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凝汽式发电厂总效率只有25%35%左右,效率如此低的原因在于( C ) A.锅炉设备各项损失太大,致使锅炉效率太低 B.汽水管道散热损失太大,且无法避免 C.冷渊损失太大,且无法避免 D.在发电车生产过程中要消耗很多电能2. 水在锅炉中的加热,汽化过程是一个(B) A.等熵过程 B.定压过程 C.等温过程 D.等容过程3. 其他条件不变,提高蒸汽初温,循环效率提高的原因是(B) A.冷源损失数量减少 B.平均吸热温度提高 C.蒸汽湿度减少 D.蒸汽容积流量增加4. 其他条件不变,提高蒸汽初参数会使 (C) A.锅炉效率提高 B.汽轮机相对内效率提高 C.循环热效率提高 D.汽水管道及加热设备效率提高 5. 除氧器滑压运行时,除氧效果下降,主要发生在下列情况时(A) A.机组负荷突然增加 B.机组负荷不变,凝结水温升高 C.机组负荷突然减少6. 定压工作的除氧器,维持稳定的压力是保证除氧效果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在除氧器连接系统中(C) A.补充水进入除氧器前必须装压力调整器 B.凝结水进入除氧器前应装水位调节器 C.加热蒸汽进入除氧器前均应装压力调节器 D.疏水进入除氧器前应装流量计7. .大型再热机组以汽动水泵为经常运行的主给水泵是由于(B) A.汽动水泵便于实现无级调速 B.电动给水泵受电动机容量和允许启动电流的限制 C.在市区常用电时保证锅炉供水 D.减少冷源损失8. .在主蒸汽管道系统中,为防止发生蒸汽温度偏差过大现象,可采用以下措施(C) A.采用喷水减温的方法 B.采用回热加热的方法 C.采用中间联络管的方法 D.采用表面减温器的方法9. 中间再热使热经济性得到提高的必要条件是(A) A.再热附加循环效率基本循环效率 B.再热附加循环效率基本循环效率 C.再热附加循环效率必须大于40% D.再热附加循环效率不能太低10. .采用回热循环后,与之相同初参数及功率的纯凝汽式循环相比,它的(B) A.汽耗量减少 B.热耗率减少 C.作功的总焓降增加 D.作功不足系数更大11. 过热蒸汽冷却段的作用是(A) A.降低加热蒸汽的过热度 B.对作功的部分蒸汽进行加热 C.减少对相邻加热器加热蒸汽的拥挤 D.保证回热抽汽等温升分配12. 回热系统中对于一定的给水温度所需总抽汽量(C) A.随抽汽段数增多而增加 B.随抽汽段数增多而减少 C.同抽汽段数之间几乎无关13. 随着回热加热级数的增多,(C) A.回热循环效率的增加值逐渐增多 B.回热循环效率的增加值不变 C.回热循环效率的增加值逐渐减少14. 回热式汽轮机最有利的抽汽压力应该是(A) A.使给水加热到一定温度的最低压力 B.能使给水温度尽可能提高的压力 C.能使加热级数较多的压力 D.使给水加热到一定温度的最高压力15. 提高蒸汽初温,其他条件不变,汽机相对内效率(A) A.提高 B.降低 C.不变 D.先提高后降低16. 常用的烟气中间再热,再热后蒸汽的(B) A.温度增加,压力增加 B.温度增加,压力下降 C.温度下降,压力下降 D.温度不变,压力下降17. 滑压运行除氧器应注意解决当汽机负荷突然减少时引起的(A) A.给水泵入口汽化问题 B.给水含氧增加问题 C.给水中含盐量增加问题18. 在较小的通道中,当要求有较好的关断密封时,多采用(A) A.截止阀 B.闸阀 C.逆止阀 D.调节阀19回热加热系统理论上最佳给水温度对应的(B) A.回热循环效率最高B.回热循环绝对内效率为最大C.电厂耗煤率最低D.电厂效率最高20. 合理的会热系统应是(C) A尽量多采用回热加热级数 B.尽可能提高给水温度 C.有技术经济比较来定 D.使排挤低压抽汽为最少21. 其他条件不变,提高蒸汽初压力,循环效率的变化降(D) A.提高 B.降低 C.不一定 D.先提高后降低22. 采用中间再热的目的(B) A.提高回热经济性 B.提高初参数后使排汽湿度不超过允许值 C.提高机组设计功率 D.利用锅炉烟道的余热以降低排烟温度23. 除氧器的“自身沸腾”现象是指(A) A.除氧器内的给水不需要回热抽汽就能自己沸腾 B.除氧器内的再沸腾管输入蒸汽太多,使水产生沸腾 C.除氧器加热蒸汽压力太低,造成除氧水沸腾24. 热电厂总效率表明了(C) A.热变功的程度 B.发电量与供电量之比 C.燃料有效利用的程度 D.电能、热能产生的热经济性25. 设置高压加热器自动旁路保护装置的目的是(B) A.当汽轮机甩负荷时,保护高压加热器的安全 B.为了不致中断锅炉给水或高压水由抽汽管倒流入汽机中 C.保证在疏水水位急剧上升时迅速排出疏水,并放入凝汽器中去26. 给水泵产生汽化的原因是(D) A.给水泵工作时间太长 B.给水管道阻力太大 C.汽轮机负荷突然增加 D.给水泵进口压力低于饱和压力27. 给水泵出口再循环管的作用是(C) A.保持除氧器给水箱的水位不变 B.防止除氧器产生自生沸腾现象 C.防止给水泵在低负荷时产生汽化 D.保持除氧器内的工作压力稳定28. 管道的规范在工程上使用以下两个技术术语来表示(C) A.工程压力和工程直径 B.绝对压力和管道内径 C.公称直径和公称压力 D.表压力和管道外直径29. 电厂实际生产的能量转化过程中,在数量上以下哪种效率最低?(C) A.锅炉效率 B.管道效率 C.汽轮机相对内效率 D.循环热效率30. 初参数一定,当抽汽压力增加时(B) A.作功不足系数yc值不变 B.作功不足系数yc值增加 C.作功不足系数yc值减少 D作功不足系数yc值趋近于零31. 给水回热加热的最高给水温度受蒸汽初参数限制,即(D) A.可能被加热的应用要受到以下条件限制 B.可能被加热的最高给水温度受蒸汽终参数限制 C.可能被加热的最高给水温度受蒸汽初参数限制 D.可能被加热的最高给水温度受抽汽量大小及其它参数限制32. 回热系统计算的目的(C) A.选定回热加热级数及各段抽汽压力 B.确定机组在一定工况下的最有利给水温度 C.计算机组在一定工况下的汽耗量及抽汽水量和热经济指标 D.计算出汽轮机各段相对内效率及总效率 E.计算机组在额定工况下抽汽作功不足系数33. 再热式汽轮机总焓降为(B)A. 初焓-排气焓B.初焓-排气焓+再热焓升C.初焓-排气焓-再热焓升D.初焓+排气焓+再热焓升 34. 提高蒸汽初压,其他条件不变,汽机相对内效率(B) A.提高 B.降低 C.不变 D.先提高后降低 35. 在单元制主蒸汽管道的双管系统中采用中间联络管的主要目的在于(C) A.减少新蒸汽压力损失 B.均匀分配蒸汽流量 C.防止发生蒸汽温度偏差过大 D.防止关内发生水冲击引起管道振动36. 碳素钢公称压力是指钢管及其附件等在介质温度为(A) A.200及以下时的工作压力 B.200及以上时的工作压力 C.100及以下时的工作压力 D.300及以下时的工作压力37. 电厂实际生产的整个能量转换过程的不同阶段都存在着各种损失,为此各种效率来反映其(C) A.不同阶段的初焓和终焓的比值 B.不同阶段的可用热量的大小 C.不同阶段的输入能量转变为有用能量的利用程度 D.不同阶段输入热量的大小38. 狼肯循环效率反映了(A) A.冷源损失的大小 B.机炉工作完善程度 C.电厂燃料有效利用程度 D.汽机的作功能力39. 在给水泵连接系统中,往往采用前置泵,其作用是(B) A.增大电动给水泵的总压头 B.避免主给水泵入口水汽化 C.可以和主给水泵互为备用40. 除氧器切换汽源的作用是(B) A.当除氧器故障时,作为备用汽源 B.当汽轮机低负荷时,作为除氧器的切换汽源 C.当滑压运行除氧器时,作为备用汽源41. 连续排污量的大小用锅炉排污率来表示,锅炉排污率是指(A) A.锅炉排污量与锅炉有用蒸汽量的比值百分数 B.锅炉排污量与锅炉额定蒸发量的比值百分数 C.锅炉排污量与锅炉给水量的比值百分数 D.锅炉排污量与扩容器分离出来的二次蒸汽量的比值的百分数42. 给水泵出口处设有再循环管与除氧器相连的目的是(C) A.调节除氧气水位 B.保证除氧效果 C.防止给水泵低负荷时汽化 D.启动时向除氧器上水43. 公称压力实际上是管内介质的(D) A.设计压力 B.最大压力和实际温度的配合参数 C.实际压力 D.设计压力和设计温度的配合参数44. 目前提高蒸汽初压力受到的限制是(B) A.材料强度 B.汽机末级叶片最大允许湿度 C.水蒸汽临界压力 D.循环效率开始下降的极限压力45. 提高蒸汽初参数,其他条件不变,汽机相对内效率(B) A.提高 B.降低 C.不一定 D.先提高后降低46. 若提高凝汽器真空,机组出力增加Nd,循环水泵功率增加Ns,则最佳真空为(A) A.Nd-Ns之差最大时对应的真空 B.Nd/Ns最大时对应的真空 C.(Nd-Ns)/Ns最大时对应的真空 D.(Nd-Ns)/Nd最大时对应的真空47. 除氧器的滑压运行是指(C) A.除氧器的运行压力随汽轮机进汽参数的改变而变 B.除氧器的运行压力随给水箱水位变化而变 C.除氧器的运行压力随机组负荷与抽汽压力而变 D.除氧器的运行压力随凝结水泵的工作水头耳边48. 管道的公称直径是管道(C) A.实际直径 B.外径 C.名义计算直径 D.平均直径填空1朗肯循环的工作过程是:工质在锅炉中被(定压加热)汽化和(过热)的过程;过热的蒸汽在汽轮机中(等熵膨胀)作完功的乏汽排入凝汽器中(定压凝结)放热,凝结水在给水泵中的绝热(压缩)2汽轮发电机组的热耗率是生产(1KWh)的电能所需要的(热量),他和汽耗率的关系是(?)3在发电厂的实际生产过程,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实现理想循环,即循环的各个过程都是(不可逆)4. 朗肯循环热效率t反映了(冷源)损失的大小,其数值约在(40%50%)5. 其他条件不变,提高蒸汽初压力,则进入汽轮机的蒸汽容量(下降),汽轮机漏气损失(增加),汽轮机排汽湿度(增加),汽轮机相对内效率(下降)6. 排汽压力越低,工质放热过程的平均温度(越低),循环热效率(越高)7. 由于水蒸气的特性,当循环放热温度都是Tn时,朗肯循环热效率比同温限卡诺循环热效率(低)很多8. 汽轮发电机组的汽耗率是生产(1KWh)的电能所需要的(蒸汽量)9. 朗肯循环热效率表示每1千克工质在循环中产生的净功与其从锅炉中吸收的(热量)之比10. 管道效率为(汽轮机)的热耗量与(锅炉)工质热耗量的比值11. 汽轮机机械效率是汽轮机输给发电机的(轴端)功率与汽轮机内功率之比12. 在蒸汽初、终参数相同的情况下,给水回热循环的热效率比朗肯循环的热效率(高)13. 在能量转换的过程中,造成能量损失的真正原因是传热过程中(温差传热)带来的不可逆损失14. 发电机效率为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与(轴端输入)功率之比15. 计算表明,中间再热对循环热效率的相对提高并不大,但对(汽轮机相对内)效率的提高却很显著。16. 给水回热后,一方面汽轮机抽汽具有的热量来提高(给水温度)另一方面减少了蒸汽在(冷凝器)中的热损失。17. 锅炉设备中热损失主要包括(q2)、(q3)、(q4)、(q5)、(q6)等。18. 其它条件不变,所选用的蒸汽初参数越高,汽轮机相对内效率所达到的数值越(低)。19. 热交换热量越大,由温差引起的不可逆热交换损失(越大),传热温差越小,不可逆热交换损失(越小)。20. 提高发电厂热经济性的途径可采用(回)热、(再)热、(供)热等。21. 汽轮机组的(热负荷)与锅炉设备(工质热量)的比值称为管道效率。22. 其他条件不变,提高蒸汽初温,则进入汽轮机的蒸汽容积流量(增加),汽轮机漏汽损失(相对减少)。23. 采用中间再热,减少了汽轮机(排汽)湿度,提高了汽轮机(相对内)效率。24. 在发电厂中利用在汽轮机中(做过功)的蒸汽的热量供给(热用户),可以减少或避免凝汽器中(冷源损失),这种形式的发电厂称为热电厂。25. 纯凝汽式发电厂的总效率为(锅炉效率b)、(管道效率p)、(汽轮机相对内效率ri)、(汽轮机绝对内效率i)、(循环热效率t)、(机械效率m)、(发电机效率g)等局部小路的乘积。26. 其他条件不变,在实用范围内提高郎肯循环的初压力,则平均吸热温度(提高),循环效率(提高)。27. 中间再热压力提高,一方面提高了循环(效率),另一方面又降低了附加循环(加入的热量q),结果必然存在一个最佳再热压力。28. 蒸汽中间再热方法分为(锅炉烟气再热)、(新蒸汽再热)、(中间载热质再热蒸汽)等三种。29. 锅炉给水的回热加热,是指从正在运转的汽轮机某些(中间)级抽出部分蒸汽,送至(给水加热器)中对锅炉给水进行加热。30. 锅炉效率表示了锅炉在完成燃料化学能转变为蒸汽热能的过程中,(锅炉设备)的热负荷与(输入燃料)热量之比。31. 发电厂的热耗率是指(每发出1kW.h电量所消耗蒸汽热能),发电厂的煤耗率是指(每发出1kW.h电量所消耗所消耗的煤量)。32. 其他条件不变,提高郎肯循环的初温,则平均吸热温度(升高),循环效率(升高)。33. 提高蒸汽初温受(动力设备材料)的限制,提高蒸汽初压力受(汽轮机末级叶片最大允许温度)的限制。34. 采用中间再热使热经济性得到的必要条件是(再热附加循环热效率基本热效率)。35. 高参数大容量机组的高压加热器常把传热面分为(蒸汽冷却段)、(冷凝段)、(疏水冷却段)三部分。简答1. 发电厂在完成能量转换过程中,存在哪些热损失?它们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其中哪项热损失最大?锅炉设备的热损失:包括排烟热损失、散热损失、未完全燃烧热损失、排污热损失等。其中排烟热损失占总损失的40%-50%管道热损失汽轮机冷源热损失汽轮机的机械损失发电机损失其中汽轮机冷源损失最大2. 主蒸汽系统中设置了哪些主要的阀?汽轮机自动主汽阀(高压主汽阀),高压调速汽阀,中压联合汽阀,电动隔离阀,止回阀。3. 锅炉给水为什么要除氧?发电厂主要采用哪些方式除氧?锅炉给水中溶解的氧气会对钢铁构成的热力设备及管道产生较强的氧腐蚀,对热力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及经济性造成影响。会使传热恶化,热阻增加,降低传热效果,导致机组热经济性下降。给水除氧有化学除氧和物理除氧。4. 什么是热电联产?在发电厂利用在汽轮机中做过功的蒸汽(可调节抽汽或背压排汽)的热量供给热用户,这种在同一动力设备中同时生产电能和热能的生产过程称为热电联产。5. 热电厂的主要经济指标有哪些?并说出定义、意义、公式和单位燃料利用系数tp:又称热电厂的总热效率,是指热电厂生产的电、热两种产品的总能量与其消耗的燃料能量之比,即,式中热电厂的总发电量,; 热电厂的供热量,; 热电厂的煤耗量,它表明了燃料能量在数量上的有效利用程度,用以估算热电厂燃料的消耗量。 供热式机组的热化发电率:热化发电量与热化供热量之比,也是单位供热量的电能生产率。 式中供热抽汽发电量(又称热化发电量),; 供热量(又称热化供热量),。是评价热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陶瓷陶瓷釉面刻划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毛皮服装机器防蛀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腈纶纤维预取向预耐氧化处理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玻璃加工工岗位操作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服务心理学(第四版)课件 项目六 任务一 理解消费认知
- 物业管理公司合伙协议书
- 银行在职招试题及答案
- 银行写作考试试题及答案
- 给水专业试题及答案
- 园林专业考研试题及答案
- 老师职业介绍
- 汽修厂中秋活动方案
- AIGC应用通识教程-教学大纲
- 移风易俗培训教程课件
- 直销公司财务管理制度
- 人体工程学-第五章-人体工程学与室外环境设施设计
- 2025-2030年中国象棋行业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2025年保健按摩师(五级)资格理论必背考试题库(附答案)
- 抖音员工合同协议书模板
- DB32/T 3636-2019车用汽油中甲缩醛含量的测定多维气相色谱法
- 专项安全施工方案监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