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24 物态变化问题1.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1)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2)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1)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2)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3)凝固的条件: 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3.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1)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叫蒸发。 (2)影响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3)作用是蒸发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4)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5)沸腾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6)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4.液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 叫液化。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好处是体积缩小便于运输。作用是液化放热5.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6.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例题1】如图所示的热现象中,通过液化形成的是( ) A蜡烛燃烧流出的烛“泪” B冬天清晨树叶上的“霜” C冬天河水结“冰”D厨房蒸笼旁的“白汽” 【答案】D【解析】“烛泪”是由固态的蜡烛熔化而来的,故A错误;“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故B正确;冬天河水结“冰”,是水遇冷凝固成冰,是凝固现象,故C错误;白气是由蒸笼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故D正确。【例题2】如图所示,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让我们领略了许多美妙景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轻柔的雪是升华现象B. 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C. 晶莹的露是熔化现象D. 飘渺的雾是汽化现象【答案】B【解析】A.雪是固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现象,所以A是错误的。 B.霜是固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现象,所以B是正确的; C.露是液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所以C是错误的; D.雾是液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所以D错误的。 【例题3】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时,会看到壶嘴上方会有白气产生,这是由于水壶中喷出的高温水蒸气遇到周围的冷空气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夏天吃冰棒也会看见白气,这是因为来自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冰棒,形成的(物态变化名称),水壶产生的白气向上飘,而冰棒产生的白气向下飘,原因是 。【答案】液化;液化;水壶喷出的气体温度高,气体受热膨胀,密度比空气小,所以会上升;冰棒产生的白气的温度较低,会下沉。【解析】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白气”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水壶中喷出的高温水蒸气遇到周围的冷空气会发生液化现象,形成了白气;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棒会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气;水壶喷出的气体温度高,气体受热膨胀,密度比空气小,会上升;冰棒产生的白气的温度较低,会下沉。【例题4】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9时,小华开始计时,每隔l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然后,小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的气压高于标准气压B水从89加热到刚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4minC通过图像可知,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D水沸时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图乙所示【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99,低于100,说明此时的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A错误;水从89加热到刚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5min,B错误;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C 正确;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图甲,水沸腾前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图乙,D错误。【例题5】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为非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是80C在第5min时物质已全部熔化D第10min时物质处于液态【答案】B 【解析】(1)从图象可以看出,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80不变,所以此物质是晶体,且熔点为80,故A错误,B正确;(2)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从5min是开始熔化,到15min时熔化结束,整个熔化过程用了15min5min=10min第10min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故CD错误。一、选择题1用3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钛合金眼镜架。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再定型成为镜架。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和凝固 B升华和凝华C汽化和液化D液化和凝固【答案】A【解析】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变成液态,是由固体变成液体,属于熔化过程;液态钛合金再定型成为镜架,是由液体变成固体,属于凝固过程。故应选A。2在一部动画片里,雷公公询问起“雾、露、霜、雪“四姐妹的出身由来,你认为她们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雾说:我是水汽化而来 B露说:我是水蒸气凝固而来C霜说:我是水蒸气凝华而来 D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答案】C 【解析】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A错误。B.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C正确;D.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D错误。3.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4B.乙图中,某晶体熔化图象中bc 段,晶体内能不变C.丙图中,花儿上的露珠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D.丁图中,烈日下小狗伸出舌头降温,是因为水汽化放热【答案】 A 【解析】A.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实际温度在0以下,因此示数是-4,故A正确; B.乙图中,某晶体熔化图象中bc 段,它正在熔化,需要不断吸热,内能不断增大,故B错误; C.花儿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故C错误; D. 烈日下小狗伸出舌头降温,是因为水汽化吸热,故D错误。4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解析正确的是( )A夏天,盛冷饮的杯子外壁出现水珠,这是水的汽化现象B寒冬,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这属于升华现象C夏天,在教室内酒水可以降温,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原故D寒冬,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微盐便于除雪,是因为盐可以提高冰雪的熔点【答案】B【解析】盛冷饮的杯子外壁出现水珠,这是杯子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A错误;房间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出现冰花,这是室内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B正确;在教室内洒水可以降温,这是水蒸发吸热从而空气温度降低,C错误;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盐熔化后变成盐水,盐水的凝固点降低,即降低冰雪的熔点,D 错误。5.下列现象,属于升华的是( )A初春,冰冻的河面开始融化 B盛夏,盛冷饮的杯外壁出现水珠C深秋,屋顶和地面出现了霜 D寒冬,晾在室外结冰的衣服变干【答案】D【解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体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固态叫凝华。通过物态变化前后物体状态的变化来判断。A冰冻的河面开始融化,冰化成水属于熔化过程。故A不符合题意;B盛冷饮的杯外壁出现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杯子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不符合题意;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C不符合题意;D结冰的衣服变干,冰直接变成水蒸气,属于升华过程。故D符合题意。6.下列现象,属于汽化的是( )A.烧水时,壶嘴冒出“白气” B.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D.冰箱冷冻室内壁结霜【答案】B【解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3)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A.烧水时,从壶嘴冒出“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故A错误;B.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是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故B正确;C.冰冻的衣服在0以下也能干,是冰直接变成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故C错误;D.冰箱冷冻室内壁结霜是水蒸气直接变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7.冻肉刚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由于( )A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所致;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所致;C冻肉中的冰熔化成水所致; D冻肉中的水凝固成冰所致。【答案】A【解析】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冻肉刚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小冰晶,附着在冻肉的表面。故BCD错误;A正确。8.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出现“雾”或“冰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玻璃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 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C.“雾”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D.“冰花”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答案】D【解析】玻璃上的“雾”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形成的,故A正确;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很冷的玻璃,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凝华形成的,故B正确;“雾”和“冰花”都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故C正确,D错误,故选D。9.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水中。当固态碘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后,将试管从热水中取出,放入凉水中,碘蒸气又会变为固态碘附着在试管内壁上。关于物质碘的物态变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先放热升华后吸热凝华 B.先吸热升华后放热凝华C.先放热熔化后吸热凝固 D.先吸热熔化后放热凝固【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物态变化。试管中的固态碘变为紫色的碘蒸气是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吸热,放入凉水中试管中的碘蒸气又变为固态碘则是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放热,故B正确。10.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A给湿头发吹热风B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C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D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答案】C【解析】影响蒸发的因素有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快慢;故减慢蒸发,就是从降低温度、减小液体面积和减弱空气流动这三个方面来考虑A.给湿头发吹热风是从提高液体温度和加快空气流动两个方面,加快了头发上水分的蒸发,故A不合题意;B.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从提高液体温度和加快空气流动两个方面,加快了衣服上水分的蒸发,故B不合题意;C.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减慢了酒精周围的空气流动,减慢了酒精的蒸发故C符合题意;D.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增大了水的表面积,加快了水分的蒸发,故D不合题意11.现有如下几个实例:(1)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会感觉到“凉”;(2)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读数会降低;(3)如果温度计上不涂酒精,用扇子扇,温度计读数不变。能说明蒸发制冷道理的是( )A.(1)(3) B.(2)(3)C.(1)(2) D.(1)(2)(3)【答案】C 【解析】(1)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会感觉到“凉”。因为手背上的酒精蒸发时,需要吸收热量,手背温度降低,这就是由于蒸发导致的制冷效果;(2)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读数会降低。因为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的酒精,用扇子扇,加快酒精的蒸发,由于蒸发时要吸收热量,与酒精接触的温度计放热,温度降低。也是利用蒸发制冷导致的;(3)如果温度计上不涂酒精,用扇子扇,温度计读数不变。因为温度计表面上没有液体,用扇子扇不涉及液体蒸发,温度计和环境温度一致,用扇子扇也不改变读数。根据对以上实例的分析,我们很容易知道符合题意的答案。12.北方的冬季会出现“树挂”和霜,形成这类现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A凝固B液化C升华D凝华【答案】D【解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是凝华霜是由水蒸气放热凝华成的小冰晶“树挂”和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形成的13.二氧化碳气体被压缩、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俗称干冰干冰被抛到空中,会迅速变为气体,促使其周围水蒸气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实现人工降雨下列关于上述描述中包含的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是凝华B水蒸气凝结成水,是凝固C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放出热量D水蒸气凝结成小冰晶,吸收热量【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人工降雨过程物态变化的分析,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抓住物质的状态变化是解此类题目的关键(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2)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由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3)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A.二氧化碳变成干冰,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属于凝华,故A正确;B.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由气态变成液态,属于液化;故B错误;C.干冰变成二氧化碳气体,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升华吸热,故C错误;D.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冰晶,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属于凝华,凝华放热,故D错误14.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C甲物质在46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D乙物质在610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答案】C【解析】晶体的熔化和液体的沸腾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AB.甲乙两种物质不能确定其本身的状态,不知道是晶体的熔化还是液体的沸腾,故不能确定是熔点还是沸点,故AB错误;C.甲物质在46min内,温度升高,一定持续吸收热量,故C正确;D.由于不能确定图象是晶体的熔化还是液体的沸腾,故不能确定乙物质在610min内的状态,故D错误15.在探究石蜡和海波的熔化规律时,小琴根据实验目的,进行了认真规范的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 加热时间/min01234567891011石蜡的温度/404142444647484951525456海波的温度/404244464848484848485053A石蜡是非晶体B海波熔化时的温度是48C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需要吸热D42时,海波的状态是固态【答案】ABD【解析】此题是探究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规律,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知道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同时考查了晶体熔点的概念和物质状态的判断(1)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2)要判断晶体的熔点,首先要了解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不变并且要了解熔点的概念;晶体熔化时的温度(3)要解决此题需要搞清温度低于熔点则晶体处于固态;若温度高于熔点则晶体处于液态;若温度等于熔点,则晶体可能处于液态、固态或固液共存态A.由表格中数据可知,海波从第4到9分钟,经历了5分钟,在此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海波是晶体;而石蜡在整个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所以石蜡是非晶体,故A正确B.在49min时,海波吸收热量,在熔化过程温度保持48不变,故海波熔化时的温度是48,故B正确C.海波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不变,故C错误D.海波的熔点是48时,42低于海波的熔点,是固态,故D正确16.如图是某种固态物质加热变成液态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可知该物质()A. 是晶体,熔化持续了8minB. 在A点是液态,B点是固态C. 在A点的内能比B点的小D. 在OA段的比热容比BC段的大【答案】C【解析】根据图像可以判断该物质为晶体。AB段是晶体熔化过程,持续时间达4分钟。该物质在A点是固态和液态临界状态,B点是物质完全熔化进入温度进一步升高状态,是液态。物质在B点时全部融化吸收的热量要多余在A点。所以在A点的内能比B点的小。物质的比热容在BC段不小于爱OA段。二、填空题17.将光滑细嫩的豆腐放入冰箱冰冻,豆腐里的水遇冷(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冰,体积 ;再将豆腐从冰箱取出,豆腐里的冰 热量,熔化成水,就做成了“冻豆腐”【答案】凝固;变大;吸收【解析】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豆腐有很多水分,放入冰箱水受冷就会凝固成冰,水凝固时体积要变大;拿出来,凝固的小冰晶要吸收热量而熔化成水,体积减小,所以冻豆腐上有很多小孔18.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地面上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 成水蒸气,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 成小水滴或直接 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下落,形成雨水,汇集到江、河、湖、海中。【答案】汽化;液化;凝华。【解析】江河湖海里的水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属于汽化(液态国气态),水蒸气遇冷液化化(气态液态)形成小水滴。从气态的水蒸气直接形成小冰晶属于凝华(气态固态)。19.春节联欢晚会为了打造舞台效果,常用干冰(固态CO2)在舞台上产生淡淡的白雾,是由于干冰的 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 形成的。【答案】升华;液化【解析】考查的是物态变化的判断。分析物态变化时,首先要分析生成物的状态,然后再分析是由什么状态的物质形成的,从而判断出是什么物态变化。对干冰这种特殊物质所形成的物态变化要记住。干冰是一种非常容易升华的物质。当它升华时,会从周围空气吸收大量的热,导致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周围水蒸气放热,液化成为小水滴。20.小付买了盒“雪月饼”,为了保持低温,工作人员在月饼包装盒内装入了一定量的“干冰”。回到家中,打开包装盒,发现周围空气出现了“白雾”,这是因为干冰在 过程中吸收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 成了小雨滴。(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答案】升华;液化【解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打开包装盒,发现周围空气出现了“白雾”,这是因为盒内的干冰发生升华现象,此过程中吸热,使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滴即“白雾”。21.在研究某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持续加热该物质,记录并描绘出了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判断依据是 。【答案】晶体;有熔点。【解析】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为熔点。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80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80。22.小明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每隔30s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据此作成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水 (选填“会”或“不会”)继续汽化。【答案】不变,会【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乡村旅游接待设施2025年设计创新与地方特色展示评估报告
- 2025年产业转移园区建设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风险评估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探索
- 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制作课件
- 安全教育培训记录中层课件
- 2025年生鲜新零售供应链优化与冷链物流冷链物流冷链运输车辆能耗优化创新报告
-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农村医疗信息化应用2025年报告
- 共享民宿项目在2025年城市更新中的贡献与可行性评估报告
- 聚焦产城融合的2025年产业园区开发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 2025年储能技术在新能源微电网储能系统应用技术创新趋势报告
- 新能源技术发展2025:国际化标准与技术创新融合报告
- 医疗设备采购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 试油监督培训班
- 实木全屋定制合同协议
- 学校财务培训课件
- 保险权益转让协议书
- 2025版校园食堂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记录表
- 康养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项目规划表-数字化转型计划
- GB/T 45133-2025气体分析混合气体组成的测定基于单点和两点校准的比较法
- 村委雇佣合同范本
- 《阀门的类型及原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