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ppt_第1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ppt_第2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ppt_第3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ppt_第4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 以永川区朱沱镇大河村为例 班级 景观设计1班姓名 黄涛 学号201306314049调查时间 2015年3月调查地点 永川区朱沱镇大河村调查方式 访谈调查法指导老师 魏老师 2020 2 13 一 大河村的基本情况 大河村位于永川南部朱沱镇 东与松溉镇大陆村相邻 南接笋桥村 西连龙汇垭村 北与何埂镇李家湾村接壤 距朱沱场镇6公里 永川城区35公里 全村幅员面积10 2平方公里 辖8个村民小组 总户数1397户 总人口4726人 劳动力2834人 人口密度为463人 平方公里 劳动力密度为278人 平方公里 男女劳动力大约各占一半 劳动力文化程度中高中文化283人 初中文化1701人 小学文化850人 大河村属低山浅丘地貌 地势高低起伏不平 大陆溪河支流纵穿大河村7公里 区内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区 夏热冬暖少严寒 春秋气温不稳定 霜雪少 雨季长 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雾多风少日照短 空气湿润阴雨多 年平均气温17 8摄氏度 年平均相对湿度78K 年平均降雨量1033 7mm 年平均降雪量3 3cm 年平均风速1 6m s 年平静雷暴日数40天 夏季主导风向东风 冬季主导风向西北风 年均日照1306 7h 大河村水利 交通 通讯条件比较好 大陆溪河徜徉村内 五朱 朱江 公路穿境而过 有村社道泥结石路17 5公里 其中新窝路已全面完成硬化 全村人行便道也在积极建设之中 村内有小二型水库一座 山坪塘89口 提灌站一个 农业灌溉和人畜饮水均比较方便 有移动机站一个 已整村实现有线电视户户通 电话手机家家有 大河村更与规划建设中的重庆西三环高速毗邻 即将启动建设的港桥大道将贯穿全村2 5公里 未来交通会变得更加便捷 二 大河村新农村建设现状与特点 一 农业生产及其产业结构方面大河村农业产业结构不单一 农村经济底子较好 全村地形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带浅丘地貌 地势平缓 年平均气温18 1 气候温和 土壤多系松软的沙质土 土质较肥且利于耕作 全村共有耕地4064亩 户均耕地2 9亩 人均耕地0 82亩 大部分灌溉条件都比较便利 主要种植水稻 小麦 玉米 红薯等粮食作物和蔬菜 油菜 花生 柑橘等经济作物 供应周边市场 其中菜花香萝卜和新窝辣椒小有名气 与村内菜花香 七姊妹两个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基本形成 公司 基地 农户 的经营模式 完全有条件继续扩大种植生产规模 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前景 近年来 主要连片发展了龙眼产业 现有龙眼基地面积1500多亩 另有柑橘园136亩 桑园8亩 由于龙眼从种植到结果期周期较长 目前实现龙眼产量20吨 预计到盛果期 平均亩产达750公斤 柑橘产量88吨 全村畜禽养殖 水产养殖得到了同步发展 20014年出栏肥猪5740头 年末生猪存栏3850头 年内出售和自宰家禽64500只 林业方面有新窝林场 是朱沱镇唯一的林业基地 近年来大河村外出打工劳力不断增多 目前全村外出劳动力有1950人 但因自身场镇经济优势和比较便利的水利和交通 因此全村几乎没有土地撂荒现象 二 分配积累与消费方面 大河村20014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632元 实现粮食播种面积5600亩 粮食总产2350吨 人均粮食497公斤 在朱沱镇18个行政村中排在前列 举家在外打工有343户 户均纯收入20000余元 这些收入主要用于投入农业生产 修房 购置家用电器等 目前家家户户均有不同数量的存款 村集体除了修路有点欠账 基本没有大的负债 三 商品经济方面 大河村除生产粮食外 由于大河场镇的有利条件和方便的交通运输 水果 蔬菜 养殖类农产品销售以及小商品交易比较活跃 饮食 娱乐 休闲等服务业也有一定基础 每逢3 6 10赶集日 四方来此交易游乐的群众摩肩接踵 市场辐射到朱沱 江永 李家湾 何埂 松溉等地 2020 2 13 四 集镇建设方面 大河村行政中心所在地 大河场 位于北纬29 04 东经105 59 场镇始建于明末 历史悠久 是原大河乡 镇 政府驻地 有良好的集镇建设基础 场镇背靠新窝山 面临大河滩 大陆溪河缠绵场侧 山水相依 林溪相映 环境优美 场镇建设主要沿五朱 朱江公路两侧发展 目前场上有水厂一个 有在建新型农村住宅小区 河畔花园 场镇建设已初具规模 将其建设成为新农村示范居民点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同时 全村农户居住普遍相对集中 利于集中整治和进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2020 2 13 五 社会事业方面 大河村社会事业比较优越 有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所 村小一所 幼儿园1所 五保家园一个 设有朱沱中心卫生院大河门诊部 建有1个村卫生室 新农合参保率高 场镇卫生状况比较好 2020 2 13 政府 2020 2 13 三 加快大河示范新村建设的思考 一 指导思想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总体要求 坚持实事求是 因地制宜 循序渐进 务求实效的原则 紧紧围绕 建设新村镇 发展新产业 培育新农民 组建新经济组织 塑造新风貌 创建好班子 五新一好的目标任务 依托交通 地理环境资源和气候优势 突出地方特色 全面推进大河村的新农村建设 二 基本思路 1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促进生产发展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 只有生产发展了 农村经济壮大了 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生活质量的改善才具有现实条件 实现大河村农业生产发展 要充分开发利用该村交通资源 地理环境资源和气候资源三大优势资源 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一是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 大力发展龙眼产业 改造低产龙眼果园 发展高产优质龙眼果园 平均每年新增300亩优质龙眼果园 二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实行订单农业 引导新窝村民小组种植 新窝海椒 将 新窝海椒 品牌做大做强 三是发展农家乐旅游和生态观光游 带动相关二 三产业的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 四是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通过典型示范 政策引导 科技带动等措施 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如烟叶 食用菌 药材 土猪和水产品等 五是大力发展沼气生态经济 促进生产发展 农民增收 充分利用种植养殖业产生的废渣 废料 这样既清洁了环境 同时沼渣 沼液是种植养殖业优质的肥料和饲料 六是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围绕市场需求 发挥主导产业优势 大力发展以生态型无公害农产品为特色 优化品种品质 标准化生产 品牌化管理 组建龙眼 烟叶 海椒产业协会和专业经济合作组织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充分利用现有农产品资源 在农副产品的加工增值上做文章 推进农副产品深加工 延伸农副产品产业链 七是加大先进农业科技知识的宣传培训和普及推广 健全农业技术推广 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020 2 13 2020 2 13 2020 2 13 2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促进生活宽裕生活宽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体现 促进农民生活宽裕 就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一是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提高示范基地带动效果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到位 二是加强对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 鼓励富余劳力外出务工 学习技术更新观念 吸引一技之长和有所成就的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促进农民家庭二 三产业发展 促进农村劳动力的优化配置 三是通过开展 阳光工程 培训工作 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进行转移 四是完善农村基本保障体系 加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逐步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基本解决农民缺钱看病 吃药的困难 加强农村特困户生活救助 引导农民购买商业保险 3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促进乡风文明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 促进乡风文明 必须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 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是积极倡导文明新风 利用板报 宣传队等多种形式 宣传党的路线 方针 政策和各项法律 法规 让先进文化占领农村主阵地 二是以村支部为载体购置图书 建立村民图书阅览室 举办农民夜校和科技讲座 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加大农民培训力度 大力培养有文化 懂技术 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三是建立健全乡风文明的评比奖励机制 开展 五好家庭 和谐家庭 的评比活动 引导农民遵纪守法 文明礼貌 诚实守信 勤劳致富 爱岗敬业 四是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 广泛开展思想道德 科技文化 法制教育 文明生活 四进农家 的活动 把健康文化建设融入到每家每户中 让农民真正受到文化的熏陶 五是加强科普工作 大力宣传科学知识 科学思想 科学精神 科学方法 形成崇尚科学文明 反对封建迷信的良好社会氛围 六是通过召开村民大会 成立由村老党员 老干部 老教师等 五老人员 组成的理事会等形式 充分发动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作用 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强力推进大河示范新村进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 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因素 是农民群众最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 必须把改善农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放在优先位置 一是本着居住集中 长远计划与近期实施相结合的原则 做好村庄规划 大河村是重庆市2009年确定的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2009年 将完成大河示范新村建设的全面规划 启动道路 管网 水厂 垃圾中转站等基础设施建设 形成大河新村基本骨架 到2010年 着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 启动集镇街道 白改黑 河道整治 村庄整治和巴渝民居建设等工程 基本形成大河示范新村雏形 到2011年 完成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健全农村基层组织和管理服务体系 开发农村生态观光休闲游 新建一批村民集中居住高档次小区 基本建成经济繁荣 生活富裕 环境优美 生态良好 文明和谐的永川南部第一示范新村 二是结合新农村能源建设 从 三清三改 入手 实施 一建四改 工程 三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 多方筹资筹劳 尽早完成大河村河道整治工程 四是结合大河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配套建设工程 推进 四化 工作 即道路硬化 庭院净化 街道亮化 村庄绿化 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5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促进管理民主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保证 促进管理民主 就是要加强和完善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 一是抓好村级干部队伍建设 改进管理办法 推行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 二是建立健全党支部和村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 实行集体领导和民主决策 三是进一步完善 一事一议 制度 搞好村务公开 对重大事项要做到事前公开 发扬民主 让群众参与决策 四是完善 三会一课 制度 搞好 双培双带 工作 加强党员管理和教育 对无职党员进行分工 对流动党员进行定期回访 调整党员年龄结构 大力发展青年农民到党的队伍中来 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五是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等村民自治机制 实行由村民或村民代表评议党员 干部的制度 加强群众监督 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能力 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拥有知情权 参与权 选择权 监督权 真正让农民当家做主 增强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不断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六是加强农村法制建设 加大法制宣传和教育力度 促进依法办事和依法行政的理念深入人心 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三 保障措施 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是一项长期性工作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因地制宜 循序渐进 务求实效的原则 在思想认识上要有长期打算 在发展规划上要有长远眼光 在产业发展上要有长期考虑 在农村面貌改善上要有长期努力 在农民培养上要有长效机制 在民主管理上要有长期探索 不断强化各项保障措施 1 领导有力是前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最关键的是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作保证 只有村支部和村委会坚强有力 才能更好地发挥领导班子的凝聚力 号召力 向心力 才能带着感情 带着责任去动员农民群众 组织农民群众 服务农民群众 引导和激励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才能带出一个辉煌 富裕一方百姓 因此村两委班子成员要凝心聚力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 把实现 维护和发展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2 村民努力是关键 农民是农村的主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推进新农村建设 必须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 但是 在农户分散经营的条件下 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 生活还不富裕 仅靠农民难以自发地组织起来开展大规模的新农村建设 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 广泛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 赢民心 集民智 聚民力 并善于总结推广他们创造的新鲜经验 使农民群众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3 政策支持是保障 政策具有导向和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