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考点1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及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考纲要求 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解读考纲 1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宗法制与分封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 互为表里 在家中 族内是宗法制 上升到国家就是分封制 通过对这一内容的复习 理解在一定历史条件下 分封制与宗法制对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 2 本课知识与现实生活 民俗民风联系密切 认识到现在许多同姓家族保留的族谱 家谱等即是宗法制的历史遗存 另外可以通过对全球华人祭拜黄帝陵和认祖归宗现象的认识 了解早期政治制度和社会伦理道德 对中华民族凝聚力 向心力形成的积极意义 3 知道 始皇帝 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 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 认识到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是适应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 经济的需要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提高行政效率 考点 梳理一商代的政治制度与西周封建 1 商代的政治制度 1 建立 约公元前1600年 商族首领成汤灭夏 建立商王朝 2 政治制度 内服与外服制度 内服是王畿 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 外服则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 3 政权特色 弥漫着神权色彩 2 封邦建国 1 背景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西周 摄政的周公修改了商王朝的内外服制度 大举实行分封 2 含义 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 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 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 广建封国 以拱卫周王室 3 对象 分封以同姓亲族为主 还包括功臣与姻亲和先代贵族 4 作用 通过分封 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有效控制各诸侯国 使贵族集团形成了 周王 诸侯 卿大夫 士 的等级序列 3 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1 宗法制度 目的 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 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西周又实行了与分封制相结合的宗法制 性质 宗法制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核心 即最大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 大宗和小宗两个体系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 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作用 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 确立起一整套土地 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 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 世卿世禄 的特权 宗法制有利于凝聚宗族 防止内部纷争 强化王权 把 国 和 家 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同时也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 2 礼乐制度 含义 周朝制定了各种礼乐制度 即周礼 作用 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 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必不可少的工具 深度思维 1 什么是 礼 乐 它是由谁制定的 起了什么作用 答案 1 礼 泛指宗法等级制定的各种典章 规则 礼节 仪式 乐 指音乐 舞蹈 歌咏等 2 它是由周公制定的 3 礼 的意义与作用在于使贵贱有等 各安其分 乐 的作用在于上下 和同 不同等级 身份的人要遵循不同的礼乐制度 但可以共同欣赏 以使上下 和同 礼 构成了西周文化的主构架 有利于维护政治安定 保证社会和谐 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规范 乐 是辅助 礼 的 以其艺术美 使得讲究等级规范 形式森严的 礼 具有征服人心的感染力 礼 乐 是当时文明创造中最为高贵 典雅 精致的内容 具有深厚的内涵 久远的影响 是维护等级制度的工具 二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 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 1 统一背景 春秋时期 宗法分封制度遭到破坏 一些强大的诸侯打着 尊王 的旗号进行争霸战争 战国时期 卿大夫夺权政变 各国政治变革 兼并战争如织 2 统一过程 经商鞅变法后 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先后灭掉韩 赵 魏 楚 燕 齐等国 公元前221年 秦王嬴政结束了数百年割据混战的局面 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 2 始皇帝 与三公九卿 1 皇帝制度的确立 确立 皇帝 名号 嬴政统一六国后 从 三皇 五帝 中各取一字 自称 始皇帝 皇权至上 国家的司法 立法和行政 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 家天下 家天下 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 2 中央官制 三公九卿 三公 三公是指丞相 御史大夫和太尉 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御史大夫掌管律令 图籍并监察百官 太尉管理军务 三方互不相属 互相牵制 九卿 分管着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 作用 以三公九卿为主的中央政府各级官员 在地位 职责和权力等方面都处于既配合又牵制的状态 任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 军政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 3 废分封 置郡县 1 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推行 秦统一全国后 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 内容 地方政权机构分为郡 县两级 郡是中央政府下的地方一级统治机构 郡设郡守 郡丞和郡尉 郡下设若干县 县置县令 长 县丞和县尉 县以下有乡 里等基层机构 乡有乡吏 里有里典 2 秦帝国还制定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3 颁布秦法 秦法以 轻罪重刑 为立法指导思想 是秦朝加强皇权 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工具 4 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影响 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 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 提高了行政效率 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深度思维 2 郡县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 郡县制最突出的特点是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 负责治理民众 管理财政 司法 狱讼和兵役 名师归纳1 分封制 宗法制 礼乐制三者的关系怎样 1 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 周天子以嫡长子世袭 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 在诸侯领地内 诸侯仍由嫡长子继承 其余诸子接受分封 成为卿大夫 依次类推 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 2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 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 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从而维护了分封制 3 礼乐制是保证分封制 宗法制稳定推行的工具 2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有何特点 1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分封制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2 宗法制把族权与政权 血缘关系和政治隶属关系结合起来 形成家国一体局面 3 分封制 宗法制和礼乐制度三者互为表里 紧密结合 成为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成熟的标志 4 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 带有浓厚的原始迷信色彩 5 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3 如何理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一概念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封建专制主义 一是中央集权 封建专制主义体现在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上 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 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从决策到军事 行政 财政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则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 其特点是地方政府的政治 经济 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 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 一切受制于中央 两者之间的联系则是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于皇帝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 客观上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需要 封建统治者需要用自上而下的一整套国家机构统治人民 镇压人民 维护封建制度 同时它也能起到维护国家统一和聚集分散的人力 物力 财力进行重大工程建设的作用 但对不同朝代的措施又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 考题研析 例1 命题视角 考查西周的分封制 2010 新课标全国卷 西周分封制 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 自治区中 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 河南 河北b 湖南 湖北c 山东 山西d 广东 广西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西周分封制的认识 西周时期分封的诸侯国主要有 齐 鲁 燕 卫 宋 晋等 而只有鲁和晋是今天山东和山西的简称 答案 c 变式演练1 阅读周朝分封制的规定与周天子的实力表格 从中你可以获得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分封制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进行的 分封制调整了奴隶主贵族在财产和权力分配上的矛盾 通过分封制形成了 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的等级序列 分封按照 嫡长子继承制 的原则进行a b c d 解析 本题为材料选择题 通过表格可以得知 天子拥有较大的实力 规定了奴隶主贵族之间的财产和权力关系 并形成了 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的等级序列 表格中不能反映出 嫡长子继承制 排除含 的选项即可 答案 b 例2 命题视角 考查中国古代宗法制度 2010 广东 在中国古代 家国一体 的社会中 忠孝观念源远流长 其源头是 a 宗法制b 郡县制c 君主专制d 中央集权制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宗法制度 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材料的能力和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西周宗法制用血缘关系来维系政治上的等级关系 这有利于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与稳定以及凝聚宗族 使其 家国一体 b c d不能反映 家国一体 故排除 答案 a 变式演练2 下图中图一是北京的一座古代建筑 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 称为太庙 图二是民间祭祀先祖的场所 称为祠堂 这种现象源于我国早期的一项政治制度 其特点不包括 a 嫡长子继承制b 神权与王权结合c 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d 国 与 家 结合 解析 由题干中的 太庙 祠堂 可判断该制度是宗法制 然后推断其特点 该题易错在将祭祀祖先看作是迷信活动 因而错将b项当成其特点 答案 b 例3 命题视角 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2008 江苏单科 齐人 鲁人 楚人 这种表述 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 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 分封制b 宗法制c 郡县制d 三省六部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历史知识迁移能力 齐人 鲁人 楚人 的表述是分封制造成的结果 但学生在解答本题时 往往仅读到 齐人 鲁人 楚人 就误判选a或选b 中国出现行政区划在郡县制实行之后 三省六部制是中央官制 行政区划与之无关 答案 c 变式演练3 美籍华人 史学家唐德刚在 晚清七十年 一书中写道 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 发自商鞅 极盛于始皇 而完成于汉武 这次大 转型 的主要表现是 a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b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c 行省制代替郡国制d 内阁制代替三省制 解析 本题可采用排除法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夏朝建立的 行省制的实行是在元朝 内阁制是在明朝出现 排除a c d三项 答案 b 考情 分析近几年对于分封制和宗法制的考查 在新课标省份的高考试题中 屡有出现 在今后的高考命题中仍将是考查的重点 在今年的高考备考复习中 要注意分封制 宗法制和礼乐制度的含义及扩展知识 特别要注意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 关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在近几年高考命题中 考查不多 但作为主干知识 对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含义 内容及影响 我们仍需多加注意 高考 展望1 考查对 周礼 的认识 下图为出土于湖北的一套东周时期的 九鼎八簋 按当时的礼乐制度 这套文物最有可能出自 a 周天子墓葬b 诸侯国君墓葬c 士大夫墓葬d 平民的墓葬 解析 根据题干中的 东周 湖北 等关键词 再结合东周时期 礼崩乐坏 的史实 可以判断当时作为 王九鼎 诸侯七鼎 的礼制已遭到破坏 可判断其应为诸侯国君的墓葬 答案 b 2 考查对秦始皇的认识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 材料一 秦朝当朝有人说 今陛下兴义兵 诛残贼 平定天下 海内为郡县 法令由一统 自上古以来未尝有 五帝所不及 材料二 明朝思想家李贽说 始皇出世 李斯相之 天崩地坼 掀翻一个世界 是圣是魔 未可轻议 材料三 毛泽东说 我是赞成秦始皇的 秦始皇是厚今薄古的专家 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 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 请回答 1 你怎样看待秦朝当朝人对秦始皇的评价 答案 评价 肯定了秦始皇统一全国 推行郡县制及其他加强集权 巩固统一的措施 符合历史事实 但是对秦始皇的功绩有夸大神化之词 2 李贽认为秦始皇 未可轻议 反映了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的什么特点 李贽是针对汉代以来的什么倾向而发表上述见解的 答案 特点 秦始皇有功有过 既是对中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 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封建帝王 也是历史上有名的统治残暴的皇帝 倾向 汉代以来对秦始皇的评价 主要强调其统治残暴 而不去肯定他的贡献 3 从材料三看 毛泽东 赞成秦始皇 的两个主要理由是什么 结合历史史实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 理由 体制创新和统一全国 理解 秦始皇开创了皇帝制 建立了以 三九公卿 制为主的中央官制 地方上废分封 置郡县 并采取了其他一系列加强集权和巩固统一的措施 统一度量衡 货币和车轨 统一文字等具体内容 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结束群雄割据的局面 统一全国 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解析 考查对秦始皇的评价 第 1 问结合秦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史实评价秦始皇 第 2 问结合秦始皇功过都很明显的特点回答 第 3 问根据毛泽东的后两句话评价 备课资料1 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相同 1 都是为了稳定社会秩序 巩固自身统治 2 都对社会经济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3 都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不同 1 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 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 郡县制是按地域划分的 2 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 并拥有封地 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 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 官位概不世袭 3 分封制的用人标准是 亲 和 贵 而郡县制的用人标准是 贤 与 能 4 诸侯国拥有很强的政治 经济 军事独立性 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例 柳宗元在 封建论 中说 秦有天下 裂都会而为之郡邑 废侯卫而为守宰 此其所以为得也 这句话指的是 a 推行分封制b 设立郡县制c 废除郡县制d 废除行省制 解析 抓住材料中的 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TS 62607-11-1:2025 EN Nanomanufacturing - Key control characteristics - Part 11-1: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 Shielding effectiveness of nanomaterials: near-field p
- (康德卷) 重庆市2026届高三9月开学考联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九章《一次函数》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三章《三角形》单元检测卷(附答案)
-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应用题训练二【含答案】
- 人教PEP版(一起)一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案
- 培训课件-12345安全管理机制
- 《体育1武术初级长拳第三路》课程简介与教学大纲
- CN120208390A 一种污水吸附处理设备
- CN120204573A 一种非侵入式睡眠辅助改善方法及系统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 招标采购业务培训课件
- 小学武术社团教学计划
- 中科院2022年物理化学(甲)考研真题(含答案)
-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教程
- 皮肤肿瘤疾病演示课件
-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 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安排表
- 外研版英语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 跨境电商理论与实务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C语言开发基础教程(Dev-C++)(第2版)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