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课时区域可持续发展 聚焦点一荒漠化 1 形成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以我国西北为例分析 1 自然原因 基本条件 气候干旱少雨气候干旱 地表水贫乏 河流欠发育 流水作用微弱 而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 因此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 物质条件 地面疏松 为沙质沉积物由于气候干旱 植被稀少 土壤发育差 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动力条件 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 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 是导致荒漠化进程加速的主要原因 2 人为原因 过度放牧 过度樵采 过度开垦 2 治理措施 1 合理利用水资源 在农作区主要是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 推广节水农业 避免土壤的盐碱化 在牧区草原 减少水井的数量 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 在干旱的内陆地区要合理分配河流上 中 下游水资源 既考虑上 中游的开发 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2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干旱地区的绿洲地区应在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地带进行封沙育草 在绿洲前沿地带营造乔 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 积极保护 恢复和发展天然灌草植被 在绿洲内部建立农田防护林网 组成一个多层防护体系 在缺乏水源的地区利用柴草 树枝等材料 在流沙地区设置沙障工程 拦截沙源 固阻流沙 阻挡沙丘前移 3 调节农 林用地之间的关系 宜林则林 宜牧则牧 现有林地应该作为防护林的一部分 不能再毁林开荒 绿洲边缘的荒地与绿洲之间的灌草地带 不能盲目开垦 主要用于种树种草 发展林业与牧业 对已经造成荒漠化的地方 还应退耕还林 退耕还牧 4 采取综合措施 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解决农牧民的能源问题的途径 如营造薪炭林 兴建沼气池 推广省柴灶等 5 控制人口增长控制人口过快发展 提高人口素质 建立一个人口 资源 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 对荒漠化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例1 2011 湖南省十二校第一次联考 读1937 1980年内蒙古商都县土地耕垦 人口 放牧强度和荒漠化面积发展变化图 回答 1 2 题 1 对该县1937 1980年土地耕垦 人口 放牧强度和荒漠化面积发展变化的分析 正确的是 a 人口总数约翻了一番b 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了c 荒漠化面积扩大了约3倍d 放牧的绵羊总数增加了约2倍 2 导致该县荒漠化面积扩大的根本原因是 a 人口数量的变化b 耕地面积的变化c 放牧强度的变化d 气候的变化 解析 第 1 题 解答此题的关键点在于该县的面积是固定的 人口总数约翻了一番 是指1980年人口总数约为1937年的两倍 但1980年人口密度接近80人 km2 约为1937年的4倍 a选项错误 1980年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约是1937年的3倍 但人口总数约为1937年的4倍 故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b选项正确 1980年的荒漠化面积相比1937年扩大了约30倍 c选项错误 1980年放牧的绵羊总数增加了约8倍 d选项错误 第 2 题 人口数量增多 对粮食需求增加 导致耕地面积扩大 放牧绵羊数量增加 最终使荒漠化面积急剧扩大 答案 1 b 2 a 技巧点拨 我国主要的生态问题和分布1 森林面积锐减 主要发生在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 2 草原退化 多分布在西北干旱 半干旱区 3 土地荒漠化 在西北表现为沙漠化 而在其他地区也有水蚀荒漠化等表现形式 4 水土流失 在黄土高原区 东北地区 四川盆地边缘 横断山区 东南丘陵表现严重 5 旱涝灾害 分布较为广泛 如华北春旱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 以及东部季风区夏秋季节的洪涝灾害区 6 生物多样性破坏 分布较为普遍 7 水资源危机 在干旱 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区表现为资源型缺水 在湿润区则表现为水质型缺水 8 海洋生态破坏 沿海地区有分布 如渔业资源过度捕捞 红树林 珊瑚礁等被毁 赤潮等 9 湿地 湖泊 面积减小 在东北地区 滨海地区由于开垦和城市建设造成湿地减少 围湖造田使我国几大淡水湖面积急剧萎缩 10 次生盐碱化 在华北地区 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等地广泛分布 变式训练1 2011 徐州市第三次质检 甲 乙 丙 丁为四个不同区域 读图完成 1 2 题 1 立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最适合农牧结合发展的地区是 甲 乙 丙 丁a b c d 2 对四地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甲地区水土流失 大力植树种草 乙地区易发生旱涝灾害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丙地区易发生荒漠化 应退耕还牧 丁地区土壤盐渍化严重 应大水漫灌压咸a b c d 解析 第 1 题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 故丙适合农牧结合发展 此外 丁虽然降水较丰富 但处于中温带 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也适合农牧业结合发展 第 2 题 甲地区年降水量约200毫米 气温高 为干旱地区 其环境问题主要是土地荒漠化 错误 结合降水量及所处温度带排除乙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的可能 则乙地只可能为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均为季节性降水 旱涝灾害频繁 应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正确 丙处于农牧交错地带 易出现过度开垦 过度樵采等现象 导致荒漠化 故应退耕还牧 正确 丁地区降水较丰富而气温较低 属湿润区 而土壤盐渍化主要出现在半湿润区 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错误 答案 1 c 2 b 聚焦点二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的成因和影响及湿地资源 一 南方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的成因和影响南方低山丘陵区人地关系的主要问题是人多地少 水土流失严重 生态环境恶化 经济发展缓慢 水土流失是这里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成因如下 二 湿地资源1 概念湿地是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 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 泥炭地或水域地带 带有静止或流动的淡水 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 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2 湿地主要功能 1 湿地的产出功能 湿地能产出人类所需要的副食品 粮食 药材 木材及珍稀动植物 资源的宝库 2 湿地的调节功能 湿地能调节气候 调蓄洪水 天然空调机 天然水库 3 湿地的生态功能 湿地能维持生物的多样性 保持周围生态的稳定与平衡 生命的摇篮 4 湿地的降解功能 湿地中的许多挺水 浮水和沉水植物 能够在其组织中富集 分解 吸收有害物质 降解环境污染 地球之肾 5 湿地的其他功能 美化环境 可作为旅游地 具有航运功能 是各种动物的栖息地 鸟类的乐园 例2 2011 汕头一模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图 左图 和能源消费结构图 右图 回答 1 2 题 1 从材料中推断 本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 大气污染b 水土流失c 土地荒漠化d 水污染 2 解决本地区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开发小水电 封山育林禁止采伐 用矿物燃料替代薪柴 秸秆等生物能 进行炉灶革新 提高能源利用率a b c d 解析 第 1 题 从左图判断该地为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从右图判断该地对植被破坏较严重 加之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故水土流失严重 第 2 题 根据材料可知 要解决该地区水土流失的重点在于解决生活燃料 一方面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该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优势 开发小水电 答案 1 b 2 c 技巧点拨 咬文嚼字话记忆地理学科术语是严谨的 可以反映该地理事物的内在特点和外在表现 在复习阶段如果能够注意到地理学科术语这一特点 将会大幅度提高我们的记忆效率 并加深理解程度 以 水土流失 为例 水 水土流失的过程中需要有水的参与 且起到侵蚀 搬运的作用 土 被侵蚀 被搬运 要求土质疏松 植被覆盖率低 流 水往低处流 故水土流失严重区的地形破碎 坡度大 且坡度大导致水流速度快 侵蚀 搬运能力增强 失 肥沃的表土被搬运到他处 径流白白流失 导致水土流失区土壤肥力下降 水资源缺乏 进而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变化 变式训练2 2011 北京海淀期末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读图 从我国土壤侵蚀量较大的两个流域中 任选其一简述土壤侵蚀严重的原因 2 说出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具体措施 3 简述长江上游水土流失的治理对中下游地区产生的有利影响 解析 第 1 题 我国土壤侵蚀量较大的两个流域分别是长江流域 黄河流域 土壤侵蚀的成因从自然原因 地形 土质 降水 和人为原因 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植被破坏 两大方面进行分析 针对具体不同区域时需对要点进行取舍 第 2 题 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答题模式回答即可 第 3 题 河流上游水土流失的治理对中下游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河流含沙量减少 据此再进行推断 河流含沙量减少 河流通洪 蓄洪能力增强 减轻洪涝灾害 使河流径流量更稳定 水位平稳 利于航运 答案 1 长江流域 流域面积广 降水量大 流域内山地丘陵广布 地势起伏大 植被破坏 黄河流域 流域面积较大 降水集中 多暴雨 土质疏松 植被破坏 2 缓坡修筑梯田 打坝淤地 修建小水库 植树种草 小流域综合治理 矿区土地复垦等 任答四项即可 3 减少泥沙含量或淤积 减轻洪涝灾害 保障通航 聚焦点三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及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一 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1 流域开发的核心河流的利用与治理 即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 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 2 田纳西河的干 支流上修建水坝的作用 1 防洪 5 旅游 2 航运 6 土地利用 3 发电 4 提高水质 二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分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 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1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 2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1 产业升级面临困难 政策优势不明显 产业基础 科技实力 人才队伍处于劣势 南岭阻隔 腹地范围较小 2 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3 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大气污染 水污染 噪声污染等 3 解决措施 1 优化产业结构 以广州为基础 发展石化 钢铁 汽车 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 2 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以香港 广州 深圳为中心 加强城市之间分工与合作 3 搞好城镇和区域规划 例3 2011 成都三诊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江水系分布图 材料二成都平原 在古代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地方 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 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 是全世界迄今为止 年代最久 唯一留存 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自此成都平原成为 水旱从人 物产富饶 的天府之国 岷江是长江上游水量最大的一条支流 都江堰以上为上游 上游流经岷山 都江堰市至乐山段为中游 流经成都平原地区 乐山以下为下游 从宜宾注入长江 1 都江堰位于图示四条河流中的 a b c d 2 分别说明岷江上 中 下游的开发利用方式 并简述其原因 解析 第 1 题 雅砻江 大渡河 岷江 嘉陵江 都江堰位于岷江 第 2 题 上游因落差大 可重点开发水能资源 中游流经成都平原 重点是利用河水灌溉 下游从宜宾注入长江 航运是利用重点 解答整组试题时应注重从试题情境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答案 1 c 2 上游 水能开发 因为上游流经岷山 河流落差很大 中游 灌溉 中游流经成都平原 农业发达 灌溉用水量大 同时又有都江堰水利工程进行引水 下游 航运 流经地区水量丰富 是四川通向长江航道的重要途径 技巧点拨 流域开发方向和对策 变式训练3 2011 韶关市二模 湘江流域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带 沿江工业总产值占全省的60 以上 gdp约占全省总量的三分之二 其中 长株潭 经济圈gdp占全省总量的37 7 近年来 湘江流域有机物污染也在逐年加重 据官方公布数据 2005年 湘江流域排放生活污水9 19亿吨 其中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仅为21 83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39 3 1 洞庭湖平原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水稻种植业 影响其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是雨热同期 不利条件是旱涝灾害频繁发生 2 根据区域的优势条件 湘江流域不同区域的开发重点不同 在中上游地区的开发重点可以是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在中下游河段以发展航运为主 3 湘江流域环境问题较突出 请列举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 4 从自然环境角度 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牛肉干的直播营销方案
- 学校启动仪式活动策划方案
- 海南景观植物墙施工方案
- 重庆上门品牌策划活动方案
- 健身活动策划方案表
- 校园跳舞活动策划方案模板
- 淄博钢质隔音门施工方案
- 大冶拖拉管施工方案厂家
- 蒙元文化建筑方案设计
-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 2025水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16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房地产项目总经理岗位职责说明
- 花岗岩铺设方案
- 2025年护理疼痛试题及答案
- GJB297B-2020钝化黑索今规范
- 年产5万吨氧化铁新材料(磁性材料及锂电材料)项目报告书
- 关于懂你的600字初三作文9篇
- 2025年电梯安全培训试题附答案
- 2025年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涂装工·高级/三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至2030年中国猫砂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理赔人员上岗考试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