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四-搬运工作站外围控制系统的设计_第1页
单元四-搬运工作站外围控制系统的设计_第2页
单元四-搬运工作站外围控制系统的设计_第3页
单元四-搬运工作站外围控制系统的设计_第4页
单元四-搬运工作站外围控制系统的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集成 主讲教师 汪励 单元四搬运工作站外围控制系统的设计 工作任务描述 应用PLC控制机器人搬运工作站变频器的运行 学习目标 通过本任务学习 应能 1 掌握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与连接要求 2 掌握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3 掌握PLC控制变频器运行的硬件与软件设计 PLC是工业机器人搬运工作站的核心控制设备 除此以外 外围控制设备还有检测工件的传感器 控制输送线运行的变频器等设备 知识准备 一 光电传感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传感器种类繁多 例如光电传感器 光纤传感器 位移传感器 视觉传感器 旋转编码器 超声波传感器等等 每种传感器都有自身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在工业机器人工作站中大量使用光电传感器 光纤传感器 用于工件有无的检测 设备运行中位置的检测等 光电传感器 光纤传感器以其无触点 无机械碰撞 响应速度快 控制精度高等特点在工业控制装置和机器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 光电传感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1 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光电传感器是利用光的各种性质 检测物体的有无或表面状态的变化 若输出形式为开关量 称之为光电式接近开关 也简称为光电传感器 光电传感器主要由光发射器 投光器 光接收器 受光器 和检测电路构成 如果光发射器发射的光线因被检测物体不同而被遮掩或反射 到达光接收器的光将会发生变化 光接收器的敏感元件将检测出这种变化 并转换为电信号进行输出 大多使用可视光和红外光 光纤传感器是一种放大器与敏感元件分离型的光电传感器 光纤传感器把发光器发出的光用光纤引导到检测点 再把检测到的光信号用光纤引导到光接收器就组成了光纤传感器 一 光电传感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1 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光纤传感器具有抗电磁干扰 可工作于恶劣环境 传输距离远 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此外 由于光纤头具有较小的体积 所以可以安装在很小空间的地方 光纤传感器放大器的灵敏度调节范围较大 当光纤传感器灵敏度调得较小时 反射性较差的黑色物体 光电探测器无法接收到其反射信号 而反射性较好的白色物体 光电探测器就可以接收到反射信号 反之 若调高光纤传感器灵敏度 则即使对反射性较差的黑色物体 光电探测器也可以接收到反射信号 一 光电传感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2 光电传感器的分类按照检测方式分类 光电传感器主要分为对射型 回归反射型 扩散反射型三大类 1 对射型对射型光电传感器的投光器与受光器分开安装 为了使投光器发出的光能进入受光器 投光器与受光器对向设置 如果被检测物体进入投光器和受光器之间遮蔽了光线 进入受光器的光量将减少 根据这种光的变化 便可进行检测 一 光电传感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2 光电传感器的分类对射型对射型光电传感器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当光路中无物体遮挡时 受光器能接受投光器发出的光能 传感器输出OFF 或ON 当光路中有物体遮挡时 受光器接受不到或接受很少投光器发出的光能 传感器输出信号发生反转 由OFF 或ON 反转为ON 或OFF 由此可以检测光路中有无物体 一 光电传感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2 光电传感器的分类 1 对射型对射型光电传感器的特点 1 动作的稳定度高 检测距离长 数cm 数10m 2 即使检测物体的通过线路变化 检测状态也不变 3 检测物体的光泽 颜色 倾斜等的影响很少 对射型光电传感器的应用如图所示 一 光电传感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2 光电传感器的分类 2 回归反射型回归反射型光电传感器的投光器与受光器装在同一个机壳里 通常投光器发出的光线将反射到相对设置的反射板上 回到受光器 如果检测物体遮蔽光线 进入受光器的光量将减少 根据这种光的变化 便可进行检测 一 光电传感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2 光电传感器的分类 2 回归反射型回归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当光路中无物体遮挡时 投光器发出的光通量被反射板全部反射到受光器 传感器输出OFF 或ON 当光路中有物体遮挡时 受光器接受不到或接受很少反射板反射的的光能 传感器输出信号发生反转 由OFF 或ON 反转为ON 或OFF 由此可以检测光路中有无物体 一 光电传感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2 光电传感器的分类 2 回归反射型回归反射型光电传感器的特点 1 检测距离为数cm 数m 2 布线 光轴调整方便 3 检测物体的颜色 倾斜等的影响很少 4 光线通过检测物体2次 所以适合透明体的检测 回归反射型光电传感器的应用如图所示 一 光电传感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2 光电传感器的分类 3 扩散反射型扩散反射型又称为漫射型 扩散反射型光电传感器的投光器与受光器也是装在同一个机壳里 但不需要反射板 通常光线不会返回受光部 如果投光器发出的光线碰到检测物体 检测物体反射的光线将进入受光器 受光量将增加 根据这种光的变化 便可进行检测 一 光电传感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2 光电传感器的分类 3 扩散反射型扩散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当传感器前方一定距离内没有物体时 没有光被反射到受光器 传感器输出OFF 或ON 反之当传感器的前方一定距离内出现物体 只要反射回来的光强度足够 受光器接收到足够的漫射光 传感器输出信号发生反转 由OFF 或ON 反转为ON 或OFF 由此可以检测传感器前方有无物体 一 光电传感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2 光电传感器的分类 3 扩散反射型扩散反射型光电传感器的特点 1 检测距离为数cm 数m 2 便于安装调整 3 在检测物体的表面状态 颜色 凹凸 中光的反射光量会变化 检测稳定性也变化 扩散反射型光电传感器的应用如图所示 一 光电传感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2 光电传感器的分类 4 限定反射型限定反射型光电传感器与扩散反射型一样 投光器和受光器置于一体 由发射器发出光信号 并在限定范围内由接收器接受被检物反射的光 并引起光电传感器动作 输出开关控制信号 如图所示 呈正反射光结构 检测距离限定于某个范围 不易受到背景物体的干扰 一 光电传感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2 光电传感器的分类 4 限定反射型限定反射型光电传感器的特点 1 可检测微妙的段差 2 限定与传感器的距离 只在该范围内有检测物体时进行检测 3 不易受检测物体的颜色的影响 4 不易受检测物体的光泽 倾斜的影响 限定反射型光电传感器的应用如图所示 一 光电传感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2 光电传感器的分类 5 距离设定型距离设定型光电传感器在检测方式和前面介绍的反射型光电传感器一样 但是受光素子是PSD 位置检测元件 PSD上的光点的位置决定输出 而不是光量 如图所示 PSD上的光点位置变化其阻值也发生变化 当PSD阻值达到门槛值时 输出发生反转 一 光电传感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2 光电传感器的分类 5 距离设定型距离设定型光电传感器具有BGS和FGS两种功能 BGS具有不会对比设定距离更远的背景进行检测的功能 FGS具有不会对比设定距离更近的物体 以及回到受光器的光量少于规定的物体进行检测的功能 回到受光器光量少的物体是指检测物体的反射率极低 比黑画纸更黑的物体 反射光几乎都回到投光侧 如镜子等物体 反射光量大 但向随机方向发散 有凹凸的光泽面等物体 有些情况下 根据检测物体的移动 有时反射光会暂时回到受光侧 所以需要通过OFF延迟定时器来防止高速颤动 一 光电传感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2 光电传感器的分类距离设定型光电传感器的特点 1 可对微小的段差进行检测 2 不易受检测物体的颜色影响 3 不易受背景物体的影响 4 有时会受检测物体的斑点影响 距离设定型光电传感器的应用如图所示 一 光电传感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3 光电传感器的技术参数 1 检测距离 指被检测物体按一定方式移动 当开关动作时测得的基准位置 光电开关的感应表面 到检测面的空间距离 2 额定动作距离 指接近开关动作距离的标称值 3 回差距离 指动作距离与复位距离之间的绝对值 4 响应频率 指在规定的ls的时间间隔内 允许光电开关动作循环的次数 5 输出状态 分常开和常闭 当无检测物体时 常开型的光电开关所接通的负载由于光电开关内部的输出晶体管的截止而不工作 当检测到物体时 晶体管导通 负载得电工作 一 光电传感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3 光电传感器的技术参数 6 检测方式 根据光电开关在检测物体时发射器所发出的光线被折回到接收器的途径的不同 可分为对射型 反射型 漫反射型等 7 输出形式 有NPN PNP型 二线 三线 四线制 常开 常闭输出 在选择光电传感器时 要充分考虑检测对象的材质属性 检测距离 对象的大小 供电类型 输出类型 检测对象的前景或背景是否要抑制等 一 光电传感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4 光电传感器在搬运工作站中的应用工业机器人搬运工作站所搬运的工件为有机玻璃 尺寸380 270 5 透明 传送带工件上料检测 落料台工件检测 平面仓库料满检测的检测距离分别为15mm 正面检测 32mm 侧面检测 20mm 侧面检测 用于检测物体有无的传感器有很多种类 如超声波传感器 电感式接近开关 电容式接近开关等 超声波传感器检测距离远 但价格昂贵 并且反射型超时波传感器还存在检测盲区 电感式接近开关只能检测金属材质的物体 电容式接近开关可用于传送带工件上料检测 落料台工件检测 不适合用平面仓库料满检测 一 光电传感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4 光电传感器在搬运工作站中的应用搬运工作站传送带工件的上料检测 落料台的工件检测 选择的是欧姆龙E3Z LS63距离设定型光电传感器 平面仓库料满检测选择的是欧姆龙E3X NA11通用型光纤传感器 1 E3Z LS63光电传感器E3Z LS63光电传感器的实物外形如图所示 传感器的正面是投光器和受光器 传感器上面是调节面板 a 光电传感器外形b 调节面板 一 光电传感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4 光电传感器在搬运工作站中的应用 1 E3Z LS63光电传感器动作选择开关 用于选择受光动作模式 Light 或遮光动作模式 Drag 开关旋转至 L 侧 则进入检测到工件输出为ON模式 开关旋转至 D 侧 则进入检测到工件输出为OFF模式 距离设定旋钮 用于调整检测距离 调整的方法是 首先向 min 方向将距离调节器充分旋到最小检测距离 然后将工件放入输送线且靠近传感器一侧 向 max 方向逐步旋转距离调节器 直到传感器动作 这是近点 再将工件推向远离传感器一侧 继续向 max 方向进一步旋转距离调节器 使传感器再次动作 一旦动作 反方向旋转距离调节器直到传感器复位 这是远点 近点与远点之间的中点为稳定检测物体的最佳位置 一 光电传感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4 光电传感器在搬运工作站中的应用 1 E3Z LS63光电传感器E3Z LS63光电传感器主要技术参数见表 一 光电传感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4 光电传感器在搬运工作站中的应用 1 E3Z LS63光电传感器如图所示 为E3Z LS63光电传感器工作原理框图 搬运工作站传送带工件的上料检测 落料台的工件检测光电传感器分别采用FGS 粉色线接高电平 BGS 粉色线不接或者接0V 接法 一 光电传感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4 光电传感器在搬运工作站中的应用 2 E3X NA11光纤传感器E3Z NA11光纤传感器由光纤检测头 光纤放大器两部分组成 放大器和光纤检测头是分离的两个部分 光纤检测探头的尾部连接二根光纤 一根传送发射光 一根传送反射光 二根挂光纤分别插入放大器的两个光纤孔中 E3Z NA11光纤传感器为反射型光纤传感器 光纤传感器组件及示意图如图1 2所示 图1 图2 一 光电传感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4 光电传感器在搬运工作站中的应用 2 E3X NA11光纤传感器E3X NA11光纤传感器主要主要技术参数见表 一 光电传感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4 光电传感器在搬运工作站中的应用 2 E3X NA11光纤传感器放大器单元E3X NA11光纤传感器放大器单元的俯视图如图所示 一 光电传感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4 光电传感器在搬运工作站中的应用 2 E3X NA11光纤传感器放大器单元8旋转灵敏度高速旋钮 可以对放大器灵敏度进行调节 顺时针旋转灵敏度增大 调节时 会看到 入光量显示灯 发光的变化 当传感器检测到工件时 动作显示灯 会亮 提示检测到物料 动作状态切换开关 用于选择受光动作模式 Light 还是遮光动作模式 Drag 即开关拨至 L 侧 则检测到工件输出为ON模式 开关拨至 D 侧 则检测到工件输出为OFF模式 定时开关 用于设定对信号输出是否延时 一 光电传感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4 光电传感器在搬运工作站中的应用 2 E3X NA11光纤传感器2 光纤检测探头光纤检测探头选用的是欧姆龙E32 D21 安装方式螺纹型 检测方式反射型 检出方向直线 检测距离80mm 如图所示 一 光电传感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4 光电传感器在搬运工作站中的应用 3 传感器与PLC的连接工业机器人搬运工作站中使用的光电传感器与光纤传感器 选择的都是NPN型集电极开路输出 三线制 与CP1LPLC输入端的连接如图所示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1 负载特性的类型恒转矩负载恒转矩负载的特点是负载转矩TL与转速n无关 任何转速下TL总保持恒定或基本恒定 例如传送带 搅拌机 挤压机等摩擦类负载以及吊车 提升机等位能负载都属于恒转矩负载 变频器拖动恒转矩性质的负载时 低速下的转矩要足够大 并且有足够的过载能力 如果需要在低速下稳速运行 应该考虑标准异步电动机的散热能力 避免电动机的温升过高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1 负载特性的类 2 恒功率负载机床主轴和轧机 造纸机 塑料薄膜生产线中的卷取机 开卷机等要求的转矩 大体与转速成反比 这就是所谓的恒功率负载 负载的恒功率性质应该是就一定的速度变化范围而言的 当速度很低时 受机械强度的限制 TL不可能无限增大 在低速下转变为恒转矩性质 负载的恒功率区和恒转矩区对传动方案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 电动机在恒磁通调速时 最大容许输出转矩不变 属于恒转矩调速 而在弱磁调速时 最大容许输出转矩与速度成反比 属于恒功率调速 如果电动机的恒转矩和恒功率调速的范围与负载的恒转矩和恒功率范围相一致时 即所谓 匹配 的情况下 电动机的容量和变频器的容量均最小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1 负载特性的类 3 风机类负载在各种风机 水泵 油泵中 随叶轮的转动 空气或液体在一定的速度范围内所产生的阻力大致与速度n的2次方成正比 随着转速的减小 转速按转速的2次方减小 这种负载所需的功率与速度的3次方成正比 当所需风量 流量减小时 利用变频器通过调速的方式来调节风量 流量 可以大幅度地节约电能 由于高速时所需功率随转速增长过快 与速度的三次方成正比 所以通常不应使风机 泵类负载超工频运行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2 变频器的选型原则 1 根据负载特性选择变频器 2 选择变频器时应以电机实际电流值作为变频器选择的依据 电机的额定功率只能作为参考 另外应充分考虑变频器的输出含有高次谐波 会造成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和效率都会变坏 因此 用变频器给电动机供电与用工频电网供电相比较 电动机的电流增加10 而温升增加约20 所以在选择电动机和变频器时 应考虑到这种情况 适当留有裕量 以防止温升过高 影响电动机的使用寿命 3 变频器与电机之间的电缆过长时 应该采取措施抑制长电缆对地耦合电容的影响 避免变频器出力不够 所以变频器应放大一档选择或在变频器的输出端安装输出电抗器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2 变频器的选型原则 4 当变频器用于控制并联的几台电机时 一定要考虑变频器到电动机的电缆的长度总和应在变频器的容许范围内 如果超过规定值 要放大一档或两档来选择变频器 另外在此种情况下 变频器的控制方式只能为V F控制方式 并且变频器无法实现电动机的过流 过载保护 此时需在每台电动机上加熔断器和热继电器来实现保护 5 对于一些特殊的应用场合 如高环境温度 高开关频率 高海拔高度等 此时会引起变频器的降容 变频器需放大一档选择 6 使用变频器控制高速电机时 由于高速电动机的电抗小 高次谐波会增加输出电流值 因此 选择用于高速电动机的变频器时 应比普通电动机的变频器稍大一些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2 变频器的选型原则 7 变频器用于变极电动机时 应充分注意选择变频器的容量 使其最大额定电流在变频器的额定输出电流以下 另外 在运行中进行极数转换时 应先停止电动机工作 否则会造成电动机空转 恶劣时会造成变频器损坏 8 驱动防爆电动机时 变频器没有防爆构造 应将变频器设置在危险场所之外 9 使用变频器驱动齿轮减速电动机时 使用范围受到齿轮转动部分润滑方式的制约 润滑油润滑时 在低速范围内没有限制 在超过额定转速以上的高速范围内 有可能发生润滑油用光的危险 因此 不要超过最高转速容许值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2 变频器的选型原则 10 对于压缩机 振动机等转矩波动大的负载和油压泵等有峰值负载情况下 如果按照电动机的额定电流或功率值选择变频器 有可能发生因峰值电流使过电流保护动作现象 因此 应了解工频运行情况 选择比其最大电流更大的额定输出电流的变频器 变频器驱动潜水泵电动机时 因为潜水泵电动机的额定电流比通常电动机的额定电流大 所以选择变频器时 其额定电流要大于潜水泵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11 当变频器控制罗茨风机时 由于其起动电流很大 所以选择变频器时一定要注意变频器的容量是否足够大 12 选择变频器时 一定要注意其防护等级是否与现场的情况相匹配 否则现场的灰尘 水汽会影响变频器的长久运行 13 单相电动机不适用变频器驱动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3 三菱FR D700系列变频器三菱FR D700变频器 是一种小型 高性能变频器 电源分为三相AC380V和单相AC220V二种类型 输出功率0 1kW 7 5kW FR D700系列变频器的外观和型号的定义如图所示 a 外观b 型号定义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3 三菱FR D700系列变频器 1 变频器接线端子1 主电路接线端FR D700系列变频器单相电源的主电路接线图如图所示 交流接触器MC用作变频器安全保护的目的 不要通过此交流接触器来启动或停止变频器 否则可能降低变频器寿命 MCCB为电源断路器 主电路接线时 电源进线必须连接至L1 N 绝对不能接U V W 否则会损坏变频器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3 三菱FR D700系列变频器 1 变频器接线端子主电路端子的功能见表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3 三菱FR D700系列变频器 1 变频器接线端子2 控制电路接线端FR D700系列变频器控制电路接线图如图所示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3 三菱FR D700系列变频器 1 变频器接线端子2 控制电路接线端图中 控制电路端子分为控制输入 频率设定 模拟量输入 继电器输出 异常输出 集电极开路输出 状态检测 和模拟电压输出等五部分区域 各端子的功能可通过调整相关参数的值进行变更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3 三菱FR D700系列变频器2 控制电路接线端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3 三菱FR D700系列变频器2 控制电路接线端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3 三菱FR D700系列变频器 2 控制输入信号端的接线方式变频器控制输入信号端的接线方式根据电源的来源可分为内部电源和外部电源 根据电流的方向可分为漏型逻辑和源型逻辑 内部电源 使用变频器自身的DC24V电源 外部电源 使用外部DC24V电源供电 漏型逻辑 电流从输入端子流出 源型逻辑 电流从输入端子流入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3 三菱FR D700系列变频器 2 控制输入信号端的接线方式1 内部电源漏型逻辑变频器 漏型 源型 开关选择漏型SINK 使用变频器内部电源 接线图如图所示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3 三菱FR D700系列变频器 2 控制输入信号端的接线方式2 内部电源源型逻辑变频器 漏型 源型 开关选择源型SOURCE 使用变频器内部电源 接线图如图所示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3 三菱FR D700系列变频器 2 控制输入信号端的接线方式3 外部电源漏型逻辑变频器 漏型 源型 开关选择漏型SINK 使用外部电源 接线图如图所示 变频器的SD端子不能与外部电源的0V端子连接 另外 把端子PC SD间作为DC24V电源使用时 变频器的外部不可以设置并联的电源 可能会因漏电流而导致误动作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3 三菱FR D700系列变频器 2 控制输入信号端的接线方式4 外部电源源型逻辑变频器 漏型 源型 开关选择漏型SOURCE 使用外部电源 接线图如图所示 变频器的PC端子不能与外部电源的 24V端子连接 另外 把端子PC SD间作为DC24V电源使用时 变频器的外部不可以设置并联的电源 可能会因漏电流而导致误动作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3 三菱FR D700系列变频器 3 变频器操作面板FR D700变频器的操作面板如图所示 使用操作面板可以对变频器运行方式 频率 参数等进行设定 还可以监视变频器的运行状态 操作面板的上半部为显示器 下半部为旋钮和各种按键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3 三菱FR D700系列变频器 3 变频器操作面板运行状态显示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3 三菱FR D700系列变频器 3 变频器操作面板运行状态显示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3 三菱FR D700系列变频器 3 变频器操作面板旋钮 按键功能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3 三菱FR D700系列变频器 4 变频器的运行模式所谓变频器运行模式 是指对变频器的启动指令和频率指令的来源进行指定 一般来说 使用控制电路端子 外部设置电位器和开关来进行操作的是 外部运行模式 使用操作面板或参数单元输入启动指令 频率指令的是 PU运行模式 通过PU接口进行RS 485通讯或使用通讯选件的是 网络运行模式 NET运行模式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3 三菱FR D700系列变频器 4 变频器的运行模式FR D700系列变频器通过参数Pr 79的值来指定变频器的运行模式 见表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3 三菱FR D700系列变频器 4 变频器的运行模式1 PU运行模式 Pr 79 1 PU运行模式 就是利用操作面板或参数单元进行操作 不需要控制端子的接线 完全用操作面板上的操作按键即可完成对变频器进行启停控制以及运行频率的设定 它是变频器的基本运行方式之一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3 三菱FR D700系列变频器 4 变频器的运行模式2 外部运行模式 Pr 79 2 外部运行模式 就是用变频器控制端子上的外部接线控制电动机启停以及设定运行频率的一种方法 此时参数单元操作无效 实际中这种操作模式应用较多 频率给定方式在Pr 79 2的外部模式下 可以通过变频器的外部信号输入端子2 5之间的电压信号 4 5之间的电流信号或多段速功能对变频器的运行频率进行设定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3 三菱FR D700系列变频器 4 变频器的运行模式2 外部运行模式 Pr 79 2 频率给定方式a 电位器设定如图所示 在端子10与端子5之间连接一个1K 1 2W的电位器 电位器的中间抽头接端子2 给端子2提供DC0 5V或DC0 10V的电压信号 改变电位器的位置 可使变频器的的运行频率从下限频率到上限频率之间变化 5V电压或10V电压可通过参数Pr 73选择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3 三菱FR D700系列变频器 4 变频器的运行模式2 外部运行模式 Pr 79 2 频率给定方式b 外部电压设定如图所示 在端子2与端子5之间连接一个DC0 5V或DC0 10V的电压信号 改变电压值 可使变频器的的运行频率从下限频率到上限频率之间变化 5V电压和10V电压通过参数Pr 73选择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3 三菱FR D700系列变频器 4 变频器的运行模式2 外部运行模式 Pr 79 2 频率给定方式c 外部电流设定在端子4与端子5之间连接一个DC4 20mA电流信号 改变电流值 可使变频器的的运行频率从下限频率到上限频率之间变化 作为频率设定信号用于电流输入时 应将参数Pr 180 Pr 182 输入端子功能选择 的任一个设定为 4 将其对应的端子RL RM RH中的一个设置为 AU 即 电流输入选择 功能 并设置Pr 267 0 电流选择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3 三菱FR D700系列变频器 4 变频器的运行模式2 外部运行模式 Pr 79 2 频率给定方式c 外部电流设定例如 将端子RL作为电流信号输入的选择端子 设定参数Pr 180 4 即端子RL被设定为 电流输入选择 AU功能 再通过开关触点将端子RL与端子SD接通即可 如图所示 外部电压设定与外部电流设定的信号一般来源于传感器的检测信号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3 三菱FR D700系列变频器 4 变频器的运行模式2 外部运行模式 Pr 79 2 频率给定方式d 多段速选择设定FR D700变频器的多段速度运行共有15种运行速度 通过外部输入端子的控制可以运行在不同的速度上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3 三菱FR D700系列变频器 4 变频器的运行模式2 外部运行模式 Pr 79 2 频率给定方式d 多段速选择设定由RH RM RL三个输入端子的通断组合 可设置七段速度 速度由Pr 4 Pr 6和Pr 24 Pr 27七个参数预先设定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3 三菱FR D700系列变频器 4 变频器的运行模式2 外部运行模式 Pr 79 2 频率给定方式d 多段速选择设定在以上七种速度的基础上 借助于端子REX信号 又可实现八种速度 其对应的参数是Pr 232 Pr 239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3 三菱FR D700系列变频器 4 变频器的运行模式2 外部运行模式 Pr 79 2 频率给定方式d 多段速选择设定多段速度运行与输入端子的关系如图所示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3 三菱FR D700系列变频器 4 变频器的运行模式2 外部运行模式 Pr 79 2 运行控制方式外部操作变频器的启动 停止 一般有二种控制方式 即2线制 开关 和3线制 按钮自保持 控制方式 2线制控制方式2线制 开关 控制方式接线如图所示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3 三菱FR D700系列变频器 4 变频器的运行模式2 外部运行模式 Pr 79 2 运行控制方式当K1闭合 STF 接通 电机正转 K1断开 STF 断开 电机停止 当K2闭合 SRT 接通 电机反转 K2断开 SRT 断开 电机停止 如果K1 K2同时闭合 STF 和 SRT 同时接通 电动机不启动 如果在运行期间K1 K2同时闭合 电动机减速至停止状态 如果设定Pr 250 1000 1100 8888 STF信号则为启动指令 STR信号则为正转 反转指令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3 三菱FR D700系列变频器 4 变频器的运行模式2 外部运行模式 Pr 79 2 运行控制方式b 3线制控制方式3线制 按钮自保持 控制方式如图所示 启动与停止信号使用的元件均为按钮 所谓 按钮自保持控制方式 就是启动与停止信号为瞬时信号 状态由变频器内部保持 利用 按钮自保持控制方式 需将参数Pr 180 Pr 182 输入端子功能选择 的任一个设定为 25 将端子RL RM RH中的任一个端子设置为 STOP 即 停止 功能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3 三菱FR D700系列变频器 4 变频器的运行模式2 外部运行模式 Pr 79 2 运行控制方式b 3线制控制方式例如 设定参数Pr 180 25 即端子RL被设定为 STOP 功能 再通过按钮常闭触点将端子RL与端子SD接通即可 启动按钮的常开触点要连接在 STOP 端子上 而非 SD 上 当按下按钮SB2 电动机正转启动运行 松开SB2 电动机仍然保持正转运行 当按下按钮SB3 电动机反转启动运行 松开SB3 电动机仍然保持反转运行 当按下按钮SB1 电动机停止运行 松开SB1 电动机保持停止状态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3 三菱FR D700系列变频器 4 变频器的运行模式3 外部 PU组合操作模式1 Pr 79 3 外部 PU组合操作模式1 即电动机的运行频率由操作面板或参数单元 PU 进行数据设定 外部接线控制电动机的启停 不接受外部的频率设定信号与PU的正转 反转 停止键的操作 4 外部 PU组合操作模式2 Pr 79 4 外部 PU组合操作模式2 即电动机的运行频率由外部信号输入控制 操作面板或参数单元 PU 控制电动机的启停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3 三菱FR D700系列变频器 5 变频器常用参数及功能变频器控制电动机运行 其各种性能和运行方式的实现均是通过参数设定来实现的 不同的参数都定义着某一个功能 不同的变频器 参数的多少是不一样的 总体来说 有基本功能参数 运行参数 定义控制端子功能参数 附加功能参数 运行模式参数等 理解这些参数的意义 是应用变频器的基础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3 三菱FR D700系列变频器 5 变频器常用参数及功能变频器常用参数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3 三菱FR D700系列变频器 5 变频器常用参数及功能变频器常用参数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3 三菱FR D700系列变频器 5 变频器常用参数及功能1 转矩提升 Pr 0 此参数主要用于设定电动机启动时的转矩大小 通过设定此参数 补偿电动机绕组上的电压降 改善电动机低速时的转矩性能 可以根据负载的情况调节低频时的电机转矩 提高启动时的电机转矩 假定基准频率电压为100 用百分数设定频率为0Hz时的电压值 如果设定过大 将导致电动机过热 设定过小 启动力矩不够 一般最大值设定为10 如图所示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3 三菱FR D700系列变频器 5 变频器常用参数及功能2 上 下限频率 Pr 1 Pr 2 这是两个设定电动机运转上限和下限频率的参数 Pr 1设定输出频率的上限 如果运行频率设定值高于此值 则输出频率被钳位在上限频率 Pr 2设定输出频率的下限 若运行频率设定值低于这个值 运行时被钳位在下限频率值上 在这两个值确定之后 电动机的运行频率就在此范围内设定 如图所示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3 三菱FR D700系列变频器 5 变频器常用参数及功能3 基准频率 Pr 3 基准频率电压 Pr 19 基准频率 Pr 3 用于调整变频器输出到电动机频率的额定值 当使用标准电动机时 通常设定为电动机的额定频率 当需要电动机运行在工频电源与变频器切换时 设定与电源频率相同 电机额定铭牌上记载的频率为 60Hz 时 必须设定为 60Hz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3 三菱FR D700系列变频器 5 变频器常用参数及功能3 基准频率 Pr 3 基准频率电压 Pr 19 基准频率 Pr 3 基准频率电压的设定 Pr 19 用于对基准电压 电机的额定电压等 进行设定 当基准频率电压的设定值低于电源电压时 变频器的最大输出电压就是Pr 19中设定的电压 当变频器的输出频率达到基准频率 Pr 3 时 变频器的输出电压达到基准频率电压 Pr 19 如图所示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3 三菱FR D700系列变频器 5 变频器常用参数及功能4 启动频率 Pr 13 此参数用于设定启动时的频率 需要启动转矩时 以及需要使启动时的电机驱动更加顺畅时进行设定 启动频率能够在0 60Hz的范围内进行设定 如图所示 频率设定信号未达到Pr 13时 变频器不启动 例如 Pr 13设定为5Hz时 变频器输出则从频率设定信号变为5Hz时开始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3 三菱FR D700系列变频器 5 变频器常用参数及功能5 加 减速时间 Pr 7 Pr 8 加减速基准频率 Pr 20 Pr 7 Pr 8用于设定电动机加速 减速时间 Pr 7的值设定得越大 加速越慢 Pr 8的值设定得越大 减速越慢 Pr 20是加 减速基准频率 Pr 7设的值就是从0加速到Pr 20所设定的频率上的时间 Pr 8所设定的值就是从Pr 20所设定的频率减速到0的时间 如图所示 可用Pr 21设定加减速时间的单位和最小设定范围 Pr 21 0为0 3600s 最小设定单位 0 1s Pr 21 1为0 360s 最小设定单位 0 01s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3 三菱FR D700系列变频器 5 变频器常用参数及功能5 加 减速时间 Pr 7 Pr 8 加减速基准频率 Pr 20 例假设加减速基准频率Pr 20 50Hz 启动频率Pr 13 0 5Hz 从停止到最大使用频率40Hz的加速时间为10s 求加速时间Pr 7的值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3 三菱FR D700系列变频器 5 变频器常用参数及功能6 电子过流保护 Pr 9 设定电子过电流保护的电流值 进行电机的过热保护 一般以电机的额定电流为设定值 电机的额定频率分为50Hz和60Hz 当基准频率Pr 3设定为60Hz时 将60Hz的电机额定电流设定为1 1倍 电子过电流保护的设定值设定为变频器额定电流的5 以下时 电子过电流保护不动作 二 变频器的选型 知识准备 3 三菱FR D700系列变频器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