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辛亥革命(1).ppt_第1页
第13课 辛亥革命(1).ppt_第2页
第13课 辛亥革命(1).ppt_第3页
第13课 辛亥革命(1).ppt_第4页
第13课 辛亥革命(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回顾 辛丑条约 的签定对中国造成怎样的影响呢 中国的民族危机更加的艰危 中国的各阶层民众开始展开救亡图存的斗争 答 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采取什么方式救国呢 革命 革命 辛亥革命 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朝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 人们把武昌起义称为狭义的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概念 一 背景和条件 一 背景 1 辛丑条约 后 中国人感到清政府腐败无能 应该推翻 2 清政府实行 新政 和 预备立宪 的改革 客观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为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 二 条件 2 思想基础 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3 组织基础 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革命团体的建立 兴中会等 革命政党的建立 中国同盟会 4 军事基础 革命党起义 黄花岗起义 1 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 5 有利时机 二 过程 一 爆发 武昌起义 1911 10 10 1 主力 湖北新军 2 结果 占领武汉三镇 成立湖北军政府 改号中华民国 各省纷纷响应 3 胜利原因 四川保路运动提供有利时机 革命党人的长期工作 湖北新军的革命首创精神 二 高潮 中华民国的成立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 中华民国的成立 概况 时间 总统 国都 纪元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 南京 中华民国纪元 性质 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 内容 4 意义 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2 性质 1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2 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3 关于国民权利的规定4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5 实行责任内阁制 主权在民 自由平等 三权分立 3 目的 限制袁世凯独裁 维护共和制度 未庄的人心日见其安静了 据传来的消息 知道革命党虽然进了城 倒还没有什么大异样 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 不过改称了什么 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 这些名目 未庄人都说不明白 官 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阿Q正传 革命 从这段话中 你感受到了革命潜伏着什么危机 这危机导致辛亥革命出现如何结果 无量头颅无量血 可怜换得假共和 三 失败 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 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进攻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 1 原因 清帝退位 孙中山辞职 袁世凯就任总统 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 袁自身条件 政治手腕 军权 2 过程 3 败因 客观 主观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破坏和镇压 a 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b 没有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脱离人民群众 孤立无援c 没有自己的革命武装 四 评价 一 性质 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二 意义 功绩 1 推翻了清王朝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2 使人民获得一些自由和民主的权利 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3 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 局限性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 四 教训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本课小结 一 背景和条件 思想基础 组织基础 军事基础 二 过程 1 爆发 1911年武昌起义 2 高潮 中华民国的成立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的颁布 3 失败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三 评价 性质 意义 局限性 教训 阶级基础 为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孙中山领导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新 主要指 A 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B 积极发动人民参加革命C 与保皇派展开激烈论战D 革命有了统一的领导和纲领 2 小明问爷爷多大年龄了 爷爷回答说 我是民国20年出生的 请你帮助小明 算一算他爷爷的年龄是 A 五十多岁B 六十多岁C 七十多岁D 八十多岁 D D 3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规定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其实际意义在于 A 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B 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C 确立了民主共和国的制度D 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4 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 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D 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 A 情境分析 民国中学生心目中的伟人 1913年对300名中小学生调查 他们崇拜的人物依次为 孔子 孟子 孙中山 诸葛亮 范仲淹 岳飞 黎元洪 华盛顿 某中学历史学习小组针对以上材料展开讨论 甲 中小学生崇拜孙中山 华盛顿 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 乙 你看这些学生崇拜的仍然是孔孟 说明辛亥革命后社会变化不大 丙 没那么简单 他们为什么既崇拜孙中山又崇拜孔呢 你如何理解甲乙的说法 丙为什么说 没那么简单 根据上面的讨论 为他们的研究拟定一个题目 甲 共和体制确立 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乙 封建传统仍有影响丙 他们既崇拜孔孟 又崇拜孙中山和华盛顿 说明当时的社会正处于新旧交替之中 各抒已见 有人说 辛亥革命胜利了 也有人说 辛亥革命失败了 你怎样认识 为什么 关于辛亥革命的成败 2 根本目的 推翻帝国主义压迫 铲除封建制度 3 直接目的 推翻满清政权 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1 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 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 预定目标是否达到了 注意掌握 思想武器重要阵地革命宣传家 思想武器 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天赋人权 自由平等 重要阵地 上海 东京主要宣传家 章炳麟 邹容 陈天华 1 概况 时间 1905年 地点 日本东京 领导人 孙中山 黄兴 纲领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机关刊物 民报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2 性质 近代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 3 意义 标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阶段 浙皖起义 萍浏醴起义 黄花岗起义 镇南关起义1907年12月孙中山 黄兴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墓 惊天地 泣鬼神 与武昌之役并寿 孙中山 武昌起义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