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森林火灾灾后评估模型详细直接经济损失模型1林木资源损失1.1立木资源损失 立木资源损失的大小主要与立木的烧伤程度、树种、林龄三个因素有关,因此必须确定每个因素的基本概率。立木烧伤程度通常划分为轻度烧伤、中度烧伤和重度烧伤。轻度烧伤是指平均烧死林木蓄积占林分蓄积的30%以下:中度烧伤是指平均烧死林木蓄积占林分蓄积的31%60%之间:重度烧伤是指平均烧死林木蓄积占林分蓄积的61%以上。研究中将轻度烧伤、中度烧伤和重度烧伤与一般火灾、重大火灾和特大火灾的次数相对应,这样火灾烧伤程度的概率分布为:P轻度55 ; P中度30% ; P重度15% 一起森林火灾所造成的有林地区域内实际烧损的立木蓄积量价值损失,应分不同树种进行计算,其公式如下:L=j=1nViTi式中: L一一立木资源经济损失额; Y一一立木损失的蓄积量; T一一立木林价; I一一表示不同的树种,i=1,2,3,n 在计算天然林和次生林森林火灾的直接经济损失时,应参照同等条件下的人工林进行估算。1.2幼龄林的经济损失 幼龄林的经济损失是指火烧郁闭前的人工林和天然林中幼树的价值损失。 由于幼龄林的营造时间不太长,成本投入较清楚,重置较为容易,计算也简单,但在重置成本法中使用的是当地的社会平均生产成本,它要求达到当地平均水平的林分质量,并用平均水平林分的平均高和平均株数作为参照确定重置成本法的调整系数,其计算公式为:En=Ki=1nCi(1+P)n-i+1式中En一一幼林资产评估值;K一一林分质量调整系数;ci一一第i年以现时工价及生产水平为标准计算的生产成本,要包括各年投入的工资、物质消耗、地租等;n一一林分年龄;P一一利率。1.3经济林的损失经济林的损失指火烧林区除木材以外的其它经济林木的损失,这部分损失应分成二类来计算,一是能一次性采摘的经济林,可参照林副产品损失的计算方法,可用火灾前后的损失额乘以市场价格减去生产成本;二是可以多次采摘的经济林,由于其经营特点,处于不同生产发育阶段的经济林的经济效益和经营特点均不相同,因而应根据经济林所处和生长发育阶段分别进行计算,采用重置成本法,但还要考虑重新造林后一直到结果期止,被烧毁经济林可能的产值,但林木都有寿命,结果期也有限,所以这部分损失必须确定一个恰当的系数,予以客观评价。森林火灾对经济林的伤害有轻重之分,有的造成毁灭性伤害,有的没有造成毁灭性伤害。经营者在火灾过后对经济林的处置要考虑让其继续生长是否有经济效益而定,就森林火灾造成的经济林损失的计算而言,考虑到某些经济林自身生长的特性,对其的计算分为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1)森林火灾对经济林造成毁灭性的伤害,让其继续生长没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因而经营者将经济林采伐,这时经济林的残余价值就是林地上残余的林木的价值。按火烧木现行价格计算灾后残存林木可得的木材的销售收入后,扣除相应成本即得残存可利用林木价值,如下式: w=VP - TC(1+R) (4.3)式中:w一一受灾经济林火灾后残存可利用林木价值; Y一一受灾经济林灾后火烧木的出材量; P一一受灾木材现行市场销售价格; TC一一受灾经济林采伐生产和受灾木材销售总成本; R一一采伐生产和销售受灾木材的合理利润率。将受害经济林灾前的价值减去剩余木材的价值,就得到经济林火灾造成的经济林经济价值损失,其计算公式为: C=E- W (4.4)式中:C一一经济林损失; E一一受灾经济林灾前的价值; w一一残存林木价值。 (2)如果森林火灾对经济林没有造成毁灭性伤害,有的经济林修剪后第二年就可恢复生产,有的经济林经过截干嫁接若干年后就能恢复生长。由于经济林本身的生长特性,无论何种方法,经济林恢复生产后的产量与灾前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此,经济林火灾损失包括如下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森林火灾后为恢复生产的投入,这部分包括火灾发生后火场的清理,修剪、截干等的费用,火灾后的抚育费用等,其计算公式为:C1=i=1pBi+j=1qDj(1+R)n(4.5) 式中:C1一一经济林损失第一部分; Bi一一火场的第i种清理费用; Dj一一经济林灾后第n年第j种抚育费用,包括剪枝、截干、 除草等的费用; R一一利率。第二部分为森林火灾对当年和以后若干年产量的影响造成的损失,这部分损失计算可以通过经营者的统计资料里计算出经济林的平均产量进行测算,包括当年的损失和以后若干年的损失,其计算公式如下:C2=i=1nYiPi-TV(1+R)(1+r)n (4.6)式中:C2一一经济林第二部分的损失; Yi一一经济林第i年损失的产量,i=1为火灾当年,i=2-n为灾 后第n年; Pi一一经济林产品第i年的价格; TV一一经济林产品的采收和销售成本,包括税费等的费用: R一一经济林产品采收的销售的合理利润率; r一一利率; N一一火灾对经济林产量影响的年数,这要根据具体情况 (比如火灾大小、经济林品种等)而定。其中经济林产品的价格应该取当地市场价格的平均水平,而经济林产量的损失应根据火灾对经济林造成的影响的大小以及经济林的生长发育期、当地同种经济林的产量情况等确定。其计算公式如下: Yi=Y1+hiui (4.7)式中:Yi一一经济林森林火灾当后及以后若干年的产量; Y一一受灾经济林灾前若干年的平均产量,一般取三年,应该 参考当地同种经济林的生长情况; H1一一经济林没有受灾时产量增长率,这要根据经济林所处生 长发育期确定,有可能为零,也有可能为负数; ui一一火灾对经济林影响系数,要根据经济林的受灾情况确定。如果经济林爱受灾时处于产前期,则Yi的确定要根据当地的经济林生长情况确定,经济林火灾损失就是以上两部分损失之和。1.4竹林的损失竹林是一个特殊的林种,在森林法中将它归入用材林,但由于竹林自身生长上有其特殊性,所以本文将竹林单独说明。竹林遭受火灾后,地面上的竹材经过火烧以后一般没有用处,而地下的竹鞭不会受到什么影响,经过若干年的调整和抚育就能恢复到灾前的状态。因此,火灾对竹林造成的损失包括灾后对火场的清理费用、灾后对竹林的抚育费用和火灾对当年和以后若干年收益的影响所造成的损失,计算公式为C=i=1nBi+j=1mDj(1+r)m+k=llYk(1+r)k式中: Bi灾后火场第i项清理费用; Dj灾后第m年第j项抚育费用; r利率; Yk一一经营者K年损失的经营竹林的纯收益。其计算方法如下Yk=q11+P1k1+u1k+q21+h2kP2k1+u2k-TV(1+W) (4.9)式中: q1一一竹材在灾前若干年的平均产量,一般取三年的平均数; q2一一竹笋在灾前若干年的平均产量,一般取三年的平均数; h1k 、h2k一一竹材、竹笋如果没有受灾时应有的增长率,根据当的竹 林生长情况确定; P1k、P2k一一竹材、竹笋在第三k年的预期销售价格,根据市场信息确定;u1k、u2k一一竹林、竹笋产量火灾影响系数;TV一一竹林、竹笋的生长成本、销售成本等,包括税费,这要根据当地的生长状况和市场条件和国家的有关税收法规等进行预测;W一一竹林、竹笋采伐、采收和销售等作业的合理利润率。1.5木材及木制品的损失由森林火灾烧毁的火场内已伐木材及木制品应包括以下损失: (1)采伐现场、山楞、中楞等山场木材的损失,计算公式为:损失金额(元)=木材损失数量(m3) 山场木材生产成本价(元/m3) - 木材残值(元)(2)贮木场木材、制材的损失,计算公式为:损失金额(元)=木材损失数量(m3) 木材出厂价(元/m3) - 木材残值(元)(3)木制品及人造板的损失,计算公式为:损失金额(元)=木制品数量(t或m3) 该产品出厂价格(元/m3 或t) - 残值(元)1.6其他林木资源损失 森林火警是森林火灾的一种,因此,其它林地如灌木林、疏林、宜林地的火警也应计算火灾的直接经济损失。计算方法一般有两种:以被烧地的近几年的平均年收益来代替火灾的直接经济损失;或以附近相同或相近的立地条件下地块的年收益来替代计算火灾的直接经济损失。2林木损失价值的计量2.1受灾林分残存的林木价值森林火灾有等级之分,对林分造成的伤害有轻重之别,经营者对灾后林分的处理,主要考虑森林火灾对林分造成的伤害程度而定,让其继续生长或采伐后重新造林两种。因此,灾后残存林木价值的计算应该区别进行讨论。 (1)灾后重新造林其林分残存可利用的林木价值按火烧木现行价格计算灾后残存林木可得的木材的销售收入后,扣除相应的采伐成本、运输成本的销售成本即得残存可利用林木价值,即如下式: W=Y - TC(1+R) (4 .10)式中:V一一受灾林分残存木材的销售收入; TC一一受灾林分采伐生产成本和火烧木销售成本; R一一采伐生产成本和火烧木销售成本的利润率,一般取15%。(2)灾后保留继续生长的林分其残存价值就是残存林分的价值,其计算方法如下 W=rE (4.11)式中:r一一火烧程度系数(0-1),根据火烧叶面积占树木叶面积比例树干烧伤程度、火烧高度占树木高度等指标进行确定; E一一林分火灾前价值。2.2立木蓄积量的损失计算公式如下: V=QPS (4.12)式中: V一一立木蓄积量经济损失额; Q一一单位面积的平均蓄积量; P一一林木死亡率; S一一森林燃烧面积。其中,单位面积的平均蓄积量可根据当地林区的总面积、森林覆盖率和总蓄积量等因素确定,亦可采用二类及三类森林资源调查资料。林木死亡率是指火灾后林木受害程度。国外对此研究比较早,前苏联学者T. C.沃伊诺夫在1976年提出了落叶松不同径级范围内死亡率与树干烧焦高度的关系: P=a+bH+CH2+dH3 ( 4 .13)式中: P一一某一确定径级死亡率; H一一确定径级的树干烧焦高度: a, b, c, d均为常数。美国学者梅思文(1971年)和卢米斯(1973年)提出了两个线性回归方程来计算针、阔叶树种死亡率的方法: 阔叶树:y=49.25 + 4.91x,树木胸高直径D12. 7cm; y = 11.56 + s.o7x,树木胸高直径D12. 7cm; 针叶树:y= 1.386+0.401x,树木胸高直径D14.48cm; y = -75.817 + 1.758x,树木胸高直径D14.48cm;式中:Y一一树木的死亡率(%); X一一阔叶树表示树皮烤焦的高度,针叶树表示树冠烧焦部 分占整个树冠的比率。我国对林火危害树木的研究起步晚,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少,20世纪70年代开始对树种的抗火性进行研究,如1988年郑焕能教授等人提出了白桦、落叶松和樟子松火灾后死亡率的计算公式,计算公式如下: 白桦:Rd = 0.3201- 0.083D + 0.2185H ( 0 - Rd _ 1) 落叶松:Rd = 0.5104 - 0.0818D + 0.187 H ( 0 Rd - 1) 棒子松:Rd = 0.3892 - 0.0622D + 0.1743H _ Rd _ 1) 其式中:Rd树木死亡率; D一一林木胸高直径(cm) ; H一一熏黑高度(m)。2.3立木林价的计算林价可按以下三种情况确定:一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立木价格可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按木材平均售价的26%来计算;二根据省有关部门的规定,已实行林价制度的,按立木产品综合平均林价计算;三目前尚未实行林价制度的省市,可按全国主要树种林价表执行。单位蓄积林价见表1。表1 单位(立方米)蓄积林价(元)树种类型按蓄积生长量计算(元/m3)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一类270250300二类200190230三类140125150四类120110140五类10090110平均166153186备注:1. 三类树种是以杉树为例计算的序列林价。幼林、中龄林、成熟林林价水平是根据公式计算的2. 各类树种的林价是以杉树林价水平为基础分别按差价率计算的3. 杉树营林成本资料来源于1989年林业部财务司物价处的调查资料注1:表中各类代表的树种为:一类:水曲柳、核桃楸、黄波罗、樟、楠、红松;二类:铁杉、沙松、樟子松、椴树、柞树、柏树;三类:杉树、臭松、槭树、落叶松、榆树;四类:幼松、华山松、马尾松、云南松、桐树;五类:桦树、柳树、杨树。注2:林价计算公式如下:Ti=(1+p)Fi(1+L)n-i+1Vi(1-iS)(1-C)式中:Ti序列林价;Fi第i年单位面积投入费用;L利息率,按农业贷款率7.92%计算;P利润率,按农业平均利润率20%计算;S林木损失率,取年森林保险费率5;C税金,为5%;V第i年林木单位面积蓄积量(m3/ha)。不可测林单位面积林木价值用单位面积营林生产成本计算。见表2表2 单位面积(公顷)平均营林生产成本(元)年龄1234567平均杉木1800210024002700285029253000马尾松1050120013501500165018001875落叶松2100240025502850300030753150杨木1050120014251650165017251800平均15001725193121752287238124562065注:本表的生产成本价格是根据林业部财务司调查的1989年主要树种成本费用计算的。其它树种可参照表内有关树种执行。3林区林副产品及农牧业产品的损失 指森林火灾烧毁林区内林场、贮木场、采育场和山场等处的农业产品(如粮、棉、油等)和林副产品(如香菇、木耳、山野菜等)及畜牧产品(牧畜、家禽等)的损失,其损失金额分别按不同品种和不同的现行市场价格进行计算,方法如下: 农产品损失金额(元)=农产品损失数量(kg)市场平均现价 (元/kg) 林副产品损失金额(元)=林副产品损失数量(kg)市场平均现价(元/kg) 农作物损失金额(元)=农作物损失面积(hm2)该农作物生产成本(元/hm2 ) 畜牧业产品损失金额(元)=畜牧业产品数量市场平均现价 牲畜及家禽损失金额(元)=牲畜及家禽数量(头或只)成畜及家禽市场价格(元/头或只)对于存栏畜禽价格,按以下的方法计算:(1)牛、驴按成畜的1 /3价格计算;(2)马、骡按成畜的1/4价格计算;(3)猪按成年猪的1/2价格计算;(4)羊按成年羊的全价计算。4流动资产损失 流动资产损失是指火灾中被烧毁的在森林生产经营过程中参加循环周转,不断改变其形态的资产损失,如原料、材料、燃料、在制品、半成品、成品等的损失,按不同流动资产的种类分别计算,其损失金额还应按购置时的价格减去残值,并加以汇总,计算公式如下: 损失金额(元)=流动资产数量(kg、台) 购入价(元/kg、台) - 残值(元)5固定资产损失森林火灾中被烧毁的固定资产(含工业用和民用的建筑物、机器设备、仪器、仪表、车辆、船舶等),其损失金额按重置完全价值折旧方法计算,计算公式如下:损失额(元)=重置完全价值(元) (1-年平均折旧率%已使用年限)烧损率(%)重置完全价值是指重新建造或重新购置该固定资产所需的金额,其数据来源从各地房地产管理部门的规定中查出。在特殊情况下,如无法确定时,可用原值代替重置完全价值计算。公式中的烧伤率是指实际被烧损的程度,应按百分比计算。森林火灾中固定资产的残存价值可由灾后有关的人员和评估师进行估算。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和房屋建筑物的使用年限按现行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试行条例和经租房屋清产估价原则文件的精神执行。 (1)机械设备的重置成本机械设备的成本包括实际支付的买价、增值税、进口关税等相关税费、以及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直接归属于该固定资产的其他支出、在建工程建造过程中发生和全部支出、出包工程向承包方支付的全部工程款、投资者投入时双方确定的价值等。( 2)建筑物的重置成本建筑物的重置成本的计算方法有多种,考虑到在火灾损失评估中的适用性,本文介绍如下两种方法。重编预算法:这种方法是按工程预算编制方法,对建筑物成本构成项目重新估算其重置成本。此法的数学表达式为:重置成本=实际工程量现行单价或定额1+工程费率材料并价+按现行标准计算的各项间接成本预决算调整法:此法是以建筑物决算中的工程量为基础,按现行工程预算价格、费率将其调整为按现行价格计算的建筑工程造价,再加上间接成本,估算出建筑物的重置成本。6防火费用的支出防火费用是指为预防森林火灾,在一定时期内所支付的各项防火设备费、防火道路网建设费及防火队伍经费总计,按有林地面积求算出单位面积费用,并乘以毁林面积,即为防火费用支出损失,公式如下.防火费用支出(元)=有林地面积的防火费用(元/hm2) 毁林面积(hm2)间接经济损失模型(1)停工、停产、停业损失停产损失额(元)=单位时间产品产量停产时间单位产品出厂价格 停业损失额(元)=每日营业额(元) 停业日数(日)(2)人员伤亡损失 森林火灾中扑救人员的伤亡损失根据伤害程度,可划分为三类:(1)轻伤一一损失工作日低于105日的失能伤害;(2)重伤一一损失工作日等于或超过105日,低于6000日的失能伤害;(3)死亡一一按损失工作日6000日计算。其计算公式为:人员死亡损失额(元)=死亡人数(人)失能工作日(日)相应人员日工资(元) 人员受伤损失额(元)=受伤人数(人)失能工作日(日)相应人员日工资(元) 失能工作日应根据受伤职工伤害情况按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的附表确定。(3)现场施救费用1、人工费用: (1)人员分类 按扑火人员在实际扑火中承担的任务进行分类。其中骨干人员包括森警和专业扑火队、快速扑火队:一般人员指群众扑火队;辅助人员指指挥、调度、通讯、后勤等部门的工作人员。 (2)工时 参加扑火人员的工时,一般以小时/人为单位。 (3)单位费用 各类人员的每人每小时费用,单位是元/小时。 最后I11 (扑火人工费)由公式4-14得到。 I11=C1M1S1+C2M2S2+C3M3S3 (4-14)式中 C1骨干人员工时; M1骨干人员单位费用; S1骨干人员人数; 其它分别为一般人员、辅助人员类别,含义同骨干人员。B.工资 职工工资补贴=参加施救职工人数(人)日补贴标准(元/日)救火天数(日) 社会用工工资=雇用人数(人)日工资(元/日)救火天数(日)军警施救费用补贴=施救火灾人数(人)日补贴标准(元/日)救火天数(日)2、车辆费用: 扑火用车包括消防、运输和指挥三种,类同人工费用计算即可。实际运输车可能还可分为多种,可按实际发生计算。车辆:行车时伺(日)单位时间租赁费(元/日)3、飞机费用:飞机种类一般有:米8、运5、直9、海豚、松鼠等,类同人工费用计算。飞机:飞行时间(小时)单位时间飞行费(元/小时) 船舶:租用时间(小时)单位时间租赁费(元/小时)4、后勤费用: 包括食品、卫生医疗、各种生活用品和抚恤费,可按实际发生计算。5、扑火机具损耗、折旧、油料等费用: 损耗等可按实际发生情况统计,对折旧部分可按平均值。A.物资消耗 消防器材消耗=消防器材(台或件)现行价格(元/台或件) (1-年平均折旧率%已使用年限) 手工工具消耗=手工工具(台或件)现行价格(元/台或件) (1-年平均折旧率%己使用年限) 油料消耗二油料消耗量现行价格 燃料消耗=燃料消耗量现行价格6、通讯费用:包括电台、电话、对讲机、GPS等费用计算。 P5=通讯费(元/日)救火天数(日)+其他(元)(4)善后处理费用按实际支出计算,用下式表达为.D=i=0nbi+i=0nci(4.9)式中: i=0nbi一一为社会性后果处理费,包括火灾事故中伤亡人员的医疗、抚恤费、火灾案件的调查处理费等; i=0nci一一为火场后果处理费、包括火场的清理、调查及更新设计费、重新造林费以及幼林管护、抚育费等。(5)国家税收一般火灾计算方法如下式: C=PT (4:10)式中:C国家税费损失; P一各种产品的销售价格; T税率。 重特大火灾我们通过间接方法来计算,但这时在计算时要考虑由于其它原因对国家税费的影响,可采用如下的计算公式$4.C=i=1n(Tx%-Ti)(4.11)式中:C一一国家税收损失;T一一火灾前一年国家税收收入或前几年的平均的国家税收收入;Ti一一灾后第i年的国家税收;x%一一当地以往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或税收增长率;i统计的年限,根据需要及火灾的影响程度决定。生态效益损失模型涵养水源效益损失 由森林火灾造成涵养水源效益损失的评估模型为 K=SMr (6.8)式中:Y1一一森林火灾造成涵养水源经济效益的损失量; S一一森林涵养水源量t/(hm2a); M一一林地面积hm2; r 一一每吨水的成本单价元/t。森林水土保持效益模型: Y2=M(gr1+fr2+ sr3 ) (6.9)式中:Yz一一森林水土保持效益(元/a); M一一林地面积(hm2) ,g一一森林固土效益(t/hm2a ) ;f一一森林保肥效能(t/hm2a );s一一防止泥沙滞留和淤积效能(t/hm2a )r1,r2,r3一一森林固土效益、森林保肥效能和防止泥沙滞留和淤积效能的费用单价(元/t )。森林防风固沙效益森林防风固沙效益的损失估算要选择干早的沙漠化和半沙漠化地区,主要在三北地区,有了森林阻隔便可很好地控制沙尘暴的产生与蔓延,而且还有效地抑制了其周围所及地带免遭风沙危害,推迟或截住沙漠化和半沙漠化的进程。由于森林抑制风沙效益存在如下性质:(1)明显的区域性;(2)存在区域自变量和林分自变量;(3)因变量的单一整体性。 建立因森林火灾而造成林带固沙效益损失的评估模型为: Y6=MY(6.12)式中:Y6一一森林由于固沙而产生的效益; M一一林地面积(hm2) ; Y一一森林抑制风沙产生的效益(元/hm2 ),取26.8元/hm2a林地改善小气候的效益 森林火灾造成该林区小气候效益损失的评估可根据一定数量的林地改善小气候的效益建立如下模型: Y5=Mr5 (6.13)式中:Y5一一森林改善小气候产生的效益; M一一林地面积(hm2) ; r5一一每公顷林带的森林改善小气候年效益(元/hm2)取r5=361元/hm2森林吸收二氧化碳效益模型依据上述分析,可以建立如下的森林吸收二氧化碳效益模型: Y3=0.95355MR (6.16)式中:Y3一一森林吸收二氧化碳产生的效益(元/a) ; M一一林分蓄积量变化的绝对值(m3 ) ; R一一二氧化碳的固定成本。采用中国森林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报告中的计算标准,森林固定1t二氧化碳的成本为273.3元。 其中: M=M1P1-M2P2 (6.17)式中:M1一一原有林地的蓄积量; P1一一原有林地的蓄积量增长率; M2一一新林地的蓄积量; P2一一新林地的蓄积量增长率森林净化大气效益评估1)森林释放氧气效益本文采用中国森林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报告中的计算标准,森林提供1t氧气的成本为369.7元,并建立相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