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聚纺纱线质量控制的经验总结.doc_第1页
集聚纺纱线质量控制的经验总结.doc_第2页
集聚纺纱线质量控制的经验总结.doc_第3页
集聚纺纱线质量控制的经验总结.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集聚纺纱线质量控制的经验总结 R.Futer ( Uster公司 瑞士)摘要:集聚纺技术的出现为布料及服装的设计带来了新的机遇,机械生产商们已经对其进行了研究并将结果公布于众。本文仅从清纱器和实验设备制造商的角度谈几点控制集聚纺纱线质量的经验。关键词:集聚纺纱,质量,分析Uster对纱线质量进行系统监测的统计结果表明,45年来,纱线的条干均匀度以每年1的速度在提高。而且,当欧洲的相当一部分纺织企业迁移到东欧和亚洲之后,这一变化趋势仍在继续。 在条干上,集聚纺纱线与传统纺纱线之间没有多大的不同,因为集聚单元上的牵伸箱对纱线的均匀度几乎没有影响。集聚纺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将伸出的纤维包埋到纱体内部,从而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然而,毛羽量的降低也会导致以下几个问题: 小尺寸的粗细节也可以被肉眼发现; 清纱器钳口必须更加靠近纱体; 较细的异纤维也是可见的;在选择原料时,必须考虑很多因素。1 消除集聚纺纱的粗细节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较小的粗细节在集聚纺纱线中也会成为干扰因素。所以,有必要对清纱器进行调整,以降低断头的数量,从而控制接头的数量。首先,需要分析这类疵点的数量和尺寸,并确定纱体范围。图l出现一条分界线。图l中纱体用虚线表示。图2是对清纱器进行优化之后得到的粗细节散点图,通过该图可以找到应清除的干扰粗细节数目与接头数的最优值。图1图22 清除异纤维由于集聚纺纱线的毛羽较少,所以织成织物之后纱线中的异纤维很容易被发现。络筒机上的电子清纱器能够检测并剔除异纤维,但是必须考虑到清除异纤维会使接头数增加。所以,切断头数应当是一个对质量和接头数综合考虑后的折衷值。图3 图3所示是经电子清纱系统测得的异纤维矩阵。其中,水平坐标表示异纤维的长度,垂直坐标表示异纤维的密集度。清纱器参数中由异纤维引起的最大切断头数被设置为23个100 m。表l给出了清纱器的技术参数。表1 清纱器技术参数换管次数/100km络筒断头数/100km干拢粗细节数/100km异纤维数接头数/100km两接头间的平均距离两接头间的平均时间28.52222375.51324m0.95min 表1是一个实例,该表证明络筒中切断头的数量必须受到限制。在既定的加工环境下,我们希望每隔1324m出现一次接头,两次接头间的时间间距小于lmin。从表l中可以看出,切断头的数量不应当提高得很大。得到的经验是异纤维含量高的棉花不适合用来纺制集聚纺纱线。3 集聚纺纱线中的棉结集聚纺纱中的棉结对面料外观的影响也很明显。这样纱线生产商就会面临索赔的次数尤其多。所以,纱线生产者不得不对棉结进行处理,而这些棉结在传统的环锭纺纱线中不会导致任何抱怨。图4 图4为一棉结的电子显微镜照片,该棉结被针织商认为是不可接受的。在放大20倍的条件下,可以注意到这是一个纤维结。但是,当放大200倍之后,可以发现该纤维结包含很多未成熟纤维。这种纤维结在染色之后尤其危险,因为未成熟纤维吸收染料的能力很差,容易在布面形成小白点。然而,若使用现代电子清纱器,当千米棉结数超过预设的极限值时,电子清纱系统会触动络筒机上的警报器。这一功能也同样适用于纱线的粗细节。4 集聚纺纱线的毛羽因为集聚纺装置上的集聚系统能将伸出的纤维缠结进纱体内部,因此集聚纺纱线的毛羽特别少。然而,如果集聚系统被严重污损或者有技术缺陷,它就不再起集聚作用,纺得的纱线的毛羽量会像传统环锭纺纱线的毛羽量一样多。而这些管纱必然会在络筒机上被检测出并清除掉。试验表明,如果经uster系统检验的集聚纺纱线的毛羽偏差达到0.7,就会对素色布的布面产生影响,在毛羽较多的区域,布面的色泽较暗,且可以被肉眼发现。为了预防此类质量问题,就需要在络筒机上安装现代的电子清纱器来监测纱线的毛羽量。图5显示的是在络筒机上检测到的104管纱线的毛羽估计值,该估计值的范围从2.43.1。从图5中还可以看到,在图表的正负区域各有一条警戒线。图5在传统的环锭纺纱过程中,毛羽在纱线和钢丝圈之间起润滑剂的作用。但是集聚纺纱线的毛羽较少,起不到这种润滑作用,因而使得钢丝圈的寿命缩短。所以,必须提高集聚纺装置上钢丝圈的更换频率。为确定最优的钢丝圈更换周期,需要对其进行试验。同时,试验表明在钢丝圈使用寿命的末期,清纱器检测到的毛羽量大增。5 对集聚纺纱线接头的监测在集聚纺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纱线的接头方式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机械制造商们也因此遇到了很多技术障碍。另外,由于毛羽较少,质量差的接头在布面上很容易被发现,所以接头的偏差范围也必须很小。现代的电子清纱系统拥有综合的接头监测能力,它不仅能够测量出接头的长度和尺寸,而且能将测得的值作成散点图(图6)。图6中,有160个以方块表示的接头,除了少数的几个,绝大多数接头都在3 cm6 cm的范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