问题。4.健康生活(1)健康生活之一:生理与健康 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1.1 了解人类需要哪些营养及其来源,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 会从分析营养成分出发,设计一份营养全面合理的一周午餐食谱。 1.2 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1.3 了解人体呼吸的过程,知道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 从计量分析全班同学的肺活量开始,讨论呼吸系统保健、呼吸系统传染病、抽烟 、一氧化碳中毒、大气污染等与呼吸有关的问题。1.4 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及保健。 1.5 探究心跳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1.6 了解感觉器官的作用,知道人体的各种感觉是对外界的反应。 1.7 知道大脑在人的语言、思维、情感方面的作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指挥部 ”。 (2)健康生活之二:生长发育具体内容标准活动建议2.1 了解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 可以联系植物、动物方面的情况,作出比较。2.2 了解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测量统计全班同学身高、体重数据,并作分析。 2.3 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特点。 分男女同学讨论对青春期的认识和注意事项。 (3)健康生活之三:良好生活习惯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3.1 了解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 从用药、环境、不良生活习惯等方面讨论人们如何克服这些影响。3.2 能认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制定自己的作息计划。3.3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能积极参加锻炼,注重个人保健。 从健康的角度评价家庭生活质量(可以从饮食、家居环境、生活习惯等方面评价) 。 培训的主要内容:常见的植物 、常见的动物、生物的共同特征、微生物。一、多样的生物之一:常见的植物 (一)植物的分类:1、以植物茎的形态来分类 (1)乔木 有一个直立主干、且高达5米以上的木本植物称为乔木。与低矮的灌木相对应,通常见到的高大树木都是乔木,如木棉、松树、玉兰、白桦等。乔木按冬季或旱季落叶与否又分为落叶乔木和常绿乔木。 2.灌木 主干不明显,常在基部发出多个枝干的木本植物称为灌木,如玫瑰、龙船花、映山红、牡丹等。 3.亚灌木 为矮小的灌木,多年生,茎的上部草质,在开花后枯萎,而基部的茎是木质的,如长春花、决明子等。 4.草本植物 草本植物茎含木质细胞少,全株或地上部分容易萎蔫或枯死,如菊花、百合、凤仙等。又分为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草本。 5.藤本植物 茎长而不能直立,靠倚附它物而向上攀升的植物称为藤本植物。藤本植物依茎的性质又分为木质藤本和草质藤本两大类,常见的紫藤为木质藤本。 藤本植物依据有无特别的攀援器官又分为攀缘性藤本,如瓜类、豌豆、薜荔等具有卷须或不定气根,能卷缠他物生长;缠绕性藤本,如牵牛花、忍冬等,其茎能缠绕他物生长。 (二)、以植物的生态习性来分类 1.陆生植物 生于陆地上的植物。 2.水生植物 指植物体全部或部分沉于水的植物,如荷花、睡莲等。 3.附生植物 植物体附生于它物上,但能自营生活,不需吸取支持者的养料为生的植物,如大部分热带兰。 4.寄生植物 寄生于其他植物上,并以吸根侵入寄主的组织内吸取养料为自己生活营养的一部分或全部的植物,如桑寄生、菟丝子等。 5.腐生植物 生于腐有机质上,没有叶绿体的植物,如菌类植物、水晶兰等。 (三)、以植物的生活周期来分类 1.一年生植物 植物的生命周期短,由数星期至数月,在一年内完成其生命过程,然后全株死亡,如白菜、豆角等。 2.二年生植物 植物于第一年种子萌发、生长,至第二年开花结实后枯死的植物,如甜菜。 3.多年生植物 生活周期年复一年,多年生长,如常见的乔木、灌木都是多年生植物。另外还有些多年生草本植物,能生活多年,或地上部分在冬天枯萎,来年继续生长和开花结实。被子植物的分类双子叶植物纲:又称木兰纲(Magnoliopsida),是指一般其种子有两个子叶之开花植物的总称,约有199350个物种。双子叶植物纲有以下一些目: 木兰目 樟目 胡椒目 睡莲目 罂粟目 昆栏树目 金缕梅目 荨麻目 胡桃目 石竹目 蓼目 五桠果目 山茶目 锦葵目 杨柳目 蔷薇目 豆目 桃金娘目 红树目 檀香目 无患子目 牻牛儿苗目 伞形目 杜鹃花目 龙胆目 茄目 唇形目 玄参目 桔梗目 川续断目 菊目等等。单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Liliopsida) ,被子植物门二纲之一。又称百合纲。种子的胚具1片子叶,植物多为草本,稀为木本(龙血树);茎中维管束星散排列,无形成层,不能次生加粗;叶具平行脉或弧形脉;花部通常为3的基数;多成须根系。将单子叶植物纲分为泽泻亚纲、槟榔亚纲、鸭跖草亚纲、姜亚纲和百合亚纲等5个亚纲,约60000种植物。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001. 香蒲科Typhaceae 002. 露兜树科Pandanaceae 003. 黑三棱科Sparganiaceae 004. 水蕹科Aponogetonaceae 005. 眼子菜科Potamogetonaceae 006. 茨藻科Najadaceae 007. 冰沼草科Scheuchzeriaceae 008. 泽泻科Alismataceae 009. 花蔺科Butomaceae 010. 水鳖科Hydrocharitaceae 011. 霉草科Triuridaceae 012. 禾本科Gramineae(Poaceae) 013. 莎草科Cyperaceae 014. 棕榈科(槟榔科)Palmae(Arecaceae) 015. 天南星科Araceae 016. 浮萍科Lemnaceae 017. 须叶藤科Flagellariaceae 018. 帚灯草科Restionaceae 019. 刺鳞草科Centrolepidaceae 020. 黄眼草科Xyridaceae 021. 谷精草科Eriocaulaceae 022. 凤梨科Bromeliaceae 023. 鸭跖草科Commelinaceae 024. 雨久花科Pontederiaceae 025. 田葱科Philydraceae 026. 灯心草科Juncaceae 027. 百部科Stemonaceae 028. 百合科Liliaceae 029. 石蒜科Amaryllidaceae 030. 蒟蒻薯科(箭根薯科)Taccaceae 031. 薯蓣科Dioscoreaceae 032. 鸢尾科Iridaceae 033. 芭蕉科Musaceae 034. 姜科Zingiberaceae 035. 美人蕉科Cannaceae 036. 竹芋科Marantaceae 037. 水玉簪科Burmanniaceae 038. 兰科Orchidaceae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比较除了子叶数量之外,双子叶和单子叶之间还存在着其他很大的不同,尽管这些主要是指单子叶植物分支和真双子叶植物分支之间的不同。许多早期分歧出来的双子叶植物会有些“单子叶”的特征,例如散乱的维管束、三基数的花朵和非三沟的花粉。此外,某些单子叶植物亦会有着“双子叶”的特征,如网状的叶脉。 种子:单子叶植物的胚胎有一个子叶,而双子叶植物的则有两个。 花朵:单子叶植物的花瓣为三的倍数,而双子叶植物的则为四或五的倍数。 茎:单子叶植物茎部维管束是散乱的,而双子叶植物的则是环状的。 次生长:单子叶植物的茎很少会显示出次生长,而双子叶植物的则很常有次生长。 花粉:单子叶植物的花粉有一个沟或气孔,而双子叶植物的则有三个。 根:单子叶植物的根是偶发成长的,而双子叶植物的则是长自胚根中。 叶子:单子叶植物的叶脉是平行的,而双子叶植物的则是网状的。 植物类群(ppt五色缤纷的植物世界)孢子就是无性生殖细胞。(提示,略讲) 不管是有性生殖还是无性生殖,都有两种情况:1、没有专门生殖细胞。如无性生殖中的分裂生殖、出牙生殖或营养繁殖;有性生殖中的结合生殖。水绵进行结合生殖的时候并不是产生专门的生殖细胞,完全就是普通的体细胞进行两两融合的。2、有专门的生殖细胞。如无性生殖中的孢子生殖;有性生殖中的配子生殖。 总之,只要是专门生殖的细胞,正常情况下不需要两两结合就可以单个细胞发育成一个个体,这就是孢子。 孢子是植物所产生的一种有繁殖或休眠作用的细胞,能直接发育成新个体。孢子一般微小,单细胞。由于它的性状不同,发生过程和结构的差异而有种种名称。植物通过无性生殖产生的孢子叫“无性孢子”,如分生孢子、孢囊孢子、游动孢子等;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孢子叫“有性孢子”,如接合孢子、卵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等;直接由营养细胞通过细胞壁加厚和积贮养料而能抵抗不良环境条件的孢子叫“厚垣孢子”、“休眠孢子”等。孢子有性别差异时,两性孢子有同形和异形之分。前者大小相同;后者在大小上有区别,分别称大、小孢子,并分别发育成雌、雄配子体,这在高等植物较为多见。二、多样的生物之二常见的动物动物分类目前,动物分类学家根据动物的各种特征(形态、细胞、遗传、生理、生化、生态和地球分布)进行分类,即自然分类法,将动物依次分为各种等级。 即界、门、纲、目、科、属、种等七个主要等级。其中种是分类所用的基本单位。每一种动物,都可以给它们在这个等级序列中冠以适当的名称和位置。 如棉蚜、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同翅目、蚜科、蚜属、蚜种,它的学名为Aphis gossypii Glover; 大熊猫,属于动物界,脊维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大熊猫科、大熊猫属,大熊猫种,它的学名为Ailuropodamelanoleuca。 在上述分类等级中,科学工作者使用时为了更精确地表达种的分类地位,还将原有的阶元进一步细分,在上述的分类阶元之间加入另外一些阶元,以满足科学工作的需要。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采用的分类附元如下: 界Kingdom 门Phylum 亚门Subphylum 总纲Superclass 纲Class 亚纲Subclass 总目Superoder 目Order 亚目Suborder 总科Superfamily 科Family 亚科Subfamily 属Genus 亚属Subgenus 种Species 亚种Subspecies 动物学家依据动物进化过程中外观特征的变化及内部解剖,生理特征的变化制定了检索表,它可以反映物种间的亲缘关系。 (请教师们浏览一下,不做重点讲授)例如,蜘蛛、昆虫、蚯蚓、鲤鱼、眼镜蛇、青蛙、丹顶鹤和华南虎,它们之间的异同见下列检索表。 A、具有真正的脊索(脊索动物)D 没有真正的脊索(无脊椎动物)B B、身体各节分工不明显,由许多环节组成环节动物门(蚯蚓)身体各节具有真正的分工,由头部、胸部和腹部组成C C、有三对足和二对翅昆虫纲(昆虫) 有四对足,没有翅蛛形纲(蜘蛛) D、完全用鳃呼吸,以鳍运动,终生生活在水中鱼纲(鲤鱼) 主要用肺呼吸,部分动物在生长的某个时期用鳃呼吸,以五趾形附肢运动(至少在成体时),至少在成体阶段生活在陆地上E E、变温动物 F 恒温动物G F、具有中肾:大脑具原脑皮;体名受精,卵无羊膜,指(趾)端无 爪,皮肤裸露两栖纲(青蛙) 具有后肾;大脑具新脑皮层;体内受精,产羊膜卵;指(趾)端 有爪,体表被覆角质鳞片爬行纲(眼镜蛇) G、体表被羽,皮肤缺乏腺体;双重呼吸,具气囊,以鸣管发声; 卵生,有抚育幼雏的本能鸟纲(丹顶鹤) 体名被毛,皮肤腺发达,非双重呼吸,不具气囊,以声带发 声;胎生,哺乳哺乳纲(东北虎) (结论)从上面的检索表中可以看出,蚯蚓、蜘蛛、昆虫三者的亲缘关系较近,其中蜘蛛与昆虫关系更为密切;在其余的几种动物中,青蛙和蛇的关系比它与丹顶鹤和东北虎的关系更为近缘。 自然界动物种类很多,据现在估计,约有150万种左右.为了认识,研究和利用动物,必须为它们分门别类。尽管各种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形态,但同一类群的动物,在形态上往往有许多相似之处,动物学家就根据动物的同一与差异,从小到大,分成许多类群。 1. 种或叫物种(species),是最小的类群,也是动物分类(classification)的基本单元. 2. 将近似的种集合成属(genus). 3. 再将近似的属集合成科(family). 4. 由科集合成目或部(order). 5. 由目再集合成纲(class). 6. 由纲最后集合成门(phylum). 门是分类的最大单元.目前动物界一共分为20余门,其中主要的有下列几门: (以下几个门为重点)1. 原生动物门,如草屐虫,变形虫; 2. 海绵动物门,如毛壶,浴海绵; 3. 腔肠动物门,如海蜇,珊瑚; 4. 扁形动物门,如涡虫,血吸虫; 5. 线形动物门,如蛔虫以及其他寄生於植物和动物体内的寄生线虫; 6. 环节动物门,如蚯蚓,沙蚕,蚂蟥; 7. 软体动物门,如田螺,乌贼; 8. 节肢动物门,如虾,蟹,昆虫; 9. 棘皮动物门,如海参,海星; 10. 脊椎动物门,如鱼,蛙,龟,蛇,鸟,兽. 随著科学技术的发展,动物学知识的增加和积累,人们分别动物特征的手段和方法越来越深入。现在,不仅根据形态进行比较,还用胚胎学,生物化学,数学等方法研究动物分类.动物由小到大的。各级类群,不是人为地根据动物表面的同一与差异排列组合而成的,而是反映了动物的发展历史。 同一类群的动物是比较近缘的动物,譬如虾与蟹,不仅同属于甲壳动物纲,还同属于十足目,它们都具有5对供爬行用的步足,第一对步足通常都成为钳状.把虾与蟹都归并在甲壳动物纲,十足目中,不仅由于它们在形态上的相似,同时也反应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phylogeny). 至于不同类群之间,有的亲缘关系比较近,有的比较远;反之,某些形态特征不是那么相似,亲缘关系较远。 根据亲缘关系的远近,可以把各门动物的关系排列成系统树(system tree),树下方的动物较为原始,树上方为较高等的动物。研究动物的分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很有用处.动物的亲缘关系,就是动物的演化关系.进化论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动物分类相联系.动物类群(多种多样的动物世界ppt)三、多样的生物之三生物的共同特征(一)、生物的共同特征.(重点) 1生物体具有新陈代谢的特征(生物体内所有化学反应的总称,如营养物质的吸收、排泄废物等)。 2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能做出一定的反应,即应激性。 3生物体都具有生长、发育、繁殖的现象。 4生物体都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即都有蛋白质和核酸)和结构基础(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的)。 5生物体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6生物体都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三)、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知道细胞的基本结构即可)1、主要的观察工具:显微镜(简讲或不讲) (1)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观察、清洁、收镜. 装好镜头对好光,载片放在物桌上 左眼看镜右眼睁,调节粗螺把镜降 轻轻降到玻片边,慢慢倒拧镜向上 片向右移像左移,片往下移像向上 先用低倍后高倍,仔细观察莫急慌 (2)注意事项 a镜头的选用: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如:目镜5X物镜50X显微镜放大倍数为550=250倍 b对光 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光线暗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先用低倍镜观察,调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找到细胞,再调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在低倍镜换高倍镜时,转动转换器后,只调细准焦螺旋即可看到物像,用高倍看时,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增大. c找标本 移动原则:标本的移动方向和我们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物镜方向是上、下、左、右颠倒的,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立的,放大的虚像. (3)临时装片的操作方法 擦滴取展盖染吸 注意事项滴水的目的是为了维持植物细胞的正常生理形态,同时也可以排除气泡. 盖盖玻璃片时应从一侧接触到水滴慢慢地轻轻盖下,是为了防止气泡的产生. 从一边滴溶液,从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水,使染液充分浸染标本的全部.2、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3)、动植物细胞的区别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发育成熟的植物细胞内有液泡,有些植物细胞内有细胞核,而有些动物细胞没有。 动物细胞结构图 植物细胞结构图(4)、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发育 细胞的分裂: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细胞分裂示意图 细胞分裂的意义:细胞核中染色体复制加倍,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保证了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细胞的生长:指细胞由小大的变化过程 意义:使体积增大和细胞间质增加. 细胞的分化:随着细胞的增殖,细胞数量增多,细胞的形态和功能逐渐出现了差异,最后形成了具有不同形态和不同功能的各种细胞,这个过程就叫做分化.3、基本组织(1)组织:指由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集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 上皮组织:覆盖于身体表面和体内各种官腔壁的内表面的上皮起保护作用. 结缔组织:骨骼、血液、韧带、软骨具有联接、保护、支持、营养、修复等作用. 肌肉组织:由肌细胞构成(心肌、平滑肌、骨骼肌). 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植物的五大基本组织 (2)器官:不同的组织按一定的顺序取聚集在一起构成器官,器官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植物的六大器官: 营养器官包括: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3)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注:植物无系统). 人体的八大系统是: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运动系统. (4)多细胞生物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个体4、绿色开花植物的新陈代谢 根:生长在土壤中,起固定植株,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以及贮存养料的作用. 植物根尖结构示意图(1)根尖的结构 (2)根的长度不断增加的原因:分生区的细胞不断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体积增大.(3)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 水的主要作用 a水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水是植物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可达5090%. b水充足使植株硬挺,保持直立姿势,使叶片舒展,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水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水是良好的溶剂。无机盐必须溶解于水,才能被根吸收. 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化肥氮肥:促进植物的茎叶茂盛,缺乏时植株瘦弱,叶片发黄;收获菜叶农作 物,应多施氮肥,如白菜、波菜. 磷肥:促进幼苗发育,果实的形成,缺少磷肥,植株特别矮小,叶片呈暗色;收获果实类的农作物,应多施磷肥(如番茄、花生等) 钾肥:促进作物茎杆粗壮,促进糖和淀粉的生成,缺乏时茎秆软弱,容易倒伏,收获茎、根类的农作物,如马铃薯、红薯应施钾肥. (4)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原理:动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渗透作用渗透作用: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隔以【半透膜】,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从【低浓度】的溶液通过半透膜进入【高浓度】溶液中的现象。动植物的细胞就相当于这层【半透膜】,当细胞内外的液体有浓度差时,水分子便会从浓度低的溶液流向浓度高的溶液。这和氧气的自由扩散原理是一样的,氧气是从氧气浓度高处扩散到浓度低处,水也一样,从水的浓度高处(即液体的低浓度)流向水的浓度低处(即液体的高浓度)。 植物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的主要部位:根尖的根毛区.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吸水:周围水溶液的浓度(细胞外)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内)失水:周围水溶液的浓度(细胞外)细胞液的浓度(细胞内) 原因:a. 根毛区由于根毛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很大. b. 根毛区的细胞中有大液泡,其中的细胞液与土壤溶液之间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水分.(吸水、失水现象) 植物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的过程是两个完全独立的过程. 相同点:a. 吸收部位相同根尖的根毛区 b. 无机盐必需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 不同点:吸水靠渗透作用,吸收无机盐靠主动运输,需要载体.(5)水体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等元素含量过高,藻类大量繁殖,出现水华或赤潮现象.这些藻类死了后,微生物进行分解,从而使水中的氧气减少,水体发黑、发臭,叫水体富营养化.如云南的滇池,烟波浩渺,气势恢宏,引发了多少骚人墨客的奇思异想。然而近几年来,却被蓝藻和水葫芦所污染。水葫芦又叫凤眼兰、凤眼莲,南美引进的一种观赏植物。主要分布在池塘、河流、湖泊中,其根系非常发达,吸收能力、无性生殖能力都超强,往往会形成单一的优势群体。近几年,由于水质富营养化导致水葫芦疯长,使得滇池内其他水生生物处于绝灭的边缘。虽经大规模的治理也无济于事。 茎: 茎的结构与功能茎结构示意图 导管筛管示意图 叶(1)叶的结构和功能表面:(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表皮细胞:细胞排列紧密,无色透明,外壁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 保卫细胞:半月形,中间的成对存在,含叶绿 体,中间的孔隙叫气孔,叶肉:栅栏组织:接近上表皮,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含叶绿体较多. 海棉组织:接近下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里面含叶绿体较少.叶脉:支撑作用:含网状脉和平行脉 具有输导作用: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 筛管输送有机物 注:气孔不仅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而且是散失体内水分的“门户”. (2)蒸腾作用:水分以气体状态从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主要在叶中进行. a植物对水分的利用:根尖成熟区吸收的水分,只有1%左右的水用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命活动. b. 植物对水分的散失:根尖成熟区吸收的水分,有99%左右的水分被蒸腾散失. c. 蒸腾作用的意义:促进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 降低叶片的温度 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水 注:水分从外界吸收入植物体中后的途径: 根毛从泥土中吸收水分水从根部运输到叶水从气孔中蒸腾而出光合作用 1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CO2和H2O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光叶绿体 2表达式: (CH2O)n+O2 光合作用的原料:CO2和H2O 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 光合作用的条件:光能 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机物,O2 光合作用的实质:制造有机物,贮藏能量 3验证光合作用产物的方法 a. 利用碘能使淀粉变蓝的特点:证明产物中是否含淀粉. b. 利用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性质,检验产物中是否含有氧气. c. 进行光合作用实验时,进行黑暗处理是为了进行饥饿处理消耗体内已存在的淀粉,排除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d. 利用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被NaOH吸收,可来验证无CO2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情况. 4光合作用的意义 制造有机物转化并储存太阳能 使大气中的O2和CO2的含量相对稳定 形成臭氧层,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作用呼吸作用 1概念:植物体吸收O2,将体内的有机物转化为CO2和H2O,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呼吸作用.酶 2表达式: +能量 3呼吸作用的主要部位:线粒体. 4生理意义:为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及形成各种中间产物. 5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联系与区别(重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区别部位含有叶绿体的细胞所有细胞条件光有光无光均可原料C2O、H2O有机物、O2产物有机物、O2C2O、H2O能量转化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联系:同时进行 相辅相承新陈代谢原理对农业生产技术的影响 1提高光合作用强度措施 2夜间降低呼吸作用温度的措施有:降低温度,控制氧气浓度 3促进根系的生长,促进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的促施. a. 疏松土壤,增强其透气性,有利根与进行呼吸作用 b. 利用植物的向水性,实行干透浇足,促进根的生长 c. 利用植物向肥性,实行深层施肥,划区域施肥等,促进根的生长绿色植物的生殖与发育 绿色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一) 花的结构花花被花萼花瓣花蕊雄蕊花药:有许多花粉花丝雌蕊柱头花柱子房子房壁胚珠珠被卵细胞极核 花结构示意图(二)传粉和受精 植物开花后,须经过传粉和受精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 1传粉:指花粉从花药散发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传粉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异花传粉根据外力不同又分为虫媒花和风媒花. 2受精:指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过程:花药中的一个花粉粒落到雌蕊的柱头上后,萌发出花粉管的同时形成两个精子,精子通过花粉管进入子房中的胚珠内,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核细肥结合形成受精极核,最后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受精极核发育成种子的胚乳. 受精过程示图(三)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1受精作用完成后,花被,雄蕊及雌蕊的柱头与花柱一般都萎谢. (1)子房壁果皮 胚珠种子 受精卵种子中的胚 受精极核种子中的胚乳 珠被种皮 子房发育示意图种子的结构双子叶植物种子胚胚芽胚轴胚根胚根子叶:两片,贮存营养物质胚乳:贮存营养,大多由于植物没有,但蓖麻林等有胚乳种皮:保护作用单子叶植物种子胚胚芽胚轴胚根胚根子叶:一片胚乳:贮存营养种皮:保护作用(四)种子 玉米种子示意图 菜豆种子示意图2种子的萌发 萌发过程 胚芽茎和叶胚根根胚轴根与茎相连接的部位 内因具有生命活力,且完整的胚子叶或胚乳饱满,能为胚的发育提供足够的营养内因充足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萌发的必要条件 种子萌发示意图(五)生殖方式 1有性生殖:通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繁殖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其特点是是繁殖出的新个体得到了双亲的遗传物质. 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必须经过开花传粉受精过程才能结果.生产上的应用,人工传粉. 2无性生殖: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其特点是产生出的新个体中的遗传物质与母体的完全相同.方式出芽生殖孢子生殖分裂生殖营养生殖:嫁接、分根、压条、扦插 无性生殖的应用:由于营养繁殖能保持某些栽培植物的优良性状,而且繁殖速度快。四、健康的生活(略)五、微生物微生物的定义 现代定义: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 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霉菌、酵母菌等。(但有些微生物是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等。) 微生物的特点:个体微小,一般0.1mm。 构造简单,有单细胞的,简单多细胞的,非细胞的。进化地位低,大多依靠有机物维持生命。 微生物的分类 原核类:三菌,三体。 即三菌:细菌、蓝细菌、放线菌 三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真核类: 真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 非细胞类: 病毒,亚病毒 ( 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微生物的五大共性:体积小,面积大 ;吸收多,转化快; 生长旺,繁殖快; 适应强,易变异; 分布广,种类多。 (一)、病毒:1.原生微生物 2.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的核心 3.无细胞结构 4.异养,细胞内寄生 5.在寄主细胞内复制繁殖 6.A.传染疾病(人体的流感,SARS,肝炎,艾滋病等;动物的鸡瘟,狂犬病, 疯牛病等;植物的烟草花叶病,小麦丛矮病等) B.利用噬菌体治疗细菌性疾病,利用动物病毒防治植物害虫. 7.流感,SARS,肝炎,艾滋病病毒等(二)、细菌:1.原核微生物 单细胞生物 2.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 3.一般为异养,腐生或寄生 4.分裂生殖 6.A.传染疾病(痢疾,肺炎等),使食物腐败 B.工业:制醋,制味精,制酸奶,泡菜等 农业:制沼气 7.腐生细菌促进动植物遗体的分解,有利于物质循环8.大肠杆菌,乳酸菌,醋酸杆菌,痢疾杆菌(三)、真菌:1.真核微生物 2.单细胞生物或多细胞生物 3.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 4.异养,腐生或寄生 5.孢子生殖或出芽生殖 6.A.使人畜患病(脚癣,皮炎等);食品,纺织品霉变 农作物患病:小麦锈病,水稻瘟病 B.根瘤菌固氮;食用;酿酒,做面包等;制药 7.腐生真菌分解动植物遗体,促进自然界物质循环 8.酵母菌,青霉,曲霉,蘑菇等细菌和真菌的区别细菌和真菌的名称中均有一个“菌”字,同属微生物,但两者在生物类型、结构、大小、增殖方式和名称上却有着诸多不同。比较如下:一、生物类型一是就有无成形的细胞核来看:细菌没有核膜包围形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真菌有核膜包围形成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二是就组成生物的细胞数目来看:细菌全部是由单个细胞构成,为单细胞型生物;真菌既有由单个细胞构成的单细胞型生物(如酵母菌),也有由多个细胞构成的多细胞型生物(如食用菌、霉菌等)。二、细胞结构细菌和真菌都具有细胞结构,属于细胞型生物,在它们的细胞结构中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但却存在诸多不同,具体表现在:一是细胞壁的成分不同: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而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