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细胞 高频考点突破 实验专题探究 命题视角剖析 基础自主梳理 即时达标训练 基础自主梳理 一 细胞学说的创立与发展1 创立者德国科学家 和 2 主要要点 1 一切动植物都由 构成 2 是一切动物 植物的基本单位 思考感悟1 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对吗 提示 不对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施莱登 施旺 细胞 细胞 3 细胞学说的意义使动物和植物统一到 的基础上 对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被恩格斯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 三大发现 之一 二 生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显微镜1 显微镜的发明和发展 1 光学显微镜最早由荷兰科学家 发明 其放大倍数只有 倍 2 20世纪30年代初 德国青年科学家卢斯卡等利用 的特点 制造出能放大10000倍的高分辨率 细胞 列文虎克 300 高能电子束波长很短 电子显微镜 2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成像原理 1 结构 2 成像过程 在观察细胞样品时 被观察的物像通过物镜和目镜时被两次放大 物体的总放大倍数是 的放大倍数乘以 的放大倍数 目镜 物镜 物镜 目镜 3 两种电子显微镜的比较 超薄切片 电子 电磁 透镜 表面 表面形态特征 细胞内部 细胞内在的结构 思考感悟2 电子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结构有什么不同 提示 在光学显微镜下只能观察到细胞的光学显微结构如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及较大的细胞器液泡 线粒体和叶绿体形态等 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称为亚显微结构 还可进一步观察到核膜 核仁 核糖体 高尔基体等结构 高频考点突破 1 细胞学说建立过程 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不断继承 开拓 修正和发展的过程 其中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 2 细胞学说的意义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使人们认识到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共同的结构基础 拓展深化 限于当时的认识水平 当时的细胞学说尚有许多不足之处 如 未考虑到非细胞结构的生命形式 如病毒 类病毒等 对细胞的来源问题没有揭示清楚 即时应用 随学随练 轻松夺冠 1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 细胞学说使千变万化的植物和动物界通过细胞这一共同的结构统一起来b 列文虎克观察红细胞 细菌等 并命名细胞c 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不完全都是由施莱登和施旺两人完成的d 魏尔肖提出细胞分裂产生细胞 发展了细胞学说解析 选b 细胞学说的创立是经过很多科学家多年的努力得出的 使人们对于动植物在结构上的认识得到了统一 并且由魏尔肖的工作对细胞学说作了进一步的发展 英国科学家胡克最早提出 细胞 这一名词 1 使用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1 低倍镜 取镜 安放 对光 安放玻片 调焦 观察 2 高倍镜 在低倍镜下确定目标 移动装片 使目标位于视野中央 转动转换器 换用高倍镜 调焦 转动细准焦螺旋 视野暗 可调反光镜或光圈 2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物像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 而不是面积或体积 2 总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3 目镜与物镜的结构及其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 1 物镜越长 放大倍数越大 距装片距离越近 如h1 反之则放大倍数越小 距装片距离越远 如h2 2 目镜越长 放大倍数越小 反之则放大倍数越大 4 高倍镜与低倍镜的比较 易误警示 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物镜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呈正相关 目镜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呈负相关 若要将显微镜下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物像位于哪个方向 则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 即时应用 随学随练 轻松夺冠 2 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血细胞涂片 当成像清晰时 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下图所示 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 用下列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 解析 选d 由图可知 物镜a b c d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依次增大 当物像清晰时 物镜镜头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称做自由工作距离 物镜的放大倍数与其自由工作距离成反比 即自由工作距离越大 其放大倍数越小 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 反之 自由工作距离越小 放大倍数越大 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 实验专题探究 显微镜类实验的解题方法1 显微观察类实验总结用显微镜观察的方式分为两种 1 原色观察 即观察材料不用染色 直接用显微镜观察即可 相关实验有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 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等 2 染色观察 即观察材料要经染色剂染色后才可用显微镜观察 相关实验有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等 2 显微观察类实验题目的分析方法 1 了解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 2 掌握实验操作的一般程序取材 染色 制片 显微观察 d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 制作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 观察 滴入质量浓度为0 3g ml的蔗糖溶液 观察解析 选b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脂肪的鉴定需要对材料进行染色 而观察细胞中的叶绿体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不需要进行染色 直接将材料制成装片即可 命题视角剖析 细胞学说的内容 2011年江苏南京第一次模拟 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内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和多样性b 细胞学说认为所有动植物都是由一个细胞或多个细胞组成的c 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活细胞产生的d 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 施旺 尝试解答 a 解析 细胞学说的建立是很多科学家共同参与 共同努力的结果 主要是德国科学家施莱登 施旺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没有揭示生物体结构的多样性 细胞学说内容是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所有动植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已存在的活细胞产生的 变式训练下列关于细胞统一性的说法中 错误的是 a 构成动植物的细胞结构不完全相同b 人和细菌的细胞也存在相似性c 不同细胞的相似性在于它们都具有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d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围的细胞核答案 c 显微镜的使用1 高倍镜的使用 四字诀 找 先在低倍镜下 找 到物像 并调节至清晰 移 将观察点 移 到视野中央 转 转 动转换器 换上高倍镜 调 调节细准焦螺旋及光圈 使物像清晰 2 移装片的方向 物像偏离哪个方向 装片应向相同的方向移动 原因是显微镜成倒立的像 3 用高倍镜观察 只需微调 使用高倍镜时 转动细准焦螺旋即可 不用转动粗准焦螺旋 否则容易压坏玻片 如图所示 甲图中 表示目镜 表示物镜 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 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 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 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 组合b 从图中的乙转为丙 正确调节顺序 转动转换器 调节光圈 移动标本 转动细准焦螺旋c 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 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倍d 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的细胞 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 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尝试解答 d 解析 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 丙图是乙图放大后的物像 应选用甲图中 组合 由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的操作为 移动装片 转动转换器 转动细准焦螺旋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 而不是面积 物像位于哪个方向 则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 互动探究 1 若在观察乙图时 视野中存在一污物 在观察丙图时 污物仍存在 由此确定污物可能存在于哪些装置中 2 上题中 若用 组合能看清细胞中的核糖体等结构吗 提示 1 可能存在于目镜或装片中 2 不能 只能在电镜下观察到 关于显微镜视野中细胞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危化品上岗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解析卷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特性声的利用》综合测试练习题(含答案详解)
- 衡水摩托考试题型及答案
- 高速公路融资业务咨询服务协议5篇
- 考点攻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综合练习试卷(解析版含答案)
- 2026年中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数字、代数式规律》附答案
- 国家篮球e级教练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龙海市小学毕业考试题及答案
- 交大高等数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 单反相机考试题库及答案
- 霍尼韦尔CP-BAS系统方案实用文档
- SC/T 5017-1997丙纶裂膜夹钢丝绳
- GB/T 19638.1-2014固定型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第1部分:技术条件
- GB/T 14327-2009苯中噻吩含量的测定方法
- 松下panasonic-视觉说明书pv200培训
- 隧道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培训
-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ppt
- 公共英语一级真题年月
- 外科学题库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
- 35kV输电线路工程旋挖钻孔专项施工方案
- 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及处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