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5单元第10讲 明清时期的政治和经济课件 大纲版.ppt_第1页
【优化方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5单元第10讲 明清时期的政治和经济课件 大纲版.ppt_第2页
【优化方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5单元第10讲 明清时期的政治和经济课件 大纲版.ppt_第3页
【优化方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5单元第10讲 明清时期的政治和经济课件 大纲版.ppt_第4页
【优化方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5单元第10讲 明清时期的政治和经济课件 大纲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讲明清时期的政治和经济 命题视角 预测探究 提升演练 知能闯关 考点串讲 分层突破 第10讲 考点串讲 分层突破 1 明朝建立 1368年 称帝 建立明朝 2 加强君主专制 1 在中央加强皇权 废 权分六部 六部尚书对皇帝负责 明成祖时设内阁 2 地方上三司分权 改行中书省为 管地方民政 财政 设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分管监察 司法和军政 朱元璋 丞相 承宣布政使司 3 分散军权 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 五军都督府有统兵权 有调兵权 互相牵制 3 大明律 内容集中 条理分明 增加了经济立法 量刑 重其重罪 轻其轻罪 4 特务统治的加强 设 和东厂 西厂特务机构 由皇帝直接控制 兵部 锦衣卫 5 八股取士 从四书 五经中命题 不许发挥个人见解 文体有严格规定 分为八个部分 称 6 靖难之役 和营建北京 燕王 起兵夺取皇位 史称 靖难之役 1403年改元永乐 改北平为北京 1421年 迁都北京称为 八股文 朱棣 京师 1 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 1 政治腐败 君主不理政事 朝廷大权旁落 2 宦官专权 大宦官王振 刘瑾等先后擅权 明熹宗时以 为首形成 阉党 残酷迫害东林党人 3 土地兼并 许多贵戚官僚和大地主占掠民田 大批农民流离失所 魏忠贤 2 明末农民战争 1 爆发 1627年 饥民王二在陕北起义 揭开序幕 陕北各地农民纷纷响应 2 概况 李自成大军提出 口号 1644年 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 3 意义 均田免粮 的口号反映了农民群众反对财产贫富不均和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 标志着我国农民阶级的 斗争 进入一个新阶段 均田免粮 反封建 1 满洲的兴起和建国 1 兴起 明朝后期 建州女真首领 以赫图阿拉为据点 统一女真各部 创立 制度 促进了女真社会发展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攻打明朝 后迁都沈阳 努尔哈赤 八旗 2 建国 皇太极改族名为 1636年改国号为清 2 清军入关和统一中国 1 入关 1644年 清军入关 以吴三桂为前导 打败农民军 进占北京 迁都北京 2 统一中国 镇压了明末农民起义军 经过二十多年的战争 陆续消灭 的小朝廷 基本上统一中国 顺治帝 满洲 南明 3 从议政王大臣会议到军机处 1 原因 清初 采用明朝制度 设立内阁 六部 保留 会议 凡军国大事都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皇权受到限制 2 设立 雍正时设立 由皇帝挑选亲信充任军机大臣 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 3 职责 跪受笔录 传达皇帝旨意 4 影响 标志着我国封建 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议政王大臣 君主专制主义 4 严酷的文字狱 1 目的 压制汉人的民族反抗意识 加强中央专制集权 2 影响 造成社会恐怖 禁锢了思想 摧残了人才 严重阻碍了 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社会 1 明清时期赋役制度的调整 1 一条鞭法 背景 为了缓和阶级矛盾 1581年 明朝内阁首辅 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 内容 将原来的田赋 徭役 杂税 合并在一起 折成银两 分摊在田亩上 按 和田亩的多寡来分担 张居正 人丁 影响 a 是我国赋役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 赋役征银的办法 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有利于 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b 纳银代役 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 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 2 更名田 1669年 康熙帝宣布原来 的土地 归现在耕种人所有 叫做 更名田 农业商品化 明朝藩王 3 摊丁入亩 内容 清雍正帝时 把丁税平均摊入 中 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影响 人头税被废除 封建国家对农民的 进一步松弛 2 明清经济发展的表现 1 农业的发展 棉花种植在明代由江南推向江北 明代由国外引进的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 在清代不断推广种植 田赋 人身控制 甘薯 2 手工业的发展 生产工具的革新 生产技术的提高 分工日益细密 生产规模的扩大 新的生产关系 出现 3 商业的繁荣 国内市场扩大 大量农产品和手工业品投放市场 区域间 贸易发展较快 资本主义萌芽 长途贩运 4 对外贸易的状况清朝统治者实行 禁止国人出海贸易 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中国逐渐落在世界潮流后面 3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1 产生明朝 期 苏州的丝织业中 出现了 机户出资 机工出力 的 标志着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 发展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 手工工场的规模扩大 分工更加细密 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 和地区增多 闭关政策 手工业工场 部门 中后 3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地阻碍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农民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 极端贫困 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 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 严重影响手工业的 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 对商品征收 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 清政府实行 政策 禁止或限制海外贸易 买房置地 扩大再生产 重税 闭关 归纳概括 明朝加强专制制度的主要措施 知识图示 明代科举制的发展 1 定期举行乡试 会试和殿试三级考试 2 考试内容只取四书 五经命题 不许发挥个人见解 3 束缚了人的思想 压抑了人的创新思想和创造力 对点训练1春联是日常生活中书画艺术的实用 春联之设 自明太祖始 朱元璋始令春联用朱砂纸作底 用黑墨写字 并取名为 万年红 因 红 与 朱 义同 朱元璋此举用意在于 a 强调 朱 姓的尊贵显赫b 祈盼专制政权的长治久安c 营造红红火火的新年气氛d 改革节日的风俗习惯 解析 选b 从 万年红 红 与 朱 义同等方面分析 朱元璋此举用意在于祈盼专制政权的长治久安 名师点拨 女真族名称的变化黑水靺鞨 唐朝 改称女真 辽 阿骨打建金 1115年 蒙古灭金 1234年 建州女真兴起 明后期 努尔哈赤建后金 明后期 1616年 改女真为满洲 1635年 改金为清 1636年 满洲族改称满族 辛亥革命后 知识图示 清朝文化专制 1 文字狱实际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 是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文字狱反映了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也表明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对点训练2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 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 三省六部 内阁 军机处等制度 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 专制皇权b 中央集权c 监察权力d 对农民的控制 解析 选a 本题关键是这些变革反映出的 趋势 由秦朝的三公九卿到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 再到明朝内阁以及清朝的军机处 这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 也是中国封建君主通过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具体过程 实际上反映了中国古代皇权不断强化的变化趋势 归纳概括 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 归纳概括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1 边疆地区获得开发 经济发展速度较快 2 适应农产品商品化趋势 农业生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3 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4 商业空前繁荣 但商品流通还不足以动摇封建社会的根基 5 明清的闭关政策 使中国在世界步入近代的潮流中 日益落伍 对点训练3 2011年秦皇岛模拟 明清时期 松江地区形成 棉七稻三 甚至 棉九稻一 的农业经营新格局 并有 衣被天下 的美誉 这种情况的出现说明 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资本主义萌芽兴起 松江地区成为棉纺织业中心 农业专业生产区逐渐形成a b c d 解析 选c 材料体现的是农业经营的新格局 并没有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 排除含 的a b d三项 一 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 1 强化君主集权 明太祖废丞相 权分六部 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 清设军机处 全国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一人手中 2 削弱中央各机构权力 明朝六部分理政权 分别对皇帝直接负责 清朝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权力 军机处也只是跪受笔录 上传下达 3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明朝废行省 设三司 三司分权 分别对中央负责 彼此相互牵制 清朝在地方推行行省制度 同时又在边疆地区设将军 办事大臣辖区等特殊行政区 加强管辖 4 加强思想控制 明朝开始推行八股取士 严格控制知识分子的思想 清代更是大兴文字狱 严厉压制汉族知识分子的反清思想 二 明朝一条鞭法和清朝摊丁入亩的异同 命题视角 预测探究 减轻农民负担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从2009年开始 中国农民60岁以后都将享受到国家普惠式的养老金 这是党中央 国务院解决 三农 问题 推动农村稳定发展的又一重大措施 2011年已在全国许多省市的农村开始实施 视角1追踪社会热点 三农 问题的本质是一个减轻农民负担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 中国古代文明属于农耕文明 农业和农民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稳定农业和农民对于稳定国家财政 巩固统治意义重大 其中的很多措施值得我们借鉴 知识链接 1 明代引进西方的高产粮食作物 马铃薯和甘薯 2 明清两代统治者鼓励垦荒 稳定农民基本生产资料的措施和效果 3 明清统治者调整赋税制度的措施 高考例析 2010年高考课标全国卷 下表是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 1368 1505 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 上表反映了 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b 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c 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d 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解析 从表格信息看 宝钞使用数量逐步减少并最终消失 说明其信誉越来越低 并最终被白银所取代 故a项的说法正确 从表格看 白银的使用量越来越大 但白银不是从开始就是主要货币 d项错误 材料信息不能说明社会经济的大幅度衰退 b项错误 从表格看 作为支付手段职能的生活资料主要是布和稻谷 c项错误 答案 a 尝试命题1据估计 宋代耕地面积为5 6亿亩 明代增加到8 5亿亩 清代又增至11 12亿亩 其中 新增耕地中 不少是 瘠卤沙冈 陡绝之地 下列属于明清时期 瘠卤沙冈 陡绝之地 成为耕地的重要条件是 a 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得到推广b 水旱轮作的稻麦复种制不断推广c 高产农作物甘薯 玉米的引进和推广d 明代发明的曲辕犁适应不同土壤的耕作 解析 选c 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理解 瘠卤沙冈 陡绝之地 再分析选项中涉及的农作物 水稻 稻麦 复种都不适合 应是高产农作物甘薯 玉米的引进和推广 尝试命题2 2010年石家庄模拟 明清时期 百姓衣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是由于 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引进和推广 棉花种植普及 棉织业兴盛 江南丘陵地区广泛种植茶叶 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丝织业兴起a b c d 解析 选d 本题为组合型选择题 解答本题要注意 百姓衣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衣 是棉花的种植 食 是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引进 视角2多角度考查高频考点 高考例析 2009年高考宁夏 辽宁文综卷 明朝 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六部所掌主要是 a 决策b 行政c 监察d 司法 解析 明太祖裁撤中书省 罢丞相 将其权力分到六部 因此六部所掌主要是原来丞相掌握的行政权 答案 b 尝试命题3右图所示法律的哪一内容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 a 规定了皇族和贵族 大臣的封建特权b 量刑 重其重罪 轻其轻罪 c 增加了经济立法d 对贪污贿赂严惩不贷 解析 选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 大明律 增加了经济立法正体现了这一点 尝试命题4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 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 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 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 中央的权力日益向皇帝集中d 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解析 选c 从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 反映出中央的权力日益向皇帝集中 视角3多层面史料研习 史料 研习 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史料 文本 国初承前明旧制 机务出纳悉关内阁 其军事付议政王大臣议奏 康熙中 谕旨或命南书房翰林院撰拟 是时南书房最为亲切之地 如唐翰林院学士掌内制 雍正年间 用兵西北 以内阁在太和门外 虑漏泄事机 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 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 值 缮写 后名军机处 地近宫廷 便于宣召 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 重臣 于是承旨 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 檐曝杂记 信息 解读 此材料反映了清初的权力中枢机构的演变 从议政王大臣会议 南书房到军机处 反映了军机处的起源 军机处的办公位置 军机大臣的组成 亲臣 重臣 和军机处的主要职能 承旨 出政 史料 应用 1 枢坦记略 载顺治年间 奏章票拟 主之内阁 军国机要 主之议政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