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图片资料管理系统 . Picture Materials Management System .、一、 查阅中外文献资料目录,所查阅的中外文献资料不得少于5篇(含作者、书名或论文题目、出版社或刊名、出版年月或期号及页码等,未经本人查阅的文献资料目录不得列上)1 胡维华,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122 文振琨,Visual FoxPro与多媒体管理应用系统,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53 王浩,中文Visual FoxPro6.0开发指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94 Abraham Silberschatz , Henry E Korth , S.Sudarshan. Database System Concepts(3th Edition), China Machine Press,1999.35 C.J.Date, 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s(7th Edition), China Machine Press,2000.10二、文献综述(含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主要成果、发展趋势、存在问题等内容,字数不少于3000字,力求内容切题,具综合归纳性)当今时代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在各行各业中离不开信息处理,这正是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信息管理系统的环境。计算机的最大好处之一在于利用它能够进行信息管理。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控制和数据处理,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其安全性。 复杂的信息管理,计算机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优越性。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与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密切相关,系统的开发是系统管理的前提。本课题就是为了管理图片资料信息而设计的。六十年代初期,计算机技术就开始应用于数据库的管理,形成了初期的信息系统。但是由于当时计算机硬件系统较弱,限制了软件系统的发展,信息系统只是简单的数据的集合。进入七十年代以后,由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大容量存储设备硬盘的使用,为空间数据的录入、存储、检索和输出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一些发达国家先后建立了许多不同专题、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各具特色的信息系统。八十年代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推出了图形工作站和个人计算机等性能价格比大为提高的新一代计算机,计算机和空间信息系统在许多部门广泛应用。九十年代至今是信息管理系统的用户时代,信息管理已经深入到各行个业乃至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和帮手。一方面,信息管理系统已成为许多机构必备的工作系统。另一方面,社会对信息系统认识普遍提高,需求大幅度增加,从而导致信息系统应用的扩大与深化。国家级乃至全球性的信息系统已成为公众关注的问题,例如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的“数字地球”战略、我国的“21世纪议程”和“三 金工程”也包括信息管理系统。毫无疑问,数据信息系统将发展成为现代社会最基本的服务系统。我国的信息管理系统也是九十年代初开始快速发展的。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的数据库管理技术也广泛的应用与各个领域,并且形成了产业化。但是,我们的工厂、企业对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比起世界先进水平还相当落后。图片作为一种多媒体信息资料,在当今的PC应用中是十分普及的。图片资料信息在计算机中的出现频率是很高的,范围也很广,会出现,穿插在各种信息、文件、程序中间。随着时间的增长,图片资料信息的大量增加,管理这些信息资料就成了问题。用直接操作来查找,添加,修改,删除这些图片资料信息,由于数据繁多,工作量十分巨大,查找,编辑都十分困难,而且极易出错,容易造成图片资料的混乱或者丢失。所以运用数据库技术,在计算机中建立一个图片资料管理系统十分必要。使图片资料管理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避免图片资料管理中的混乱,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够及时、准确、有效的查询和修改图片的情况。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图片管理系统在数据库技术发展以后便出现了。早期的图片管理系统,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据库加上一个图片浏览的程序,作用仅限于不同格式图片资料的浏览。如ACDSystem公司 开发的ACDsee图形浏览器的早期版本ACDSee v1.x和ACDSee v2.x ,ACDsee是作为一个图片浏览器诞生的,其实已经具备了图片管理的基本功能。图片管理系统发展至今,已经不只是一款单纯的图片浏览程序,目前流行的图片管理系统可以帮助的图象数据库,可以建立 HTML 的预览图连接。除了国外的ACDSee 、Smart Pix Manager 等老牌的优秀图片管理软件,国内许多数据库软件爱好者和软件公司也制作了一些功能全面的图片管理软件,如红枫图片管理系统、飞宇图片管理系统、网尽图片管理系统等图片资料管理系统。这些软件的功能十分繁多,有些功能已经超过了一般管理的意义,各种功能包括:为每一个多媒体文件建立数据库,以利搜寻、标记;为数据库以密码加密;在网络上自由分享多媒体文件;批次转图片;建立缩略图清单;从扫瞄器及数字相机汇入多媒体文件;编辑动态 gif及多页 TIFF文件;AVI文件单帧撷取;可以用各种的方式来搜寻你的图片,浏览硬盘中的单张图片,或者整个资料夹;可以将你未来会用到的图片作成路径书签,方便下次浏览用;可以制作包含缩小图的网络相簿;还可以对各种图片资料做简单的编辑工作。但是图片资料管理系统的发展还是落后与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进展,相对与其他信息管理系统,也是滞后的。目前各种图片管理系统版本的更新,都没有实质性的技术发展,只是一味的添加一些可有可无的辅助功能。众多的辅助功能也许可以给用户带来新鲜不同的感受,但是也很有可能给用户繁多,冗长的感觉。一般用户对图片管理的需求,应该是操作简便,查询快速、准确,繁多的辅助功能往往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而成了摆设。目前图片资料管理系统的研究的趋势是图片查询中基于相似性的查询。信息检索系统使用比数据库系统更为简单的数据模型,但在这个受限制的模型上可以提供更强大的查询功能。用户头脑中的查询往往不能很精确地表达出来,所以,信息检索系统会按可能的相关度将查询结果排序。目前现有的图片管理系统中,图片查询功能普遍十分简单,仅仅通过图片文件名和图片格式的查询是很难满足用户的需求的。不过图片基于相似性的查询是有相当难度的,图片资料之间的相关信息很难被联系。但随着多媒体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图片管理系统中的查询模块功能是有很大发展空间的。目前根据图片资料的尺寸查询类似图片,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图片资料管理系统实现的理论基础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DBMS是指数据库系统中管理数据的软件系统,实现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对数据库的一切操作,包括定义、更新及各种控制,都是通过DBMS进行的。拥护使用的各种数据库命令以及应用程序的执行,都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20世纪70年代关系模型提出后,由于其突出的优点,迅速被商用数据库系统所采用。据统计,70年代以来新发展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系统中,近百分之九十是采用关系数据模型,其中涌现出了许多性能优良的商品化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例如,小型数据库系统Foxpro, ACCESS, PARADOX等,大型数据库系统DB2, INGRES, ORACLE, INFORMIX, SYBASE, SQL SERVER等。80年代和90年代是RDBMS产品发展和竞争的时代。各种产品经历了从集中到分布,从单机环境到网络环境,从支持信息管理到联机事务处理(OLTP),再到联机分析处理(OLAP)的发展过程;对关系模型的支持也逐步完善;系统的功能不断增强。本课题所要设计的图片资料管理系统是一个小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力求使该设计操作简单、明了,又不失图片管理所必须的功能。本课题准备应用Visual FoxPro软件编制,Visual FoxPro 软件在制作小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上有相当的优势。80年代传入中国并风行一时的dBASE数据库是较早在微机上使用的关系数据库,其命令的功能高于一般的计算机的高级语言,且格式简单,易于理解,操作方便。FoxBASE是Fox软件公司于1987年提供的,它速度快,与dBASE兼容且增加了编译功能、图形功能,提供了数组、用户自定义函数以及和其他语言接口,扩充了命令和函数。FoxPro也是Fox软件公司推出的与FoxBASE完全兼容的数据库软件,采用了新的文件索引类型,应用Rushmore的快速技术,支持SQL语言,采用了新型GUI界面,可编译执行。Visual FoxPro是Fox软件公司并入Microsoft公司以后推出的更新版本,它引入了可视化编程技术,提供众多的工具,使得对一些常用功能的操作更为简单直观。Visual FoxPro 有很大的改进,独具特色的数据库容器为交互式用户和应用程序开发者提供了集中的数据管理功能,它不仅支持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可生成真正事件驱动的应用程序,可方便地与其他应用程序共享和交换数据,具有客户/服务器能力。Visual FoxPro提供了大量的系统开发工具和向导工具(Wizard),使以往费时费力的开发工作变得轻松自如。这些可视化的设计工具免除了开发者编写大量程序代码的工作,甚至在不需要学习VFP的有关命令或函数的情况下,也能设计出功能强大的应用系统。学生签名 . (可添页) 年 月 日三、指导教师审阅意见: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外文资料译文论文题目: 图片资料管理系统 . Picture Materials Management System学生姓名: 傅海波 年级(学号):00级(00063004)二级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指导教师: 王晓霞 职称: .填表日期: 2004 年 6 月 5 日杭 州 师 范 学 院 教 务 处 制外文资料翻译(不少于4000外文印刷字符)1所译外文资料:作者:Abraham Silberschatz , Henry E Korth , S.Sudarshan书名:DATABASE SYSTEM CONCEPTS 出 版 社(或刊物名称):China Machine Press出版时间(或刊号):1999所译页码:1-4A database-management system (DBMS) consists of a collection of interrelated data and a set of rograms to access those data. The collection of data usually referred to as the database, contains information about one particular enterprise. The primary goal of a DAMS is to provide an environment that is both 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to use in retrieving and efficient to use in retrieving and storing database information.Database systems are disigned to manage large bodies of information. The management of data involves both the difinition of structures for the storage of information and the provision of mechanisms for the manipulation of information. In addition, the database system must provide for the safety of the information stored, despite system crashes or attempts at unauthorized access. If data are to be shared among several users, the system must avoid possible anomalous results. The inportance of information in must organizations which determines the value of the database has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large body of concepts and techniques for the efficient management of data. In this chapter, we present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principles of database systems.1.1 Purpose of Database SystemsConsider part of a savings-bank enterprise that keeps information about all customers and savings accountsl. One way to keep the information on a computer is to store it in permanent system files. To allow users to manipulate the information, the system has a number of application programs that manipulate the files, including.A program to debit or credit an accountA program to add a new accountA program to find the balance of an account A program to generate monthly statementsThese application programs have been written by system programmers in response to the needs of the bank organization.New application programs are added to the system as the need arises. For example, suppose that new government regulations allow the saving bank to offer checking accounts. As a result, new permanent files are created that contain information about all the checking accounts maintained in the bank, and new application programs may need to be written to deal with situations that do not arise in savings accounts, such as handling overdrafts. Thus, as time goes by, more files and more application programs are added to the system.The typical file-processing system just described is supported by a conventional operating system. Permanent record are stored in various files, and different application programs are written to extractrecords from, and to add records to, the appropriate files. Before the advent of DBMSs, organizations typically stored information using such systems.Keeping 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in a file-processing system has a number of major disadvantages.Data redundancy and inconsistency. Since the files and application programs are created by different programmers over a long period, the various files are likely to have different formats and the programs may be written in several programming languages. Moreover, the same information may be duplicated in several places (files). For example, the address and telephone number of a particular customer may appear in file that consists of savings-account records and in a file that consists of checking-account records. This redundancy leads to higher storage and access cost. In addition, it may lead to data inconsistency; that is, the various copies of the same data may no longer agree. For example, a changed coustomer address may be reflected in savings-account records but not elsewhere in the system.Difficulty in accessing data. Suppose that one of the bank officers needs to find out the names of all customers who live within the citys 78733 zip code. The officer asks the data-processing department to generate such a list. Because this request was not anticipated when the original system was designed, there is no application program on hand to meet it. There is, however, an application program to generate the list of all customers. The bank officer has now two choices: Either obtain the list of all customers and have the needed information extracted manually, or ask the data-processing department to have a system programmer write the necessary application program. Both alternatives are obviously unsatisfactory. Suppose that such a program is written, and that, several days later, the same officer needs to trim that list to include only those customers who have an account balance of $ 10,000 or more. As expected, a program to generate such a list does not exist. Again, the officer has the preceding two options, neither of which is satisfactory.The point here is that conventional file-processing environments do not allow needed data to be retrieved in a 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manner. More responsive data-retrieval systems must be developed for general use.Data isolation. Because data are scattered in various files, and files may be in different formats, it is difficult to write new application programs to retrieve the appropriate data.Integrity problems. The data values stored in the database must satisfy certain types of consistency constraints. For example, the balance of a bank account may never fall below a prescribed amount (say $25). Developers enforce these constraints in the system by adding appropriate code in the various application programs. However, when new constraints are added, it is difficult to change the programs to enforce them. The problem is compouned when constraints involve several data items from differents files.Atomicity problems. A computer system, like any other 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vice, is subject to failure. In mary applications, it is crucial to ensure that, once a failure has occurred and has been detected, the data are restored to the consistent state that existed prior to the failure. Consider a porogram to transfer $50 from account A to B. If a system failure occurs during the execution of the program, it is possible that the $50 was removed from account A but was not credited to account B, resulting in an inconsistent database state. Clearly, it is essential to database consistency that either both the credit and debit occur, or that neither occur. That is, the funds transfer must be atomic it must happen in its entorety or not all. It is difficult to ensure this property in a conventional file-processing system.Concurrent-access anomalies. So that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is improved and a faster response time is possible, many systems allow multiple users to update the data simultaneously. In such an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of concurrent updates may result in inconsistent data. Consider bank account A, containing $500. If two customers withdraw funds (day $50 and $ 100 respectively) from account A at about the same time, the result of the concurrent executions may leave the account in an incorrect (or inconsistent) state. Suppose that the programs executing on behalf of each withdrawal read the old balance, reduce that value by the amount being withdrawn, and wirte the result back. If the two programs run concurrently, they may both read the value $500, and writes back $450 and $400, respectively. Depending on which one writes the value last, the account may contain either $450 or $400, rather than the correct value of $350. To guard against this possibility, the system must maintain some form of supervision. Because data may be accessed by many different application programs that have not been coordinated previously, however, supervision is difficult to provide.Security problems. Not every user of the database system should be able to access all the data. For example, in a banking system, p0ayroll personnel need to see only that part of the database that has information about the various bank employees. They do not need access to information about customer accounts. Since application programs are added to the system in an ad hocmanner, it is difficult to enforce such security constraints.These difficulties, among others, have prompted the development of DBMSs. In what follows, we shall see the concepts and algorithms that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database systems to solve the problems mentioned. In most of this book, we use a bank enterprise as a running example of a typical data-rpocessing application found in a corporation. A typical data- processing application stores a large number of records, each of which is fairly sipmle and small.2译成中文: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由一个互相关联的数据的集合和一组用民访问这些数据的程序组成,这个数据集合通常称作数据库,其中包含了关于某个企业的信息。DBMS的基本目标是要提供一个可以方便地、有效地存取数据库信息的环境。设计数据库系统的目的是为了管理大量信息。对数据的管理既涉及到信息存储结构的定义,又涉及信息操作机制的提供。另外,数据库系统还必须提供所存储信息的安全性保证,即使在系统崩溃或有人企图越权访问时也应保障信息的安全性。如果数据将被多用户共享,那么系统还必须设法避免可能产生的异常结果。对大多数组织而言,信息都非常重要,这决定了数据库的价值,并使得大量的用于有效管理数据的概念、技术得到发展。本章将简要介绍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1.1数据库系统的目的假设储蓄银行的某个部门需要保存所有客户及储蓄帐户的信息,在计算机上保存这些信息的一种方法是将它们存放在永久性系统文件中。为了使用户对信息进行操作,系统中应有一些对文件进行操作的应用程序,包括:处理某帐户的借/贷程序。创建新帐户的程序。查询帐户余额的程序。产生每月财务报告的程序。这些应用程序是由系统程序员根据银行的需求编写的。随着需求的增长,新的应用程序加入到系统中来。例如,如果政府颁布新条例允许储蓄银行开设支票帐户,这时银行就需要创建新的永久文件来存放银行所维护的所有支票帐户的信息,同时还可能需要编写新的应用程序来处理那些在储蓄帐户里不会出现的情况(例如:透支)。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文件和应用程序加入到系统中。以上所描述的典型的文件处理系统是传统的操作系统所能以持的。永久记录被存储在多个不同的文件中,人们编写不同的应用程序来将记录从适当的文件中取出或加入到适当的文件中。在DBMS出现以前,各个组织通常都采用这样的系统来存储信息。在文件处理系统中存储信息的主要弊端包括:数据的冗余和不一致。由于文件和程序是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不同的程序员创建的,因此不同文件可能采用不同格式,不同程序可能采用不同语言。此外,相同的信息可能在几个地方(文件)重复存储。例如,某个客户的地址和电话号码可能既在由储蓄帐户记录组成的文件中出现,也可能导致数据不一致,即同一数据的不同副本不一致。例如,某个客户地址的更改可能只在储蓄帐户记录中得到反映而在系统的其他地方却没有得到反映。数据访问困难。假设银行的某个高级职员想要找出所有居住地邮编为78733的客户的姓名,这时他会要求数据处理部门生成这样的一个列表。由于在最初的系统设计时并未预料到会有这样的需求,所以没有现成的应用程序去满足此需求。但是,系统中邓有一个产生所有客户列表的应用程序,这时该高级职员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取得所有客户的列表并从中手工提取所需信息;另一种是要求数据处理部门让某个系统程序员编写相应的应用程序。这两种方案显然都不太令人满意,假设编写了相应的程序,几天后这个高级职员可能又需要将该列表减少到只列出帐户余额不少于S10000的那些客户,可以预见,产生这样一个列表的程序又不存在,这个高级职员就又再一次面临着前面那两种不尽人意的选择。这里要着重指出的是,传统的文件处理环境不能支持以一种方便而有效的方式去获得所需数据,需要开发通用的、能过变化的需求作出更快反应的数据检索系统。数据孤立。由于数据分散在不同文件中,这些文件又可能具有不同的格式,因而编写新的且检索恰当数据的应用程序是很困难的。完整性问题。数据库中所存储数据的值必须满足某种一致性约束。例如,银行帐户的余额永远不会低于某个预定的值(如:$25)。开发者通过在不同应用程序中加入适当的代码来体现系统中的这些约束。然而,当新的约束加入时,很难通过修改程序来体现这些新的约束,尤其是当约束涉及不同文件中的多个数据项时,问题就变得更加复杂了。原子性问题。如同其他的机械或电子设备一样,计算机系统也常常会发生故障,一旦故障发生并被检测到,数据就应恢复到与故障发生前一致的状态。对许多应用来说,这样的功能是至关重要的。让我们看看把A帐户的$50转入B帐户这样一个例子。假设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发生了系统故障,很可能A帐户上减去的$50还没来得及存入B帐户,这就造成了数据库状态的不一致。显然,为了保证数据库状态的一致性,这里的借、贷两个操作必须是要么都发生要么都不发生,也就是说,转帐这个操作必须是原子的它要么全部发生要么根本不发生。在传统的文件处理系统中,这样的性能难以得到保证。并发访问异常。为了提高系统的总体性能以及加快响应速度,许多系统允许多个用户同进更新数据。在这样的环境中,并发更新操作相到影响,可能就会导致数据的不一致。设A帐户中有$500,假如两个客户几乎同时从A帐户取示,分别取出$500和$100,这样的并发执行就可能使帐户外于一种错误的或者说不一致的状态。假设每个取款操作对应执行的程序是读取帐户余额,在其上减去取款的金额,然后将结果写回。如果两次取款的程序并发执行,可能它们读到一余额后写回结果而定,而实际上这两种结果都是错的,正确的值应该是350。由此可见,为了消除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系统必须进行某种形式的管理。但是,由于数据可能被多个不同应用程序访问,这些程序相互间事先又没有协调管理,因而很难进行。安全性问题。并非数据库系统的所有用户都可以访问所在数据。例如在银行系统中,工资发放人员只面要看到数据库中关于银行员工的那部分信息,他们不需要访问关于客户帐户的信息。由于应用程序总是即兴加入到系统中来,这样的安全性约束难以实现。以上问题以及还未提到的一些其他问题,回速了DBMS的发展,接下来看一看数据库系统为了解决止述问题而提出的概念和算法。本书的大部分篇幅在讨论企业常见的数据处理应用时总以银行为实例。典型而数据处理应用中存储记录的数量总是很大,而每一条记录即小又简单。学生签名 . 年 月 日指导教师审阅意见:指导教师签名 . 年 月 日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题目: 图片资料管理系统 . Picture Materials Management System.学生姓名: 傅海波 年级(学号):00级(00063004).二级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 .指导教师: 王晓霞 职称: .填表日期: 2004 年 6 月 5 日杭 州 师 范 学 院 教 务 处 制一、选题依据(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当今时代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在各行各业中离不开信息处理,这正是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信息管理系统的环境。计算机的最大好处之一在于利用它能够进行信息管理。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控制和数据处理,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其安全性。 复杂的信息管理,计算机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优越性。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与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密切相关,系统的开发是系统管理的前提。本课题就是为了管理图片资料信息而设计的。六十年代初期,计算机技术就开始应用于数据库的管理,形成了初期的信息系统。但是由于当时计算机硬件系统较弱,限制了软件系统的发展,信息系统只是简单的数据的集合。进入七十年代以后,由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大容量存储设备硬盘的使用,为空间数据的录入、存储、检索和输出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一些发达国家先后建立了许多不同专题、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各具特色的信息系统。八十年代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推出了图形工作站和个人计算机等性能价格比大为提高的新一代计算机,计算机和空间信息系统在许多部门广泛应用。九十年代至今是信息管理系统的用户时代,信息管理已经深入到各行个业乃至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和帮手。一方面,信息管理系统已成为许多机构必备的工作系统。另一方面,社会对信息系统认识普遍提高,需求大幅度增加,从而导致信息系统应用的扩大与深化。国家级乃至全球性的信息系统已成为公众关注的问题,例如美国副总统戈尔提出的“数字地球”战略、我国的“21世纪议程”和“三 金工程”也包括信息管理系统。毫无疑问,数据信息系统将发展成为现代社会最基本的服务系统。我国的信息管理系统也是九十年代初开始快速发展的。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的数据库管理技术也广泛的应用与各个领域,并且形成了产业化。但是,我们的工厂、企业对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比起世界先进水平还相当落后。图片作为一种多媒体信息资料,在当今的PC应用中是十分普及的。图片资料信息在计算机中的出现频率是很高的,范围也很广,会出现,穿插在各种信息、文件、程序中间。随着时间的增长,图片资料信息的大量增加,管理这些信息资料就成了问题。用直接操作来查找,添加,修改,删除这些图片资料信息,由于数据繁多,工作量十分巨大,查找,编辑都十分困难,而且极易出错,容易造成图片资料的混乱或者丢失。所以运用数据库技术,在计算机中建立一个图片资料管理系统十分必要。使图片资料管理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避免图片资料管理中的混乱,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够及时、准确、有效的查询和修改图片的情况。图片资料管理系统实现的理论基础是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DBMS是指数据库系统中管理数据的软件系统,实现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对数据库的一切操作,包括定义、更新及各种控制,都是通过DBMS进行的。拥护使用的各种数据库命令以及应用程序的执行,都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20世纪70年代关系模型提出后,由于其突出的优点,迅速被商用数据库系统所采用。据统计,70年代以来新发展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系统中,近百分之九十是采用关系数据模型,其中涌现出了许多性能优良的商品化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例如,小型数据库系统Foxpro, ACCESS, PARADOX等,大型数据库系统DB2, INGRE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日语能力测试N3级词汇语法强化试卷:词汇语法能力测试与提升
- 银川能源学院《漫话汽车发展》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会展项目综合运营一》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物流行业运营经理面试模拟题及备考要点
- 2025年物流工程师专业模拟题及答案表
- 2025年数据分析师高级面试备考指南模拟题及解答技巧
- 2025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模拟题及听力技巧讲解
- 2025年财务管理专员求职面试攻略及模拟题答案
- 2024年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培训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
-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幼儿体操与创编》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省圆创高中名校联盟2026届高三第一次联合测评 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5秋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课时练习及答案(附目录)
- 巡察整改工作课件模板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农机驾驶维修工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理论试题
- 2025年幼儿园教师岗位聘任协议(含资格认证及薪酬激励)
- 成都东部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2024
- 银行收息管理办法
- 海外房产投资项目方案(3篇)
- 消防员心理健康课件
- 2025年煤炭矿山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综采考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100道单选题合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