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科护理常规第一节 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中医内科护理学是运用中医理论,阐述内科所属疾病的概念、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预防调护的一门临床护理学科。1入院护理 病人入院时责任护士应热情主动迎接,准备好病床单位,做好入院宣教,建立住院信息,并通知管床医生。2饮食护理 辨证施食,合理调配,五味不偏,注意饮食禁忌。3分级护理 根据病情和自理能力,按医嘱给予分级护理。4病情观察(l)生命体征观察:测量体温、脉搏、呼吸,每天测1次。体温超过37.5者每天测量4次,体温超过39者,每4小时测量1次,正常后连测3次,改为每天1次。入院时测量体重、血压并记录在体温单上。(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包括神色、精神、睡眠、饮食、主证、舌象和脉象,发现异常及时处理。5药物应用 正确指导服药,观察服药后反应和治疗效果,尤其是服用峻烈或有毒性的药物,更须严密观察和记录。6心理护理 保持心态平和,做好情志的转化和调护,避免情志内伤。7起居护理 顺应四时,起居有常,劳逸结合。8排便护理 落实排便护理,观察其形状、色泽、气味、量。便秘3天以上者,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缓泻药或灌肠处理。9健康指导 讲解治病防病及科学养生知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戒烟酒,多运动,增强机体正气。第二节 不同病证护理常规一、咳 嗽咳嗽是指肺失宣肃,肺气上逆作声,咳吐痰液的病变。咳嗽的病因有外感、内伤两大类。咳嗽病变有虚实之分。外感咳嗽属邪实,有风寒袭肺证、风热犯肺证、风燥伤肺证;内伤咳嗽属邪实与正虚并见,有痰湿蕴肺证、痰热郁肺证、肝火犯肺证、肺阴亏耗证。1按中医内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2环境:病室内空气新鲜,绝对禁止吸烟,防止刺激性气味。3饮食护理:进高热量、富含蛋白质的流食或半流食,风寒咳嗽忌食生冷瓜果及肥甘滋腻之品;风热咳嗽忌辛辣、肥甘、厚味,可食梨、枇杷等水果;风燥咳嗽可食用川贝、百合、银耳、梨子等;痰湿蕴肺咳嗽可食用薏米、赤豆、山药,忌食黏甜食品及肥厚油腻之品。鼓励病人多饮水。4病情观察:观察咳嗽的频率、声音及痰液的性质、颜色、气味,咳嗽的伴随症状,准确留取标本并及时送检。5呼吸道护理(1)痰液黏稠者,行雾化稀释痰液。(2)咳痰无力者应协助排痰,必要时吸痰。(3)咳嗽剧烈时遵医嘱给予化痰镇咳药,慎用作用强的镇咳药,配合针刺肺俞、列缺等穴。6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鼓励病人咳痰、排痰和饭前、饭后均应充分漱口。7健康指导:指导病人加强锻炼,正确的养生指导,合理膳食,戒烟戒酒。二、哮 病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喉中痰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常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体虚病后而发。辨证分型:发作期有冷哮证、热哮证、寒包热哮证、风痰哮证、虚哮证、喘脱危证;缓解期有肺脾气虚证、肺肾两虚证。1按中医内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2环境:病室空气新鲜,避免刺激性气味、灰尘、花粉等,防止吸入寒冷空气。3饮食护理:给予清淡饮食,少食多餐,避免过饱过饥,忌烟酒。4病情观察(1)密切观察神志、面色、血压、脉搏、呼吸及尿量变化,伴有面色发绀者,给予氧气吸人。(2)哮证急性发作时,应补充水分,必要时给予静脉补液。(3)若出现阳脱阴竭,呼吸衰竭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5药物应用:静脉应用氨茶碱等平喘药应密切观察用药疗效,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浓度。6心理护理:加强情志护理,避免精神刺激。7健康指导:指导病人预防呼吸道感染,积极寻找和消除可能存在的变应原,并采取措施避免接触过敏原;加强锻炼,鼓舞正气,可针灸,火罐,穴位贴敷,割治疗法,穴位埋线。三、喘 病喘即气喘、喘息。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甚则喘脱。其病因分外感和内伤两大类,有虚实之分。实喘有风寒壅肺证、表寒肺热证、痰热郁肺证、痰浊阻肺证、肺气郁痹证;虚喘有肺气虚耗证、肾虚不纳证、正虚喘脱证。1按中医内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2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直接吹风,防止受凉及外邪入侵,避免烟尘异味及过敏原等诱发因素刺激。3饮食护理:饮食以高蛋白质、高热量、丰富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为宜。忌助痰生湿之品,如甜食、糯米等。4病情观察(l)密切观察病人神志、面色、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2)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给予氧疗,使用止痉平喘药,及时清除积痰,若病人出现神志改变、血压下降等危急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配合其抢救。(3)若出现呼吸衰竭时,应紧急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必要时用呼吸机辅助通气。对久病体虚病人可艾灸气海、关元、肾俞、命门、三阴交等穴。5高热护理:高热者遵医嘱给予降温,出汗多者应鼓励病人饮水,及时更换衣服,加强口腔及皮肤护理。6健康指导:劝告病人戒烟,指导呼吸训练,以改善肺功能;加强锻炼,鼓舞机体正气。四、心 悸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慌、心搏,惊惕不安,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在心悸发作的同时常伴有胸闷、气短、眩晕、喘促甚至晕厥等表现,并常伴有脉象的异常。多因体虚劳倦,隋志内伤,外邪侵袭等导致心神失宁而发病。辨证分型有心虚胆怯证、心血不足证、阴虚火旺证、心阳不振证、水饮凌心证、淤阻心脉证、痰火扰心证。1按中医内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2环境:保持病室安静,避免一切不良刺激。3体位:心悸发作时绝对卧床休息。4饮食护理: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或软食,少食多餐一心悸水肿者限制钠盐摄入。5病情观察(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给予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2)加强心电监测,及时发现心律失常。6药物应用(1)静脉输液时,应控制输液的量及速度,密切观察有无洋地黄中毒的表现,服药之前应测脉搏、心率,若心率低于60次分钟或发现心律失常则暂停服药,通知医生后遵医嘱执行。(2)服用汤药时,药物宜浓煎,少量多次分服,服用中成药和西药时应严格按时间、剂量给药。7情志护理: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七情内伤。8健康指导: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疾病,预防感冒,起居有常,饮食有节,戒除烟酒及浓茶咖啡。五、黄 疸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尤以目睛黄染为重要特征。病因有外感湿热毒疫和内伤饮食劳倦。病机主要为湿邪困遏脾胃、壅塞肝胆、疏泄不利、胆汁泛滥,形成黄疸。分阳黄和阴黄。阳黄有热重于湿证、湿重于热证、胆腑郁热证、疫毒炽盛证;阴黄有寒湿阻遏证和脾虚湿滞证。1按中医内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2休息: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睡眠。3饮食护理:饮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4病情观察(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皮肤和巩膜的色泽以及有无出血倾向。(2)出现举动异常、嗜睡等精神症状均为肝性脑病的先兆,应加床挡,严防意外,配合医生积极抢救。5基础护理(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班健康课件教学制作
- 财政学考试题及答案自考
- 中心血站设备管理课件
- 中年级家长会课件
- h3c考试题及答案
- 中小学采购管理课件
- 中班健康教案教学课件
- 湖州市吴兴数学试卷
- 2025-2030中国消防专用软件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贵州省各市中考数学试卷
- GB/T 44260-2024虚拟电厂资源配置与评估技术规范
- 上海市培佳双语学校2025届高一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医院课件:《食源性疾病知识培训》
-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2023-2024学年八下物理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广西壮族传统聚落及民居研究
- 2024年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档案整理及数字化服务项目整体服务方案
- 小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试表
- 《中国八大菜系》课件
- 新闻评论教程(第三版)教学课件9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