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方法辨析】设问与反问.doc_第1页
【修辞方法辨析】设问与反问.doc_第2页
【修辞方法辨析】设问与反问.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修辞方法辨析】 设 问 与 反 问设问与反问,是两种最常用的修辞方法。这两种修辞方法,区别很明显,不难分辨。我们在说话或写文章时,为了抓住听众或读者的注意力,启发他们思考,往往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自己作答,这种修辞方法,就叫设问。譬如白居易卖炭翁中“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就运用了设问。设问用在文章开头,还有提纲挈领、引出下文的作用。譬如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开头就是这样: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这开头,首句就紧扣论题,用设问提出了论述的中心;接着又连用两个设问,否定了两种错误的观点;然后再对开头提出的问题作了科学的回答。设问中套用设问,环环相扣,很自然地引出中心论点。由于设问运用得十分巧妙、恰当,因此,开头就很吸引人,观点非常鲜明突出,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反问跟设问不同。尽管同样是“问”,但它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内容,以突出句意,加强语气。从问话形式来说,它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用否定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内容;另一种是用肯定的形式来表达否定的内容。但不管采用哪种形式,提出问题后都不要对方回答,也无须自己作答,因为答案就包含在所“问”之中。譬如有副破除迷信的对联就是这样的:经忏可超生,难道阎王怕和尚?纸钱能赎命,分明菩萨是赃官!这副对联就用了设问的修辞方法,具有不可辩驳的力量。按照迷信说法,阎王是地狱中主管世上人生死的最高统治者,自然不会怕和尚;而“大慈大悲”的菩萨是最廉明公正的,也绝不会接受贿赂。既然如此,那么,结论很明显,即经忏不能超生,纸钱也难以赎命。这副对联的作者,正是巧妙地运用了反问,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那些信徒不能自圆其说,无法反驳,具有很强的讽刺性和说服力。反问运用得好,能极大地增强语言的气势,把作者提出的观点,表现得更鲜明突出。有时为了表达某种强烈的感情,揭示事物内在本质,往往连续使用反问。譬如白杨礼赞在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时,一连用了四个反问,启发和引导读者由树及人展开联想。语气一句比一句强,含意一句比一句深,联想一句比一句远,逐步深入地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把对白杨树的赞颂之情推到了高峰,可以说是运用反问非常成功的典型例子。应该指出的是,设问与反问跟一般的疑问句不同。一般的疑问句是有“疑”而问,提出问题后需要对方回答。而设问与反问都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但两者又有区别:从形式上说,设问是“自问自答,答在问后”;反问是“问而不答,寓答于问”。从作用上说,设问主要是为了引人注意,启发人思考;反问主要是为了加强语气,表达本已确定的语意。(原载1992年12月10日语文小报)对偶 对比 排比对偶、对比、排比,是三种不同的修辞方法。他们既有相同或相似的一面,又各有自己的特点。对偶,是把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两个句子或短语并列在一起,用来表达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对、相反的一种修辞方法。从内容上看,对偶可分为三种:正对、反对和串对(也称“流水对”)。譬如:(1)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第(1)两句意思相近、相关,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属正对。第(2)两句意思相对、相反,互相映衬,相反相成,属反对。第(3)两句内容相连,前后相承,密不可分,单独不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属于串对。串对上下两句往往有承接、条件、因果、假设等关系。从形式上看,对偶又可分为工对和宽对两种。工对要求比较严格。不但句式、结构讲究整齐对称,而且上下两句相连的词语平仄相间,相对应的词,词性相同,一般不能重复用字。譬如前面几句都属工对。不但结构匀称,字数相同,音节和谐,节奏分明,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数量词对数量词,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两两相对,对得很工整,可以说是工对中典型的例句。宽对不如工对那样要求那么严格。只要结构相似,字数相同,上下对称即可。尤其是在散文中,更是如此。譬如“杨柳婀娜多姿,可谓妩媚极了;桃李绚烂多彩,可谓鲜艳极了”等等。对比,是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放在一起,加以对照比较,使是非、好坏、善恶、美丑显得更鲜明突出。对比与对偶都是两两相对,无论从内容和形式上来说,都有其相同或相似点,有时又合在一起使用,因此容易混淆。但两者也有区别点:从结构形式上说,对偶讲究对称,它要求上下两句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平仄相拗,词性相对;对比不讲究对称,上下两句可长可短,字数不限,并且用字可以重复。从内容意义上说,对偶上下两句有的是相近的事物相对称(如正对),有的是对立事物相映衬(如反对),有的是相关事物相串联(如串对)。对比纯粹是对立的事物相比较,它要求意义上相对、相反。如果意义上相对、相反,结构上又相对称,则可以把它看作对偶中的“反对”:从结构上说是对偶,从意义上说又是对比。可以说这是对偶与对比的兼用。譬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既是对偶,又是对比。因为它同时具有两者特点。总之,对偶讲究对称,对比讲究对立;对偶重在形式,对比重在内容。排比与对偶不同:对偶只有两句,排比至少要有三句;对偶要求上下对称,字数相等,排比只求一气呵成,大体整齐;对偶一般是平等组合,排比往往是逐步深入;对偶可以表达相近、相关或相反的意思,排比只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