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一历史说课稿-两汉经济和社会生活说课 说课 是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下面是一篇初一说课稿:两汉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说课,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一、教材:(一)本课的地位和作用两汉是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本课主要从经济的角度反映这一初步发展时期的特征。本课之前,学过两汉的主要统治政策,它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本课之后,将要两汉的民族关系、对外交流、文化情况,而这些都深深受到经济的影响。所以学好本课可以更好解前面的内容,也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打好基础。(二)本课的内容和结构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重农抑商政策;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以及豪强地主的田庄。本课以与经济的辩证关系为主线索。以经济为核心,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的。(1)经济发展的政治上一个重要原因:即两汉的经济指导:重农抑商政策;(2)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的发展;人们社会生活中物质生活的变化渗透在这一部分。(3)经济发展对政治的一个重要影响:豪强地主势力大大发展。(三)教学目标1.掌握以下基础知识:重农抑商政策;以犁壁、耧车、二牛抬杠法、温室栽培、水排、提花机危代表的新技术;水利的兴修;小麦、水稻和桑麻的种植情况;冶铜、冶铁、纺织业,长安和洛阳的繁荣;豪强地主田庄的特点2.从思想上认识:重农抑商政策对两汉经济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后世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通过学习两汉时期世界领先的技术发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同时还要使学生认识这些新技术是当时人们对前人成果继承和发展的结果,培养创新意识;认识我国封建社会发展早期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3.能力培养:通过阅读图片资料,培养学生在读图和讨论中发展想象能力和审美能力;通过引导分析两汉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培养学生辨证看问题的方法。通过 我国领先于世界的技术有哪些? 讨论回答,培养综合归纳的能力。(四)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两汉农业的新成就;手工业的兴盛教学难点:重农抑商政策;农业技术的革新二、教法和学法:我国的xxxx年远景目标纲要里提出: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 。所以在教学中要以挖掘历史的教育功能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为指导,以启迪学生的思维为核心。根据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我主要采取多媒体演示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本节课的图片等资料比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就是要利用多媒体交互性强、信息量大等特点,提高授课效率;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就是要采用多媒体演示的直观教学来创设历史情境,拉近历史与学生生活的距离,顺利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在老师的演示、讲解过程中,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并积极地进行讨论。师生平等的交流,就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化解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在本课,还要较多地运用比较法,比如在讲到犁壁、二牛抬杠等问题时。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的学法指导主要是:1.联想记忆法:让学生联想农耕过程主要是耕地、播种、灌溉,从而全面掌握农业的成就;2.我国两汉时期领先于世界的技术成就,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归纳方法,并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也启发了学生怎样继承和创新;3.引导学生分析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认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表现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从整体上把握时代特征;4.引导学生观察有关的考古发掘图片资料,帮助学生学习如何从考古资料中获取信息,并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三、教学过程:(一)教学时间安排:1.导入新课:约3分钟2.讲授新课:约37分钟3.小结及布置作业,约5分钟(二)、导入设计:以问题 汉初,将相出行时坐什么车?反映了什么社会状况? 做铺垫开始引导。学生回答后,出示金缕玉衣图,简单讲解它的制作材料,指出这是汉中山靖王刘胜夫妇死后所穿的,接着提问学生: 这又反映了什么社会状况? 在老师的引导下,使学生认识当时人们的物质生活比汉初丰富了,进而认识到两汉经济的发展了,导入新课。以这样直观的图片、强烈的对比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新课授课设计:1.重农抑商政策。结合文帝的诏书和课本有关的一段小字文,引导学生初步认识重农抑商政策。然后从重视农业的作用以及农业、手工业、商业三者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重农抑商政策对两汉经济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后世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见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对后世的影响只让学生形成初步认识,在以后的学习中再不断加深。两汉的经济:我将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进行教学。2.农业的新成就: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我首先启发学生想象从事农耕都要做些什么,耕、种、灌等,然后围绕农业新成就进行技术革新、兴修水利、农作物三个内容的教学。(1)农业技术的革新生产工具及技术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所以我会首行农业技术革新的教学。以学生的认识规律为依据:从整体到局部、从耕地到播种,依次是的二牛抬杠、犁壁、耧车的教学,最后是温室栽培技术。其中我对二牛抬杠、犁壁、耧车的教学处理相似。分别结合东汉牛耕图、犁壁、耧车等图片,讲解各个新技术或工具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新技术或工具都节省了人力、时间,提高了效率,为了加深认识,还要运用对比法,二牛抬杠对比三人两牛耕作;犁壁不但对比战国的犁,还要对比欧洲,欧洲比我国晚近1000年才用到这一工具。温室栽培作为一项革新的技术,提到这里来讲。对比指出欧洲人到了1000多年后才能享受反季节的新鲜蔬菜,从而让学生认识这一技术的,及技术革新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运用演示、讲解、对比,使学生从技术革新的角度认识农业的新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兴修水利主要从治黄和修渠两个方面的教学使学生认识两汉水利事业的新成就,其中治黄是这一小目的重点。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河,学生对其有一定的认识。首先我会启发学生以两汉为例,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思考治黄的原因?学生讨论、回答后,师生一起总结:治黄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政治的稳定等原因,从而使认识治黄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所在。接着引导认识武帝时的治黄和汉明帝时派王景治黄两件事。为了增强学生对汉代治黄伟大成就的认识,在这里补充资料:材料一:从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的2500多年黄河共发生了1590多次决口,平均每三年就有两次,而大的改道就有26次之多,平均每100年就会改道一次。每次灾难都夺取千万人的生命,流离失所者不计其数。材料二:汉武帝时治理黄河使其80多年未曾发生大的水灾,王景的治理使黄河800多年没有改道。启发学生思考两段材料说明什么?学生从直观的数据中首先认识到汉代治理黄河的伟大成就;其次会认识治理黄河依然是艰巨的任务,这就可以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结合关中水利图进行修渠内容的教学,并指出井渠的作用和地位。(3)农作物我将从粮食、蔬菜、经济作物三个方面进行农作物的教学。其中粮食的教学中,我将结合地理中土壤、气候的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北方种植小麦,南方种植水稻,使学生有这样的学科联系的思想。而桑和麻的种植,引导学生对比春秋战国,认识两汉时的种植规模和对纺织业的促进发展。使学生形成农业的发展会促进手工业发展的认识。顺利地进入下面手工业的教学。3.手工业的兴盛(板书暂时只写 手工业 三个字)这又是一个重点,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要引导学生对手工业的兴盛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由面到线到点的认识。出示两幅地图战国手工业分布图和两汉手工业分布图,学生在对比中感性地认识手工业发展了。(补充板书 的兴盛 三个字)接着要探究兴盛的具体表现及原因。请学生带着 手工业兴盛表现在哪些部门? 和 为什么兴盛 两个问题阅读课本。问题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阅,请一位基础较弱的学生回答表现。主要是在冶铁、冶铜、丝织、和漆器这四个行业反映出两汉手工业的兴盛,接着启发学生联系前面的知识等思考兴盛的原因。随后,师生共同总结:农业对手工业的促进作用,以及技术革新两个主要的原因,为后面的小结做铺垫。接着帮助学生整理各个知识点。水排作为又一项领先欧洲千年的技术,在这里要着重进行介绍。为了发展学生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我打算让学生对照汉代水排冶铁图来描述水排冶铁的工作流程,老师在学生描述中给以适时的纠正和补充。通过描述,学生就会更好地理解水排这项新发明的价值。另一个在要突出的是 冶铜 的教学。出示铜车马铜奔马、长信宫灯、博山炉等图片,让学生先感受这些艺术品的精美。作为中国标志的铜奔马,我将请学生对照图片描述它的形态,其矫健的美,在描述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在丝织业中简单讲解提花机,主要是为了突出劳动人民的创造性;以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衣为例,并联系汉代的丝绸之路和恺撒穿着丝绸衣轰动罗马的事件或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对丝织业的繁荣和技术的高超加深认识。4.阶段小结以问题 两汉时期我国领先世界的技术有哪些?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继承前人的成果,不断积累经验,才有了这些技术革新。从而启发学生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积极思考、勇于实践,多动眼、耳、脑、手。进行创新精神和个性品质的培养。5.商业发展及城市繁荣:结合汉长安城平面图,以及与当时欧洲最大的城市罗马的对比认识在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情况下,商业发展城市繁荣。指出繁荣的城市还主要是当时的政治中心。6.阶段小结(1)在这里出示汉代手工业分布图让学生思考 手工业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培养其看图获得信息的能力。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小结:冶铁分布多,说明冶铁业发达,这是就可以指出技术革新的重要性;手工业繁荣在黄河流域。老师再总结两汉经济发展的情况,然后指出我国古代早期的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为两晋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的学习做铺垫。(2)引导学生认识本课渗透在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影响: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更加丰富了。7.豪强地主的田庄豪强地主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在这里我就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简单引导学生认识豪强地主的势力大大发展的原因,突出经济的原因,使学生理解它是两汉经济发展的一个影响。引导学生结合课本的小字,以及田庄图等,总结豪强地主田庄的四个特点即:规模很大;经济自给自足;拥有武装;依附农民。在这里,也可以指出盛世是相对的,在封建社会,农民处在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生活悲惨,所以才会有了汉末的农民起义。而豪强地主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实力不断壮大,最终出现分裂割据。渗透联系看问题的方法。人们的社会生活丰富。商业手工业农业经济的发展(三)小结及作业设计:(1)统治者调整政策重农抑商政策豪强地主势力大大发展。技术革新兴修水利这主要是对本课的一个再加工和深化的过程,其中加线的以及方框里的是要引导学生一起填写的,也起到了课堂练习的作用。学生还虽然没有系统地学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关系等问题,但我已经开始渗透这一方面的教学。以具体的内容体现出来。通过这一小结设计,我还可以教育学生认识技术革新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这个重要意义,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同时通过经济对生活的影响,还可以使学生对我国基本路线中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确定的正确性的认识。(2)引导学生认识本课了解两汉的经济不但是从文字资料中而且很多都是从考古发掘的图片及实物资料中,然后,出示三幅图:东汉牛耕图、农业收获图、田庄的舂米作坊图。这三幅图都是汉墓的画像石、画像砖画,又刚好呈现出一幅耕作、收获、农产品加工的场景,比较有趣,那么让学生在感受画像石简单的画面时就会体会出真实的社会生活场景,从而认识到考古资料对于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并懂得从各种资料中去认识历史,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3)以减轻学生的负担,及巩固基础知识为原则,做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投资分析考试综合练习及参考答案详解(巩固)
- 殡仪骨灰室修缮方案(3篇)
- 逾期债务处置方案(3篇)
- 滨州燃气整改方案(3篇)
- 商场火灾问责方案(3篇)
- 景区信访矛盾纠纷方案(3篇)
- 福建省南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含解析)
- 2025国开大学考试题及答案
- 企业酒驾整改方案(3篇)
- 单位慰问民警方案(3篇)
- 2025年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试卷-教育综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高中英语必背3500单词表完整版
- 电网工程设备材料信息参考价2025年第一季度
- 移动商务基础(第2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心肺复苏术(三人组)操作程序及技术标准
- 翻身拍背教学
- 胰岛素皮下注射
- 精神科各类量表
- 年产5000t有机硅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鼎捷T100-V1.0-应付管理用户手册-简体
- 幼儿教师选调进城考试试题题库含答案(二)真题5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