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初中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8课 杨修之死教案 新人教版(1).doc_第1页
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初中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8课 杨修之死教案 新人教版(1).doc_第2页
辽宁省辽阳市第九中学初中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18课 杨修之死教案 新人教版(1).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第18课 杨修之死【设计意图】文中夏侯惇对杨修高度评价的话语是“公真知魏王肺腑也”!围绕“真知”做文章,给它加上省略号,主要挖掘文本中杨修的“才”;加上问号,主要挖掘文本中杨修的“放旷”,数犯曹忌;加上叹号,告诉学生“如果我们是杨修,如何与曹操相处”,教他们学会如何做人。这是深度阅读的一个完整过程。新课程标准对中学阶段提出了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依据新课标制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客观全面地认识杨修这个人物形象。过程与方法:从杨修的悲惨离世中习得一些处世良策。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客观认识曹操与杨修的个人形象依据学生的情况分析制定的教学重点及难点为:【教学重点】客观全面地认识杨修这个人物形象。【教学难点】探讨杨修之死的原因。【教学准备】让学生利用自习课自行阅读课文数遍并基本理解文意。【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 2.点评法。【教具准备】多媒体、三国演义光盘、文字资料。【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 一、切入蓄势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杨修之死这篇课文,请同学们先看一幅杨修绑赴刑场的漫画。【幻灯片展示】漫画假如你是围观群众的一员,你会说点什么?请用这样的句式:【幻灯片展示】“唉(哼,嗨),杨修你太_!” 2.文中有一句话,是夏侯惇对杨修的高度评价,请同学们找出来。【幻灯片展示】“公真知魏王肺腑也!” 二、探究“真知”【幻灯片展示】真知 1.从文中哪些事情上可以看出杨修的“真知”? 总共有七件事情: 破解门内“活” 分食“合”中酥 道破梦中杀人真相 密告簏里藏人事件 教授曹植斩杀门吏 预设答条蒙欺孟德 破解口令,擅自行动 三、探究“真知?”【幻灯片展示】真知? 1.杨修真的了解曹操的内心吗? 2.请同学们用开火车的方式完成下列表格。【幻灯片展示】杨修的表现 曹操的态度 破解门内“活” 分食“合”中酥 道破梦中杀人真相 密告簏里藏人事件 教授曹植斩杀门吏 预设答条蒙欺孟德 破解口令,擅自行动 对应这七件事,曹操的态度依次是“心甚忌之”、“心恶之”、“愈恶之”、“愈恶之”、“大怒”、“ 大怒,已有杀修之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四、探究“真知!”【幻灯片展示】真知!1.假如你是才华横溢的杨修,如何与曹操相处,才能做到相安无事,真正体现大智慧?让学生畅所欲言之后与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张扬而不张狂,独立而不特立。2.目前在华山脚下仅存杨修的一块墓碑,墓碑上只刻有“汉主簿杨修之墓”七个字,请同学们根据今天的学习感悟,自选角度在杨修的墓碑上写点东西,可以是墓志铭,可以是挽联,还可以是打油诗。 五、作业布置:二选一1、以从杨修之死所想到的为题,写一篇短文,谈谈你的认识。300字左右。2、历史上的曹操与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并不相同,结合你所学,以我眼中的曹操为题,写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