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提升练三 区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doc_第1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提升练三 区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doc_第2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提升练三 区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doc_第3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提升练三 区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doc_第4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提升练三 区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区域与区域可持续发展(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2014重庆文综)下图示意三峡库区滑坡频率(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百分比)与月均降水量关系。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渔业天然捕捞量增加,其主要原因是()a.水生植物增加b.水体富营养化c.鱼的种类增加d.水面面积扩大【解析】选d。三峡水库蓄水后,水位升高,水面面积扩大,使鱼类的生存空间增大,从而使库区渔业天然捕捞量增加。2.(2014四川文综)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反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下图为南海全年风功率密度等级图。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a.地b.地c.地d.地【解析】选b。结合图例可以看出、地风功率密度等级小,风力资源不丰富;地风功率密度等级高,风力资源丰富,而且距能源消费市场(沿海地区)近;地虽风功率密度等级高,风力资源丰富,但离能源消费市场(沿海地区)远。3.(2014浙江文综)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读表,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城市化水平(%)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全国1.0052.571.001.00青海0.8647.440.140.95河南0.8242.437.741.07黑龙江0.9356.901.000.29浙江1.6563.200.832.56a.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c.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d.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解析】选d。表中信息显示,四个省份中浙江省经济最发达,城市化水平最高,科技水平较发达,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但人均耕地最少,故a、c项错误;河南省水资源压力最大,不适合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故b项错误;黑龙江省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最小,城市化水平较高,适宜发展规模较大的商品农业,故d项正确。(2014浙江文综)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4、5题。4.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a.b.c.d.5.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解析】4选d,5选a。第4题,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是将长江下游的水调入华北地区,调水会使调入区地下水位上升,加剧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故错误;调水可以增加丙地运河的水量,有利于改善运河的航运条件,故正确;根据图中海拔信息,丙至戊段海拔先升高后降低,故丙地至丁地河段不能自流引水,故错误;调水可以缓解北方地区用水紧张状况,故正确;选项d正确。第5题,调入北方的水主要用于北方地区的生产和生活,水质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长江水质问题一定会引起更多的社会关注,故a项正确。6.(2014珠海二模)下图为我国某城市2010年和2013年产业结构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三产业发展限制了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b.第二产业产值呈下降趋势c.第一产业比重太低,结构不合理d.该市产业结构实现了升级【解析】选d。由图可知,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增加,会促进第一、二产业发展;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但产值会上升;第一产业比重较低,表明第二、三产业得到充分发展,是经济发展水平高的体现,产业结构实现升级,趋于合理。故选d。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流域,表为该流域四个河段平均坡度表。读图表,完成7、8题。河段平均坡度0.0850.1250.0450.0027.落差是指河段两端之间的水面高程差。下列河段中落差最大的是()a.b.c.d.8.关于河段开发的重点是()a.水产养殖b.水土保持c.内河航运d.梯级开发【解析】7选a,8选b。第7题,坡度=坡面的垂直距离/水平距离,故坡面的垂直高度即落差等于坡度与水平距离的积;图中比例尺相同,则根据图上距离与坡度的乘积即可进行比较得出河段落差最大。第8题,处于河流上游,植被破坏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在河流开发过程中应注意水土保持。2014年3月24日当地时间22时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拉扎克宣布,根据最新收到的卫星分析数据,可以判定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370航班在印度洋南部海域(42s,92e)“终结”。此时该海域风大浪高,多恶劣天气,给海上搜救带来极大困难。据此完成9、10题。9.获取卫星分析数据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b.rs和gpsc.gps和gisd.rs和gis10.该海域此时风大浪高的主要原因是()a.地处热带,海水温度高b.温带海域,西风强盛c.副高控制,上升气流强d.大洋中部,洋流强大【解析】9选c,10选b。第9题,利用卫星获取海域精确位置,使用gps,对卫星数据进行分析,需要用gis;而rs不能精确定位。第10题,从纬度位置分析,该海域位于温带西风带范围,受西风的影响风大浪高。11.(2014中山模拟)农作物秸秆是一种潜在的生物质能源,其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差异性。下图为我国江苏省2009年秸秆资源构成比例图。近年来,该省秸秆资源分布明显出现“北多南少”局势,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暖,北部水稻种植范围扩大b.北部利用沿海滩涂增加作物耕种面积c.南部以丘陵地形为主,耕地资源减少d.南部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农业结构调整【解析】选d。江苏省北部农作物是小麦,a错;沿海滩涂不能增加作物耕种面积,可以发展旅游业、海水养殖业,b错;南部以平原地形为主,c错;南部距“长三角”近,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多,d正确。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2014深圳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材料一乌克兰地形及黑土分布图材料二流经首都基辅的第聂伯河是乌克兰最大河流,该河径流量61%集中在春季,此外,夏秋占24%、冬季占15%。下表为基辅和波尔塔瓦的气候统计资料。月份项目123456789101112基辅均温()-5.6-4.20.78.715.118.219.318.613.98.12.1-2.3降水量(mm)474639495373886947355152波尔塔瓦均温()-6.6-5.3-0.18.815.418.620.119.414.37.61.5-3.1降水量(mm)433735405160714644424951材料三黑土是在季节性干旱气候条件下,原生植被茂盛的地区,有机质不易分解并历经千百年大量积累而形成的一种肥沃土壤。乌克兰有世界最大的黑土分布区,其大平原流域地势平坦,土壤主要受到风的侵蚀,由于过度毁草开荒、破坏地表植被,水土流失严重以及受到工业污染等,曾发生破坏性极强的“黑风暴”。一次大的“黑风暴”能使一些地方的土层被毁坏5至12厘米,最严重的达20多厘米。(1)乌克兰地形以为主;气候类型主要属。(2)根据材料二,第聂伯河的水量以补给和补给为主。(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乌克兰黑土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原因。(4)乌克兰南部是前苏联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区内采矿、冶金(钢铁)、机械制造、金属加工等工业发达,黑海沿岸的尼古拉耶夫有“乌克兰船都”之称。分析其发展造船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5)为保护黑土地免受侵害,乌克兰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乌克兰位于河流的下游,地形以平原为主;距海洋较远,受西风带影响小,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第(2)题,由材料二可知,第聂伯河径流量61%集中在春节,此外,夏秋占24%、冬季占15%,说明冬季降雪量大,春节积雪融化,河流水量增大,故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雨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第(3)题,乌克兰植被茂盛,为黑土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质;该国纬度较高,年均温较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地形平坦,外力侵蚀作用弱,形成了有机质丰富的黑土。第(4)题,乌克兰钢铁工业发达,原料丰富,冶金、机械制造、电力工业与之配套,船舶装备制造能力强;造船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濒临黑海,海运发达,邻近欧洲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大,促进了造船业的发展。第(5)题,保护黑土,可以营造农田防护林,实施科学耕作,采取保土轮作、套种、少耕、免耕等措施防止土壤侵蚀;要调整农业结构,因地制宜合理安排农业、林业和牧业等用地;防治工业污染等。答案:(1)平原温带大陆性气候(2)雨水季节性积雪融水(3)植被茂盛,为黑土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有机质;年均温较低,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利于有机质积累;地形平坦,侵蚀作用弱。(4)钢铁工业发达,原料丰富;冶金、机械制造、电力工业与之配套,船舶装备制造能力强(或造船业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濒临黑海,海运发达;邻近欧洲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大。(任答3点即可)(5)营造农田防护林;实施科学耕作,采取保土轮作、套种、少耕、免耕等措施防治土壤侵蚀;调整农业结构,合理安排农业、林业和牧业等用地;防治工业污染。(任答4点即可)13.(2014广州二模)1976年,河南省柘城县从国外引进三樱椒种植、加工技术,此后种植面积、加工能力逐年增加。1999年柘城县被命名为“中国三樱椒之乡”。现在,柘城县无公害三樱椒标准化种植已形成“公司+标准+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产品畅销国内外。阅读以下材料,完成(1)(4)题。(28分)材料一河南省柘城县地理位置示意图。材料二三樱椒生长期120135天,喜凉爽气候,不耐严寒霜冻,喜土壤肥沃。柘城县三樱椒种植分布如下图所示。(1)柘城县位于(地形区),地势特点是。(2)河南省交通区位特点是 。(3)简述柘城县种植三樱椒的优势区位条件。(4)柘城县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等。借鉴柘城县三樱椒种植业的成功经验,提出加快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建议。【解析】第(1)题,由材料一可以看出,柘城县位于河南省中东部,位于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其地势特点是地势低平,自西北向东南降低。第(2)题,河南省位于我国中部,南北向京九铁路和东西向陇海铁路在此交会;许多东西向和南北向公路穿过河南,故河南省交通区位特点是铁路、公路南北、东西纵横交会。第(3)题,种植三樱椒的优势区位条件要从自然条件(地形、气候、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交通等)方面分析。第(4)题,从材料中可概括柘城县农业具有区域化、专业化生产的特点;为加快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可从因地制宜,发挥区位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加大农产品加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发展“公司+标准+基地+农户”生产模式,形成农工商一体化,促进农业社会化过程。答案:(1)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低平,自西北向东南降低(2)铁路、公路南北、东西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