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文默写试卷.doc_第1页
初中古诗文默写试卷.doc_第2页
初中古诗文默写试卷.doc_第3页
初中古诗文默写试卷.doc_第4页
初中古诗文默写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下古诗文默写1、山际见来烟, 。鸟向檐上飞 。山中杂诗(吴均)2、独坐幽篁里, 。深林人不知, 。竹里馆(王维)3、峨眉山月歌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分别为 、 、 、 和 ,构思精巧,不着痕迹。4、春夜洛城闻笛是诗人在客居洛阳的一个夜晚,听到笛子吹奏折杨柳曲调,引起自己 、 之情而作。5、 ,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 。滁州西涧(韦应物)6、故园东望路漫漫, 。马上相逢无纸笔, 。逢入京使(岑参)7、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_!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_,_。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8、歧王宅前寻常见, 。正是江南好风景,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9、苍苍竹林寺, 。 ,青山独归远。送灵澈上人(刘长卿) 10、黄梅时节家家雨, 。有约不来过夜半, 。约客(赵师秀) 11、李杜诗篇万口传, 。江山代有人才出, 。论诗(赵翼12、诗中的“李杜”是指代诗人 、 。1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是俄国诗人_,他的著名诗作有_致恰达耶夫等。14、 ; 现在却常是忧郁。 ,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15、木兰诗选自_代_编的_,这首诗是_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16、写木兰毅然决定代父从军的句子是:_,_,_,_。17、描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 , ,北市买长鞭。18、木兰诗中,描写木兰辞别父母踏上征途情景、思念亲人的诗句是:旦辞爷娘去, , , 。 , ,不闻爷娘唤女声, 。19、描写木兰奔赴战场时矫健英姿的句子是: ,关山度若飞。20、描写边塞夜景,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句子是: ,寒光照铁衣。21、描写征战激烈的句子是:将军百战死, 。22、木兰诗中描写木兰战功卓著的句子是: , 。23、描写木兰辞官不就而毅然还乡的诗句 , 。24、描写木兰一家迎接木兰胜利归来的句子是:爷娘闻女来, ;阿姊闻妹来, ; , 。25、木兰诗中描写木兰恢复女儿装时喜悦心情的句子是:开我东阁门,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 。26、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那一句? , , , 。27、以双兔为喻,赞颂木兰的机智和乔装之巧妙的句子是: , , , 。28、吴均的山中杂诗描写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一句是:_,_。写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最有趣的是云彩从窗户里飘了出来的诗句是:_,_。29、_,弹琴复长啸。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_,_。30、孙权劝学选自司马光主持编纂的 体通史 ,这部史书记载了从 到 的史事。司马光, 时期 家、史学家。31、权曰: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32、卿今者才略, !33、士别三日,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34、写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句子是: , 。35、吕蒙拒绝学习的理由是: 36、鲁肃对吕蒙变化的强烈反应是: 37、此夜曲中闻折柳,_。38、_,影入平羌江水流。39、_,野渡无人舟自横。40、江山代有才人出, 。41、独坐幽篁里,。42、峨眉山月半轮秋, 。43、黄梅时节家家雨,。44、春潮带雨晚来急,_。45、独坐幽篁里, 。46、当窗理云鬓 。47、 ,散入春风满洛城。48、有约不来过夜半, 。49、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1) ,(2) 。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3 ) ,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4) ,军书十二卷,(5)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6) ,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7) ,南市买辔头,(8) 。旦辞爷娘去,(9)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10) 。旦辞黄河去,(11)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12) 。 (13) ,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14) 。将军百战死,(15)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16) ,(17)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18) ,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19) ;阿姊闻妹来,(20) ;小弟闻姊来,(21) 。开我东阁门,(22) ,脱我战时袍,(23) ,(24) ,(25)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26) ,(27)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50、 ,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51、苍苍竹林寺, 。 , 青山独归远。 52、峨眉山月半轮秋, 。 夜发清溪向三峡, 。 53、谁家玉笛暗飞声, 。 此夜曲中闻折柳, 。 54、 , 上有黄鹂深树鸣。 , 。 55、 , 。 ,各领风骚数百年。56、独坐幽篁里, 。 深林人不知, 。 57、 , 竹中窥落日。 , 云从窗里出。58、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59、故园东望路漫漫, 。 , 。逢入京使 60、口技作者是_,节选自_。 虞初新志是清代_编选的笔记小说。口技中,表现深夜一家四口由睡到醒、由醒入睡的过程:(1)由远到近,由外而内,由大而小,由分而合。当是时,_,_,_,_,_,一时齐发,众妙毕备。(2)由大而小,由密而疏,微闻余响,描写一家四口由醒入睡的过程。未几,_,_。_,_,妇梦中咳嗽。61、口技中表现从失火到救火的情形:响声大作,由少而多。忽_,_,_。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_,_。_,火爆声,呼呼风声,_;又夹百千求救声,_,_,泼水声。62、口技中描述观众的反应:(1)满座宾客无不伸颈,_,_,_,_。(2)_,_。(3)_,奋袖出臂,_,_。63、作者的评论:(1)一时齐发,_。(2)虽_,_,_;_,_,_。64、交代道具的简单:(1)口技人坐屏障中,_、_、_、_而已。(2)撤屏视之,_、_、_、_、_而已。65、夸父逐日选自_。66、夸父与日逐走,_;_,_,饮于河、渭;河、渭不足,_。_,_。_,_。67、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_。_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_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68、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_,_,_。天倾西北,_;地不满东南,_。69、狼选自_,作者是_代_。70、文中描写狼的狡猾的句子:(1)途中两狼,_。(2) _ _,一狼仍从。复投之,_ _。骨已尽矣,_ _。(3)狼不敢前,_。(4)少时,一狼径去,_。久之,_,_。5)一狼洞其中,_。前狼假寐,_。71、狼一文中描写屠户机智勇敢的句子:(1)_,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_,_。(2)屠暴起,_,_。方欲行,_,_。72、狼一文作者对这件事的议论:_,_,_?_。73、吴均的山中杂诗描写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一句是:_,_。写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最有趣的是云彩从窗户里飘了出来的诗句是:_ _,_。74、_,弹琴复长啸。竹里馆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_,_。75、峨眉山月半轮秋,_。诗中表现思念之情的诗句是_, _。76、_, 散入春风满洛城。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一句是:_, _。77、边塞诗人_的逢入京使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请写出这首诗: _, _。_, _。78、滁州西涧的作者是_,诗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诗句是:_, _。体现“诗中有画,景中寓情”的诗句是 _, _。诗人创造了涧边幽草,水急舟横的清幽意境的诗句是:_, _。79、江南逢李龟年的作者是_ _,诗中写过去之盛,为下文作铺垫的诗句是_, _。诗中写现在之衰,抒发无穷感慨的诗句是_, _。80、_, _。_, _。(送灵澈上人)送灵澈上人中写一抹斜阳下,几重青山外,远行人渐行渐远的是:_, _。81、约客(作者_ _)中用对句写景,道出黄梅时节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的是:_, _。约客中写到客人失约,主人寂寞的诗句是_,_。82、_, _。_, _。(论诗赵翼)83、在盛赞唐诗的中国,清代史学家_写出:“_, _。”鼓励人们在诗歌创作中应大胆创新,求新求变,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诗人。84、峨眉山月半轮秋, 。夜发清溪向三峡, 。峨眉山月歌85、谁家玉笛暗飞声, 。此夜曲中闻折柳, 。春夜洛城闻笛七下古诗词赏析一、授之以渔:赏析古代诗歌,要注重平时积累,从题目和关键句入手,把握意象兼顾表达技巧,努力进行整体赏析。 (一)注重平时积累和把握已提供的信息平时学习生活中,我们已接触了不少诗歌,这些诗歌是我们赏析诗歌的基础。还有诗歌的“注”对于鉴赏诗歌也是一个好的提示。在鉴赏时,凡是有“注”的地方,我们一定要重视。既然出题者有意将“注”附在诗歌后面,肯定是有某种目的,要么是某些词句太难,“注”用来解释;要么是介绍作者写作时的背景。这两点对于鉴赏诗歌是很有帮助的。解释词句,为我们理解内容扫除障碍;背景介绍,使我们能够身临其境体会作者的情感。总之,诗歌的“注”为我们鉴赏诗歌起到了一个提示的作用,为进一步鉴赏诗歌打下基础。它是理解和把握诗歌的又一把钥匙。(二)从标题入手,体会诗歌的情感标题或是诗歌的灵魂,或是诗歌的线索,它暗示诗歌的主旨和情感,体现诗人的匠心。(三)从诗歌意象赏析,悟出诗情诗是由意象构成意境,再由意境体现诗情的。意象是诗的基础,意境是诗的画面,诗情是诗的内涵。赏析一首诗必须从意象着手分析意境,再由意境感悟诗情。“意象-意境-诗情”是鉴赏古诗从局部到整体的合理流程。(四)从诗眼入手,抓诗歌中的关键词句诗是诗人情感的外露,诗眼和关键句恰好是表露诗歌意蕴的窗口,它能体现诗人写作意图、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特别关键词语,是指反映诗人心情的动词或形容词,如:惜、哀、悲、痛、怒、愤、怨、叹、笑、喜、乐等,这些词语直接抒发作者的情感,给我们明确的信号。如李白静夜思中的“低头思故乡”,“思”字就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五)兼顾表现手法,体会多姿多彩的诗歌技巧我国诗歌浩如烟海,异彩纷呈的原因就是用了不同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大致说来重点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表现手法。2、修辞格的运用。总之,古代诗歌的赏析主要靠平时的积累,只要多读、多背一些诗歌,掌握一些赏析方法,就基本上能够较为正确地赏析诗歌了。二、习题演练:(一)山中杂诗吴均1、全诗不过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离“ ”的主题。2、诗中写了哪些景物,你认为诗人他倾向于一种怎样的生存境界(心情)?3、“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展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二)竹里馆王维1、诗中写了什么景?写了人物的哪些活动?(引诗中意象回答) 构成了怎样的意境?2、从全诗来看,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请你就此做点简析。3、“明月来相照”,这句诗有何作用?(三)峨眉山月歌李 白1、试分析“影入平羌江水流”的妙处。2、诗中连用五个地名,用意何在?3、本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思?(四)春夜洛城闻笛李 白1、古人离别常 相赠,表依依不舍之意。折杨柳这支汉乐府古曲抒发的也正是旅人伤别之情。 2、本诗抒发了什么感情?(五)逢 入 京 使岑 参1、诗中的“龙钟”何意?有什么作用?成语“老态龙钟”中的“龙钟”又是什么意思?2、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感情。(六)滁州西涧韦应物1、诗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句子是 , 。2、写晴景明丽如画,而以 烘托幽静的意境。3、写雨景用以静衬动手法:暮雨忽来,春潮骤涨,着一“ ”字,如见汹涌之势,如闻澎湃之声。而野渡无人,孤舟自横,又于动中显 ,喧中见寂。后两句历代传诵。4、言外有意,极耐寻味。如果那只“舟”不在“野渡”而在官津,当“春潮带雨晚来急”之时,万人争渡,岂能“自横”?如果作者春风得意,竞逐繁华,则寂寞“幽草”,又怎能使他偏爱?所以诗人借“滁州西涧”的动静之中,抒发怎样的心境?5、你能否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诗歌最后两句说蕴含的画面描绘出来。(七)江南逢李龟年杜甫1、这首诗前二句言过去之 ,为下文作了铺垫;后二句写现在之 ,抒发无穷感慨。2、景物的描写寄寓了诗人对世道衰落的感慨。 分析“落花时节”的多层含义。3、有人说“正是”“又”两个虚词的运用恰到好处,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4、本诗抒发了什么感情?(八)送灵澈上人刘长卿1、从题材上看,这是一首什么诗?本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精美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请试着分析。3、全诗结构精巧,试谈谈你的理解。(九)约客赵师秀1、前两句语言上有何特点?请试着分析。 2、对下面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十)论诗赵翼1、诗中的“李杜”是指代诗人 、 。2、“万口”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3、“风骚”在诗中的意思是 。 4、就诗的主题看,此诗表现了作者主张 。 5、前两句的作用是什么?答案:默写答案略。(一)1、山中2、“山际、来烟、竹中、落日、鸟飞、云出” 清静超脱、恬淡超然3、屋檐上的飞鸟来来往往,群鸟时时栖息于其檐前屋后,白云竟然穿窗而过,体现了山居的清静超脱,远离尘嚣。(二)1、幽篁、深林、明月;独坐、弹琴、长啸;空明澄净的景,安闲自得、尘虑皆空的人。2、诗人在写月夜幽林的同时,又写了弹琴、长啸,则是以声响衬托静境。3、不仅与上句的“人不知”有对照之妙,也起了点破暗夜的作用。(三)1、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2、峨眉山一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诗歌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旅行图。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更加深沉。3、抒发江行思友之情。(四)1、折柳枝 2、对家园故人的思念之情。(五)1、龙钟:流泪的样子,这里是沾湿的意思。强调自己思念亲人的激情,为下文捎书作铺垫。龙钟:行动不灵便的样子。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便。2、诗句既表达了他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韵味淳厚隽永。(六)1、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黄鹂鸣叫 3、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