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1.1师恩难忘教案3苏教版.doc_第1页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1.1师恩难忘教案3苏教版.doc_第2页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1.1师恩难忘教案3苏教版.doc_第3页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1.1师恩难忘教案3苏教版.doc_第4页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1.1师恩难忘教案3苏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1.1师恩难忘教案3苏教版1、 教学目标:1、认会写会13个生字,学习“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等成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自主品味课文朴素的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小组内讨解决问题,完成解决评价单,体会田老师对“我”的巨大影响以及“我”对老师的理解、敬佩和感激之情,培养语文合作学习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这句话的含义。2、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三、教学评价设计: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品读、感悟、想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2、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将看图、读书、训练融入质疑,梳疑、解疑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培养创造精神。3、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使生成的问题得以解决。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语文合作学习能力。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准备:1、预习学习内容;查找与教师相关的资料(歌曲、名言、歇后语、古诗、背景等)2、练习读书。完成知会簿。教师准备: 1、问题导读生成单、问题解决评价单。2、根据课文内容查找图片,准备文字,配上和谐的轻音乐制作成的ppt课件。5、 教学课时:2课时6、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谈话激趣,歌曲导入1、同学们,今天是我们的新学期的第一堂课,休息了一个假期,大家都变得更精神了。作为新学期的礼物,我先送大家一首歌,希望你们喜欢,也希望同学们用心听一听,歌里唱了些什么?播放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2、听出这是一首歌唱谁的歌了吗?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几句?学生自由谈。3、师:是啊,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让所有的难题成了乐趣。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才知道那支粉笔, 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才知道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别人,奉献的是自己。我们的成长渗透了多少老师的心血,不少文人墨客热情讴歌过辛勤培育自己的园丁。著名作家刘绍棠在师恩难忘这篇文章里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板书课题,齐读。(二)初读感知,交流预习1、小组内根据导读生成单交流自学情况。(1)小组内交流词语和字形。(2)交流理解的词语,提出不理解的,共同商议解决或在精读课文时解决。(3)了解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和课文主要内容。2、小组汇报。(1)字词关一个小组汇报词语掌握情况,提示易错的生字,理解生词,交流近义词、反义词。(在汇报的过程中,其他组同学及时进行补充。)师:下面我们来做个练习,考考大家。A、读词。娓娓动听 身临其境 引人入胜 深深感谢 春雨点点 恭恭敬敬B、读句。(如果把这些词语放在句子中读,同学们会读得更好)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_地讲起来。我听得入了迷,恍如_。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_的故事。我仍然象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_地向他行礼。_ ,_。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2)朗读关。A 指组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B 交流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层次。(3)感悟关。交流在预习中自己读懂了什么,简单阐述自己感悟最深的语句,3、小组交流:在预习中,你有什么问题?4、筛选整合,汇总问题。(1)为什么说田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2)四十年以后再见到田老师时,“我”已经是50多岁的人了,为什么还像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田老师行礼?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学文明理过渡: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37自然段),边读边圈画出文中让你深有感触的语句,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 (1)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2)小组交流读书感受。(3)指组汇报。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A、田老师教学很认真。B、从“娓娓动听”感受到田老师讲的故事很动听。(可以换成:绘声绘色、有声有色、眉飞色舞)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A、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怎样的故事就叫“引人入胜”。B、如果你听了这样“引人如胜”的故事,你会有怎样的感受。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引导学生抓住“入了迷、身临其境、仍在发呆、捅、才、惊醒”等词体会同学们听得专心致志,津津有味,也说明田老师讲得生动有趣。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了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A、“上千个故事”说明我听的故事多。B、体会到田老师很辛苦,要把这些古诗都编成故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需要花费很多时间。C、田老师教学有方。小练笔:田老师讲了上千个故事,如果说一个故事让我获得了一份知识,那么上千个故事我就获得了 。 田老师讲了上千个故事,如果说一个故事 ,那么上千个故事我就获得了 。(4)教师小结:这些故事就像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田老师对我的教育就像这春雨,悄无声息的飘进我的心田,在密密的春雨中,知识的种子在发芽,在长叶,所以说田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第二课时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2、感恩悟情过渡:田老师,是一个把自己的一片心血化成个个故事,点点春雨的老师,一个让我终身难忘的老师。四十年后,我回到了家乡,在村边遇到了老师,当时“我”已经是50多岁的人了,为什么还像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田老师行礼呢?请大家自主学习课文的八九自然段,把感受最深的语句多读几遍,简单写出自己的感受,小组交流。(1) 自主学习。(2) 小组交流。(3) 指组汇报。 出示:我仍然像四十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A、田老师上课生动有趣,教学有方,从而让我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引领我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B、如果不是田老师每上一节课,就编一个娓娓动听的故事,作者不可能对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更不可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C、田老师是他的文学启蒙老师,没有田老师,有可能就没有这个作家诞生。D、田老师,也他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做人的种子。因为田老师不仅教给学生许多知识,还让学生懂得了许多人生道理。小结: 这就是田老师给我的教诲之恩,它使我终身难忘,正如文章中所写“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出示幻灯片,齐读。) 指导朗读。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四)巩固积累,总结全文1、同学们,我们也有自己的老师。每天清晨,我们迎着清风朝阳来到学校,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你有没有感受到过老师对你的关心和爱护呢?学生畅所欲言。2、拓展小练笔。请你根据下面的句式,抒发一下此时你内心的感情。(出示:老师啊,您是, 。) 2、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默默无闻地谆谆教诲,老师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做着不平凡的工作,最后让我们再深情地背诵老师,您好!作为即将到来的教师节的礼物献给所有为我们付出心血和汗水的老师们吧。(生背)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1、课外收集有关名人尊师重教的故事。 2、将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和句子摘录下来。 3、教师节快到了,自制贺卡,把你真心的祝福写下来,送给最值得你尊敬的老师,让他或她能感受到你由衷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师节前夕送给你现在和以前的老师,写上你由衷的祝福,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六)板书设计: 1、师恩难忘 娓娓动听 身临其境 春雨点点 滋润心田 恭恭敬敬 终生难忘附件1: 1、师恩难忘导读生成单明天要学的知识阅读遍走进背景林我会写生 字 词 句拼 盘品 味重点句帮 我攻难关附件2: 问题解决评价单课题1师恩难忘知识回顾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_地讲起来。我听得入了迷,恍如_。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_的故事。我仍然象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_地向他行礼。_ ,_。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问题1:为什么说田老师在“我”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呢?问题2:四十年以后再见到田老师时,“我”已经是50多岁的人了,为什么还像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田老师行礼? 拓展延伸小练笔。(1)田老师讲了上千个故事,如果说一个故事让我获得了一份知识,那么上千个故事我就获得了 。 田老师讲了上千个故事,如果说一个故事 ,那么上千个故事我就获得了 。(2)老师啊,您是 , 。自我评价组长评价学科长评价教师评价教后反思:成功之处:在教学设计时,我始终围绕“师恩”开展教学活动,采用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鼓励学生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去品读,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让学生谈一谈,演一演,读一读,练一练,紧扣关键词语“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结合田老师把古诗改编成动人的故事来讲课的经过,引导学生细心体会老师是怎样的“教学有方”不仅教给了学生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不忘教导学生做人使学生深入体会到老师的“恩”和对学生的爱。以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架设了文本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平台,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内讨论交流解决问题,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又培养了合作意识,给学生提供了学习过程中动脑、动手、动口的空间和多种感官协同操作的良机,提高了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不足之处:这篇课文比较易懂,特别是那首小诗,学生都学过,学生说的欲望很强,表达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每个学生都想展示自己,我又不愿意打断学生,在处理所提问题的引导、针对性不够强,放是放出去了,收的不够及时,造成了前松后紧,没能做到收放自如,结果造成了拖堂,对时间的把握还有待加强。教学建议: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本班情况,让学生进行小练笔,使学生学会积累词语,能够学以致用。附送: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1.1师恩难忘教案4苏教版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教学重难点: 感知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平常、普通,却很典型的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配套光盘、多媒体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设境引入1、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最让你难忘的是哪位老师,他(她)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2、指名作答。3、揭题: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板书课文标题。二、初读感知自由朗读课文,结合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课文的预习,检查预习情况。1、自学生字词。自由读。指读,齐读。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多音字:正,联系多音组词:正月,正好。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通读课文。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四、理清课文脉络。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感知课文,练习分段。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田老师怎样上课的?2、师生进行交流,加深感知。五、指导写字,完成作业1、出示生字,分析字形,感知字的写法。2、指导书写本课全部是左右结构的字。滋:左窄右宽,右下不要写成绞丝旁,最后是点。撇折上下排队,左边折时要对齐。折要写平。3、学生练习书写。六、布置作业1、完成课堂习字簿2、读熟课文3、回忆自己老师最难忘的一幕板书设计:1、师恩难忘 赞美老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一、复习导入1、板书课题:、看谁能通过课题读出自己的朗读体会、都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那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生字词二、细读课文,品味感受过渡:作者为什么会写这样一件小事?你从这件事中感受到什么?1、学习课文1、2两节,看看作者对老师是怎样的评价?学生自由读1、2两节,回答问题。口才、文笔好。过渡:是不是真好?作者用了一件小事向你证明。2、朗读第二部分。思考:田老师哪些地方最让你佩服,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学生交流。(1)、田老师讲课讲课内容生动,讲古诗,编故事。你喜欢听这个小故事吗?练习讲故事变读为讲,让学生练习复述学生讲故事,讲的较好同学,借机理解词语意思听得这过瘾,他却讲完停了下来,这就是文中戛然而止。看刚才同学们一个个表情,看来你是被他讲的故事吸引了,看来他讲的很好听,告诉你,这就叫娓娓动听。这真是引人入胜呀!那这几个词语你理解了吗?希望在合适的时候你也能用上这样的词语。(2)持之以恒那么最令作者难忘的应是什么?(教师的教诲)进一步提问:老师的哪些教诲呢?(引出“学习了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部分,并引导学生读好这部分。)总结:难怪作者说老师口才、文笔好。真是名副其实呀。(3)完成课后第三题。3、完成课后第二题。五、迁移积累,升华感知1、同学们,作者肯定和我们一样学过很多诗,那你能从我们学过的一首诗中,把自己当成田老师,想想田老师会编个什么样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让大家记住吗?学生现场练习编故事,讲故事。2、总结,过渡:一个小故事,让我们看到了高水平的田老师,怎能不让我们难忘?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两节。作业设计:做张敬师卡,在教师节送给自己的老师。板书设计:1、 师恩难忘编故事:娓娓动听 口才好我 :身临其境 敬佩2、陶校长的演讲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3、学会用“即使也” “既要也要”造句4、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通过探究性学习,感悟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教学准备:配套光盘、多媒体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新课1、同学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班级举行演讲比赛吗?(板书:演讲)今天我们来听一位名人的演讲。板书:陶校长2、陶校长,你了解他吗?(交流陶行知有关资料) 原名文睿,后改名陶行知。安徽翕县人,近代教育家,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生活教育理论,教学经验,小先生制,育才学校,“公德”和“私德”。 2、听演讲(播放配套录音) 小结: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主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的说话方式。 二、了解演讲知识,引入课文 1、谈演讲的特点 (1) 真实性(贴近生活,讲真话) (2) 鼓动性(激烈感情,感召力) (3) 礼仪性(称呼、交流、有祝语) 2、文中陶校长怎样注意这三点的,自读(1)通读正音(2)划标题 三、检查初读理思路 1、出示生字词正音。 2、按四部分抽个别读,点评后四人小组分别读,并解疑。 3、交流分段知大意 (1)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 (2)是分哪儿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 (3)填充概括段意 一(1)开门见山提出了( ) 二(25)分别要求学生从( )、( )、( )、( )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 ),( )了多少,并讲了这样问的( )。 三(6)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 )的好习惯,争取在( )取得( )。 4、引读全文 5、质疑留疑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分析字形,记忆生字2、归类写字,重点指导: 左右结构:锻、炼、德、励、鞭炼:火字做旁,捺变点,右边不要写成“东”上下结构:垒、否、需、策垒:上面第一个大,下面两个小些,托住上面的。3、比较组词: 陶 ( )炼( )彼( ) 葡 ( )练( )履( ) 4、完成习字册。 5、抄写词语。 作业布置:1、了解陶行知故事2、朗读课文板书设计:2、陶校长的演讲一、演讲内容二、具体讲述每天四问三、总结全文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说出陶校长的后几问分别包括那些意思? 2、能运用学法进行自学。 一、复习1、读词语生命之本否则锻炼健康堡垒源泉造福社会专心致志坚韧不拔彼岸2、说说这篇演讲稿中陶校长共跟大家讲了哪几个问题。相机板书:健康、学问、工作、道德 二、教学第一问 1、作者为什么要先问身体有没有进步?出示第二节 (找出有关词语画出来)2、交流出示句子:健康第一 健康是生命之本 健康堡垒 3、再读体会关联词的作用(填空比较,谈重要性) 因为有了才有,否则将 (说话)4、怎样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抓住两个“离不开”,导读) 5、三读本段(引读)理清层次:先问什么?再问为什么这样问?最后提出什么希望? 三、教学第二问、第三问、第四问 1、 引导用第二节方法学习第二问2、交流讨论,学生为主 (1)问什么? (2)为什么要这样问? (3)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学问有进步? 学生交流,完成学习。3、自读自悟4、5自然段,练习演讲。 分工学习课文,13组同学重点学习第4自然段“问工作”部分;46组同学重点学“问道德”部分,也可挑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边读边想,也可和同桌讨论讨论。4、交流读悟收获指导演讲学生可以用演讲来表示自己对该部分的理解,讲后其他学生可向他提些问题;也可自己谈想说明些什么,(1)“问工作”部分A、层次:问什么为什么要问B、重点句:“这些工作虽然都是一些小事,却能培养我们的责任心,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是我们将来步入社会做大事的基础。”举例说说班级中工作认真负责的同学;鼓励同学们都来承担学校工作,班级工作,锻炼能力,培养责任心。C、指导演讲重点句。(2)“问道德”部分A、层次:问什么为什么要问要学做真人B、举例说明“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练习造句“我们到学校里来,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紧的是要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真人”是什么样的人?(真诚,不虚伪的人。)这样的人在“公德”和“私德”上会有些什么表现?(在公共场所会怎样,中午吃饭了会怎样,课间活动不小心被人推了一下怎么办等。)(1)公德公共道德,观念 (2)私德私人生活上所表现的道德品质 (3)真人真诚不虚伪的人 (3)练习有感情地演讲4、5自然段。小组选代表上台演讲,评选优秀“演讲家”四、学习第6自然段。同学们对这篇讲稿领会得很好,讲得也很好,那陶校长为什么要我们每天四问呢?我们来读读最后一段。(1)指名读。(2)说说从陶校长的结束语中明白了些什么,还有些什们不懂的。(3)总结填空:陶校长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 ),筑起( ),学习上认准( ),刻苦钻研;工作上要培养( ),认真负责地做好( ),要学做( )。这样就可以( )。 他的演讲言真意切,使我们感受到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 )。 C、陶校长,您听我说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第四题2、仿照课文某一问的写法,向自己提一个问题,有条理地说一说,然后写下来。板书设计:2、陶校长的演讲健康生命之本四问学问前进活力源泉工作也是学习道德做人的根本3、古诗两首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生字词。 3、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景象,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内蕴美,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教学重难点: 1、能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教学准备:配套光盘、多媒体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访隐者不遇一、释题质疑。1、唐代的古诗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我们以前学过很多唐诗,认识很多诗人,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唐代大诗人,他的名字叫贾岛。2、出示题目。释题。 访:寻找、寻访。 隐者:隐居山林的人。 不遇:没有遇到 题目的意思就是:(作者)寻访一位隐居山林中的人却没有遇到。3、质疑。哪里找的?怎么找的?为什么没有找到?二、初读课文。1、自读古诗。2、出示古诗,指名读。注意古诗的停顿,争取做到抑扬顿挫三、借助画面,理解诗意。1、仔细看图。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我知道了作者在向隐者的弟子询问隐者的去向;童子在摆手说不知道在哪里;隐者在山高林密的深山中。)2、结合图谈一谈诗句中词语的意思。童子:小徒弟。师:老师。此山:这群山。3、师重点指导。言:说。云深:山高林密,山顶之云雾缭绕。只:就4、根据诗句想象诗中省略的询问。(l)你师父干什么去了?(2)在哪儿采药?(3)你能找到他吗?5、体会人物情感,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松下问童子满怀希望。第二句:言师采药去情绪一下子低落变成失望。第三句:只在此山中失望之中萌生了一线希望。第四句:云深不知处怅然若失,又生出无可奈何之感。在反复朗读中感悟语气,体会语感,读出语气。6、分角色表演:扮演诗人“我”和“童子”,表演一下对话。四、想象诗意,熟读成诵。1、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读出节奏。指读、同桌互读。2、边想象诗意边练习背诵。3、背诵古诗五、布置作业:1、背诵古诗2、完成课后第四题改写古诗板书设计: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希望) 言师/采药去。(失望)只在/此山中,(一线希望)云深/不知处。(彻底失望)第二课时所见一、激趣导入1、多媒体出示插图:看,这图上有什么?在干什么?(学生看图交流)2、请学生根据画面,用最精炼的语言概括出图意,引出本课题。小结:刚才同学们都说了自己见到的图画。告诉你们,有位诗人袁枚,他也见到这个景象,并且用诗句表现了出来。所见(板书课题)二、朗读古诗1、出示古诗,自由朗读。2、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把生字读正确,读出诗句的韵律。并采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借助工具书:如通过查找,结合课文注释等)理解词义(牧童,林樾,意欲,闭口,立)3、检查自学情况,再读古诗。三、品悟古诗(一)细读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1、自读每句诗,小组交流讨论诗意。A、“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牧童在干什么?他当时的神态如何?怎么看出来?此时,他的心情怎样?从哪个词体会得到?理解:振:震荡;樾:树阴。B、“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牧童行走间听到了什么,他想做什么?为什么却“闭口”呢?意欲:心想。作者因为什么想到什么?2、指名说说每句诗的意思。3、组织交流对诗句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品悟诗意,作小结。A、前两句诗写了牧童的神态,心情。声色俱备,情景交融,勾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牧童行歌图”。B、后两句诗写了诗人对牧童心思的推想,牧童的机灵敏捷的动作,神态变化,抓住牧童刹那间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一幅“捕蝉图”。C、整首诗语言清新流畅,明白如话,使得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跃然纸上。(二)朗读古诗,背诵古诗。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诗的停顿、节奏。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2、指导朗读,读出牧童行歌的悠然愉快的语气,读出牧童捕蝉的动作神态变化。(自己练习指名读评读指导练读)3、有感情地背诵古诗。四、欣赏古诗(一)欣赏古诗,展开想象。学生闭上眼睛,边欣赏配乐诗朗诵,边展开想象,想象牧童怎样捉蝉?是否捉到了蝉?(二)感受意境,精炼强化。谈谈刚才所想象到的意境,试试编故事。(同桌试编,全班交流、评议。)五、作业布置:背诵古诗,续写:所见牧童停下后板书设计: 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习作一记印象深刻的一位老师教学要求:1、回忆师恩难忘一文的写法,从写作的角度读懂例文我的班主任片段,联系习作要点提示,领会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把人物写得细腻感人的方法。2、根据作文的要求,自拟题目,抓住一两件事写一位老师。教学重难点:抓住一两件事写一位老师,把事例写得具体、生动,细腻、感人。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活情感,激发表达欲望。同学们,前两天很多同学给老师做了精美的卡片,上面写满了祝福的语言,在教师节来表达对老师的祝福。从古至今,也有很多优美的诗句赞美老师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你还知道哪些?(学生回答)老师为了我们的成长,呕心沥血,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他们似春蚕、似蜡烛、似铺路石他们始终默默地奉献着,耕耘着今天,就让我们用挚嫩的笔尖来赞一赞这些可爱的人吧!好吗?二、学习例文,感悟“细腻”的情感。1、田老师把一首小诗编成了一个小故事讲给学生听,这令作家刘绍棠至今不忘。田老师讲得生动,作者刘绍棠写得具体,让我们读来也深深地被感动着。老师这儿有一篇文章,是一位小作者写的他的老师,这件事比刘绍棠写的事还要小、还要平常,但是同样细腻、感人!想读吗?2、出示我的班主任。提问: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想一想小作者写了一件什么事?哪些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动?在相应的句子下做上记号。可以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交流自己的感受。3、全班交流:出示全文“忽然,一只温暖的手扶着我的前额,慢慢地向上抬起。(“温暖”、“慢慢地”可以看出冯老师动作是那样轻柔,体现了她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她的一双眼睛望着我,好像在说:三个一怎么又忘了?”(这句话借我的感受生动地写出了冯老师当时的神态,使人觉得冯老师特别亲切、和蔼!)“冯老师轻轻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朝前走去。”(“轻轻”一词表现了冯老师对学生的关心。)“我不好意思地一笑,立刻把身子挺直。”(“我”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从此,我每次做作业的时候,就觉得额前有一只温暖的手。它时时提醒我:写字,一定要保持正确的姿势。”(这儿细腻地描写了“我”的感受,老师的教育使“我”一直难以忘怀。)4、小结:是啊,老师的每一个小小的举动,都寄托着老师的情,也牵动着作者的心读来真切感人,也让我们身临其境!三、引导回顾,捕捉“细腻”的感受。1、几年来,关心教育过你们的老师一定很多,一定留下了许多令你印象深刻的事,让人回味,让人感动!现在回忆一下。2、讨论、交流:在你的记忆中,那未来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想说说哪位老师呢?一次倾心的谈话、一次深情的暗示、一句难忘的鼓励、一束严厉的目光、一次令我心跳的家访、一幕深情的凝望、一个习惯性的动作、一个令我激动的电话再给大家十分钟时间,细细搜寻记忆中老师关心、教育你的一个动人的场景,待会儿说给大家听听,让大家一起来分享你的幸福与快乐!注意,一定要说清楚当时的情况(注意细节描写)(1)学生自由准备。(2)交流自己的幸福体验。(3)小结:每个人的心中都有温柔的一面,只要我们去用心体验,学会感动,就一定会有特别的发现,写出特别的感受!板书设计:让我难忘的一位老师一:点名那位老师让我难忘二:详写。具体事例写清经过,结果,注意人物语言,动作,表情等三:总结。首尾呼应。第二课时一、拟订提纲,写作文草稿。二、反复修改:千金难买回头望,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三分写、七分改!(鼓励学生自改、互改。)三、誊抄作文。板书设计:习作一千金难买回头望,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三分写、七分改!练习1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处处留心观察自然,积累背诵古诗,并能展开想象,续写诗歌。2、学习古诗题秋江独钓图,诵读理解,感受诗人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又难免孤独寂寞的心情。3、写好钢笔字。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请教。5、学写毛笔字。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注意积累背诵古诗;诵读理解古诗,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1、教学第一部分。(1)要求学生自读第一部分,了解诗歌所写的内容。(2)引导学生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