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一中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题(含解析)粤教版.doc_第1页
广东省揭阳一中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题(含解析)粤教版.doc_第2页
广东省揭阳一中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题(含解析)粤教版.doc_第3页
广东省揭阳一中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题(含解析)粤教版.doc_第4页
广东省揭阳一中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题(含解析)粤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揭阳一中20132014学年度高二级第一学期阶段考2语文科试卷本试卷共五大题,20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在答题卷上作答。一、基础知识(本大题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熟稔/谂知 修禊/楔子 参商/参差 脖颈/颈项b纶巾/腈纶 沤肥/讴歌 偏裨/裨益 丰腴/阿谀c洿池/污秽 隽秀/隽永 陂池/黄陂 逡巡/唆使d攒动/攒钱 彳亍/踟蹰 絮聒/刮目 嫡亲/锋镝2. 下列各句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回到家乡,家乡已是破败不堪,只有当年的老门楼依然兀立,与河边的柳树形影相吊。b当社会各阶层人士都为受灾的同胞慷慨解囊时,这位据说身价过亿的富豪却细大不捐,引起了大家的议论。c日常生活中,平等是人与人之间投桃报李、礼尚往来的前提,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只会使人与人彼此疏离,产生隔阂。d我们对高一入校新生进行了一次摸底测试,结果是成绩悬殊,良莠不齐。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弊病缠身的陈水扁,在面对法庭审问时,千方百计想办法洗刷自己的罪行,但是大多数人已不再相信他了。b2009年伊始,国家再次出台了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一系列激励政策、调控政策和财政保障政策,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c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的保证,也是成败的关键。d中航发动机公司主要致力于大型客机发动机的研制,它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大型飞机配套产业的发展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前后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埋伏和照应需要惨淡经营。埋伏处要能轻轻一笔,若不经意;_。要使读者看不出斧凿痕迹,只觉得_,如一丛花,如一棵菜。虽由人力,却似天成。如果看出来这里是埋伏,那里是照应,_。照应处要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照应处要水到渠成,顺理成章清清爽爽,简简单单 自自然然,完完整整 便成死症 便太浅显a. b. c. d.二、古诗文阅读(本大题7小题,共4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9题。(20分)李贺小传 李商隐京兆杜牧为李长吉集叙,状长吉之奇甚尽,世传之。长吉姊嫁王氏者,语长吉之事尤备。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辈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始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王、杨辈时复来探取写去。长吉往往独骑往还京、洛,所至或时有著,随弃之。故沈子明家所余,四卷而已。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云:“当召长吉。” 长吉了不能读,欻下榻叩头,言:“阿母老且病,贺不愿去。”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 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常所居窗中,勃勃有烟气,闻行车嘒管之声。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许时,长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谓长吉者,实所见如此。呜呼!天苍苍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圃宫室观阁之玩耶?苟信然,则天之高邈,帝之尊严,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噫!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不独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长吉生二十四年位不过奉礼太常当世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注】李贺,字长吉,卒时年仅27岁。欻(x):忽然。嘒(hu)管:形容管钥之声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长吉之事尤备 备:完备b能苦吟疾书 疾:快速c恒从小奚奴 从:跟从d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 止:制止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b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始已尔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c苟信然,则天之高邈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d又岂世所谓才而奇者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长吉生二十四年/位不过奉礼太常当世/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b长吉生二十四年/位不过奉礼太常/当世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c长吉生二十四年/位不过奉礼太常/当世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d长吉生二十四年/位不过奉礼太常当世/人亦多排摈毁斥之/又岂才而奇者/帝独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岂人见会胜帝耶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最早了解李贺才华,杜牧曾为李贺集写序并详细描写他的奇异之处。李商隐依李贺之姊所叙写下本文,有别于史传写法。b李贺勤于写诗。外出时,常常背一古破锦囊,有了心得体会,就写下来投入囊中,然后就弃置不再去看那些作品,所以,他的许多作品没有流传下来。c绯衣人召李贺白日升仙的记载,虽然虚妄怪诞,但是作者言之凿凿,既表现了对李贺英年早逝的悲哀,也为这位旷世奇才的诗人的去世渲染了奇幻色彩。d末段抒发了作者对李贺一生遭遇的同情和悲愤。其中隐约曲折地表达李商隐对自己命运和遭遇的感愤与慨叹。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4分) (2)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独眷眷于长吉而使其不寿耶?(4分) 10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幽居初夏陆游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余谁共午瓯茶?【注】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见之物。(1)诗人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4分)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4分) 11名句名篇默写。(12分)(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而人之所罕至焉, 。(2)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 。(3) ,将军猎渭城。 ,雪尽马蹄轻。(4)千岩万转路不定, 。熊咆龙吟殷岩泉, 。(5)世间行乐亦如此, _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6)但以刘日薄西山, , ,朝不虑夕。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6小题,共2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13分)山水为何给人美感 梁 衡人类与自然的交流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类从自然中索取物质,维持生命,同时又从它身上感悟美感,培养审美能力。大自然为什么给人类以美感呢?因为它蕴含有许多美的要素,如对称、和谐、奇巧、虚实、变化、新鲜等等。这些要素在我们人类的精神产品中,如小说、戏剧、绘画、音乐中都可以找到,而在大自然中早就存在,并且更为丰富。这些东西再简化一点,就是三样:形状、颜色、声音。形、色、声这三样基本东西经对称、和谐、奇巧等等的变化组合,就出现无穷无尽的美。美的要素在自然中最多,远远多于人为的创造,所以艺术强调师法自然,杜甫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刘海粟十上黄山“搜尽奇峰打草稿”。人类怎样融合客观景物而创造一件艺术品呢?是通过与自然的交流,通过艺术家的观察,再创造。刘勰说,“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是通过眼睛观察,内心思考,经过一番酝酿吐纳之后才加工出来的。这些要素作用于人,从而激活人的美感。我们看到鲜艳的花朵,奇伟的山峰、行云流水,就会被这些美好之物吸引。不论是人还是山水,只要美,人就喜欢。有学者称研究动物也有趋美厌丑的本能。不过与动物不同,人还能将这种美感上升到感情,并形成一种定式,于是相应于景色的明暗便有心情的好坏,物象之异可转化为情感之别。小石潭的凄清,荷塘月色的宁静,范仲淹所谓物悲物喜,这就是意境。人们不只是满足于自然中的形向主观的情的转化,又进而求理。因为哲理本身的逻辑美,在自然中也能找到相似的形象,它们灵犀一点可相通。如山之沉毅,海之激荡,云之多变等,人们从美的形、色、声中不但可以悟到美好的情感,达到美好的意境,还能悟出一种哲理的美,逻辑的美。周敦颐见莲花就悟出“出淤泥而不染”的做人之理;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讲做学问的理。又像练气功常说的精、气、神,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在散文写作上就是美的三个层次:描写美、意境美、哲理美。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山、水、树、木、草、石都有产生美感。大自然如人群一样,美人罕见,好景难求。因为美是一种巧合,不管人,还是自然,是由无数因素随机地排列组合而成,最佳的组合机会只有那一瞬。在人,便有倾城之美,绝代佳人;在景,便有了奇峰秀水、天下胜境。贵州的黄果树、天星桥就是这样的。自然美景不可多得,不能再造。而文物古迹之所以珍贵,就是因为宏观世界不能重复。滕王阁被火烧了,只有到滕王阁序里去体验“滕王阁独为第一”(韩愈)之壮美了。只有保护才能开发,开发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旅游开发,卖门票,拉动消费这是物质方面的开发。把山水的美感挖掘来,转化为文、诗、歌、影、画等艺术品,提高人们的审美,这是精神方面的开发。名山名水游人去得多,是因为它的审美价值大,便于开发成精神财富。过去讲人战胜自然,现在讲人与自然和谐这是一种进步,但这只是一小步,是物质层面的生态平衡,其实下面还有精神层面的交流,审美方面的挖掘利用。一个小康社会,除了物质的充裕,还应精神丰富,精神财富中审美是一大内容。大自然是一个最大最好的美育课堂,山水会像绿树释放氧气一样,不停地为我们释放美感,会像书本润泽我们的心田一样,不停地润泽我们的灵魂。人类要永葆一种崇敬、虔诚之心,向自然汲取美感,这是更高层次的人与自然的和谐。12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符合的两项是( )( )(6分)a对称、和谐、奇巧、虚实、变化、新鲜都是大自然中美的要素。b不论是人还是山水,观察者都能从中获得美感并能上升到感情。c哲理本身的逻辑美,在自然界中能找到相似的且可相通的形象。d山、水、树、木等物的美是由无数因素随机地排列组合而成的。e名山名水游人去得多,所以审美价值大,便于开发成精神财富。13对文中所举事例或引用诗文的作用,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3分)a举刘海粟十上黄山的事例,说明艺术强调师法自然的道理。b引用刘勰的话“目既往还,心亦吐纳”,说明美感产生的过程。c举周敦颐见莲花悟得做人之理事例,说明诗歌能蕴含哲理的美。d引用韩愈的话“滕王阁独为第一”,说明当年滕王阁的壮美。14简要说明客观景物作用于人,激活人的美感的三个层次。(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小题。(15分)在西域读李白 夏立君公元762年秋,病骨支离的李白什么都不需要了,唯要酒,酒。他一生醉得太多了,但这是最后一次。他举杯邀月,却发现月在水中,他悠悠忽忽扑进水中,抱月而眠。依照古礼,溺死不祥。何况是醉酒落水。他的亲朋对此讳莫如深,可这实在是最诗人的死法。谁像他这样认真又天真一生?连死都是一首诗。他那天籁似的诗文,他那横空出世的才华,萌芽于何方?他与我们为何如此不同?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的。从李白幼年上溯约一百年,李白家庭在隋末遭受重大变故,全家人从陇西成纪流放于遥远的中亚碎叶。李白五岁那年,在中亚度过了漫长岁月的李白家族又举家内迁。这个漂泊的家族在地广人稀的西域,在以游牧者为主体的人民中间,顽强生存上百年,完全拒绝异族血液是不可能的李白至少是半个胡儿吧?这仅仅是我的猜想。这个漂泊的家族终于孕育了一位伟大的漂泊者。历史在此与一个伟大的天才相遇。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光彩的时代,开朗雍容的气势在整个封建社会空前绝后。只有大唐的江山才能安置天才李白那样放达的脚步,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生成。没有那个开放的时代,这个饱含异质的天才会被扼杀;没有这个天才的加入,那个时代也会减却许多光辉。异国情调、漂泊情怀其实充满李白的所有诗文。李白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他由碎叶入蜀,由蜀到荆楚入山东,由山东又辐射到大唐各地,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诗人拒绝根的存在。这是彻底的漂泊情怀:把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在中国文化史上是没有第二人的。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在他眼里,游侠比皓首穷经的儒生光彩多了。即使进了朝廷,他那强横的乃至有些无赖的游侠脾气也是不改的。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羹,他要求权贵尊重他,皇帝也应把他当朋友待才好。他不习惯仰视。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这些昔日西域城市之间跋涉,每个地方的人文地理都给我有力的震撼。几十个世纪以来。这片广袤的大地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到游牧后裔的单纯与猛烈。昆仑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横亘中亚细亚的三架竖琴,将咚咚的马蹄声传递到最遥远的地方。骑士们贲张的血脉不理会任何荒凉。成吉思汗的马队从塔尔巴哈台从伊犁河从阿勒泰山中掠向中原,将浩瀚的里海变成内陆湖。多么凶蛮单纯而强烈的节奏啊!李白从另一个方向走来了。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化成他精神的马队。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的山水。(选自散文2003年第12期,有删节)15如何理解第段中最后一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的山水”?(4分) 16文章在第段中概括描绘了“昆仑山”、“骑士”和“成吉思汗的马队”的等诸多形象,有什么作用?(5分) 17作者在第段中问“他与我们为何如此不同?”从全文看,李白与一般诗人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其缘由何在?(6分) 四、语言运用:本大题2小题,共10分。18下面的图表是某校高二语文组对学生三次大考主观题得分情况的分项统计结果。请仔细阅读,用简明的语言完成后面的题目。(不得出现数字)(6分)项目名称(分值)第一学期期中得分第一学期期末得分第二学期期中得分三次平均得分比例古文翻译(10分)45535250名句名篇默写(6分)55254867现代文阅读(15分)6765433语言表达运用(12分)465417作文(60分)43454775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4分): 针对结论,你给该校同学的复习建议是(2分): 19请根据下列语句,给“博客”下定义。要求:必须为单句,语序合理,不得丢掉语句中的信息。(可增删词语)(4分)博客是一种简便的网站内容管理系统。博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排列,并且在不断更新。博客能通过评论等形式实现作者与读者的交流。博客能提供符合通用标准的内容提要。定义: 五、作文:共60分。20在2012年高考中,j市复读考生陈某以该市理科第一名的优秀成绩被北京大学数学系录取。据悉,陈某在上一年度的高考中,成绩本已名列全市前茅,但酷爱数学的他因为未能被自己一心向往的北京大学数学系录取而选择了复读。此番成绩揭晓之后,清华大学招生办向陈某表达了录取意向,并破格同意由其任选专业,但陈某以自己非北大数学系不读为由拒绝了这一诚意,而北大数学系2012年在该省只招一人,在录取结果出来之前,许多人都为陈某捏了一把汗。在这件事上,有不少人对陈某的这份执着和勇气表示佩服,并立志以其为榜样。但也有人认为陈某其志可嘉,其举却不太理智这件事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揭阳一中20132014学年度高二级第一学期阶段考2语文科试卷答案1a(a项rn/shn x/xi shn/cn n/jn;b项un/ln u /u p/b y/y;c项w/w jn/jun bi/p qn/su;d项cun/zn ch/ch u/u d/d)2c(a 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b 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c 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d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3d(a “千方百计想办法”重复。b “2009年伊始,国家再次出台了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一系列激励政策”中,“一系列”放在“促进”之前。c 两面对一面。)4b 本题可以从音韵和谐的角度来解析。“成”“整”“症”等字押韵。同时,“水到渠成”是“顺理成章”的结果。句不能和“如一丛花,如一棵菜”相衔接。5c(从:使跟从)6. a(a、 “为”均为介词,表被动。 b、第一个“乃”为副词,译为“才”,第二个为连词, 译为“于是”。 c、第一个“然”为代词,译为“这样”,第二个为形容词词尾词,译为“的样子”。 d、第一个“而”表并列,第二个为表转折)7b8b(李贺晚上会将白天的草稿,进行修改,改好后就将之投入另外的囊中,不再去看。所以“弃置不再去看那些作品”表述有误)9翻译:(1)天帝建成了白玉楼,马上召你去为楼写记文。天上还算得上快乐,不痛苦啊!(大意正确给1分,落实“立、差、乐”各1分)(2) (天上)也应该有文学才华超过这个世上的人物,为什么唯独对长吉眷顾而使他不长寿呢?(大意正确给1分,落实“愈、寿”及句式各1分)10诗歌鉴赏:(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1)以景写“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反衬(以动衬“幽”:“下鹭”;或以声衬“幽”:“鸣蛙”)(2)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尾联“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11略12be(b项以偏概全,原文为“不论是人还是山水,只要美,人就喜欢人还能将这种美感上升到感情”;e项因果颠倒)13c(举周敦颐见莲花悟得做人之理事例,说明人们能从美的景物中悟出哲理的美)14以美形引人(被美好之物吸引);以美情感人(美感上升到美的情感);以美理服人(悟出哲理的美,逻辑的美)。(每点1分,三点答全给4分)15李白漫游大唐各地,发现并用诗歌撒播了各地的风情与美丽。(4分)16这些形象都具有西域的特征(1分),描绘这些形象是为了引出李白诗歌中“剽悍与纯粹”的西域风格特点(2分),是为了引出李白独特的诗风对大唐诗坛的影响(2分)。(可联系文章的主旨)17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的。(1分)含有游牧民族的血液,具有西域骑士剽悍、洒脱的特征。(2分)李白是一个游侠诗人。(1分)把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2分)18该校学生名句名篇默写和作文题得分率较高,古文翻译、文学作品鉴赏和语言表达运用题得分率较低。(4分)要想提高主观题的成绩,要在古文翻译、现代文阅读和语言表达运用方面下工夫。(2分)19定义:博客是一种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可通过评论等形式实现作者与读者的交流的,能提供符合通用标准的内容摘要的网站内容管理系统。20略【参考译文】京兆杜牧给李长吉的诗集作序,描绘李长吉的奇特之处很是详尽,世上流传李贺的这些事迹。嫁到王家的李长吉的姐姐,讲述长吉的事来尤其完备。李长吉身材纤瘦,双眉相连,手指很长,能苦吟诗,能快速书写。最先他被昌黎人韩愈所了解。与长吉一起参与游历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