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1—11课复习.doc_第1页
历史1—11课复习.doc_第2页
历史1—11课复习.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 祖国境内的早期人类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 ( ) 最多的国家。2、发现于云南的 ( )人,距今约( )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3、被我国称之为“北京人”,距今约 ( ) 年之间,生活在( )4、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被称做 ( ) 时代;他们已经学会使用 ( ),是旧石器时代人类最伟大的发现。5、距今约18000年的(“ ”),与现代人基本相同;他们能够( )( )的使用,是旧石器时代人类最伟大的发现。6、元谋人、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知识整合(见导学案P1)第2课 原始的农耕社会1、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和大汶口居民的知识整合:(见导学案P4)2、P9(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 的国家;(河姆渡居民)(2)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使 成为可能;P11(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 和 的国家;(半坡居民)P12(4)半坡居民按照血缘关系,组成比较固定的生产生活集体,这就是 ;P13(5) 文化 晚期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3、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有哪些进步? 建有房屋,开始了定居生活;种植水稻、粟和蔬菜,饲养牲畜,食物来源相对广泛,生活有了保证;使用陶器作为生活用品。第3课 华夏之祖的传说P15(1) 、 是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他们联合在 打败 。 (2) 之战后,炎黄两大部落走向联合,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后人尊奉炎帝和黄帝为华夏族的祖先。P17(3)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称为“ ”。第5课 夏商的兴亡1、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 。 取代伯益继承王位,标志 代替 。前1300年商王盘庚把都城迁到 ,商朝从此稳定下来。前1046年,周武王率众与商纣王军队在 大战,商朝灭亡。 2、商和周的兴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你能总结出几条来?(P29问题探究)(1)有有作为的领袖:如商汤、周武王;(2)任用贤能:如姜尚;(3)受其他部落或部落联盟的拥戴。3、商朝前期,几经迁都的原因:(1)水患连年;(2)政治动荡。第6课 西周的盛衰(见导学案P13第7课 甲骨文和青铜器(见导学案P16)第8课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1、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目的:( ),春秋五霸是( )、( )、( )、( )和( )。2、春秋时期首当霸主的是( )。他能够首当霸主的原因有:( )、( )和( )。3、春秋时期( )和( ) 两个诸侯国在中原争霸。公元前632年,晋军在( )打败楚军。这是一场著名的( )的战役。( )在位期间在( )打败晋军。4、春秋末期,长江下游地区的( )、( )两国加入争霸战。5、在空格填入相应的成语齐桓公和管仲之间( ) 晋文公在战场上的谋略( )楚庄王( )、( ) 越王勾践( )6、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目的:( ),战国七雄是( )、( )、( )、( )、( )、( )和( )。参照P43地图,能在图上找到战国七雄相应的位置。7、战国时期著名的战例:( )(围魏救赵)、( )、( )(纸上谈兵)。8、除武力之外,各国还使用了政治和外交手段。( )、( )等人鼓吹( )( ) ,因此被称为纵横家。9、评价诸侯争霸战争: 消极作用: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积极作用:(1)促进统一,(2)推动民族融合,(3)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4)推动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第9课大变革的时代1、商鞅变法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1)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趋势;(2)深得民心;(3)商鞅的政治才干和坚持不懈;(4)秦孝公的支持变法。 2、启示:(1)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2)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必须坚持不懈才能成功;(3)改革必须顺应历史发展趋势;(4)改革需要人才。第10课春秋战国时期的文艺和科技(见导学案P26)第11课 孔子和百家争鸣1、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是 ,他是我国 时期伟大的 家和伟大的 - 家,他的思想核心是 他是 学派的创始人。2、孔子在教育教学方面的贡献有哪些?(1)创办私学,实现了教育对象的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2)总结了很多教学经验3、孔子的著作:( )4、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战国时期,各国竞相改革,社会急剧变化。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到处游说讲学,针对各种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宣讲自己的主张,形成了不同的学派,涌现出了一批有开创性贡献的思想家。5、百家争鸣的代表人物、思想:学派 时期 代表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