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 (2).DOC_第1页
对联 (2).DOC_第2页
对联 (2).DOC_第3页
对联 (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奇妙的对联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积累有关对联的知识。3.学习欣赏对联,尝试对对联。 教学设想: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课前放片1私塾,点音乐笠翁对韵)一、故事导入: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年春节前夕,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去郊外办事,路过一家门前,看见门上贴着一副对联。师:上联是:二三四五 ,下联是:六七八九,横批:南北郑板桥读后,掉头就往自己家里跑。不一会儿,他扛来一袋粮食,还拿着几件衣服和一块肉,急匆匆地走进那户人家。只见屋里的人愁眉苦脸,而他送来的粮食、衣物正好救了他们的急,一家老小十分感激郑板桥。奇怪的是,郑板桥和这家人素不相识,却从门前的对联里看出了这家人的贫困和急需。同学们,从这副对联里你能看出什么奥妙吗?学生:缺一少十,没东西师: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呢?师:一和衣同音,而十和食同音,数字中没有出现一和十,就可以理解缺衣少食,横批只有南北,四方位少了东和西,理解为没东西。 教师:原来对联竟有如此的玄妙,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奇妙的对联二、 对联的起源: 师:对联是独立于诗词曲赋等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可谓源远流长,那么你们知道对联的起源吗?宋代诗人王安石有一首诗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这首诗里,你看到对联的影子了吗?“新桃”和“旧符”,用现代话说就是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到了唐以后,就把桃符上的门神换成了秦琼和尉迟恭。五代时,桃符上的神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联语。据历史记载,蜀后主孟昶曾写了一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对子,是我国最早的对联,称其为中华第一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 ,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三、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课本78页给我们展示的名联佳对。四、欣赏了这些名联佳对,再结合我们的预习案,同学们探究一下对联都有哪些特点呢?合作探究展示加分。师:同学们说到了一些,我们一起来看看对联的四个特点: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且断句一致。2、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收”,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如: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语法结构也应尽量相称。如,生死一知己 存亡两妇人。4、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对联按内容分类,可分为:正对、反对和串对(流水对)。正对:又称同类对。上下联内容相同,互为关联、补充的对联。如,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反对:上下联意思相反,形成对照,正反两面的色彩强烈。如,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串对:又叫流水对。上下联相承,就是一个意思分两句来说。如,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对联的书写与张贴:见77页最后一段五、练习:辨识对联,尝试对对联。 1、(古松桥对联)这幅对联出现了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生:上下联贴反了。师:你根据我们对联的哪一个特点,判断出它张贴反了呢?生: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上联末句尾“恰”字用的仄声,下联末句尾“朝”字用平声。师:工整的对联,讲究仄起平收师:简单的理解,仄声就是三、四声音,平就是一、二声。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老师拿笔在注解模式下划声调,标平仄)2、(09湖南卷)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A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3.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09安徽卷) 芝兰绕阶 黄牛耕地 翠柳迎春 桃李满园 千里绿 春绣锦 座凝香 万山金新春对联 :翠柳迎春千里绿,黄牛耕地万山金教师办公室对联:桃李满园春绣锦,芝兰绕阶座凝香4、请为图书馆的对联补拟下联(2004.浙江高考题)上联:学问藏今古 下联:参考:才识贯中西/思想贯中西/智慧集东西5、下面是春联的上联,请对出下联。 (2004.全国卷)上联:扫千年旧习 下联:参考:树一代新风6、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红雨树边,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此间有尧天舜日。 参考: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