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从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1、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图1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A 鼓号乐队不能进入 B、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C、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 D乐器商店的标志2你的邻居搞装修十分吵闹,干扰你的学习和生活,下列措施中哪一个是无效的 ()A赶快将门窗关紧 B用棉花塞住耳朵 C将窗打开让空气加快流通 D将棉被挂在窗户上3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震耳欲聋”来形容人说话的情况 ()A 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都有可能 4“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都有可能5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在颐和园内昆明湖的水中可看到十七孔桥的倒影B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 C人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影子 D筷子斜插入水中,水下的部分看起来上折了6下列连线哪一组是有错误的 ()7站在平面镜前的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他的像变大,B他的像变小,C他的像不变,D不能确定,要看距离的远近8植树时要想判断这行树直不直,采用的方法是:人站在第一棵树前面,如果后面的树都被第一棵树挡住,说明这行树栽直了,其理由是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现象C光的反射现象 D光的漫反射现象9小明用照相机为同学拍照,在底片上得到的是 ()A正立、缩小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虚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10雨后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积水B迎着月光走,地上明亮处是积水C背着月光走,地上明亮是积水D迎着月光走,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都是积水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如图2所示,笛子发出的声是由( )振动引起的,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 )消失了。2乐器可以分为:打击乐器,( ),( ),三种主要乐器。3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 )ms,光在其他透明物质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 )。4图3和图4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 )图是乐音的波形,( )图是噪声的波形。5如图5所示是一台投影机的示意图其中A是( )A的作用是( )B是( ),B的作用是( )三、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9分)1完成下列光路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2根据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方向,在下图虚线框中画出适当的透镜。3小红给小华设计了一个光学暗箱只有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请分别在暗箱内填写适当的光学器材(不能重复)。四、实验题(共:30分)1在声音传播的实验探究中,小红和小芳做了下面两步实验:(1)将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轻地敲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听传过来的声音大小。(2)将两张紧挨的课桌离开一个小缝,然后重复步骤(1),比较声音的大小。请你帮他们分析,将实验现象和分析结果填入下表中:声音大小声音靠什么传播两张课桌紧挨时两张课桌之间有一个小缝时分析与论证:声音靠( )传播到远处。(6分)2小红同学用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做实验取得如下的数据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蜡烛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10cm10cm15cm15cm25cm25cm从这些数据,你可得到的结论是( )。(3分)3请你设计一个方法测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写出主要的器材、实验步骤、测量的物理量和表达式?(8分)4小明在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枚硬币放在一个没有水的碗里,把碗放在桌子上并慢慢向远处推移,直到眼睛刚好看到为止。保持头部不动,缓缓地向碗中倒水,倒着、倒着,怪事出现了,小明又重新看到碗底的硬币。(6分)(1)小明认为这个实验说明了: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光线向( )(填“靠近”或“远离”)法线方向偏折。(2)小明用作图方法说明这个结论,下面四幅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5呈球面形状的反射镜叫球面镜,用外表面做反射面的球面镜叫凸面镜,简称凸镜。我们知道,用平行光对着平面镜照射,反射光线也是平行光,也就是说,平面镜对光线既不起会聚作用也不起发散作用,那么凸镜对光线有什么作用呢?小华将好几只激光手电筒捆绑在一起,形成相互平行的光线对凸镜照射,发现平行光线经凸镜反射后形成如图所示的图像。请回答:(1) 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3分)(2) 这一现象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何应用?(举两个例子)(4分)五、计算题(共10分,每题5分)1超音速飞机的飞行速度常用马赫数表示,马赫数指的是声速的倍数(声速提声音在15时的传播速度)。某超音速飞机飞行的马赫数为25,那么它的飞行速度是多少ms?若广州到北京的距离为1700km,这架飞机从广州飞到北京需要多少时间?2、如图所示,体操房内有一面宽为L的长方形平面镜,A运动员站在离镜的中央距离为a处。B运动员从远处向A走来,并且始终保持到镜的垂直距离为a。求当A、B两运动员相距多远时,A开始看到B在平面镜中的像?六、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9分)1小红参加校运会100m赛跑时观察到发令员的发令枪响的同时还冒白烟,小王问:终点计时员是以听到枪声时计时、还是看到冒烟时计时呢?请你答复他,并作简要的解释。2电影银幕为什么做成白色的、而且表面不光滑?3烈日下,小明和几个同学到海滩游玩、烧烤,等到点火时,却发现忘记带火柴了,他们几个的包中只有绳子、玻璃、放大镜、镜子、纸等到物品,请你帮他们想一想,可选用什么器材,用什么方法取火,并简述这样的理由。初二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沪科版)班级 姓名 学号 第一卷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36分):1在国际单位制中, 长度的主单位是 ,时间的主单位是 ,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测量时间的工具是 。2给下列数据填写合适的单位:某中学生的身高是1.56 我国长江总长是6300 。3.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02厘米= 米, 1800秒= 小时,108千米/时= 米/秒 4用传送带将货物运往高处,货物随传送带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以传送带作参照物,则货物是 的。5.在中秋的夜晚,看到月亮在云中穿行这句话描述了 的运动,参照物是 。6. 一辆汽车的行驶速度是30m/s,它标示的意思是该辆汽车 。7.物体运动得快慢用 来表示。甲物体的速度是15米/秒,乙物体的速度是36千米/时,则 物体运动得快。8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看到图中的两个交通标志牌的地方到达西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要_分钟。 9.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敲一下这根铁管,甲同学听到了两下的响声,则前一下响声是由 传播的,而后一下响声是由 传播的。10.声音可分为乐音和 ,其中乐音的三要素是音调、音色和 。11.光的传播速度在 中最大,是 km/s。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声音在 中不能传播。12.一名同学站在一个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m处,他观察镜中的像与自己的距离是 。当他向着平面镜以0.5m/s的速度运动时,镜中的像相对于该同学的速度是 。13.某人通过平面镜观察到墙上的电子时钟如右图,则当时的时间是 14.有一束光与水平放置的镜面成50。角入射,则反射角为 ,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 。若入射角减小20。,则反射角为 , 15.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 入射角。(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6常见的透镜一般分为凸透镜和 。其中凸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17.透镜是利用光的 原理制成的,面镜是利用光的 原理制成的;老花镜是 ,近视镜是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作参照物 B运动的物体不能作参照物C参照物的选取可以是任意的,D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无论怎样选取参照物,其结果一定相同。2某人在测一段不太长的曲线长度时,用一条松紧绳与曲线完全重合,然后用力把松紧绳拉直,用刻度尺量出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则测量的结果比实际曲线 A.偏大 B.偏小 C.一样大 D.无法判定. 3直升飞机在降落过程中,飞行员看到地面在上升。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地球 B.太阳 C.天空 D.飞机4.下列的物体运动,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在空中自由下落的石块 B.投出去的手榴弹C.直升飞机速度大小不变竖直上升 D.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动5关于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路程多少的B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C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路程一定长D速度大的物体,运动的时间一定短6平时我们能根据说话声判断出是谁讲话,这种判断主要是依据人的声音有不同的 A.振幅 B.频率 C.响度 D.音色7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440次;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次。不带花蜜的蜜蜂发生的嗡嗡声比带花蜜的蜜蜂发出的嗡嗡声 )A.音调高 B.音调低 C.响度大 D.响度小8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为Svt在图中,甲、乙两直线分别是两运动物体的路程S和时间t关系的图象,由图上可知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A. v甲v乙 B. v甲v乙C. v甲v乙 D. 条件不足,不能确定9甲、乙两同学从家到学校所用时间之比是5:3,从家到学校的路程之比是3:2。甲、乙两同学从家到学校的速度之比是 A. 5:2 B. 9:10 C. 10:9 D. 3:510. 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后悔不已,在整个赛跑过程中: A. 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 C. 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11.人耳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别开的条件是: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如果能区别自己的拍手声和高墙反射回来的回声,人至少要离高墙的距离是(V空气=340米/秒) A. 17米 B. 34米 C. 170米 D. 340米12.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A日食和月食 B影子的形成C 小孔成像 D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而后才能听到雷声13.舞蹈演员在练功房练功,当他向平面镜靠近时,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14.如图所示为科技制作小组所作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通过这样的潜望镜看到物体的像是 A倒立等大的虚像B正立等大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实像 15.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通过潜望镜观察水上边的物体B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下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了C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D夜晚,在路灯下出现人的影子16.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在下图中哪一个光路图正确 17.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实像总是正立的,虚像总是倒立的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D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18.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能在光屏上成一个缩小、倒立的实像,这一原理应用在下列哪一种光学仪器上 A照相机 B电影放映机 C放大镜 D幻灯机19用放大镜看物体时,必须把物体放在( )A2倍焦距处 B1倍与2倍焦距之间C焦距以内 D大于2倍焦距处20.彩色电视机荧光屏上呈现各种颜色,都是由三种基本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基本色光是 A红、橙、绿 B黄、红、蓝 C橙、靛、紫 D绿、红、蓝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1、下列关于误差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只要采用正确的方法和精密的测量工具,误差是可以避免的。B 误差是由于测量的方法不正确造成的。C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采用多次测量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D 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2为了减小噪声对人的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 B.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 C.在耳孔中塞上一小团棉花 D.关闭所有声源3下列关于速度中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距离长短的物理量 B.作匀速直线运动的任何物体 ,它们的速度都相同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D.速度大小跟物体通过的路程成正比,跟时间成反比4.关于光现象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山在河水中的倒影实际上是山的影子B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小于3108m/sC太阳光在地球周围大气层中是沿直线传播的D漫反射使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物体5下列现象中,能看到物体实像的是 ( )A欣赏鱼缸中的鱼 B.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胚芽C到影院看电影 D.看到小孔成像6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B. 老花镜的镜片是凹透镜C. 使用凸透镜制成的幻灯机,在屏幕上可以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D.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用它拍照时,可以得到正立放大的实像答题卡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 填空题(每题1分,共36分)1 、 、 、 ;2. 、 ;3 、 、 ;4 ;5 、 ;6 ;7. 、 ;8 ;9. 、 ;10 、 ;11 、 、 、 ;12 、 ;13 ;14 、 、 、 ;15 ;16. 、 、 、 ;17. 、 、 、 。二、选择题(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多选题:每题2分,共12分。多选题多选、错选不给分;漏选给1分。合计32分)题号12345678910选项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选项题号123456选项第二卷四、作图与实验题(每空或每图1分,共23分):1以下两图中,物块的长度分别是 和 2作出图1中缺少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和折射角;在图2、3的虚线框内,填入适当类型的透镜。在图4中作出在焦点F处的点光源发出的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FFO 空气水 图1 图2 图3 图4 3测小车的平均速度。(1)测平均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和 ;该实验依据的原理是 。(2)如图所示,斜面长1.6米,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是5秒。如果在斜面的中点装上金属片,测得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金属片的时间路程(米)运动时间(秒)平均速度(米/秒)S1=1.6T1=5V1=0.32S2=0.8T2=2.8V2=为2.8秒。请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并计算出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1和通过上半段的平均速度V2。(保留两位小数)(3)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过程中,小车做的是 直线运动(填“匀速”或“变速”)4如下图所示,在实验室中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时,第一步,改变 的入射角度,观察反射光线方向怎样改变,实验结论是: 。第二步,把纸板的右半面F向前或向后折,观察是否还能看到 。实验结论是: 。第三步,使入射光线从左侧射入,记下右侧反射光线的位置,再使入射光线从右侧刚才反射光线的位置射入,观察左侧反射光线的位置,实验结论是: 。 入射光线 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 光线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 说出两种简便易行的判断透镜是否是凸透镜的方法 (2)提供的实验器材如下:凸透镜、光屏、蜡烛、火柴,还缺少的是 。(3)应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同一直线上,点燃蜡烛,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逐焰、 、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4)当蜡烛在凸透镜左侧距凸透镜20厘米处时,在右侧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厘米。五、简答题与计算题(简答题4分,计算题5分):1 噪声是危害人类的重大污染源,在现代化的城市中更应考虑控制噪声,那么一般来讲,控制噪声的方法是什么?请举例说明。2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平均速度为1500米/秒,为了开辟新的航道,探测船的船底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0.6秒被探测仪接收,求障碍物与探测船间的距离?2009-2010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科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关于光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平日看到的池水比实际浅,就是因为光的折射造成的。B.雨后的天空,可以看到彩虹,是光的反射造成的。C自然界中,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是无法用其他颜色的光混合而成,因此它们被称为光的“三原色”。D我们看到的红颜色的物体,是因为光照在这个物体上,把红光都吸收了,所以是红颜色。2.以下研究方法与研究通过乒乓球跳动的远近反映出振幅的大小的方法相同的是:研究不可见光时将他分成可见光和不可见光 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引入光线 研究影响声音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采用控制钢尺长度不变来控制音调通过蜡烛火焰的情况来判断声音是否可以传递能量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已能“照冰取火”,它们用冰磨成一种冰镜,使太阳光透过它能点燃柴草取火,这种冰镜应为( )A平面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D凹面镜.有经验的木工在购买木梁时,为了判断木梁的中心是否朽了,总是让一人把耳朵贴在木梁的一端,另一人把耳贴在木梁的另一端,再由一人敲打木梁中心,如果两端人听不到声音从里面传来,证明里面已朽,木工是根据什么选择木梁的: A 空气传声 B 固体传声 C 液体传声 D 真空不能传声光线照射到平面镜上,若入射光线不动,使平面镜转动5角,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变化是 A、减小5或增加5 B 、减小10或增加 10 C、一定增加5 D、一定减小如图1所示,F1、F2是凸透镜的焦点,S是放在凸透镜前的点光源, S为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当光源S沿平行主轴的方向向透镜移动时(始终保持uf),像S的移动情况是 A沿平行主轴方向远离透镜移动 B沿0与S连线方向远离透镜移动 C沿F2与S连线方向远离透镜移动 D沿Fl与S连线方向远离透镜移动a b c d F F图图2图.如图,F是凸透镜的焦点,将小电珠依次放在a、b、c、d四个位置,若要使屏上得到的像最大,则小电珠应放在 A.a点 B.b点 C.c点 D.d点.一个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于光屏上,若将透镜的下部分遮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像只剩上半部分 B.像变得模糊不清了 C.像下半部变暗,上半部亮度不变 D.像依然完整,只是整个像亮度变暗了.凸透镜的焦距f=10cm,物体离焦点,物体在凸透镜中所成的像A. 一定是放大的像; B.一定是实像; C. 一定是虚象; D.以上都有可能10.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当蜡烛距光屏15cm时,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蜡烛距凸透镜40cm时,一定成缩小的像 B. 蜡烛距凸透镜20cm时,一定成放大的像 C. 蜡烛距凸透镜6cm时,一定成放大的像 D。蜡烛距凸透镜18cm时,可能成放大的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11、人所看到的物体的颜色是由进入人眼的色光决定的。若七种色光都进入人眼,则看到的是 色。若无任何色光进入人眼,则看到的是 色。若只有红色光进入人眼,则看的是呈现 色的物体。12. 在物理学中对声音特征的描述有“音调”“响度”“音色”这些词,请在下列各小题中选填此词。(1)“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 大;(2)“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 好;(3)“脆如银铃”说明声音的 高。13. 红外线是一种看不见的光,通过红外线的照射,可以使物体的温度_;紫外线也是一种看不见的光,天然紫外线的重要来源是_,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_,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_。 14同学们来到一个水潭前,看水潭有着“鱼在天上飞,鸟在水中游”的美境奇观,这水中画面的“鱼”是由光线的 形成的像,“鸟”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像(填“虚”或“实”)。雨过天晴,天空中常会出现彩虹,这是 现象潜水员从水中看到岸上的路灯的位置比实际的位置要 (填“高”或“低”),这是由于光在水面处产生折射时,折射角 入射角(填“大于”或“小于”)的缘故15. 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镜,它对太阳光的_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16. 照相机的调焦并不是调焦距,而是用来调节 和 之间的距离。集体照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应采取的两个步骤为 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 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前伸一些; 镜头往里缩一些。17无云的晴天,如果你在野外迷失了方向,可以在平地上竖立一根杆,地面上OA是这根杆在阳光下的影,过一段时间后,影的位置移到了OB,如图3所示。则AB箭头所指的方向是 (填“东”或“西”)。这一技能应用的光学知识是 。18身高1.5m的冬冬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的像与她的距离为_m;当她向镜前移动1m后,她在镜中的像高为 m.现将一块和平面镜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0.5m处,如图4所示,这时她_(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图3图419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凸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凸透镜的距离应 三、作图题(3分+2分+2分+3分+3分=12分)20. 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水面,如图5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在水中行进最后射出水面的光路图。21.在图5方框中填入适当的透镜。22.在图6中,完成光线从左边射向凸透镜折射后,再射向凹透镜折射后的光路。23. 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游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7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上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请作图并说明P点,Q点所在的位置.图7图5Sa图7bS图624.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通过实验得出来以外,还可以通过作图的方法得出,为了作图方便用两端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凸透镜。根据在图8甲图中学到的方法,作出乙图中物体AB的像AB(实际上只需画两条通过凸透镜的光线就可以找出像)BAFF乙图B,A,BAF甲图F图8 四、实验题(5分+10分=15分)25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常用平板玻璃、直尺、蜡烛进行实验,其中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便于确定_和比较_ 如图9所示,小明在研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在水平桌面上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平板玻璃前,然后把另一支同样大小未点燃的蜡烛放在它后方的桌面上并移动,使它跟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像重合操作中小明在桌面上无论怎样调整后方的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_他经过调整后,找到了像的位置,发现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和点燃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_,用白纸放在像所在的位置时,在白纸上没有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像图9图1026如图10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示意图。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1)。 光具座上依次放置_、_和_,并调整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 上,这样做的目的是 (2)。若凸透镜不动,蜡烛位于刻度尺10cm至20cm之间的某位置,适当移动光屏,直到成像清晰,光屏上看到的是倒立 的像。(3) 。若凸透镜位置仍不动,要在光屏上成烛焰放大的像,蜡烛应放在刻度尺上 之间的某一位置,这时光屏应放在刻度尺上的 的某一位置上。生活中的 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工作的。(4)重新正确摆放各元件后,固定蜡烛和凸透镜,却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像,其原因是_ _ 五、计算综合能力题(3分+7分+6分=16分)27已知月球距离地球4.05105 km,这是科学家们利用电磁波对着月球发射后接收发射回来的信号测得的,已知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请问科学家们测得电磁波来回传播的时间是多少?28.声纳的应用价值: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掌握了许多尖端、先进的探测技术。如雷达,可以发现数百公里外的敌机;红外线望远镜可以在夜幕中发现隐蔽的敌人;卫星遥感技术可以在数小时内把地球表面整个地扫描一遍;射电天文望远镜可以观察到遥远的宇宙空间。但是为什么在水中却不采用这些先进技术而仍用落后的声纳呢? 原来,海水能吸引电磁波,雷达用不上了。海水吸热能力太强,红外线技术无用武之地;水的透光能力差,而吸收光的能力却很浓,光学观察设备如望远镜也使不上了。特别是深海中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探照灯又会暴露自己。而海水的传声能力却比在空气中强得多。声纳技术就应运而生了。声纳机发出一束束不同频率的声音信号,再用特殊设备接受反射信号加以分析,这样就如同安上了蝙蝠的耳朵,周围的情况也就一“目”了然了。 超声雷达还可以探测云层。地面设备向云层发射一束束超声波,根据反射时间可以计算出云层高度。再分析回声的频率变化,根据多普勒效应的原理,可以测出云层在空中漂移的速度。因此,声纳技术在它的特殊领域仍占着不可取代的地位。通过阅读以上文字,请你回答以下问题:(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人所能听见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2)、从文中可以看出声纳技术有哪些应用? ; (3)、短文中介绍的是关于利用声音传递 的例子,我们以前还学过利用声音也可以传递 。29、汽车中的光学知识:轿车上装有茶色玻璃后,行人很难看清车中人的面孔。茶色玻璃能反射一部分光,还会吸收一部分光,这样透进车内的光线较弱。要看清乘客的面孔,必须要从面孔反射足够强的光透射到玻璃外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复习试题【培优】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押题练习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达标题)
- 2025呼伦贝尔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尼尔基第一中学校园引才笔试备考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广东广州银行人才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汽车轻量化材料在汽车轻量化车身制造中的产业布局与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棚户区改造项目房屋产权分割及购房合同模板-@-3
- 2025年乳腺病学乳房超声影像解读练习答案及解析
- 南阳党建面试题库及答案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综合提升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试卷含完整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Unit 1 Making friends 第三课时Part A Letters and sounds表格式教案
- (正式版)SH∕T 3541-2024 石油化工泵组施工及验收规范
- 2024年山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题(网友回忆版)(题目及答案解析)
- 委托产品加工生产合同
- 全新不锈钢护栏承包合同
- 2024-2030年中国生物质颗粒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气管插管术评分标准
- 提升护理人员的自我管理能力与情绪控制
- 《预防脊柱侧弯》课件
- 纪律委员竞选课件
-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电子商务技能》赛项样题4套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