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第 1 部分:输电线路176第 1 部分:输电线路高压电缆安装作业指导书编码:SDXL-ZW-13SDXL-ZW-13 高压电缆安装作业指导书目次1 工程概况及适用范围 1412 编写依据 1413 作业流程 1414 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 1425 作业准备 1426 作业方法 1437 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 1461791 工程概况及适用范围1. 1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 110500kV 电压等级交联电缆预制式中间接头、终端头安装。1. 2 工程简述 包括:工程的总体情况,铁塔设计型号,工程量,地形等。2 编写依据表 2-1 编 写 依 据序号引用资料名称1GB 50168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2DL/T 5161.15161.17200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第 5 部分 电缆线路施工质量检验3DL 409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4Q/CSG 100022004架空线路及电缆安健环设施标准5Q/CSG 100102004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价标准6Q/CSG 11105.22008南方电网工程施工工艺控制规范7CSG/MS 09122007电网建设工程安全和环境管理设施规范应用手册8施工图纸9电力电缆施工手册(2002.5)10附件厂家安装说明书及技术资料3 作业流程图 3-1 作业(工序)流程图4 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4.1 高压电缆安装作业前,施工项目部根据该项目作业任务、施工条件,参照电网建设施工安全基准 风险指南(下简称指南)开展针对性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形成该任务的风险分析表。4.2 按指南中与高压电缆安装作业相关联的电网建设安全施工作业票(编码:SDXL-ZW-13-01/01),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分析,确定风险等级,现场技术员填写安全施工作业票,安全员审核,施工负责人签发。4.3 施工负责人核对风险控制措施,并在日站班会上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接受交底的作业人 员负责将安全措施落实到各作业任务和步骤中。4.4 安全施工作业票由施工负责人现场持有,工作内容、地点不变时可连续使用 10 天,超过 10 天须重新办理作业票,在工作完成后上交项目部保存备查。表 4-1 作业任务安全基准风险指南序号危 害 名 称风险种类风险等级风险控制措施1杂乱的施工现场摔绊可接受的风险1. 施工作业前,施工人员清理作业场地,确保施工场地无杂物。2. 保持现场整洁,道路畅通。3. 熟悉周围环境、地形地貌,特殊地形制定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2高处的物体物体打击可接受的风险安全员对进入现场人员的安全防护用品使用进行检查,确保人员正确佩戴安全帽3高处作业坠落 物体打击低风险在塔上或高空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带,严禁 往下抛掷物件4工作棚架搭设(拆除) 不符合安全要求物体打击 坠落低风险1. 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2. 棚架搭设应牢固 可靠且经检查 合格后方 可使用。3. 应设专人监护5不正确的开箱方法设备破损可接受的风险1. 附件开箱应使用起钉器,不得用撬棒伸入箱 内或穿过瓷件箱板开箱,以防损坏设备;2. 配合使用的撬棒、手锤、凿子、螺丝等手动 工具,不得敲打附件内侧的箱板6附件、工具堆放失稳物体打击低风险附件及工具有防倾倒措施或防止滚落措施7朝天的铁钉刺伤可接受的风险开箱后的所有箱板,及时打弯“朝天钉”,专人清理回收,堆放到指定位置8安全距离不足触电 设 备破损 局 部停电低风险在带电区域作业,各电压等级的区域设置限高和安全距离标志,并设专人监护,确保人员和车辆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吊车和升降车在带电区内工作时,车体应良好接地9锋利的刀具刺伤低风险使用锋利刀具切开电缆,操作人要控制好力量 及方向,以免划伤或刺伤手脚及他人10高温灼烫伤低风险1. 电缆加温应 有防火措施, 现场配备消防 器材。2. 操作人员要穿工作服及戴防护手套11质量不合格的工器具触电低风险1. 使用前对机具进行检查、试用。2. 煤气瓶动火前,应检查气管和煤气枪头完好12不按规定使用个人安全 防护用品划伤可接受的风险1. 施工人员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打磨电缆 戴防护手套。2. 切割机、手提砂轮机要用橡胶软线,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开关和接地线,并检查外壳手柄开关及旋转开关是否良好13搬运物件时人员动作不 协调夹伤低风险重大物件不得直接用肩扛运,抬运时应步调一 致,同起同落,并应有人指挥14压接机带病工作物体打击低风险1. 压接前应对压力管及压力表进行检查,压接 过程中应有专人监视压力表读数。2. 压接钢模必须配套,如发现裂纹,杜绝使用15超压损坏电缆设备损坏低风险1. 压接时,操作者应位于压钳作用力方向侧进行观察,防止超压损坏电缆。2. 所有连接部位应经常检查连接状态,发现有 不良现象必须消除后再进行工作16未正 确 使 用 安 全 工 器具、防护用品物体打击可接受风险压接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和劳 保用品17高处压接时无防护措施坠落低风险1. 在高处作业时应搭设作业平台。2. 作业过程按要求使用安全绳或防坠落装置18剥除电缆外护层及金属 护套时被割伤或弹伤物体打击可接受风险作业人员应按要求使用防护用品和劳保用品19高处预制时无防护措施坠落低风险1. 在高处作业时应搭设作业平台。2. 作业过程按要求使用安全绳或防坠落装置20飞溅的高温熔化物灼伤可接受风险作业人员应戴防护眼镜、手套,有防止飞溅伤 人的防护措施21加热作业中,附近有易 燃易爆物品火灾低风险1. 作业前应清除周边易燃易爆物品。2. 制作电缆头时应有防火措施,加热应缓慢22化铅(锡)时被烫伤烫伤低风险熔化铅(锡)块时,容器和工具必须干燥,熔化过程中严防水滴带入熔器中,熔化材料不得超过容器容积的 3/423电烙铁绝缘损坏触电可接受风险1. 作业前应对工具进行检查,严禁带病作业。2. 作业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电源开关应在操作人员伸手可及的部位24耐压试验时电缆另一端 有人作业电击中等风险1. 试验前应将被试体加临时遮栏或标志旗绳,并张挂“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2. 加压过程中应设监护人5 作业准备5. 1 人员配备表 5-1 人 员 配 置 建 议 表工 序 名 称建议工作人数负责人数监护人数施工准备51表 5-1(续)工 序 名 称建议工作人数负责人数监护人数工作棚架搭建611附件开箱检查及保管311电缆开线、加温611绝缘层打磨611导体压接411预制件组装611屏蔽处理611185注:作业人数根据具体工程量配备。5. 2 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表 5-2 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表序号名 称规格/编号单位数量备 注1手携式电锯按电压等级把22压接机100T/200T台1含工模3焊机台14煤气枪把35打磨机台36刨刀把37电吹风1000W个38手扳葫芦1T个39链条葫芦5T个310加温器台6含加温带11电烙铁把612直尺把313卡尺把314湿温计只16 作业方法6. 1 安装准备6. 1. 1 技术资料:施工图纸、安装工艺、安技措施。6. 1. 2 人员组织:技术负责人、安装负责人、安全质量负责人和技能人员。6. 1. 3 机具的准备:按施工要求准备机具并对其性能及状态进行检查和维护。6. 1. 4 施工材料准备:附件、耗材等。6. 2 安装作业由于 110kV 及以上电缆的终端头、接头的生产厂家较多,每个厂家的制作、安装工艺方法不同,在 具体施工中应根据施工图纸、厂家安装制作手册进行终端头、接头制作。以下安装作业仅供参考。电缆终端安装图如图 6-1 所示,电缆中间接头安装图如图 6-2 所示。图 6-1 电缆终端安装图6. 2. 1 瓷套式终端头安装图 6-2 电缆中间接头安装图6. 2. 1. 1 按装箱单清点零部件是否足数、完好,核对产品规格是否正确。6. 2. 1. 2 确定基准面和电缆末端,测量套管实际高度,临时固定电缆,在基准面向上量要求尺寸为电缆末端,并切除多余电缆。6. 2. 1. 3 按尺寸剥去电缆外护层和金属护套,并刮去外护层末端的一段石墨涂层。6. 2. 1. 4 在电缆上包绕加热带,调节加温器对电缆作 80、3h 的加热以消除机械应力。6. 2. 1. 5 按尺寸剥除绝缘屏蔽包带。6. 2. 1. 6 按尺寸剥出导体、削铅笔头,并露出 45mm 导体屏蔽,用砂纸打磨导体表面。6. 2. 1. 7 将接线柱套入电缆线芯,并选用相应的压模进行压接,压接后用砂纸打磨压痕。6. 2. 1. 8 按尺寸作绝缘屏蔽层末端标记,用玻璃或专用刨刀刮削绝缘屏蔽层,其末端应有 30mm 长的过渡斜面。6. 2. 1. 9 依次用 120、240、320、600 号砂带打磨绝缘表面,并测量记录正交方向的主绝缘外径,并应与 应力锥内径相配合。6. 2. 1. 10 在接线柱压接段和电缆铅笔头位置依次用半导电带、绝缘带、PVC 黏带包绕。6. 2. 1. 11 在绝缘屏蔽层末端按尺寸包绕半导电带、铅带、铜网带,并用 PVC 黏带覆盖。6. 2. 1. 12 依次套入热缩管、尾管、密封圈、锥托,并放置施工位置以下。6. 2. 1. 13 清洁应力锥和电缆外表,并涂上硅油,按尺寸套入应力锥于标记位置。6. 2. 1. 14 清洁应力锥罩,装入密封圈,套入套管内并固定。6. 2. 1. 15 将支撑绝缘子固定在电缆终端头支架上。6. 2. 1. 16 吊装套管,将其固定在支撑绝缘子上。6. 2. 1. 17 终端头顶部金具预装配,装入顶盖、压盖、紧圈等,按尺寸调整电缆。6. 2. 1. 18 装配锥托,拧紧螺栓,收紧弹簧至要求尺寸。6. 2. 1. 19 拆除顶部预装的零部件,将加热去潮的硅油注入套管内,至要求尺寸。6. 2. 1. 20 安装顶盖、压盖、屏蔽罩,并套入相应的密封圈。6. 2. 1. 21 装配尾管,并用铜编织带焊接金属护套和尾管。6. 2. 1. 22 在尾管焊接范围包绕绝缘带、防水带、PVC 黏带等。6. 2. 1. 23 清洁收尾工作。6. 2. 2 预制式中间接头安装6. 2. 2. 1 按装箱单清点零部件是否足数、完好,核对产品规格是否正确。6. 2. 2. 2 将电缆放置于接头井最终接头位置,在中线位置切断电缆。6. 2. 2. 3 按尺寸剥去电缆外护层和金属护套,并刮去外护层末端的一段石墨涂层。6. 2. 2. 4 在电缆上包绕加热带,调节加温器对电缆作 80、3h 的加热以消除机械应力。6. 2. 2. 5 按尺寸剥除绝缘屏蔽包带。6. 2. 2. 6 按尺寸剥出导体,用砂纸打磨导体表面。6. 2. 2. 7 按尺寸作绝缘屏蔽层末端标记,用玻璃或专用刨刀刮削绝缘屏蔽层,其末端应有 30mm 长的过 渡斜面。6. 2. 2. 8 依次用 120、240、320、600 号砂带打磨绝缘表面,并测量记录正交方向的主绝缘外径,并应与预制件内径相配合。6. 2. 2. 9 依次套入热缩管、铜保护壳、密封圈、绝缘环等,并放置施工位置以外。6. 2. 2. 10 用专用工具将预制件或安装主体套入电缆一侧,并临时固定和保护。6. 2. 2. 11 将连接管套入两侧电缆线芯,并选用相应的压模进行压接,压接后用砂纸打磨压痕。6. 2. 2. 12 在连接管处安装均压套,并作固定和引线连接。6. 2. 2. 13 清洁电缆外表,并涂上硅油,按尺寸套入预制件或安装主体于标记位置。6. 2. 2. 14 在预制件两侧绕包半导电带、绝缘带,并作屏蔽层处理。6. 2. 2. 15 安装铜保护壳和绝缘环,并连接固定,两侧用铜编织带连接金属护套和铜壳。6. 2. 2. 16 铜壳两侧焊接范围依次用防水带、环氧泥、绝缘带、PVC 黏带包绕密封。6. 2. 2. 17 将去潮的混合物注入铜保护壳内,直到注满为止,并对注入口作密封处理。6. 2. 2. 18 安装接地线或交叉互联线。6. 2. 2. 19 安装环氧外保护壳,固定并作两侧末端的密封保护,注入绝缘混合物,并对注入口作密封处理。6. 2. 2. 20 清洁收尾工作。7 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7. 1 质量控制措施7. 1. 1 安装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电缆附件安装技术培训,具有一定的电缆附件安装技术经验,并严格遵 守制作工艺规程,编写安装工艺监督检查表。7. 1. 2 制作电缆终端和接头前,应熟悉安装工艺资料,做好检查,并符合下列要求:7. 1. 2. 1 电缆绝缘情况良好,无受潮、进水。7. 1. 2. 2 附件规格应与电缆一致,零部件应齐全无损伤,绝缘材料不得受潮、密封材料不得失效。壳体 结构附件应预先组装,清洁内壁,结构尺寸符合要求。7. 1. 2. 3 施工用机具应齐全、整洁,便于操作,消耗材料齐备。7. 1. 2. 4 对于新产品和非常规材料,必要时应进行试装配,并对相关尺寸预先测量和计算。7. 1. 2. 5 在室外制作电缆终端与接头时,应搭设临时工作棚架。关键工序时,建议其空气相对湿度宜为85及以下,温度宜为 530。7. 1. 2. 6 电缆终端与接头安装时,应防止尘埃、杂物落入绝缘内,严禁在雾或雨中施工。7. 1. 3 制作电缆终端和接头时,应做好记录,注意事项如下:7. 1. 3. 1 制作电缆终端头与中间接头时,从剥切电缆开始应连续操作至完成,尽量缩短主绝缘暴露时间; 在装配预制件和安装主体时,必须连续工作,不允许间断停顿。7. 1. 3. 2 电缆加热校直时,应特别注意对电缆本身的保护,严格控制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必要时,还应施以适当的保护措施。7. 1. 3. 3 电缆加热自然冷却后,用直尺检查电缆的校直情况:每 400mm 长度范围,在电缆圆周上每 90 测量一个方向,共 4 个方向,弯曲度应在 2mm 以下。7. 1. 3. 4 剥切电缆时不应损伤线芯和保留的绝缘层,金属护套切断处的断口适当扩张和磨去毛刺。7. 1. 3. 5 绝缘屏蔽层末端过渡斜面严禁使用界刀或绝缘剥削刀,只能使用玻璃片或专用刨刀小心刮削, 过渡处不允许有凹坑或台阶,其断口应整齐平滑。7. 1. 3. 6 安装应力锥、预制件或安装主体前,仔细检查电缆绝缘表面是否光滑平整、尺寸是否准确、标记是否做对。7. 1. 3. 7 电缆线芯压接前,确认应套入的零部件是否全部套入,并做好保护措施。7. 1. 3. 8 导体压接时,不许弯曲,确保电缆线芯与导体连接管水平在同一轴线上。7. 1. 3. 9 应力锥和预制件只能用无水酒精而非其他清洁剂清洁。7. 1. 3. 10 所有零部件的密封槽必须带有密封圈,安装时密封圈需涂上密封硅胶。7. 1. 3. 11 所有半导电带或金属绕包带严禁绕包至预制件绝缘段等要求绝缘的范围上,在半导电层打磨的 砂带严禁打磨电缆主绝缘部分。7. 1. 3. 12 所有带材绕包时,要 50搭接,自黏带要 70拉伸。7. 1. 3. 13 重要部件,特别是应力锥、预制件、安装主体的内表面、密封圈、密封槽及配合面间不能造成 刮痕,部件之间配合良好。7. 1. 3. 14 进行封铅或搪锡工序时,一定要在规定点用热电偶检测金属护套表面温度不超过 120,以免损伤电缆内绝缘。7. 1. 3. 15 所有安装零件平面应贴合、螺丝拧紧;多个螺栓固定的零部件组装时,每个螺栓的拧紧勿一拧 到底,以逐个断续拧紧为宜,并用力矩扳手进行校验。7. 1. 3. 16 需要加热的硅油最好加热至 100左右高温去潮后注入,并按照不同气温下的工艺尺寸控制注入量。7. 1. 3. 17 电缆终端头上应有明显的相色标志,可选择在屏蔽罩外表面涂上相序颜色,与接入系统的相位 一致。7. 1. 4 电缆终端头和接头安装完毕后,应核对安装记录,并确认所有工序是否完成、相关人员是否签名。7. 2 质量控制表表 7-1 质量控制表序号控 制 点控 制 方 式WHS1电缆中间接头制作安装2电缆终端制作安装注:W:见证点;H:停工待检点;S:旁站点。7. 3 检验标准检 验 标 准 按 GB 50168 2006 电 气 装 置 安 装 工 程电 缆线路 施 工 及验收 规范、 DL/T 5161.1 5161.172002 电 气 装 置 安 装 工 程 质 量 检 验 及 评 定 规 程 第 5 部 分 : 电 缆 线 路 施 工 质 量 检 验 、10kV500kV 输变电及配电工程质量验收与评定标准 第 2 部分:变电电气安装工程中的要求进行检验。附件 1 安全施工作业票编码:SDXL-ZW-13-01/01工作时间工作地点技术员现场安全员现场负责人安全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序号危害名称风险种类风险等级风险控制措施1杂乱的施工现场摔绊可 接受的 风 险现场作业应严格执行相关安全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并 重点关注但不限于以下措施: 施工作业前,施工人员清理作业场地,确保施工场地 无杂物,保持现场整洁,道路畅通。 安全员对进入 现场人员的安全 防 护用品使用 进行检 查,确保人员正确佩戴安全帽。 附件开箱,箱板、支撑,应使用起钉器;不得用撬棒 伸入箱内或穿过瓷件箱板开箱,以防损坏设备;配合 使用的撬棒、手锤、凿子、螺丝儀等手动工具,不得 敲打附件内侧的箱板。 开箱后的所有箱板,及时打弯,专人清理回收,堆放 到指定位置。 在带电区域作业,各电压等级的区域设置限高和安全 距离标志,并设专人监护,确保人员和车辆与带电体 的安全距离。吊车和升降车在带电区内工作时,车体 应良好接地;使用前对机具进行检查、试用。 切割机、手提砂轮机要用橡胶软线,必须装设漏电保 护和接地线 ,并检查 外 壳 手 柄 开 关 及 旋 转 开 关 是 否 良好。 作业前应清除周边易燃易爆物品;制作电缆头时应有 防火措施,加热应缓慢。 熔化铅(锡)块时,容器和工具必须干燥,熔化过程 中严防水滴带入熔器中,熔化材料不得超过容器容积 的 3/4。 作业前应对工具进行检查,严禁带病作业。 作业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电源开关应在操作人员伸 手可及的部位。 作业人员应戴防护眼镜、手套,有防止飞溅伤人的防 护措施。 试验前应将被试体加临时遮挡或标志旗绳,张挂“止 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 加压过程中应设监护人2高处作业坠落低风险3不正确的开箱方 法设备破损可 接受的 风 险4朝天的铁钉刺伤可 接受的 风 险5安全距离不足触电低风险6压接机带病工作物体打击低风险7绝缘层打磨不按规定使 用个人安全 防护用品可 接受的 风 险8超压损坏电缆设备损坏低风险9剥除电缆外护层 及金属护套时被 割伤或弹伤物体打击可 接受的 风 险10高处预制时 无防护措施坠落低风险11飞溅的高温熔化 物灼伤可 接受的 风 险12加热作业中,附近 有易燃易爆物品火灾低风险13电烙铁绝缘损坏触电可 接受的 风 险14耐压试验时电缆 另一端有人作业电击中等风险SDXL-ZW-13 高压电缆安装作业指导书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第 2 部分:变电电气安装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组编中国标准出版社187内 容 提 要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提高电网工程建设施工质量水平,依靠技术创新和技术积累,不断提升公 司电网建设整体技术管理水平和施工工艺科技含量,并便于组织电网工程施工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从业人 员素质,确保电网工程施工质量,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了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 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以下简称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在参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南方电网标准及相关的技术规范、规定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可操作性强。本套书分为输电线路、变电电气安装、变电土 建、电气试验、继电保护、变电自动化、通信、配网工程分册。本书为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第 2 部分:变电电气安装分册,内容分 为 17 项作业指导,包括:主变压器安装,封闭式组合电器安装,断路器安装,隔离开关安装,互感器、避雷器 及支柱绝缘子安装,管型母线安装,软导线安装,矩形母线安装,高压开关柜安装,电容器安装,干式电抗器 安装,站用变压器及接地变压器安装,屏柜安装及二次接线安装,电缆敷设,交直流系统安装,接地系统安装, 防火封堵。本书适用于从事电网建设、施工、安装、验收、监理等的变电电气安装专业施工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管 理人员使用,亦可供相关人员参考。编 委 会主任祁达才副主任徐达明邓恩宏赵曼勇编委陈晓明吴晖袁太平梁煜陈保刚周红阳李矛杨俊权闫国兵谭昌友王菁裴爱华评审 组 陈晓明 吴 晖 袁太平 丁晓兵 陶文伟 陈新南 王 菁 罗楚楠 马 钦 侯林高 黄伟东 廖元辉 韦 伟 严启明 赖荣先 陈少强 陈志辉 王清良 王仕龙 马 勇 杨敏 戴绍钧 高绍兰 江红春 陈 斌 文睿主编单位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部、系统运行部 参编单位超高压输电公司广东电网公司广西电网公司云南电网公司 贵州电网公司海南电网公司 广东省输变电工程公司 广东电网公司 电力通信设备运维中心 广东省电力科 学研究院 广东电力设计研究院 广东 火电工程总公司广东省电力一局 广东合鸿达投 资管理有限公司本册主要编写人员 侯林高何剑波邹冰兵李景锋编 制 说 明为贯彻落实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一体化”管理的思想,规范电网建设 工程施工作业,公司基建部组织编写了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建设施工 作业指导书(以下简称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按电压等级分为主网交流部分及配网部分,按专业特点细分为 输电线路、变电土建、变电电气安装、电气试验、继电保护、变电自动化、通信、 配网工程 8 个分册,共有 208 项作业指导,其中主网交流部分输电线路(包括高压 电缆)、变电土建、变电电气、试验共 124 项(输电线路 13 项,变电土建 28 项, 变电电气安装 17 项,电气试验 27 项,继保 19 项,自动化 13 项,通信 7 项);配 网部分 84 项(土建 30 项,电气 45 项,通信及自动化 9 项)。编写的内容按适用范围、编写依据、作业流程、工作前安全风险辨析与控制措 施、作业准备、作业方法、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 7 个部分来编写,重点描述施 工作业方法。安全风险辨析与控制措施依据施工安全基准风险指南,执行安全施工作 业票,使安全措施在施工技术指导中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机关安全检查测试题
- 2025年安全知识面试难点题及答案
- 2025年初级工程师专业技术知识模拟题集
- 2025年汽车销售顾问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中小学校会计制度实操模拟题集
- 2025年美术馆学术研究人员资格认证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军事战略规划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AR工程师初级面试重点题集
- 课件中文字的极速处理
- 2025年计算机网络工程师技术能力考察试卷及答案解析
- 中级职称评审述职报告
- 2025年9月-2026年1月安全工作安排表
- 在接受诫勉谈话时的检讨及整改情况报告
- 小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自评检查表
- 2025山西航空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第一批)4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2025年高级(三级)评茶员职业技能鉴定《理论知识》真题卷(后附答案及解析)
- 2024版电网典型设计10kV配电站房分册
- 献县地热管理办法
- 2025年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经济押题模拟卷(附答案)
- 脑血管支架植入术护理
- 财务共享模式下中储粮财务集中管理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