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学案】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3.2.1分子和原子配套课件 沪教版.ppt_第1页
【金榜学案】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3.2.1分子和原子配套课件 沪教版.ppt_第2页
【金榜学案】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3.2.1分子和原子配套课件 沪教版.ppt_第3页
【金榜学案】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3.2.1分子和原子配套课件 沪教版.ppt_第4页
【金榜学案】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3.2.1分子和原子配套课件 沪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例1 2009 佛山中考 对下列实验现象进行的解释错误的是 规范解答 选c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利用分子的性质解释日常生活中现象的能力 关键点 将物质的宏观现象与构成粒子的相关性质相链接 解题思路 c中两烧杯内的水分子都运动分子在常温和受热时均运动 且温度不同 运动情况不同 说明 例2 2009 福州中考 从图中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以下信息 其中不正确的是a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 在化学变化中 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d 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规范解答 选c 命题立意 本题着重考查对分子 原子的本质区别的认识 关键点 分析选项 由水的分子模型可知水的元素组成及水分子的构成 即a d正确 从反应前后的元素符号标注可知b是正确的 而c中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 原子不可分 故c不正确 一 选择题1 下列生活事实不能体现分子性质的是 解析 选d a中体现了分子的体积很小 b中体现了分子之间有间隔 c中体现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中仪器破碎是宏观现象 不能体现出分子的性质 2 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分子没有改变的变化b 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c 无色气体变为淡蓝色液体的变化d 分子间间隔发生改变的变化 解析 选b 本题考查化学变化的本质 化学变化从宏观上认识是生成了其他物质 不能从现象上来确定 化学变化从微观上认识是分子发生了变化 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 3 科学家已经可以移动原子 画出 最小的中国地图 如图 根据这一事实 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原子的体积很小b 原子是客观存在的c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d 说明我国的科学技术已进入原子操纵的阶段 解析 选c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即使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4 下列关于分子 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分子和原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b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 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在化学变化前后保持不变d 不管在任何条件下 分子 原子都是不断运动的 解析 选b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 而原子不能再分 5 2010 施恩检测 下列事实与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 解析 选a a中两种不同液体混合后 总体积变小 是因分子间有空隙 而非因分子有质量 6 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 实验表明 无论是固体碘还是碘蒸气 均能使淀粉溶液变蓝 这一现象说明 a 同种分子质量相等b 同种分子体积相等c 同种分子性质相同d 同种分子运动速度相同 解析 选c 固体碘变为碘蒸气属物理变化 而物理变化中构成碘的碘分子没有发生改变 故其化学性质也不变 因此固体碘和碘蒸气均能使淀粉溶液变蓝 7 国家游泳中心 水立方 的设计灵感源于一个 方盒子 许多 水泡泡 许多 水分子 下列关于水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水分子是极小的水滴b 1个水分子由1个氢分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 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d 水分子不能再分 解析 选c 水滴是由大量的水分子构成的 a错 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故水分子中没有氢分子 b错 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c正确 水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d错 二 非选择题8 如图所示是水分子分解的微观示意图 水氢气 氧气 从图中可以看出 通电 1 在化学变化中 可再分 不可再分 2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 在化学变化中 的种类 个数都不变 只是重新组合 4 水由 构成 水分子由 构成 解析 水通电时发生化学变化 该变化中水分子分解为氢 氧原子 而氢 氧原子没有继续分解 因此氢 氧原子是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由该微观示意图可看出 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水分子由氢 氧两种原子构成 答案 1 分子原子 2 原子 3 原子 4 水分子氧原子和氢原子 9 用分子 原子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 放在衣柜中防虫的 樟脑球 过一段时间后会变小甚至消失 2 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在自然界的天然循环 3 修铁路时 铁轨间均留有一定的空隙 4 用酒精棉球在皮肤表面消毒时 会使人感到丝丝凉意 解析 1 樟脑球变小 消失 是因为构成樟脑球的分子不停地运动到空气中去了 2 水通常状况下是液态 遇热蒸发 变为水蒸气 逸散到空气中 遇冷凝结为水滴 变为云 再遇冷 变为雨或雪 回到大地 3 铁在高温时 会膨胀 遇冷时 会收缩 都易造成断裂 这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化造成的 4 酒精分子运动较快 酒精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酒精挥发 带走热量 答案 1 构成樟脑球的分子不断运动 扩散到空气中 樟脑球是一种易挥发的物质 2 水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 太阳为水提供能量 使水分子运动加快 间隔变大 变为水蒸气 扩散到空气中 在高空遇冷凝结为云 再遇冷 分子间间隔再变小 变成雨或雪 返回地面 实现天然循环 3 构成铁的铁原子间存在间隔 随温度升降 铁会出现热胀冷缩 容易断裂 铁轨间留有一定空隙 避免铁断裂 4 酒精分子不断地运动 酒精是易挥发的物质 当酒精分子从皮肤表面扩散到空气中时 能带走一些能量 因而感到温度降低 一 选择题 本题包括6个小题 每小题3分 共18分 1 2009 德州中考 水是生命的源泉 是人类宝贵的资源 它有时能幻作朵朵白云 有时能化为绵绵细雨 下列过程中 你认为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的是 a 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b 蔗糖和水混合后得到糖水c 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d 多级闪急蒸馏法淡化海水 解析 选c 只有在化学变化中 水分子才会发生变化 由于a b和d中水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即水分子没有发生变化 而水通电时 水变成氢气和氧气 即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故水分子也发生了变化 2 如图所示的粒子的示意图中 和 表示两种不同原子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解析 选b 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混合物中应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分子 分析上述四个选项只有b中含有不同的分子模型 故选b 3 2009 苏州中考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 其中错误的是 a 热胀冷缩 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b 酒香不怕巷子深 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 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 体积小于20ml 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 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 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解析 选a 虽然分子的体积很小 但不随温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热胀冷缩现象的发生 是由于温度改变时 分子之间的间隔也发生改变 从而引起体积发生变化 4 如图是第25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上的冰雕作品 圣诞老人 总用雪量将近5 4万立方米 栩栩如生 令人惊叹 下列与冰雪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用冰雪制作冰雕作品的过程是物理变化b 冰和雪的主要成分是水c 当雨雪化为冰冻时 分子的运动就停止了d 冰雪融化变为液态水 又蒸发变为水蒸气的过程中分子之间的空隙发生了变化 解析 选c 分子不管在物质的任何状态下都是不停地运动着的 5 2009 镇江中考 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了 纳米车 如图 它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原处释放 以杀死癌细胞 下列有关 纳米车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纳米车 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b 纳米车 分子不是由原子构成的c 纳米车 运输药物分子的过程是肉眼可以直接看见的d 纳米车 研制成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 解析 选d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不需要人为外力作用 a错误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错误 分子非常小 用肉眼观察不到它的运动 c错误 d正确 解析 选d o4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不属于化合物 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即o4分子中没有o2分子 由于o4和o2两种分子的构成不同 故它们的化学性质也不相同 o4和o2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混合时形成混合物 二 填空与简答题 本题包括4个小题 共24分 7 8分 如图a是液态水加热变成气态水蒸气的示意图 图b是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示意图 根据图回答 1 液态水变为气态水时 发生了变化 但 没有发生变化 故上述变化属于 变化 填 物理 或 化学 2 水通电分解时水分子本身 填 发生 或 不发生 变化 故水通电的变化属于 变化 填 物理 或 化学 b 中所得粒子 填 能 或 不能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3 图b中所得物质 d 属于 填 纯净物 或 混合物 下同 理由是 解析 1 a中水的状态发生改变 是由于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化引起的 由于无新物质生成 属物理变化 2 水通电时 水分子被分割 生成了新的分子 发生了化学变化 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而水分子分解成的氢 氧原子不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3 多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 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答案 1 水分子间的间隔水分子物理 2 发生化学不能 3 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 8 6分 人类发明并使用氟利昂 主要用作制冷剂 若干年后 科学家发现氟利昂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分解出氯原子破坏臭氧层 其破坏臭氧的循环示意图如下 1 请写出臭氧的化学符号 2 上述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序号 3 经过上述 的反应过程后 反应物中原子的种类是否发生变化 填 是 或 否 解析 由臭氧分子的示意图可看出 每个臭氧分子由三个氧原子构成 故臭氧的化学符号为o3 化合反应的特点为 多变一 故只有 为化合反应 化学反应中原子只是发生了重新组合 原子没有被分割 故原子的种类不变 答案 1 o3 2 3 否 9 6分 下图是甲烷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请通过比较 归纳 回答下列问题 1 一个甲烷分子和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的不同点是 2 氧分子 二氧化碳分子 水分子的相同点是 3 根据上述示意图 请从微观角度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一个信息 解析 通过比较两种分子的微观示意图 从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 原子种类比较异同点 通过甲烷与氧气反应的图示 从分子 原子的角度描述化学变化的实质 答案 1 分子构成不同 或原子总数不同 或分子结构不同 2 都含有氧原子 3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解成原子 原子也可以结合成新分子 或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没有改变 10 4分 以酒精 水为原料 选用酒精灯 蒸发皿 带铁圈的铁架台 烧杯 玻璃棒 量筒 胶头滴管等仪器中的部分仪器 设计实验证明 注意先简要说明操作方法 再描述可能现象 最后得出相应结论 1 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着的 2 分子之间有间隔 解析 利用酒精具有挥发性 能闻到气味这一原理来设计第一个实验 利用等体积的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的原理设计第二个实验 答案 1 打开盛有酒精的试剂瓶盖 能闻到酒精的气味 说明酒精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2 用量筒和胶头滴管量取100ml水倒入烧杯中 再量取100ml酒精 沿烧杯壁缓缓倒入烧杯中 记下此时烧杯中液面的刻度 然后用玻璃棒轻轻搅拌 使水与酒精充分混合 再记下此时烧杯中液面的刻度 比较两次刻度的大小后发现搅拌后烧杯中液面的刻度比搅拌前的低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三 探究题 本题包括1个小题 共8分 11 化学课上老师表演了一个小魔术 无中生有 相同条件下 向a b两个体积相同的集气瓶中分别充满无色的硫化氢 h2s 气体和二氧化硫 so2 气体 如图所示 抽开毛玻璃片 瓶口对紧 颠倒几次 使两种气体充分混合 一会儿 观察到两瓶内壁附着淡黄色固体颗粒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若用 表示氢原子 用 表示氧原子 用 表示硫原子 上述反应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该反应中 构成二氧化硫的是 分子 该分子是由 构成的 2 如果这两个瓶子是质地较软的塑料瓶 我们将会观察到塑料瓶变瘪了 原因是 3 已知 相同条件下 相等体积的气体所含的分子数目相等 反应完毕 瓶中剩余的气体为 剩余气体与原气体的体积比为 解析 反应物均为气体 生成物中一种是固体 一种是液体 密闭装置中的气压减小 从图中可知 一个二氧化硫分子恰好与两个硫化氢分子反应 得到三个硫原子和两个水分子 若分子个数相等 剩余气体为二氧化硫 剩余气体分子个数为原气体分子个数的 体积比为1 4 在思考问题时 还应注意 量 的变化 答案 1 二氧化硫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 2 反应后 瓶内气体减少 压强减小 3 二氧化硫1 4 已知一个氨气 nh3 分子的质量小于一个氯化氢 hcl 分子的质量 且分子运动速率和其质量成反比 已知氨气和氯化氢极易溶于水 又知氨气与氯化氢相遇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氨气 氯化氢氯化铵 白色固体 a中充满hcl气体 b中充满nh3气体 当反应发生时会看到有大量白烟生成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若要在该装置中产生白烟现象 应怎样操作 白烟首先产生在 瓶 填 a 或 b 原因是什么 这种白烟是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化合生成的微小的氯化铵晶体 从这个实验你能获得的信息是 任写两点 2 若要在b瓶中产生喷泉现象 应怎样操作 解析 1 由于氨气和氯化氢极易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