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1页
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2页
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3页
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4页
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部开发省际公路通道重庆至长沙公路水江至界石段 A16 合同段 南南 湖湖 隧隧 道道 施施 工工 组组 织织 设设 计计 班级 班级 DS09 2DS09 2 姓名 姓名 刘刘 祥祥 学号 学号 2009217220092172 南湖隧道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1 一 编制依据一 编制依据 3 3 二 编制原则二 编制原则 3 3 三 工程概况三 工程概况 4 4 四 施工准备四 施工准备 1 12 2 五 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五 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1 15 5 5 15 1 总体施工方案总体施工方案 1 15 5 5 25 2 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1 16 6 5 2 15 2 1 洞口工程洞口工程 1 16 6 5 2 5 2 2 2 明洞工程明洞工程 1 19 9 5 2 5 2 3 3 洞身开挖洞身开挖 2 20 0 5 2 5 2 3 3 1CD 1CD 法法 2 21 1 5 2 5 2 3 3 2 2 单侧壁导坑开挖单侧壁导坑开挖 2 25 5 5 2 5 2 3 3 3 3 上下台阶法上下台阶法 2 27 7 5 2 5 2 3 3 4 4 全段面开挖全段面开挖 3 32 2 5 2 5 2 3 53 5 初期支护与初期支护与辅助措施辅助措施 3 34 4 5 2 5 2 4 4 隧道防 排水施工隧道防 排水施工 4646 5 2 5 2 5 5 隧道模注砼衬砌施工隧道模注砼衬砌施工 5 52 2 5 2 5 2 6 6 道砼路面施工道砼路面施工 5 55 5 5 2 75 2 7 施工通风 排水及洞内风 水 电管线布置施工通风 排水及洞内风 水 电管线布置 5 58 8 5 2 5 2 8 8 爆破设计爆破设计 6 62 2 5 2 5 2 9 9 监控量测监控量测 6 65 5 5 2 5 2 9 9 1 1 洞口监控量测洞口监控量测 6 65 5 南湖隧道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2 5 2 5 2 9 9 2 2 洞内监控量测洞内监控量测 6 67 7 5 2 5 2 1010 超前地质预报方案及方法超前地质预报方案及方法 7 73 3 六 工期安排及劳力安排六 工期安排及劳力安排 7 77 7 七 质量保证措施七 质量保证措施 7 77 7 7 17 1 质量管理方针 目标质量管理方针 目标 7 77 7 7 27 2 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 7 77 7 7 37 3 质量控制机构质量控制机构 7 77 7 7 47 4 质量检测及控制程序框图质量检测及控制程序框图 7 78 8 7 57 5 综合保证措施综合保证措施 8 83 3 7 5 17 5 1 组织保证组织保证 8 83 3 7 5 27 5 2 思想保证思想保证 8 83 3 7 5 37 5 3 制度保证制度保证 8 83 3 7 5 7 5 4 4 技术技术保证保证 8 85 5 7 67 6 隧道工程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隧道工程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8 86 6 八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八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8 87 7 8 18 1 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生产方针 8 87 7 8 28 2 施工安全保障体系施工安全保障体系 8 87 7 8 38 3 综合保证措施综合保证措施 9 91 1 8 48 4 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 9 92 2 8 58 5 施工机械的安全保证措施施工机械的安全保证措施 9 93 3 8 68 6 高空作业安全保证措施高空作业安全保证措施 9 93 3 8 78 7 隧道施工安全保证措施隧道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9 93 3 南湖隧道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3 8 88 8 防火防火 9 94 4 九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九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 9 95 5 施工技术方案施工技术方案 1 1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B01 2003 2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JTGD70 2004 3 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 JTJ026 1 1999 4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D30 2004 5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D40 2002 6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D20 2006 7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JTJ004 89 8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JTGF60 2009 9 交通部颁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建设文件编制办法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公路工程部分 二 编制原则二 编制原则 1 确保实现业主要求的质量 安全 工期 环境保护 文明施工等各 方面的目标 2 贯彻执行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方针政策 遵守法律法规 尊重当地的 民风民俗 3 严格执行施工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规范 规程和技术标准要求 4 在认真 全面理解设计文件的基础上 使施工组织设计满足技术先 进 方案可靠 经济合理的要求 坚持 科学组织 合理投入 优质安全 快速高效 不留后患 的指导思想 5 充分发挥我单位 设计 科研 施工 修造 的优势 做到依靠科 技 精心组织 合理安排 突破难点 确保优质 安全 高效完成本合同段 的工程建设 确保施工组织先进 合理 可靠 安全 6 坚持项目法管理的原则 通过与业主 工程师和设计部门的充分合 作 综合运用人员 机械 物资 方法 资金和信息 实现质量和造价的最 南湖隧道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4 佳组合 7 坚持用工制度的动态管理 根据工程需要 合理配备劳动力资源 8 重视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保护 搞好文明施工 三 工程概况三 工程概况 本项目进洞口位于南彭镇新铺子五社 靠近现南彭至石岗二级公路内侧 出洞口位于南彭镇鸳鸯六社 交通便利 南湖隧道上下行分离设置 分离式路基设计线间距 36m 隧道轴线间距 47m 受平曲线影响 进口段隧道轴线之间的距离由 47m 渐变为 43 03m 出口 段隧道轴线之间的距离由 47m 渐变为 35 32m 左线隧道长 1208m LK73 749 LK74 957 右线隧道长 1216m K73 749 K74 965 属 长隧道 右线进口 长沙端 处于直线上 左线进口处于 R 4000m 的圆曲线上 曲线进洞长度为 179 24m 左线出口 重庆端 处于 R 1700m Ls 200m 的 平曲线上 曲线进洞长度为 360 476m 右线出口 重庆端 处于 R 2198 302m Ls 260m 的平曲线上 曲线进洞长度为 328 6m 单向纵坡 左 线隧道设计纵坡为 1 0 右线隧道设计纵坡为 1 0 隧道区无滑坡 泥石流 岩溶 采空区 有害气体等不良地质现象 隧道出口存在一由砂岩形成的危岩 位于出口两隧道之间 靠近左洞口 与左洞口相距约 15m 危岩体高约 15m 长约 35m 体积约 2000m3 危岩体 内有一张开的卸荷裂隙发育 裂隙几乎将整个危岩体从上至下贯通 裂隙最 宽处约 3cm 局部被粘性土所充填 危岩体现状处于稳定状态 但在隧道进 出洞口施工影响下 有可能处于失稳 隧道出口左洞左侧存在一倒崖 位于左洞西南面 与隧道轴线近于直交 南湖隧道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5 倒崖底高程约 405m 与隧洞顶板高程相差约 11m 倒崖由于砂岩岩交界处泥 岩风化形成 倒崖长约 70m 最高处约 7m 倒崖深约 14m 原为当地居民居 住 倒崖中部有一与倒崖走向近于平行的卸荷裂隙 裂隙长约 50m 部份张 开 内被粘性土及草充填 下雨时有水沿裂隙渗出 倒崖现状虽处于稳定状 态 但由于有卸荷裂隙的存在 对倒崖的稳定不利 进而危及到隧道出洞施 工安全及行车安全 应加强支护和监测措施 南湖隧道表南湖隧道表 隧道名称进口桩号设计标高 m 出口桩号设计标高 m 纵坡 南湖左线 隧道 LK73 749407 15LK74 957393 83 1 00 南湖右线 隧道 K73 749407 15K74 965392 99 1 00 南湖隧道工程数量表南湖隧道工程数量表 项 目 单 位 左洞右洞合计备注 隧道长度 m120812162424 土方 m3 183117103541 洞口 开挖 石方 m3 5562542410986 计算至 洞口桩 号以内 10号砂浆砌块石 端墙 m3 517479 3996 3 C15片石砼平台 m3 82 9389 58172 5 洞 口 工 程 C25混凝土基础 m3 2 12 14 2 南湖隧道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6 30号粗料石帽石 m3 14 214 128 3 钢筋网 6 5 t1 3211 5452 866 22砂浆锚杆 t2 572 2 992 5 564 C20喷射混凝土 m3 51 9 60 3 112 3 均厚 8cm 5号砂浆砌片石回 填 m3 68 0 35 0 103 0 7 5砂浆砌片石护 坡 m3 49 1 44 9 94 0 7 5砂浆砌块石网 格护坡 m3 40 5 43 7 84 1 三维网 m2 469 311 780 7 5砂浆砌片石洞 顶水沟 m3 44 8 61 8 106 6 7 5砂浆砌片石截 水沟 m3 250 9 257 8 508 7 80打孔波纹管 m17 3 17 3 34 6 植草 m2 1005 944 000 1949 植灌木绿化棵 23 26 49 清除危岩 m3 2000 倒悬腔填充支护 m3 4200 7 5砂 浆砌片 石 20PSSCP 管 m31 2 25铸铁管 m18 1 拱墙 m3 214 2 214 2 428 4 衬 砌 仰拱 m3 115 5 115 5 231 0 仰拱填充 m3 133 1 133 1 266 2 I 级钢筋 t7 0147 01414 028 明 洞 II 级钢筋 t14 90214 90229 804 项 目 单 位 左洞右洞合计备注 南湖隧道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7 5号浆砌片石 m3 228 5228 5457 碎石土 m3 138 3138 3276 6 粘土隔水层 m3 404080 回 填 耕植土 m3 6565130 土 II 类围岩 m3 5177 4970 10147 软石 III 类 围岩 m3 89885 94847 184732 开 挖 次坚石 IV 类 围岩 m3 12523 9063 21586 模筑 m3 9218 5 9286 3 18500 9 C25砼 喷射 m3 3995 9 4076 4 8072 3 C20砼 仰拱 m3 3934 5 4130 6 8065 1 仰拱填 充 m3 6948 0 7275 5 14203 6 C15片 石砼 超挖回 填 m3 4154 9 4181 0 8335 9 C25砼 HBC22N 锚杆总 长 m5778 4 5546 6 11325 0 全药卷 锚杆总 重 t180 945 185 768 366 71308 垫板个 20562 21004 41566 15 15 0 6I 级钢 螺母个 20562 21004 41566 M16 GB6170 86 钢筋网 6 5 t43 370 45 486 88 856 I 级钢筋 t1 446 1 880 3 326 偏压段 配筋 II 级钢 筋 t14 766 19 196 33 962 偏压段 配筋 18工字 钢 t 榀 42 28 6238 87 5781 15 119 含钢板 洞 身 工 程 一 般 地 段 初 期 支 护 与 二 次 衬 砌 14工字 钢 t 榀 2 53 56 58 139 11 18 含钢板 南湖隧道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8 42mm 无缝钢 管 t10 539 87220 402 P 032 5 号水泥 t95 66489 883185 547 30 40Be 水玻璃 t34 31232 16766 479 磷酸二 氢钠 缓凝 剂 t0 6980 6521 35 超 前 预 支 护 HBC28N 锚杆总 长 m350525875 20号喷 射混凝 土 m3 10 400 13 520 23 920 22砂 浆锚杆 t0 478 0 621 1 099 中 隔 墙 18工字 钢 t 榀 7 28 259 60 3316 58 57 项 目 单 位 左洞右洞合计备注 开挖次坚石 IV 类围岩 m3 5809 4728 10537 C25砼模 筑 m3 717 1 551 4 1268 5 含停车 带挡头 墙 喷射 m3 211 3 170 9 382 2 C20砼 仰拱 m3 0 0 0 0 0 0 C25砼 I 级钢筋 t5 731 5 731 11 462 II 级钢 筋 t14 650 14 650 29 300 仰拱填充 m3 0 0 0 0 0 0 C15片 石砼 超挖回填 m3 262 7 186 4 449 1 C25砼 洞 身 工 程 车 行 横 洞 与 紧 急 停 车 带 初 期 支 护 与 二 次 衬 砌 全粘接药 卷锚杆总 重 t8 827 7 290 16 117219 南湖隧道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9 垫板个 1033 775 1808 15 15 0 6 级钢 螺母个 1033 775 1808 M16 G B6172 86 钢筋网 6 5 t2 512 2 512 5 025 I 级 钢筋混凝 土导梁 m3 7 8 7 8 I 级钢筋 t0 275 0 275 II 级钢 筋 t0 013 0 013 预埋件 t0 673 0 673 10号砂浆 砌封闭墙 m3 2 3 2 3 其他增 加工程 量计入 车行横 洞工程 量内 封 闭 门 支 洞 定做钢门道 1 1 开挖软石 m3 608 59 668 喷射 m3 46 5 5 3 51 8 C20砼 锚杆总重 t0 686 0 063 0 749 普通砂 浆锚杆 钢筋网 6 5 t0 682 0 065 0 747 I 级 模筑 m3 136 8 16 8 153 6 C25砼 含交叉 口增加 量 超挖回填 m3 83 6 7 8 91 4 C25砼 I 级钢筋 t0 008 0 008 0 015 人 行 横 洞 级钢筋 t0 039 0 039 0 078 项 目 单 位 左洞右洞合计备注 定做钢门道 2 2 4 消 防 洞 开 挖 软石 III 类 围岩 m3 63 63 126 增加工 程量 南湖隧道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10 次坚石 IV 类 围岩 m3 16 16 31 C20砼喷射混 凝土 m3 10 5 10 5 21 0 C25砼模筑 m3 27 127 154 水泥混凝土路面 26cm m29919 9862 19781 水泥混凝土路面 10cm m2164 15 179 C25混 凝土 沥青混凝土路面 5cm m24000 4000 8000 15号混凝土垫层 15cm m25919 5862 11781 15号混凝土垫层 10cm m24000 4000 8000 粘层油 m24000 4000 8000 G1022 A 型玻纤 格栅 m2400040008000 路 面 工 程 路面用钢筋 t0 744 无纺布 m229669 28873 58542 300g m 2 防水板 m232248 31373 63621 EVA1 2 mm 塑料三通个 248 244 492 DN 50硬塑管 m3506 3527 7032 116 100双壁打 孔波纹管 m187 128 315 环向盲沟道 60 460 8121 80双壁打孔波 纹管 m131 4412143 人行横 洞 E 型橡胶止 水带 m374306680 沉 降 缝 施 工 缝 带注浆管膨 胀止水条 m233223984730 I 级钢筋 t82 501 82 283 164 584 II 级钢筋 t0 091 0 091 0 182 C25混凝土 m3 1067 5 1046 3 2109 4 防 排 水 工 程 洞 内 管 沟 10号水泥砂 m3 62 4 62 8 125 2 南湖隧道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11 浆 项 目单位左洞右洞合计备注 I 级钢筋 t0 337 II 级钢筋 t1 117 C25混凝土 m3 99 7 C25钢筋混凝土 预制 m3 14 5 挖方 m3 358 4 防 排 水 工 程 洞外 电缆 沟 G100钢管 m750 装饰工程 m224342 824503 248846 放火涂 料 路面 m21871 渡 线 绿化 m2172 I 级钢筋 t6612 II 级钢筋 t2 5842 5845 型钢 t16 28816 28833 螺栓螺母套 192192384 照明电缆预埋钢管 m161 161 322 镀锌管 预 埋 管 件 风机电缆预埋钢管 m86 86 173 G100镀 锌管 实体护坡 m3 709 3 7 5号 浆砌片 石 截水沟 m3 523 3 7 5号 浆砌片 石 弃 土 场 便道 m884 22钢筋 t51 600 22锚杆 t31 200 22超前锚杆 t41 400 小 倾 角 岩 层 防 塌 动 态 设 计 C25混凝土回填 m3 720 本隧道 按防塌 长度 240米 估算工 程量 具体施 工时按 实计量 南湖隧道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12 四 施工准备四 施工准备 1 1 技术准备 技术准备 我部自从进场以后就组织全体工程技术人员 认真阅读和熟悉设计文 件内容 了解设计意图 根据精测队提供的工程资料进行工程复测与工程定位测量 布置现场 控制测量点及护桩 并将结果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查 并已批复使用 根据设计文件配合各种图纸 施工规范 质量评定表 检查证等施工 所需表格 建立技术档案库 实现计算机智能化管理 建立工地试验室 配备满足本标段施工和业主要求的试验及检验设备 配齐试验技术人员 2 2 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 主要施工机械表主要施工机械表 1 挖掘机小松 PC220 1 完好 类 2 挖掘机现代 225 1 完好 类 3 装载机龙工 LG850 2 完好 类 4 装载机柳工 856 2 完好 类 5 出碴大车陕汽奥龙 9 完好 类 6 通风机 75KW2 完好 类 7 电动空压机 20m39 完好 类 8 发电机 250KW2 完好 类 9 搅拌站 JS5001 完好 类 南湖隧道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13 10 模板台车 12m2 完好 类 11 砼运输车 6m34 完好 类 12 砼输送泵 HBT602 完好 类 13 农用运输车 2 完好 类 14 锻钎机 PYZ 122 完好 类 15 车床 CA61402 完好 类 16 钻床 Z30402 完好 类 17 其它小设备 完好 类 主要材料试验 测量 质检仪器设备表主要材料试验 测量 质检仪器设备表 序号 机械名称型号规格数量 台 套 1 万能材料试验机 WE 600B 1 台 2 万能试验机 WE 100B 1 台 3 电液式压力试验机 TYE 2000 1 台 4 游标卡尺 1 把 5 游标万能角度尺 0 320 1 把 6水泥稠度凝结测定仪 1 套 7水泥胶砂振实台ZT96 型1 台 8雷氏夹测定仪LD 501 套 9沸煮箱FZ 311 台 10数控水泥砼标准养护箱SHBY 40B1 台 11水泥砂浆稠度漏斗 1 个 12负压筛析仪FSY 1501 台 13电脑恒应力压力试验机BC 300D1 台 14水泥胶砂搅拌机JJ 51 台 15水泥净浆搅拌机NJ 1601 台 16标准恒温水浴箱CF B1 台 17电动抗折试验机KZJ 5001 台 18电子天平TD1 台 19电子天平JF20041 台 20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NLD 3 型1 套 21砂浆分层度测定仪 1 套 南湖隧道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14 22数字温度仪表DM69021 个 23全自动比表面积测定仪FBI 91 套 24压碎值测定仪 1 套 25电子计重秤JZC 30TSE1 台 26电子天平TD1 台 27电子计重天平JZC B TSE 15 11 台 28电子台秤TCS1 台 29震击式标准振筛机ZBSX 92 型1 台 30电热恒温干燥箱 31 台 31新标准方孔砂石筛新标准1 套 32新标准方孔石子筛新标准1 套 33回弹仪ZC3 A1 个 34钢筋检测仪SMY 300B1 台 35工程钻机 1 台 36路面回弹弯沉值测定仪WC 5 4m 2 套 37重型动力触探仪FD 63 5N1 套 38轻型动力触探仪FD 100N1 套 39路面材料强度试验仪LD127 型1 台 40百分表0 41灌砂筒 200mm2 套 42灌砂筒 150mm2 套 43电动重型击实仪JZ 2D1 套 44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21 台 45电子计重秤JZC 30TSE1 台 46电子计重天平 1 台 47大功率电动脱模器LD141 型1 台 48电子万用炉 1 台 49蝴蝶夹 1 个 50新标准土壤筛新标准1 套 51光电液塑限测定仪LP 100D1 台 52强制式单卧轴砼搅拌机SJD601 台 南湖隧道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15 53混凝土贯入阻力仪ZG 11 套 54混凝土弹性模量测定仪TM 21 套 55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GQC 型改良法1 台 56智能混凝土抗渗仪HP 4 01 台 57千分表 1 个 58混凝土振动台 1 台 59砂浆稠度仪SC 1451 台 60电机直连单缸移动式空气压缩机HZB 0 12 71 台 61温湿度自动控制仪 1 台 62双端面磨石机SCM 200 型1 台 63全自动双刀岩石 芯样两用机HQP 2001 台 五 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五 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5 15 1 总体施工方案总体施工方案 南湖隧道左线成洞面里程 LK73 749 右线成洞面里程 K73 749 1 隧道施工工序流程 施工测量 洞顶天沟 洞口段刷坡 防护 洞口明洞的施工 超前小导 管预支护 洞身开挖 初期支护 仰拱及填充 边墙基础 明洞施工 防水 层铺设 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 沟槽施工 洞内混凝土路面施工 洞内装饰 2 隧道围岩的分类与分布 根据岩石等级 围岩受地质构造影响程度 隧道埋深 弹性波速 RQD 及水文地质条件 按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JTJ064 98 附录 G 公路 隧道设计规范 JTGD70 2004 附录一及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GB50218 94 中有关分类标准 将隧道围岩分为 三类 在对隧道围岩进行分类 时 考虑到隧道轴线方向与岩层走向以小角度相交 沿隧道轴线岩层近于水 平 对隧道围岩稳定不利 故隧道围岩类别均酌情作降级处理 隧道进出洞 南湖隧道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16 口因属隧道浅埋段 围岩类别降低一类 为 V 类围岩 3 开挖方法 级围岩段开挖采用 CD 法 级围岩地段采用上下台阶法 级围岩 地段采用全段面开挖 级围岩紧急停车带开挖采用单侧壁导坑开挖 5 25 2 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5 2 15 2 1 洞口工程洞口工程 1 洞口施工工序 施工工序见洞口施工程序框图 2 洞口开挖 隧道施工便道修至洞口附近后 近洞口侧 60M 范围内及两洞口中间地带 用装载机辅以挖掘机整平压实 修建供风 供水 供电设施 并用作材料存 放场地和机械停放场地 洞口及明洞在开挖过程自上而下分层开挖 施工机械以挖掘机为主 遇 地层坚硬石质人工打眼松动爆破 运输采用 15t 太脱拉自卸车 3 边坡防护 洞口开挖后的边仰坡面按设计整修平整 及时按设计进行防护 以防风 化 雨水渗透而坍塌或滑坡 4 洞门修筑 本隧道洞门修筑在进洞施工前完成 并完成明洞回填工作 作好洞口范 围的排水工作 以确保洞口稳固 安全 南湖隧道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17 挖至路基 设计高度 主便道修至洞口 截水沟的开挖和修筑 施工场地的平整 修建洞口临时生产设施 洞口土方分层开挖 边坡临时防护 边坡修整洞口排水沟的修筑 洞门施工 护面墙施工 洞门装饰 南湖隧道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18 5 注意事项 1 首先地质条件 注意边仰坡土石方 边仰坡防护 路堑挡护 洞 门污工 洞口排水系统 洞口检查安装等 如果洞口有塌方 落石的威胁 或仰坡不甚稳定 还可用接长明洞的方式进洞 即在洞口处先做一段明洞拱 圈 拱圈抵紧仰坡坡脚 在明洞拱圈上及时进行回填 可以起到加固仰坡的 作用 2 洞口边仰坡开挖应遵循自上而下 边开挖边支护的原则 严禁掏 底开挖或大药量爆破 洞口边仰坡挡护工程应尽早完成 3 洞门墙 连接挡墙 路堑挡墙背后的超挖应用干砌片石回填密实 4 施工中若出现围岩情况与设计不符时 应及时调整围岩类别和支 护参数 避免发生工程事故 5 洞口浅埋段二次衬砌应紧跟开挖进行 6 弃碴时要由专人指挥 堆放整齐 边坡平整 弃碴场需设置挡墙 施工过程中杜绝随意倾倒弃碴和弃土 施工完毕后 对弃碴场及时平整 并 做好绿化 防护 避免水土流失 7 洞口施工主要参数 洞口浅埋加强段支护参数表洞口浅埋加强段支护参数表 项 目 类围岩 类围岩 南湖隧道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19 20 号喷砼25cm20cm 6 5 钢筋网 20 20cm 25 25cm 初 期 支 护 锚 杆HBC22N 组合式中空注浆 锚 80 80cm L 3 5m 22 全粘接药卷锚杆 100 100cm L 3 0m 二 次 衬 砌50cm45cm 仰 拱50cm45cm 初支加劲措施18 工字钢14 工字钢 铺 助 措 施超前小导管超前锚杆 注 偏压段二次衬砌为钢筋混凝土 无偏压段为素混凝土 5 2 25 2 2 明洞工程明洞工程 1 明洞施工方法 根据南湖隧道洞口的特点 采用先拱后墙法施工 2 施工工艺 量测放线 挖拱部以上土石 进行边坡防护 灌注拱圈 待拱达到设计 强度 暗挖拱脚以下土石 灌注边墙 达到强度百分之 70 拱顶铺防水板 进行回填 3 注意事项 1 了保持边 仰坡安全 对明洞地段土石方开挖按以下几条组织施 工 根据地形 地质条件 边仰坡稳定程度和采用的施工方法 石质地段开 挖 应放小炮 必要时可用预裂爆破 以防止爆破危害边仰坡的稳定 松软 地层开挖边仰坡时 宜随挖随支护 不宜在雨季施工 如必须在雨季施工时 应先将边仰坡上排水系统做好 并随时监测检查山坡稳定情况 隧道明洞段 施工时 边仰坡应分层分段开挖 并按设计及时做好防护 临时边仰坡应进 南湖隧道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20 行适当放坡 2 明洞边墙基础必须设置在稳固的地基上 开挖在设计标高后 若 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 必须采用扩大基础或加深基或夯填一定厚度的碎石 等措施 对偏压或单压明洞的外边墙基底 垂直线路方向宜挖成有向内的斜 坡 以提高基底的抗滑力 5 2 35 2 3 洞身洞身开挖开挖 1 隧道开挖轮廓线应考虑隧道设计内轮廓尺寸 初期支护及二次衬砌 设计厚度及预留周边围岩变形量确定 当隧道采用构件支撑时 开挖应预留 支撑沉落量 以保证衬砌设计厚度 开挖轮廓预留变形开挖轮廓预留变形 单位 单位 cm cm 围岩级别 预留变形量105 2 洞身施工主要参数 洞身深埋段复合式衬砌支护参数表洞身深埋段复合式衬砌支护参数表 项 目 类围岩 类围岩 20 号喷砼 15cm10cm 初 期 6 5 钢筋网 25 25cm 南湖隧道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21 支 护 锚 杆 22 全粘接药卷锚杆 100 100cm L 3 0m 22 全粘接药卷锚杆 120 120cm L 2 5m 二 次 衬 砌 35cm35cm 仰 拱 35cm 初支加劲措施 铺 助 措 施 5 2 3 1CD5 2 3 1CD 法法 级围岩段开挖采用 CD 法 CD 法是在软弱围岩大跨度隧道中 先 分步开挖隧道的一侧 并施作中隔壁 然后再分步开挖隧道另一侧的施 工方法 主要以机械开挖为主 人工风镐配合修整成形 局部需爆破地 段采用风钻钻孔进行弱爆破 爆破 通风后及时撬帮 找顶 并快速初 喷 出碴后根据围岩情况和设计要求及时安装钢架 锚杆和钢筋网 复 喷至设计厚度 严格采用 喷 锚 网 喷 的施工工艺 确保施工安全 及工程质量 1 施工时尽可能采用人工开挖 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2 按设计要求施工超前预支护 开挖后及时初喷 出碴后尽快按 设计进行初期支护并复喷至设计厚度 保证支护质量 同时二次衬砌也 要尽快跟进 确保能安全可靠地通过隧道洞口浅埋段 3 遵循 管超前 严注浆 短进尺 弱爆破 强支护 勤量测 的 施工方针 南湖隧道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22 A CDCD 法施工工艺法施工工艺 基底加固 CDCD 法施工工艺流程图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测量放线 左侧拱部超前支护 左侧上部开挖 出碴 左侧上部 上部中隔壁 初期支护 同时进行左 侧下部开挖 出碴 右侧拱部超前支护 右侧上部开挖 出碴 超前地质预报 围岩监控量测 围岩监控量测 右侧上部 上部中隔壁 初期支护 同时进行右 侧下部开挖 出碴 左侧下部初期支护右侧下部初期支护 底部开挖 出碴 接长临时钢 架 仰拱初期支护 拆除临时钢架 仰拱衬砌 仰拱填充施工 下一工序 围岩监控量测 南湖隧道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23 B B 施工步骤施工步骤 1 开挖左侧导坑上台阶 同时每循环进尺 1m 掌子面喷 8cm 厚混凝土 封闭 左侧导坑上台阶初期支护 包括侧壁临时支护 拱墙初期支护及临 时仰拱 初喷 4cm 厚混凝土 架立钢架 包括导坑临时钢架 并设置锁脚 锚杆 钻设径向锚杆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待喷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 后 进行下台阶开挖 3 开挖左侧导坑下台阶 包括临时仰拱 每循环进尺 1m 掌子面喷 8cm 厚混凝土封闭 左侧导坑下台阶初期支护 包括侧壁临时支护 拱墙初期支护及仰 拱初期支护 边墙脚设置锁脚锚杆 5 开挖右侧上台阶 每循环进尺 1m 掌子面喷 8cm 厚混凝土封闭 右侧导坑上台阶初期支护 包括侧壁临时支护及临时仰拱 施工 上台阶锁脚锚杆 待喷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 进行下台阶开挖 7 开挖右侧下台阶 包括临时仰拱 同时每循环进尺 1m 掌子面喷 8cm 厚混凝土封闭 施工下台阶初期支护 包括仰拱初期支护及仰拱初期支护 边墙 脚设置锁脚锚杆 拆除中隔壁临时支护 南湖隧道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24 分步施工防排水系统和仰拱 边墙 拱部二次衬砌 仰拱及填充一次性施作 10m 必须紧跟掌子面 二次衬砌针对衬砌施工中隔墙受力状态发生变化情况 通过监测数据分 析 待初期支护变形稳定后 确定每次拆除中隔墙 4 6m 衬砌施工首先检 查隧道断面尺寸 接着铺设土工布用防水板 防水板采用无损挂设 架设二 次衬砌的边墙拱部钢筋骨架 安装接触网预埋件 衬砌台车模筑砼 混凝土 集中拌制 搅拌车运输 泵送入模 B B 施工要求 施工要求 1 上部导坑的开挖循环进尺控制在 1 榀拱架间距 下部导坑开挖可根 据地质情况适当加大 2 初期支护完成后方可进行下一分部开挖 每个台阶底部均应按设计 要求设临时仰拱 各部开挖时 周边轮廓应尽量圆顺 应在先开挖侧喷射混 南湖隧道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25 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在进行另一侧开挖 左右侧导坑开挖工作面纵向间 距不宜小于 15m 当开挖形成全断面时 应及时完成全断面初期支护闭合 3 导坑开挖孔径及台阶高度可根据施工机具 人员等安排进行适当调 整 应配备适合导坑开挖的小型机械设备 提高导坑开挖效率 4 中隔壁的拆除 中隔壁拆除时间的判定要以拱顶下沉和净空收敛为 依据 在拱顶下沉 7d 内增量在 2mm 以下时 认为围岩及支护已基本处于稳 定状态 以此作为拆除中隔壁基准 同时要求中隔壁拆除要滞后于仰拱 一 次拆除长度要根据量测数据慎重确定 拆除后应立即施作二次衬砌 5 2 3 25 2 3 2 单侧壁导坑开挖单侧壁导坑开挖 级围岩紧急停车带开挖采用单侧壁导坑开挖 其优点是 可防止围岩 变形过大而失稳的情况发生 便于尽早封闭仰拱 形成封闭环结构 利于围 岩稳定 对抑制中夹岩处拱脚至拱腰范围处变形有较大的作用 有利于尽快 取得中夹岩初期支护后的变形量测结果 为断面扩挖提供超前预报和预案 A A 单侧壁导坑开挖循环流程图单侧壁导坑开挖循环流程图 上部钻锚杆 炮孔 下部测量 下部支护 出 碴 上部支护 装药放炮 下部钻锚杆 炮孔 上部测量 南湖隧道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26 B B 单侧壁导坑开挖顺序说明 单侧壁导坑开挖顺序说明 下列顺序应在施工辅助措施完成并达到强度后进行 1 开挖左侧导坑 施工左侧导坑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 3 开挖右侧导坑 施工右侧导坑初期支护 分步施工防排水系统 边墙 拱部二次衬砌 紧急停车带施工工序立面示意图 通风排烟 找 顶 南湖隧道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27 III C C 施工注意事项 施工注意事项 1 正洞 侧壁导坑宜台阶法施工 采用减轻地震动光面爆破技术钻 爆开挖 上下台阶间距宜 3 5 米 正洞上台阶开挖距导坑下台阶开挖掌子 面距离宜 5 10 米 2 侧壁导坑临时锚喷支护 宜在后续正洞上 下导坑开挖时拆除 并立即按设计完成全断面的初期支护 3 为确保二衬在爆破震动影响下的安全 二衬与两洞爆破掌子面的 安全距离必须通过震动测试结果确定 左洞 先掘进洞 二衬与右洞 后掘 进洞 正洞下台阶开挖面距离不小于 10 15 米 右洞二衬与正洞下台阶开 挖面距离不小于 15 20 米 4 由 类围岩正向单侧壁导坑向 类围岩反向单侧壁导坑施工的过 渡方法采用待 类围岩全部开挖完成后 再进行 类围岩反向单侧壁导坑施 工 由 类围岩段向 类围岩段的施工过渡亦然 5 双洞开挖时 后行洞靠先行洞侧的围岩实际上是处于悬空状态 这部分围岩经开挖已扰动过一次 如果后行洞的施工方法不当 可能对围岩 造成严重二次扰动 并导致先行洞洞壁破坏 为此应弱爆破 强支护 勤量 南湖隧道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28 测 结合具体工程情况 认真分析 精心施工 6 中壁墙的撤除 必须待围岩完全稳定后方可进行 7 控制隧道超欠挖 由于拱顶分两次开挖 很易造成拱超欠挖严重 因此必须提高测量精度 钻眼精度 特别是周边眼的精度 为快速衬砌提供 条件 5 2 3 35 2 3 3 上下台阶法上下台阶法 级围岩地段上下台阶法 即先开挖上半段面 待开挖至一定长度后同 时开挖下半断面 上下断面同时并进的施工方法 A A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 拱部超前支护 上导坑开挖 出碴 下导坑开挖 出碴 下部初期支护 超前地质预报 上部初期支护围岩监控量测 围岩监控量测 围岩监控量测 围岩 稳定 性评 判 修正 施工 方案 确定 二次 衬砌 施作 时间 仰拱填充施工 下一工序 仰拱 台阶法施工工艺流程台阶法施工工艺流程 南湖隧道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29 B B 开挖顺序说明 开挖顺序说明 1 开挖上台阶 架设钢支撑 拱部喷锚支护 3 下台阶开挖 边墙及仰拱架立钢支撑 喷锚支护 灌注仰拱混凝土 铺设环向盲沟及防水板 整体灌注二次衬砌 南湖隧道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30 C C 正台阶法开挖作业循环图 正台阶法开挖作业循环图 上台阶测量画开挖轮廓线布炮眼 钻炮眼 装药爆破 通风洒水 清危排险 南湖隧道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31 D D 施工要求 施工要求 1 台阶不宜多分层 上下台阶之间的距离尽可能满足机械正常作业 并减少翻渣工作量 当顶部围岩破碎 需支护紧跟时 可适当延长台阶的 长度 2 施工亦应先护后挖 宜采用超前锚杆或超前小钢管辅助施工措施 开挖应尽量采用微振光面爆破技术 3 初期支护应紧跟开挖面 上台阶施工时 钢架底脚宜设锁脚锚杆和 纵向槽钢托梁以利下台阶开挖安全 下台阶在上台阶喷射混凝土强度达到 设计强度的 70 后开挖 打锚杆 立钢拱架 模筑混凝土 出 渣 开挖下台阶喷锚支护 稳定性安全检查 监控量测 模筑混凝土 南湖隧道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32 4 隧道两侧的沟槽及铺底部分应和下台阶一次开挖成型 5 台阶分界线不得超过起拱线 上台阶长度不得大于 30m 下台阶马 口落底长度不大于 2 榀钢拱架的长度 应一次落底 并尽快封闭成环 6 台阶长度不宜过长 应尽快安排仰拱封闭间 改善初期支护受力条 件 5 2 3 45 2 3 4 全段面开挖全段面开挖 级围岩地段采用全段面开挖 全断面开挖法即采用全断面一次开挖成 形的施工方法 A A 全断面开挖施工工艺框图 全断面开挖施工工艺框图 南湖隧道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33 B B 全断面开挖法施工工序 全断面开挖法施工工序 1 全断面开挖 全断面锚喷初期支护 铺设洞身环向盲沟及防水板 整体浇筑二次衬砌 C C 施工要求 施工要求 循环进尺宜控制在 3 4m 采用大型机械配套作业 超前开挖导洞 应 控制好开挖距离 采用全断面开挖 简易钻爆台车钻眼 光面爆破 施工中 南湖隧道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34 应严格掌握周边眼的方向 减小超欠挖 采用微差爆破 雷管微差时间要大 些 集中在每段药量越少 震动效应就越小 避免影响围岩较差地段的稳定 5 2 3 55 2 3 5 初期支护初期支护与辅助措施与辅助措施 5 2 3 5 15 2 3 5 1 初期支护初期支护 隧道初期支护总体施工工序框图隧道初期支护总体施工工序框图 南湖隧道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35 1 喷射混凝土施工 喷射混凝土应采用湿喷工艺进行施工 喷射砼施工工艺见图 湿喷机工作时要求系统风压不小于 0 5Mpa 风量不小于 10m3 min 工 作风压一般控制在 0 4 0 5Mpa 施工要点 1 喷射作业应分段 分片由下而上顺序进行 每段长度不宜超过 6m 2 一次喷射厚度应根据设计厚度和喷射部位确定 初喷厚度不小于 4 6cm 首层喷砼时 要着重填平补齐 将小的凹坑喷圆顺 岩面有严重坑洼处 采用锚杆吊模模喷砼处理 3 喷射作业应以适当厚度分层进行 后一层喷射应在前一层混凝土 围岩监控量测及超前地质预报 超前预支护或预加固施工 洞 身 开 挖 通风 出碴 清橇危石 初喷混凝土封闭开挖面 钻孔 安装锚杆 挂钢筋网 安 装 钢 拱 架 复喷混凝土 覆盖钢拱架 布 设 测 点 进 行 围 岩 监 控 量 测稳定安全性检查 南湖隧道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36 终凝后进行 若终凝后间隔 1h 以上且初喷表面已蒙上粉尘时 受喷面应用 高压风水清洗干净 4 作业开始时 应先送风 后开机 再给料 待砼从喷嘴喷出后 再供给速凝剂 结束时 先关闭速凝剂计量泵 之后停止供料 待喷嘴残留 的少量砼和速凝剂完全吹净后 再停风 5 喷射机的风压 应满足喷头处的压力在 0 1MPa 左右 喷射作业完 毕或因故中断喷射时 必须将喷射机和输料管内的积料清除干净 6 喷头距岩面距离以 0 6m 1 2m 为宜 与受喷面基本垂直 喷射料束 与受喷面垂线成 5 15 夹角时最佳 喷射时 应使喷射料束螺旋形运动 7 当岩普遍渗水时 可先喷砂浆 并加大速凝剂掺量 可适当加大到 水泥用量的 6 8 在保证初喷后 按原配比施工 当局部出水量较大时 采用埋管 凿槽 树枝状排水盲沟等措施 将水引导疏出后 再喷砼 8 钢架与壁面之间的间隙应用混凝土充填密实 喷射混凝土应由两侧 拱脚向上对称喷射 并将钢架覆盖 9 喷混凝土终凝 2h 后 应喷水养护 养护时间不少于 7d 气温低于 5 时 不得喷水养护 10 喷射混凝土作业需紧跟开挖面时 下次爆破距喷混凝土作业完成时 间的间隔 不得小于 4h 南湖隧道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37 湿喷砼工艺流程图湿喷砼工艺流程图 结束结束 配备设备及劳力组织方法配备设备及劳力组织方法 砼制备运输方案 喷射方法砼制备运输方案 喷射方法 喷砼试验配合比报批喷砼试验配合比报批 材料试验报告材料试验报告 材料 机具 劳力准备材料 机具 劳力准备 风 水 电准备风 水 电准备 断断 面面 检检 查查 清清 洗洗 岩岩 面面 强制式拌和机拌和强制式拌和机拌和 分次投料拌和分次投料拌和 砼输送车运输砼输送车运输 先墙后拱 分层 分区进行先墙后拱 分层 分区进行 S 形运动 螺旋状喷射形运动 螺旋状喷射 首层着重填平 补齐首层着重填平 补齐 强度检验 压试件强度检验 压试件 方案报批方案报批 方案报批方案报批 施工准备施工准备 混凝土制备混凝土制备 混凝土运输混凝土运输 湿喷机湿喷机 初初 喷喷 复复 喷喷 质量检查质量检查 南湖隧道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38 2 锚杆施工 1 锚杆安设作业应在初喷混凝土后及时进行 2 根据锚杆类型 规格及围岩情况选择钻孔机具 3 注浆锚杆使用在所有需永久支护的部位 注浆使用的浆液应是水泥 浆 水泥砂浆或其它批准的材料 4 钻孔应圆而直 孔口岩面应整平 并使岩面与钻孔方向垂直 水泥 砂浆锚杆孔径大于杆体直径 15mm 其它型式锚杆孔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5 所有锚杆都必须安装垫板 当锚杆不垂直岩面时可用垫片调整时垫 板密贴岩面 锚杆安装后外露长度不得超过 100mm 6 锚杆深度要求 水泥砂浆锚杆孔深允许偏差为 50mm 楔缝式锚杆 孔深不应小于杆体有效长度 且不应大于杆体有效长度 30mm 树脂锚杆和 早强药包锚杆孔深应于杆体长度配合适当 7 普通水泥砂浆锚杆的施工要求 1 砂浆配合比 质量比 水泥 砂 水宜为 1 1 1 5 0 45 0 5 砂的粒径不宜大于 3mm 2 砂浆应随拌随用 一次拌和的砂浆应在初凝前用完 3 注浆开始或中途暂停超过 30min 时 应用水润滑灌浆罐及其管路 注浆孔口压力不得大于 0 4Mpa 注浆管应插至距孔底 5 10cm 处 随水泥 砂浆的注入缓慢匀速拔出 随时迅速将杆体插入 锚杆杆体插入孔内的长度 不得短于设计长度的 95 若孔口无砂浆流出 应将杆体拔出重新注浆 4 锚杆安设后不得随意敲击 其端部 3 天内不得悬挂重物 8 25 中空注浆锚杆 南湖隧道南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 39 1 锚杆安设作业应在初喷混凝土后及时进行 2 钻孔深度不应小于锚杆杆体有效长度 但深度超长值不应大于 100mm 3 钻孔宜保持直线 系统锚杆钻孔方向宜与开挖面垂直 4 钻孔应圆而直 孔口岩面应整平 并使岩面与钻孔方向垂直 水 泥砂浆锚杆孔径大于杆体直径 15mm 其它型式锚杆孔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5 所有锚杆都必须安装垫板 应确保垫板与锚杆轴线垂直 确保垫 板与喷射混凝土紧密接触 当锚杆孔的轴线与孔口面不垂直时 可采用下 述两种方法调整 一是在螺母下安装锲形垫块 二是在垫板后用砂浆或混 凝土找平 锚杆在砂浆凝固前不得加力 6 中空注浆锚杆施工时应保持中空畅通 并留有专门排气孔 螺母 应在砂浆初凝后拧紧 7 注浆过程中 压力保持在 0 3MPa 左右 待排气孔出浆后 方可停 止灌浆 3 钢筋网制作安装 1 钢筋规格 材质应满足设计要求 使用前应清除锈蚀 2 钢筋网宜在岩面喷射一层混凝土后随受喷面起伏铺设 并在锚杆安 设后进行 要求与受喷面间隙宜控制在 20 30mm 之间 3 钢筋网应与锚杆或其他固定装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