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和实践中收获感悟——《商不变规律》的教学片段与反思.doc_第1页
在探索和实践中收获感悟——《商不变规律》的教学片段与反思.doc_第2页
在探索和实践中收获感悟——《商不变规律》的教学片段与反思.doc_第3页
在探索和实践中收获感悟——《商不变规律》的教学片段与反思.doc_第4页
在探索和实践中收获感悟——《商不变规律》的教学片段与反思.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探索和实践中收获感悟商不变规律的教学片段与反思教育教学研究教学研宓2011年2月在探索和实践中收获感怊商不变规律的教学片段与反思何秋波(茂名市第十四小学,广东茂名525000)不久前,笔者的学校指定几位年轻老师进行”磨课”,笔者就听了刘老师上的四年级商不变规律,以下是她两次上课的教学片段.【第一次课教学片段】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演示)有一天,猴王给小猴分桃子.猴王说:”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3只小猴吧.”小猴子听了,连连摇头说:”太少了,太少了.”猴王又说:”好吧,给你60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30只小猴,怎么样?”小猴子得寸进尺,试探地说:”大王,再多给点行不行啊?”猴王一拍桌子,”那好吧,给你600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300只小猴,你总该满意了吧?”小猴子觉得占了大便宜,开心地笑了,猴王也笑了.二,观察发现,总结规律师:谁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生:猴王.师:为什么?生:我发现每次分给每只小猴子的桃子都是一样多的.师:通过计算,我们发现猴王三次分桃,看起来分的桃子是越来越多,但其实每只猴子平均分到的桃子数量并没有改变.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商不变的规律(板书课题).(课件出示表格)从上往下看,被除数和除数从下往上看,被除数和除数师:从上往下看,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变化?从下往上看,被除数和除数又有什么变化?(课件演示变化过程,并直接出示商不变规律)师:这就是商不变的规律,请齐读再背诵.第一次课分析:1,课伊始,通过猴王分桃的故事引入,学生兴趣浓厚.但教师介入过早,只是就知识”教”知识,只重视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数学能力的培养.2,填鸭式灌输直接出示商不变规律,再让学生熟读,记忆.如直接出示规律,并告诉学生老师认为这几个词重要.3,在进行练习时,如判断题:4824=(484)(242)()大部分学生不会判断对错,要求说明理由时就跟没有几个举手回答了.【第二次课教学片段】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以猴王分桃故事导入)二,观察猜想,探讨交流师:谁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生: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按照这3种分法,每只小猴得到的都是2个桃子.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63=26030:2600300=2师板书:一2463=26O30=2600300=2师:观察这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先独立思考,同桌之问再进行讨论,并交流各自的看法.生1:我从上往下看,被除数6乘10,除数3也乘l0,就得到了6030=2被除数6乘100,除数3也乘100,就得到了600300=2生2:我从下往上看,被除数600除以10,除数300也除以10,就得到了6030=2被除数600除以100,除数300也除以100,就得到了63=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生1:63=2生2:63=2t(610)(3X10)=2(600loo)(300100)=26030:26030=2t(6100)(3100)=2(60010)(30010)=260.:26.00o:2三,归纳提炼,形成规律师:谁能把这些算式用比较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同桌之间再进行讨论,并交流各自的看法.在大家不断的补充,修改,完善下,同学们自己得出了”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的性质.老师在大家发言的基础上,将板书逐步补充完整.师:你们真了不起,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发现了这样一条很重要的规律这就是商不变的性质.老师在黑板上板书课题商不变规律四,举例验证完善规律师:刚才研究的都是乘或除以整十和整百的数,其他数对这个性质都适用吗?请举例验证生1:适用.我的方法是(63)(33)=2(63)(33)=2生2:乘0或除以0不合适.师:为什么?生:除法中,0不能做除数.生:0乘任何数等于0.师:说明我们总结的规律还不够完善,如何补充?生:补上(零除外)第二次课分析:1计算每只小猴得到的都是几个桃子时,去掉表格,直接出示除数算式,简单,直观,体现上下算式的联系与变化过程.2,”规律的归纳,总结”放手让学生探索,通过观察猜想,探讨交流,归纳提炼等几个环节,逐步完善规律,让学生真正体会商不变规律的内涵,经历商不变规律形成的过程.3,设置”举例验证”环节,引导他们将所得(下转153页)2011年2月教学研宓学生智能培养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徐吉平(灵寿县狗台学区,河北灵寿050500)【摘要】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不仅要搞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还要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它对于巩固,扩大课堂教学的成果,加速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对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发挥他们学习语文的自觉能动性;对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思想,发展智力;对于培养学生共产主义道德,纪律,形成崇高理想;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毅力;对于发现人才,使有才能,有特长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培养,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的.【关键词】课外活动;现代技术;效果课外活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能力.不仅要搞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还要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它对于巩固,扩大课堂教学的成果,加速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对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发挥他们学习语文的自觉能动性;对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思想,发展智力;对于培养学生共产主义道德,纪律,形成崇高理想;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毅力;对于发现人才,使有才能,有特长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培养,都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在小学语文课外活动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虽然还不太普及,但是,从我们的初步实践中可以看出,现代教育技术对开展小学语文课外活动,确实是大有可为的.一,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培养语文能力在学习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中(狱中联欢)这篇课文之前,布置学生看电影或电视(红岩),看后组织学生讨论,谈看法,谈感想,谈收获,并要求学生把自己的体会写成文章,在墙报上发表,在同学中阅读.这样,既使学生受到了革命传统教育,又培养了口头表达,书面表达和鉴赏等语文能力.二,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为结合教学,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以伟大的中华为主题的红领巾读书会,在现有的教学软件中,挑选了北京,万里长城,大运河等课件,在队会上演示讲解,通过直观的展现,不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到了历史知识,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而且有效地激发了课外阅读的兴趣.三,进行基本训练和智力训练为了使学生的课外活动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我使用了一些自编自制的录音带和电脑课件,对学生进行拼音,词句,说话,朗读和智力训练.所选材料有谜语,寓言,童话,故事,诗歌,对话,以及有关各种词句的各种问题.在训练中,有的要求判断,有的要求辨析,有的要求改错,有的要求复述,有的要求说话,有的要求朗读和欣赏,还有的要求对问题分析和评价等等.由于多媒体教学丰富多彩的声音,形象,色彩等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保障课堂教学纪律,这就为课堂活动的开展在时间上提供了保证.由于多媒体教学在内容上形象直观,学生容易理解和把握,这就促进了课外活动质量的提高.比如电影,电视,录象和目前的电脑课件,把人,事,物,景等,通过声,光,色,形的谐和,直观地展现出来,学生听得清楚,看得明白,知识和道理易于被接受并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把这些电教媒体应用于课外活动,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对听,说,读,写和欣赏,鉴别等语文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理想,道德,纪律等教育,都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夸夸宣妊.夸夸r妊宜夸窜一.妊奎r专.妊螺.娃rr宣r妊r=-窜?妊r譬(上接24页)新的情景,既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精神,又能在创造活动中进一步体验和感悟规律,这样的归纳推理过程可以让学生的认识更为深刻.4,在进行练习时,效果很好,如判断题:4824=(484)(482)()几乎所有学生能准确做出判断,而且在说明判断理由时学生的表达规范.引发的思考:同一教学内容,效果却迥然不同.为什么出现同”谱”异“曲”现象?怎样进行的教学活动才能真正体现商不变规律的内涵,让学生真正经历商不变规律形成的过程?仔细思量,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1,准确把握”规律”教学的重心:探究,猜想和验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关性质,规律,公式方面的内容在教材中占了很大的比例,而这些知识是人类生命实践活动的智慧结晶,是前人通过辨析比较大量材料,提炼抽取本质属性,归纳概括的活动过程而形成的.因此课堂教学的重心是:让学生积极探究,大胆猜测,科学验证,亲历规律是形成过程.第三次课就能让学生大胆设疑,合理猜想,合作讨论,自主发现规律,验证规律,亲身经历了初步感知模糊认识澄清规律的主动构建新知的过程.整节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2,有效突破”规律”教学的难点:归纳概括和提炼抽象.第一次上课时,教师直接出示商不变规律,再让学生熟读,记忆,形同”鹦鹉学舌”,学生只在形式上外在地”占有”这些语言的机械表达,却很难从本质上内在地体悟这些语言的抽象意义.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大量材料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概括和提炼抽象.一是教师要结合学生对材料进行辨析,比较的过程,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材料的特点进行表述,尽管其中可能有不规范,不准确,不简练等的语言问题存在,但这是学生本真语言的体验和表达.二是教师可在学生这些本真语言表达的基础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