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Word含答案和解析)_第1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Word含答案和解析)_第2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Word含答案和解析)_第3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Word含答案和解析)_第4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Word含答案和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Word,含答案和解析)第四单元测试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 )A.晓得(xio)卑劣(bi)蛮横(hng)格物致知(g)B.缅怀(min)彷徨(png)埋没(m)挑拨离间(jin)C.阻碍(i)膏药(go)剥削(xio)招摇撞骗(zhung)D.凸显(t)超越(yu)严峻(jn)愧不敢当(k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署假屠杀探察袖手旁观B.激变检讨清谈不知所错C.纳闷继承控制远近闻名D.采访恢复推祟不以为然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我们班的班长,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工作上都是那么的出类拔萃,让同学们心服口服。B.只要我们做到光明正大,心底无私,就不怕别人说三道四。C.他老是爱强词夺理,有谁愿意跟他讨论问题呢?D.对待学习,我们应该有一丝不苟的态度,对任何细小的问题都要吹毛求疵。4.(2017甘肃庆阳中考)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据新华社报道,缅北地区发生军事冲突,已有至少2万余缅甸籍边民涌入中方境内临时避难。B.我们不能把课堂上的认真听讲、合作交流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品德好坏的标准。C.作为信息时代的公民,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要进行批判性思考和鉴别的能力。D.华亭县关山莲花台风景区成为我省崆峒山、麦积山、敦煌鸣沙山风景区后第四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2017湖北咸宁中考)下列各项中,括号内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我们不应该对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这个句子的谓语是“滥加”)B.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这句话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那树虽老但枝繁叶茂的状态)C.“狂澜”“沉湎”“鞠躬尽瘁”“呕心沥血”(这四个词感情色彩相同)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不让戾气弥漫校园,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这个句子是个病句,否定不当)6.(2017湖北孝感中考)选出依次填入下列语段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3分)( )春天带来的温暖,在人身上;志愿者带来的温暖,在人心里。志愿者的故事_,他们因不同的_走上志愿者之路,又在各自的路上_着志愿者精神的种子。在他们眼里,做一个志愿者不仅时尚,而且_。A.不胜枚举理由传播高尚B.比肩接踵理由播撒伟大C.不胜枚举缘由播撒高尚D.比肩接踵缘由传播伟大7.请仿照下面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句子。(3分)生活中,许多人和事的意义不是单一的。父母,不只是生养我们的亲人,更是精神的导师;_,_,_;成功,不只是滴落的汗水,更是失败的结晶。厚重的生活需要我们用心领悟。8.(2017山东德州中考)综合性学习。(8分)六月,毕业季。蔷薇花盛开,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落一地的回忆。(1)学校组织毕业演出,拟定了节目方案(如下表),请你按照序曲和尾声主题的格式,结合节目内容,概括其余两个板块的主题。(2分)序曲忆往昔播放师生学习生活的视频。第一章(A)合唱: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舞蹈:老师妈妈相声:家访诗朗诵:献给母校的歌第二章(B)爵士舞:快乐崇拜时装秀:春天的色彩武术:风云歌曲:青春修炼手册尾声展未来舞蹈:让梦飞起来歌曲:夜空中最亮的星朗诵:少年中国说答:_(2)节目的序曲部分,播放师生三年来学习生活的视频,请你写一段解说词,作为画外音。(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30字)(4分)答:_(3)节目组的同学准备在活动中送给老师们一副对联,请你选出最恰当的一组(2分)( )A.毕生心血哺新秀桃李成荫四海春B.日暖风和开桃李笔酣墨浓写春秋C.汗水染成千顷绿一代桃李谱华章二、阅读理解(34分)(一)(2017湖南衡阳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912题。(14分)_1927年,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攻打长沙失败后,在转移井冈山途中,恶仗一场接着一场。于是,不少人开了小差,甚至连师长也不辞而别。近6000人的队伍只剩下700多人。前面重兵围堵,后面追兵迫近。情势之严峻可想而知!在此紧要关头,毛泽东在三湾那棵大樟树下豪迈宣言:“愿走的,绝不强留;不愿走的,你们会看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用二三十年时间,革命终将取得胜利!”这是何等坚定的革命信念!从1927年秋收起义上井冈山,到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用时22年。无论谁,没有信念想成就一番事业,恐怕很难。大到革命理想走什么路、举什么旗,小到一项具体工作,莫不如此!因为有了信念,活着才有奔头,脚下才有力量。可以说:信念是指路的灯,是校正航线的舵,也是砥砺前行的鞭。相反,如果失去了信念,就会患得患失,稍有挫折便一跃不振。甚至,“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这样,外界稍有诱惑,往往就会偏离人生轨迹:这些年曝光的干部腐败、演员吸毒、“富二代”飙车等等,恐怕都是这个问题的反映。多年前曾看过一篇新闻,说是一个富豪子弟,经常夜深人静时偷偷把数吨水泥倾倒在邻居门前。警方破案后,揭出的案由令人啼笑皆非:原来是个恶作剧人生有顺境也有逆境。顺境时,守住信念,会走得端直;逆境时,守住信念,能迈过沟坎。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不放弃,咬住了,就是胜利!有篇文章走出沙漠,把这个道理诠释得淋漓尽致。一群学者随一位老教授沿丝绸之路进行民俗考察。可是不久,迷了路,走进了一片杳无人烟的沙漠。干燥和炎热消耗着每个人的体力。食物已经没有了。最可怕的是干渴在沙漠里没有水,就等于死亡。为了节省水,老教授把大家的水壶集中起来,统一分配。几天后,老教授死了。临死前,他把最后一个水壶给了一位信任的助教,叮嘱他:“不到万不得已,千万别动它。”又是3天过去了,人已渴到生理极限,大家都死死盯着那壶水。可助教呢,死活不肯让大家喝,说还没到最后关头,并不断催促大家:“趁体力还行,再走一程,再走一程到了前面,一定把水分给大家。”大伙又艰难地朝前跋涉就在大家要绝望的时候,沙丘后面终于传来了流水声。这时,助教才把真相告诉大家:“挂在胸前的水壶里,其实灌满了沙子。几天前就没水了,教授一直瞒着大家,是怕大家绝望”确实,无论什么时候,守住信念才有成。有的时候,开头时,不少人会信心满满,可在跋涉过程中,或贪恋周围的“景色”,或受各种诱惑,脚步会慢慢迟滞下来。这时,千万别忘了告诚自己:是不是守住了信念?记得有这么一句话:不要因为走得太久了,而忘记当初我们为什么出发!9.文章的标题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请为本文拟个标题。(3分)_10.文章开头引用毛泽东秋收起义后坚信革命必胜的事例有何作用?(4分)答:_11.全文主要运用了_论证方法和_论证方法。(4分)12.选文论证语言极富特色,请对下面这句作简要分析。(3分)“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答:_(二)(2017山东威海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20分)我说我迟子建我生来是只“丑小鸭”,因为生于冰天雪地的北极村,所以不惧寒冷。小时候喜欢犟嘴,挨过母亲的打。挨打时,我咬紧牙关不哭,已是坚强,气得妈妈骂我:“让你学刘胡兰呢?”我幼时淘气,爱往山里钻,爱往草滩钻,捉蝴蝶和蝈蝈,捅马蜂窝,钓小鱼,采山货、山野花,贪吃贪玩。那时曾有一些问题,令我想不明白:树木吃什么东西能生长?鱼为什么能在水里游?鸟儿为什么能在天空飞?野花如何有姹紫嫣红的颜色?如今看来这些问题我仍旧没想明白,可见是童心未泯,长进不大。父亲是小学校长,在哈尔滨读的中学,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烟稀少的大兴安岭,他就是秀才了。他吹拉弹唱样样都行,喜欢喝酒,顶撞上司,清高自负,极其善良。因为喜欢曹子建的洛神赋,就想当然地把我的名字冠以“子建”二字,幸而我还能写点文章,否则迟家若是出了个叫“子建”的农夫,他起的名字就是一个笑话了。父亲毛笔字写得好,在永安小镇时,每逢春节他都要铺开红纸,饱蘸笔墨书写对联。他鼓励已上初中的我编写对联,我欣然从命,有一些被他采纳后龙飞凤舞地写在纸上,贴在寒风凛冽的户外。看到门楣上贴着的对联内容是由我胡诊的,我便沾沾自喜了。那算是我最早的作品,编辑和发表者是父亲,我没有一文的报酬,读者只限于家人和左邻右舍。我喜欢小动物,养过一只毛色发灰的野猫,将它的腿缚在椅子上,否则它就乱窜乱跳,比老虎还要威风。我还养过狗。当然,这是些有兴趣的收养。最无聊的是养猪养鸡,这些家禽家家户户都养,没什么特点,尤其是猪,它食量惊人,放学后不得不出去给它采菜回来好食,把人累得头晕眼花,目的无非是让猪长膘,之后把它杀掉当成美餐分食,而食物又化成了田地的肥料,这样循环往复地一想,便觉无趣,觉得人是世界上最无聊的动物。大自然亲切的触摸使我渐渐对文字有了兴趣。我写作的动力往往来自它们给我的感动。比如满月之夜的月光照着山林,站在户外,看着远山蓝幽幽的剪影,感受着如丝绸般光滑涌动的月光,内心会有一种湿漉漉的感觉,这时候就特别想用文字去表达这种情感。我爱飞雪,爱细雨,爱红霞漫卷的黄昏,爱冰封的河流,爱漫漫长冬的温暖炉火。直到如今,大自然给了我意外的感动后,我仍会怦然心动,文思泉涌。我出身的家庭清贫,但充满暖意;我出生之地文化底蕴不深厚,但大自然却积蓄了足够的能量给予我遐想的空间;我的祖父和父亲早逝,亲人的离去让我过早感觉到人世间的沧桑和无常。我明白一朵云聚了会散,一朵花儿开了会谢,河水总是向前流,春夏秋冬,日月更迭,周而复始。大自然的四季轮回,令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让我们明白它们是万古长青的,而人生的四季戛然而止后,我们还看不到人的轮回,只能用心灵去体悟、发现和领会。我渴望着年事已高时能做到“不说人间陈俗事,声声只赞白莲花”,能够在老眼昏花时看到人生真正的绚烂境界,那将是一种大喜悦、大感动。对于生活,我觉得庸常的就是美好的。平常的日子浸润着人世间酸甜苦辣的情感,让你能尽情品咂。对于文学,我觉得应持有朴素的情感,因为生活是变幻莫测的,朴素的情感能使文学中的生活焕发出某种诗意,能使作家葆有一颗平常心和永不褪色的童心,而这些在我看来都是一个作家最应具备的素质。13.本文主要运用了_的表达方式,“我说”了“我”的_。(4分)14.文章第段为什么要用较长的篇幅写父亲?(5分)答:_15.文章第段“满月之夜的月光照着山林,站在户外,看着远山蓝幽幽的剪影,感受着如丝绸般光滑涌动的月光,内心会有一种湿漉漉的感觉”,作者是如何运用比喻的修辞使语言生动形象的?其中“湿漉漉的感觉”是指_中的_。(选用本段中的两个词语填空)(5分)答:_16.请谈谈你对第段“不说人间陈俗事,声声只赞白莲花”的理解。(3分)答:_17.第段中加点词语“这些”指代什么?(3分)答:_三、写作(40分)18.(2017湖南邵阳中考)作文。“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汪国真的诗句是否让你有些感慨?请以“_,让我怎样感谢你”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第四单元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D【解析】A.横hng。B.间jin。C.削xu。2.【答案】C【解析】A.署暑。B.错措。D.祟崇。3.【答案】D【解析】A.出类拔萃:形容超出同类。B.光明正大: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C.强词夺理:本来没有理,硬说成有理。D.吹毛求疵: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此处将贬义词误用为褒义词。4.【答案】D【解析】A.“至少”与“余”矛盾。B.“认真听讲、合作交流”为一面,“品德好坏”为两面,前后不一致。C.把“进行”改为“有”。5.【答案】C【解析】狂澜中性词,沉湎贬义词,鞠躬尽瘁、呕心沥血褒义词。6.【答案】C【解析】“比肩接踵”意思为“肩挨着肩,脚挨着脚,形容人多拥挤”,不能用来形容“故事很多”;“不胜枚举”意为“无法一个一个全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故第一空应为“不胜枚举”。“缘由”意为“原因”,更符合文意。“播撒”意为“把作物的种子均匀地撒到田地里,必要时覆土”,“种子”与“播撒”搭配更合适。“伟大”意为“品格崇高,才识卓越”“高尚”意为“有意义,不庸俗”,后者与“志愿者”搭配更合适。故选C。7.【答案】(示例1)朋友不只是顺境中的锦上添花更是困境中的雪中送炭(示例2)读书不只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心灵的远足(示例3)成长不只是年龄的增加更是心智的成熟【解析】画波浪线的句子中所述事物是“生活中的人和事”,与所补的句子构成排比,句式是“不只是,更是”的表递进关系的复句。根据这一特点仿写即可。8.【答案】(1)(示例)(A)颂师恩(B)炫青春(2)(示例)忆往昔,岁月如歌。朵朵白云记录了入学时的铮铮誓言;茵茵绿草闪烁着竞技的滴滴汗水;依依杨柳倾听过青春的甜甜畅想(3)B【解析】(1)从第一章中的节目名称可以看出,其主题是赞美老师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第二章中的节目名称则是围绕青春、活力这一主题的,精练概括即可。(2)用生动优美的语言、长短适中的篇幅,追忆师生往昔的学习生活。(3)A、C两项更侧重于写老师的教育成果,而B项上联简叙了老师的教育成果,下联赞美了老师的辛勤工作,更为全面,所以B项最恰当。二、9.【答案】(示例)守住信念才有成【解析】本题考查提炼中心论点的能力。提炼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注意看文章几个关键性的地方:文章开头和结尾。当然,中间的段落也不容忽视,概括这些段落着重在论述什么,从而确定中心论点。文章段采用了毛泽东秋收起义后坚信革命必胜的事例;第段对此进行议论,提出见解“无论谁,没有信念想成就一番事业,恐怕很难”;第段正反对比论证,强调守住信念的重要性;第段承上启下,把握其中的关键句“顺境时,守住信念,会走得端直;逆境时,守住信念,能迈过沟坎”;第段用一群学者在沙漠中守住信念走出困境的事例加以论证。第段总结,把握其中的关键句“确实,无论什么时候,守住信念才有成”。第段用一句有深意的话总结全文,强调守住信念。显然,文章就是围绕“守住信念才有成”这一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的。10.【答案】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论题。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证明本文论点,使文章具有说服力。【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段作用的能力。分析文段作用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解答。内容上的作用即分析该文段在文本中表达的意思、传达的信息,文章开头采用的是毛泽东秋收起义后坚信革命必胜的事例有力地论证“守住信念才有成”;结构上的作用要看语段在文章中的具体位置。语段在文章开头的作用:开篇点题;引起下文;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地点;渲染气氛;总领下文;为下文做铺垫,埋下伏笔;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等等。根据文章具体内容,对号入座。11.【答案】举例对比道理(写对两点即给满分)【解析】本题考查辨析论证方法的能力。文章段列举毛泽东秋收起义后坚信革命必胜的事例,段列举一群学者在沙漠中守住信念走出困境的事例,这些都是举例论证;段正反对比论证;“因为有了信念,活着才有奔头,脚下才有力量”是道理论证;“信念是指路的灯,是校正航线的舵,也是砥砺前行的鞭”是比喻论证。12.【答案】(示例)“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该句引用俗语,语言贴切而生动,证明了没有信念的人就没有人生方向,随波逐流。【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证语言的能力。找到该句在文章的具体位置,结合上下文品读。文章中的关键句“如果失去了信念,就会患得患失,稍有挫折便一蹶不振”“外界稍有诱惑,往往就会偏离人生轨迹”,这两句就是对“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的解读。13.【答案】叙述(记叙)经历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