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操作规程.doc_第1页
下肢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操作规程.doc_第2页
下肢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操作规程.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下肢动脉狭窄介入治疗操作规程一:明确诊断1. 各项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四项、C反应蛋白、血沉等)。2. 影像学检查(CTA、MRA、血管超声、血管造影等)。二:适应症1. 狭窄程度50%。2. 跨狭窄段压力1.33kpa(10mmhg)。3. 患者有下肢缺血症状,如间歇性跛行、静息痛、下肢溃疡等。4. 血管搭桥术后吻合口或搭桥血管的狭窄。三:禁忌症1. 长段、弥漫性髂股动脉狭窄,病变长度15cm者。2. 动脉阻塞,经溶栓治疗后,导丝仍无法通过阻塞段血管者。3. 重症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4. 凝血功能、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四:术前准备1. 进行血常规、凝血四项、肝肾功能、血脂全项、心电图、胸部X线等检查。记录踝/臂指数,拟定介入治疗方案,列出各种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应对措施。2. 患者或家属签署介入治疗知情书。3. 碘过敏试验、抗生素皮试、双侧腹股沟区备皮、术前4小时 1禁食水。 五:药物准备 肝素钠针125002支、地塞米松针20mg、2%利多卡因针200mg、尿激酶针50万、水溶性碘造影剂100ml、罂粟碱针60mg、硝酸甘油针300g、生理盐水500ml5瓶、5%葡萄糖液500ml及急救药品等。六:器材准备1. 4-5F动脉鞘、Cobra导管(C3)、猎人头导管(H1)、泥鳅导丝、交换导丝、7-8F导管鞘、穿刺针、刀片等。2. 8-10mm直径球囊导管、10-12mm直径自膨式支架或10mm直径球扩式支架、10-12mm覆膜支架、压力泵等。七:操作步骤1. 实施心电监护,开通静脉通路。2. 入路选择,同侧或对侧股动脉,必要时可选择腋动脉。3. 患者取仰卧位,穿刺部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麻下做改良法seldinger动脉穿刺,置入4-5F动脉鞘,以泥鳅导丝做引导,将4-5F导管插至动脉狭窄段的近心端,高压注射器,以每秒3-4ml速率,100psi压力,注入8-10ml造影剂做患侧髂、股动脉、腘动脉及其分支DSA检查,确定血管狭窄形态、部位、程度、范围及侧支循环情况。4. 对适合动脉腔内成形术者,首先经导管注入肝素钠针剂3000-5000及硝酸甘油针300g,置入交换导丝越过动脉狭窄段,置换7-8F导管鞘,沿交换导丝置入8-10mm球囊导管,向球囊内加压注入稀释造影剂至球囊峰腰压迹消失,再重复DSA检查5. 对适合动脉支架置入者,在完成球扩术后,即沿交换导丝置入10-12mm直径支架,确定位置后,释放支架,再重复DSA检查。八:注意事项1. 严禁对狭窄段反复球囊扩张,球囊扩张术中出现动脉夹层,应随即植入支架。新鲜血栓形成者,即通过导管注入尿激酶30-50万做溶栓治疗。2. 狭窄段较长越过髋关节或膝关节者,宜选择自膨式、柔顺较好较长的支架。血管严重狭窄时,应选用球扩式支架。九:常见并发症及处理1. 动脉破裂出血和假性动脉瘤,可选择植入覆膜支架。2. 穿刺部位出血和血肿,术后保留导管鞘6小时再行拔出,延长压迫时间。十:术后处理及预防1.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针5000,每12小时1次,共3天。在凝血机制监测下,口服华法林片3mg,每日1次,共1个月。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0.3g,每日1次,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