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二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一 地球内部的物质循环组成岩石圈的一切岩石起源于上地幔软流层中的岩浆 它在地壳中或地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又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 在变质作用下又会成为变质岩 最后又重新熔化为新的岩浆 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变式举例如下 目前所见的各种地表形态 事实上只是地球内部物质循环过程中的一个画面 如目前高大的喜马拉雅山 它正在经受着冰川等的侵蚀作用 组成该山的物质在一定时期以后就会转化为沉积岩 进入地壳物质循环中的下一个环节 家庭装潢会用到花岗岩 大理岩 但这两类岩石的成因不同 其中花岗岩是岩浆岩中的侵入岩 大理岩则属于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 练一练 1 读下图 甲处地质构造的形成及其上部缺失的地质过程是 水平挤压 水平拉伸 地壳上升 地壳下降 外力侵蚀 外力沉积a b c d 解析甲处为褶皱构造 向斜 由水平挤压作用而形成 褶皱隆起之后受到外力的侵蚀导致上部缺失 a 二 地质作用与地质构造1 地质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质作用按照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目前地表形态及其变化是内 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其中内力作用使地表高低起伏 而外力作用则使地表趋向平坦 2 地质构造及其研究意义地表形态常常取决于该地的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它可分为褶皱和断层两大类 其中褶皱又可分为背斜和向斜 断层是指岩层断裂并沿着断裂面错开 其中上升的部分常形成陡峻的山地 如华山 下降的部分常形成谷地 如渭河平原 在目前的人类活动中 许多方面要运用到地质构造知识 如在修建城市地铁时 最好将隧道建在背斜处 一方面可以顺着岩层施工 减少工程量 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天然岩层的坚固性 提高地铁的安全性能 此外 城市建设的各种大型工程都要避开断层 以避免出现意外 寻找石油 天然气等资源时 要选择背斜外 而寻找地下水时 则应选择向斜处 练一练 2 读 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图中甲 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的原因是 2 甲处的地质构造为 地貌类型为 其形成原因是 3 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 如果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 该选择甲地还是丙地 理由是 解析图中甲 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是内力挤压作用的结果 甲处岩层向下弯曲 其地质构造为向斜 但在地貌类型上属于山地 随着交通的发展 各种交通线的选址对地质条件的要求日益增高 本题应从工程量 造价 安全性等方面来考虑隧道的选址 答案 1 地壳运动产生的水平挤压力 2 向斜山地向斜的槽部物质坚实不易受到侵蚀 形成山地 3 丙岩层为拱形 结构稳定 不易积水 三 大气运动与气压时空分布1 大气运动最基本的形式 热力环流 1 过程 地面受热不均引起大气上升或下沉的垂直运动 导致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 引起大气的水平运动 实例有城郊之间 海陆之间 山坡和谷地之间 寒暖流之间的热力环流等 2 气压差异 在垂直方向上是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气压 在水平方向上 一般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 气温低的地方气压高 3 判断等压面弯曲及影响因素 近地面等压面向高凸 高压区 空气下沉导致 说明近地面温度低 高空等压面向高凸 高压区 空气上升导致 说明近地面温度高 2 大气水平运动 风的形成 1 风向表示方法 风向标 箭头指风吹来的方向 风频图 坐标值表示风频率大小 方向表示风向 天气图上的风杆 画有风尾的一方 指示风向 2 风力判断 依据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 该力越大 风力越大 运用在同幅图中 等压线密集处 水平气压差异大 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风力大 3 全球性大气环流具有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称为大气环流 1 低纬环流 赤道上升气流 高空高压 向北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30 n上空成西风 积聚下沉 近地面高压 副高 水平流向赤道 东北信风 在赤道处与南半球水平气流辐合上升 2 中纬环流与高纬环流 30 n上空下沉 近地面副高 向北流偏转成西风 在60 n与极地东风相遇上升 高空高压 向南偏转成西风 30 n上空下沉 中纬环流 极地上空下沉 极地冷高压 水平偏转成极地东风 在60 n与中纬西风相遇上升 高空高压 水平向北运动偏转成西风 极地上空下沉 高纬环流 3 全球形成七个气压带 六个风带 地球的公转运动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季节位移 进而造成气压带 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气压带 风带季节移动的规律是 北半球夏季北移 南半球夏季南移 气压带 风带在一年内有规律地南北移动 常使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出现不同的气候状况 4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差异 2 冬夏海陆主要的气压系统 南半球气压带分布特点 基本上呈带状 原因 海洋占绝对优势 地表性质单一 北半球气压带分布特点 断裂成块状 原因 陆地面积较大 海陆相间分布 具有热力性质差异 5 季风环流 1 概念 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变化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 称为季风 季风环流也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成因 a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 气压带 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 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 越过赤道向右偏 西南季风 注意 南亚的西南季风也可以说是南半球的东南季风越过赤道右偏形成 3 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比较 练一练 3 我国南海一滨海城市的学校开展了 海陆风的现象及其影响 地理课题研究 请根据所学的知识 协助他们完成这项工作 1 海陆风是滨海地区在一天之中 由于的差异 风向以一天为周期 随昼夜更替而转换的大气运动 2 完成海陆风气流 箭头 示意图 3 下面是经调查获得的数据 分析下列数据 得出研究结论 各月平均海陆风的天数分析表格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原因是 4 分析海陆风对该滨海城市气候的影响 解析海陆风主要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海陆温度差异造成的 作图时把握住 近地面受热多 气流上升 近地面受热少 气流下沉 水平方向上 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 第 4 题 海风发生在白天 能够把海上湿润 凉爽的气流带入城市 有利于降低城市 热岛效应 答案 1 海陆热力性质 2 如图 3 结论 一年中海陆风出现的天数因季节而异 冬季最少 夏季最多 原因 在冬季季风强盛 从而 掩盖 了昼夜的海陆风 4 海风从海上吹来 降低城市 热岛效应 增加空气湿度 改善该城市的空气质量 四 主要天气系统1 气旋 低压 和反气旋 高压 系统 2 锋面系统的判读 3 我国典型天气现象 练一练 4 9月中旬 湘中地区一般进入秋季 如果连续10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2 c 则被认为进入秋季 读长沙2009年9月中下旬的天气状况表 回答 1 2 题 1 2009年9月15日 23日 长沙日温差的大致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a 日温差降低 天气状况b 日温差增大 地面状况c 日温差增大 风力状况d 日温差增大 天气状况 2 与往年相比 长沙在该期间天气异常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夏季风强劲 晴热少雨b 副高 异常强大并控制该地c 直射点向北移 太阳辐射加强d 亚洲高压异常强盛 解析第 1 题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9月15 23日长沙日温差增大 排除a项 读表可知 9月15 23日影响长沙气温的主要因素为天气状况 第 2 题 夏季风强劲 主要在夏季 而此时为秋季 排除a项 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 排除c项 若亚洲高压强盛 则气温会下降 排除d项 答案 1 d 2 b 五 气候的成因分析与类型判读1 气候成因分析形成气候的因子主要是太阳辐射 大气环流 下垫面和人类活动 具体分析气候的成因主要从纬度 海陆位置 气压带风带和气团 洋流 地形五个方面去考虑 但某种气候的形成并不一定全受五种因素的影响 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要注意判断主导因素是什么 1 纬度 决定了气候的热量带 2 海陆位置大陆东岸 风向和洋流类型 主要影响降水的多少 大陆西岸 风向和洋流类型 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 内陆和沿海 大陆性和海洋性 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 3 气压带 风带和气团 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的纬度范围 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盛行上升气流 易成云致雨 多阴雨天气 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下沉气流 多晴朗 干燥的天气 副极地低气压带 盛行上升气流 易成云致雨 多阴雨天气 分析时抓住高气压带和低气压带气流运动方向和天气状况的联系这一关键 风带性质信风 一般是温暖干燥 但如果是从海洋吹向陆地 则变为温暖湿润 西风 温凉湿润 多阴雨天气 极地东风 寒冷干燥 气团 掌握海洋气团和大陆气团的性质及具体气团对气候的影响 a 单一气压带 风带 气团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低气压带 热带沙漠气候 副热带高气压带 冰原气候 极地高气压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西风带 b 不同气压带 风带 气团交替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 热带草原气候 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干季受信风带控制 热带季风气候 雨季受赤道气团 西南季风 控制 旱季受东北季风控制 地中海气候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受夏季风 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 控制 冬季受冬季风 西北季风或东北季风 控制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受东南季风控制 冬季受西北季风控制 c 只分布在北半球的气候类型 4种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苔原气候 d 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 3种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e 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 3种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f 气候类型分布最多的大洲 北美洲11种 亚洲10种 g 分布大洲最多的气候类型 地中海气候 除南极洲外 高山气候 除南极洲和大洋洲外 4 洋流暖流 增温增湿 寒流 减温减湿 5 地形 地形轮廓 山脉走向 地势高低等对气候的影响 2 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 练一练 5 读图回答 1 3 题 1 图中甲 乙两地的气候类型是 a 甲 热带草原气候 乙 热带雨林气候b 甲 热带雨林气候 乙 热带沙漠气候c 甲 热带草原气候 乙 热带季风气候d 甲 热带雨林气候 乙 热带草原气候 2 导致甲 乙两地气候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太阳辐射b 大气环流c 地形d 洋流 3 与甲地相符的气温和降水量年内变化范围是 a b c d 解析第 1 题 根据纬度和海陆轮廓可判断出甲 乙分别位于巴西沿海和内陆 第 2 题 乙地位于巴西高原上 甲地位于沿海平原 地形差异导致气候差异 第 3 题 甲地为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 降水量年内分配比较均匀 答案 1 d 2 c 3 b 六 水循环与河流特征1 水循环 水循环是指各种水体在大气圈 水圈 岩石圈 生物圈中循环运动的过程 也说明水圈是一个连续的圈层 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 可将其分为海陆间循环 海上内循环和陆地内循环三大类 其中水量最大的是海上内循环 意义最显著的是海陆间循环 海陆间循环主要由六个环节组成 即海水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下渗 地下径流 其中下渗量的多少 不仅与地表的组成物质有关 还与地形坡度 植被覆盖率 降水的强度和历时长短有关 一般而言 地表组成物质疏松 地形坡度较小 植被覆盖率较高 降水的强度不大 降水历时较长 都有利于地表水的下渗 而下渗量的多少 又决定着河流水量 的变化情况 下渗量越大的地方 该地区对河流水量的调节能力就越强 河流的流量就越稳定 发生水旱灾害的可能性就越小 地表径流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水资源 但它在地球表面的分布是存在时空差异的 我们可以通过修建水库来调节径流量的季节变化 也可以通过跨流域调水来改变径流的地区分布 如我国三峡水利枢纽和南水北调工程 改变径流也是目前改变水循环的最重要途径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 人工降雨 控制蒸发量等先进的手段一定会更多地为人类造福 2 河流特征及其补给河流水是陆地水体的主要形式之一 研究河流一般要从河道特征和水文特征两方面进行 河道特征包括河流的干支流 水系形状等 水文特征则包括河流的流量 水位 含沙量和结冰期等 河流的结冰期与其所处地区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地处温带 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外 亚寒带和寒带地区的河流 会有结冰期 如我国秦岭 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 而该线以南的河流则没有结冰期 河流的含沙量与流域内的地形及植被覆盖程度有关 地形崎岖 植被覆盖率低的地区 水土流失严重 河流的含沙量就大 如黄河流经黄土高原 含沙量较大 河流的流量 水位与 河流的补给来源关系密切 如下表所示 练一练 6 将年径流总量平铺在水文测站以上流域面积上所得的水层厚度 称为年径流深度 以毫米计 它能直观地反映各地区径流量的多少 据下表完成 1 2 题 1 四条河流中 年径流深度最大的是 a 长江b 珠江c 黄河d 淮河 2 影响四条河流年径流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流域面积b 降水补给量c 河流长度d 流域内地貌特征解析第 1 题 本题通过计算可知年径流深度最大的是珠江 第 2 题 四条河流的补给都以雨水补给为主 所以流域内的降水补给量决定了其径流深度 答案 1 b 2 b 七 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 1 分布规律 在南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区 形成了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其中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在大陆的东岸为暖流 西岸为寒流 在北半球的中高纬度海区 形成了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气旋型大洋环流 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大陆的东岸为寒流 西岸为暖流 在南半球的中纬度海区 由于三大洋连为一体 在盛行西风的作用下 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 环绕南极的西风漂流 从性质上看它为寒流 这与北半球西风带所形成的洋流性质完全不同 在北印度洋海区 由于受季风的影响 形成了季风洋流 北半球夏季时 该海域吹西南风 海水自西向东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北半球冬季时 该海域吹东北风 海水自东向西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2 具体分布 具体洋流的名称 一般由流经地区附近著名的地名和洋流的性质组成 如秘鲁附近的秘鲁寒流 在记忆各大洋的洋流名称时 不妨先回忆出南 北半球的 0 8 字形洋流分布规律 然后分别放至各大洋中 从而得出具体名称 如将 0 放到各大洋 可得 其余同理 3 影响 对气候 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因此沿海地区的气候常会受到附近洋流的影响 如欧洲西部宽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 远离赤道的四地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等 都与暖流有关 而热带沙漠气候直逼大陆西海岸 南美西岸沙漠几乎延伸到赤道附近等 都与寒流有关 对渔场 在寒暖流交汇处 由于海水发生搅动 海底营养盐类会被带至表层 从而为鱼类提供大量饵料 形成大型渔场 如北海道渔场 北海渔场 纽芬兰渔场等 在单一寒流流经的地区 如果盛行离岸风的话 会形成上升补偿流 鱼类的饵料较丰富 也可形成大规模的渔场 如秘鲁渔场 对污染物 洋流可将污染物带走 从而加快某个海域污染物的净化速度 但同时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对航运 顺着洋流行驶 可增加航速 从而起到节约燃料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车载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前景试题及答案
- 未来汽车技术考题详解及答案
- 航海学院单招试题及答案
- 物理定律应用实例试题及答案
- 运筹学试题及答案一
- 乡村公路采购合同范例
- 体育裁判劳务合同范例
- 买卖合同范例大
- 劳动雇佣合同样本简易
- 个人汽车出租服务合同范例
- 2024年四川省公安厅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真题
- 2025年电子信息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
- 机械制造及非标零部件加工项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 2025年绍兴市九年级中考语文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 9.1科学立法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 江苏省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4)电子表格版
- 西藏林芝地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 入团志愿书样本(空白)
- 老年人烫伤的预防与护理课件
-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各不相同的生活环境》课件
- 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宏观经济政策展望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